();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了一条条小溪。张岸靠着墙壁,屈膝,用手紧紧抱住。眼神越过慕笙的肩膀,看向屋外。
五岁之前,张岸的生活跟普通孩子一样,平平淡淡,没什么特别。爷爷是木匠,经常带着孩子出去干活儿,多则三五个月,少则十天八天。奶奶也跟普通人家的奶奶一样,不是操心柴米油盐,就是想着怎么攒钱。偶尔的,也会像别人家的奶奶一样,数落一下父亲,唠叨一下母亲。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奶奶特别害怕爷爷,就像话本子里丫鬟对老爷那样,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父亲很严肃,跟爷爷一样是个话很少的人。张岸不知道他做什么,只知道他总是早出晚归的。母亲是家里唯一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只是随着年龄成长,看向他的眼睛里,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哀伤。
在他五岁生辰那天,母亲破天荒地做了很多肉,都是他爱吃的。在他狼吞虎咽时,母亲还问他,想不想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生活?他吃的满嘴流油,问母亲为什么要搬去别的地方?母亲看着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瞧出来了,却是满心不解,追着母亲问,是不是要跟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一起搬走。母亲轻轻摇头,叹了口气。
第二天他才明白,母亲为何会放纵他,由着他吃那么多的肉,因为自那天之后,他看见肉就吐。
徐亿年:“你爷爷跟你父亲带你去看剥皮了?”
张岸闭着眼睛点头:“我们是早上出发的,先是坐的驴车,中途改乘马车,颠簸到傍晚猜到目的地。五岁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有兴奋,有好奇,唯独没有恐惧和害怕。我记得我迷迷糊糊睡了好几觉,醒来已经下了马车,被父亲抱着站在山洞口。”
那个山洞是人工开凿的,做了遮掩,不容易找见。洞很深,直通山腹,且里面弯弯绕绕的,没有照明的灯。进入山洞,要用火把,稍不留神就会滚下去。
他很害怕,跌跌撞撞,想要抱父亲的腿,却被父亲甩开,磕碰的满身是伤。父亲告诉他,那条路他要自己走,往后的每一天都要自己走。
父亲是那么过来的,他也是。
在山的腹腔里,他看到了几个乞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爷爷让父亲把他带到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孩子跟前。让他看着他们把那个孩子的皮硬生生地剥下来。他吓傻了,之后半年都在做噩梦,不要说吃肉了,看见肉都会吐。六岁那年,父亲把刀递到他手里。他哭喊着求饶,却被父亲按着手划下去。
他听不见声音,看不见东西,只记得血扑到脸上的感觉以及窜入鼻息的血的味道。自那之后,他就彻底与一个普通孩子无关了。
张岸看着自己的手,声音开始发颤:“搬去宋家隔壁是个意外,与青青相识也是意外。她父亲游手好闲,什么事儿都不管。母亲看似强势,实则一无是处,强在嘴上。有个弟弟,蛮横霸道,从来不把她姐姐。她还那么小,家里的事要管,外头的事也要管。要管爹,管娘,管弟弟,还要挣钱。可她没有沮丧,每天都乐呵呵的,像一株风雨催不垮,石头压不弯的野草,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美。我被她吸引着,向她靠近。我可以对天发誓,那个时候的我,是真的想要跟她做朋友的。”
慕笙:“朋友?”
张岸低着头笑:“我知道你们不信,但我刚开始的想法就是朋友,且是单方面的朋友,小孩子间的那种朋友。有一天,我生病了,爷爷不在,奶奶去世了。父亲去了那个山洞,母亲也忙别的事情去了。我病得迷迷糊糊的,只想吃点儿凉的,冰的东西。
我晕倒在路上,是青青发现了我。”
徐亿年:“然后,他就被你父亲还有爷爷盯上了?”
张岸:“是,可我求他们不要伤害青青。尧城的小姑娘很多,比她漂亮,比她白,比她皮好的也有很多。青青不是非要死,可如果他们伤害了青青,我会死。”
慕笙:“你用性命威胁你的爷爷和父亲?”
