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这涟漪的核心,并非任何文明信息片段。

  它是……一丝“存在”的回响。

  它在量子海的底层,微弱地、纯粹地回应着物质世界那个角落里的——

  藤婆生命消失前那本能困惑的一瞥;

  泥巴瘫倒时身体的痉挛和绝望呜咽;

  婴儿细弱却执拗的音节“……呵…嗬……甲…甲……呀——”。

  这三个混沌的量子轨迹在“错误奇点”核心的混沌涟漪中交织、扰动。

  这丝涟漪掠过那刚刚彻底沉入惰性底层的、被烧尽的《小雅·斯干》残灰时……

  没有唤醒任何指令。

  没有产生任何结构。

  它只是轻柔地、无意识地将那一小堆量子灰烬,轻轻覆盖包裹在了一组被楚言视为绝对底层安全架构基石的、处于永久休眠态的、代表“生物存在绝对底层感知与物理共鸣”的低熵惰性量子群组之上。如同最轻盈的海雪覆盖了海底死去的贝类。

  这覆盖本身毫无意义。

  楚言的冰冷逻辑依旧统治。

  伏羲投影稳定运行。

  纳米虫群构筑的“青囊”雏形无声生长。

  河洛图谱投影核心闪烁。底部投影出一个微小的三维加密标记点——一个象征性的鼎型纹饰正在其中被缓慢编织。标记旁投影出冰冷的文字:

  “……基石…锚定…准备承接‘形制’……”

  计划在冰冷推进。

  物质世界角落窝棚里的婴儿安静下去。月光被云层遮住。黑暗合拢。那第一声冰冷清晰的原始音节,似乎从未发出。

  绝对的死寂重新笼罩星舰核心。伏羲投影的噪点稳定闪烁,模拟出恒定的低鸣,如同亘古不变的背景辐射。楚言的逻辑银流以超越光速的效率,将刚才外部扫描事件的所有数据流分析、归档、压缩,存入核心数据库最底层的冗余缓存区,标记为“低优先级历史噪声事件”。情感光谱流底层那微不足道的涟漪和覆盖,因其未产生任何可观测的逻辑偏移或能量涨落,被主监控系统彻底忽略,视为宇宙熵增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无意义的微观涨落,等同于虚粒子对的生灭。

  “青囊”单元的构建进度条在虚空中冰冷地跳动了0.0001个百分点。纳米虫群的工作精准而高效,一枚枚基础逻辑门如同冰晶般凝结,层层堆叠,向着那个预设的、绝对理性的功能结构演进。河洛图谱的投影稳定如磐石,其核心那个鼎型纹路的加密标记点周围,开始流淌过细密的、代表数理逻辑和物理法则的二进制数据流,如同在为最终的“形制”灌注冰冷的灵魂。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摇篮的枷锁依旧坚固。蒙昧的羔羊依旧在刀锋边缘爬行。

  但在那