张岸:“我是张家唯一的孩子,也是那些腌臜事儿唯一的继承者。说出来你们或许不信,可能是因为张家作孽太多,从我太爷爷那一辈儿开始,都是单传,连个多余的女孩儿都没有。我奶奶不是我爷爷唯一的妻子,而是他的第三任。前两任奶奶都被他杀了,没有孩子。我奶奶之所以活着,是因为她生下了我父亲。她之所以怕我爷爷,也是因为她知道了这些事情。”
张岸仰着头,说起这些事情时,脸上净是嘲讽,对自己,对张家的嘲讽。
张岸的父亲虽然没有杀过妻子,但找过外室,纳过妾。他跟那些外室,小妾都没有孩子。看过大夫,没有问题。
求过神,拜过佛,无济于事。
张岸的父亲努力了十年,也只得到了张岸这么一个儿子。张家极重血统,不可能领养或者过继别的孩子。
所以,张岸是张家唯一的孩子。他向来乖顺,被迫杀人的时候都屈服了,唯独在宋青青这件事情上特别较真。
如张岸所说,尧城不缺漂亮的小姑娘,也不缺宋青青的那一张皮,他们没有必要为了宋青青,让张岸心存芥蒂,反而利用张岸对宋青青的在意,逼他去做更多他原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慕笙:“宋青青和李家的事是谋算还是意外?”
张岸:“凑巧罢了,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就算有,也不会用在一个孩子身上。青青的弟弟打伤了人,对方让他们家赔一大笔钱。父亲不管事儿,只会逃避。母亲只会抱怨,见人就哭哭啼啼,唯有青青在想办法。她去采野菜,采药材,可那些又能卖多少钱?经过卫家门口时,听见里头吵吵嚷嚷的。
孩子嘛,碰见热闹总会想去凑一凑。听见他们为棺材发愁,青青就站了出去。不是因为热心,而是因为卫家人说,愿意给找到棺材的人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刚好够赔付宋青青弟弟惹下的祸事。她不是因为有能力才去找的棺材铺,而是为了弟弟,不得不拦下这桩事儿,硬着头皮去找棺材铺。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了一条条小溪。张岸靠着墙壁,屈膝,用手紧紧抱住。眼神越过慕笙的肩膀,看向屋外。
五岁之前,张岸的生活跟普通孩子一样,平平淡淡,没什么特别。爷爷是木匠,经常带着孩子出去干活儿,多则三五个月,少则十天八天。奶奶也跟普通人家的奶奶一样,不是操心柴米油盐,就是想着怎么攒钱。偶尔的,也会像别人家的奶奶一样,数落一下父亲,唠叨一下母亲。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奶奶特别害怕爷爷,就像话本子里丫鬟对老爷那样,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父亲很严肃,跟爷爷一样是个话很少的人。张岸不知道他做什么,只知道他总是早出晚归的。母亲是家里唯一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只是随着年龄成长,看向他的眼睛里,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哀伤。
在他五岁生辰那天,母亲破天荒地做了很多肉,都是他爱吃的。在他狼吞虎咽时,母亲还问他,想不想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生活?他吃的满嘴流油,问母亲为什么要搬去别的地方?母亲看着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瞧出来了,却是满心不解,追着母亲问,是不是要跟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一起搬走。母亲轻轻摇头,叹了口气。
第二天他才明白,母亲为何会放纵他,由着他吃那么多的肉,因为自那天之后,他看见肉就吐。
徐亿年:“你爷爷跟你父亲带你去看剥皮了?”
张岸闭着眼睛点头:“我们是早上出发的,先是坐的驴车,中途改乘马车,颠簸到傍晚猜到目的地。五岁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有兴奋,有好奇,唯独没有恐惧和害怕。我记得我迷迷糊糊睡了好几觉,醒来已经下了马车,被父亲抱着站在山洞口。”
那个山洞是人工开凿的,做了遮掩,不容易找见。洞很深,直通山腹,且里面弯弯绕绕的,没有照明的灯。进入山洞,要用火把,稍不留神就会滚下去。
他很害怕,跌跌撞撞,想要抱父亲的腿,却被父亲甩开,磕碰的满身是伤。父亲告诉他,那条路他要自己走,往后的每一天都要自己走。
父亲是那么过来的,他也是。
在山的腹腔里,他看到了几个乞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爷爷让父亲把他带到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孩子跟前。让他看着他们把那个孩子的皮硬生生地剥下来。他吓傻了,之后半年都在做噩梦,不要说吃肉了,看见肉都会吐。六岁那年,父亲把刀递到他手里。他哭喊着求饶,却被父亲按着手划下去。
他听不见声音,看不见东西,只记得血扑到脸上的感觉以及窜入鼻息的血的味道。自那之后,他就彻底与一个普通孩子无关了。
张岸看着自己的手,声音开始发颤:“搬去宋家隔壁是个意外,与青青相识也是意外。她父亲游手好闲,什么事儿都不管。母亲看似强势,实则一无是处,强在嘴上。有个弟弟,蛮横霸道,从来不把她姐姐。她还那么小,家里的事要管,外头的事也要管。要管爹,管娘,管弟弟,还要挣钱。可她没有沮丧,每天都乐呵呵的,像一株风雨催不垮,石头压不弯的野草,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美。我被她吸引着,向她靠近。我可以对天发誓,那个时候的我,是真的想要跟她做朋友的。”
慕笙:“朋友?”
张岸低着头笑:“我知道你们不信,但我刚开始的想法就是朋友,且是单方面的朋友,小孩子间的那种朋友。有一天,我生病了,爷爷不在,奶奶去世了。父亲去了那个山洞,母亲也忙别的事情去了。我病得迷迷糊糊的,只想吃点儿凉的,冰的东西。
我晕倒在路上,是青青发现了我。”
徐亿年:“然后,他就被你父亲还有爷爷盯上了?”
张岸:“是,可我求他们不要伤害青青。尧城的小姑娘很多,比她漂亮,比她白,比她皮好的也有很多。青青不是非要死,可如果他们伤害了青青,我会死。”
慕笙:“你用性命威胁你的爷爷和父亲?”
张岸:“我是张家唯一的孩子,也是那些腌臜事儿唯一的继承者。说出来你们或许不信,可能是因为张家作孽太多,从我太爷爷那一辈儿开始,都是单传,连个多余的女孩儿都没有。我奶奶不是我爷爷唯一的妻子,而是他的第三任。前两任奶奶都被他杀了,没有孩子。我奶奶之所以活着,是因为她生下了我父亲。她之所以怕我爷爷,也是因为她知道了这些事情。”
张岸仰着头,说起这些事情时,脸上净是嘲讽,对自己,对张家的嘲讽。
张岸的父亲虽然没有杀过妻子,但找过外室,纳过妾。他跟那些外室,小妾都没有孩子。看过大夫,没有问题。
求过神,拜过佛,无济于事。
张岸的父亲努力了十年,也只得到了张岸这么一个儿子。张家极重血统,不可能领养或者过继别的孩子。
所以,张岸是张家唯一的孩子。他向来乖顺,被迫杀人的时候都屈服了,唯独在宋青青这件事情上特别较真。
如张岸所说,尧城不缺漂亮的小姑娘,也不缺宋青青的那一张皮,他们没有必要为了宋青青,让张岸心存芥蒂,反而利用张岸对宋青青的在意,逼他去做更多他原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慕笙:“宋青青和李家的事是谋算还是意外?”
张岸:“凑巧罢了,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就算有,也不会用在一个孩子身上。青青的弟弟打伤了人,对方让他们家赔一大笔钱。父亲不管事儿,只会逃避。母亲只会抱怨,见人就哭哭啼啼,唯有青青在想办法。她去采野菜,采药材,可那些又能卖多少钱?经过卫家门口时,听见里头吵吵嚷嚷的。
孩子嘛,碰见热闹总会想去凑一凑。听见他们为棺材发愁,青青就站了出去。不是因为热心,而是因为卫家人说,愿意给找到棺材的人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刚好够赔付宋青青弟弟惹下的祸事。她不是因为有能力才去找的棺材铺,而是为了弟弟,不得不拦下这桩事儿,硬着头皮去找棺材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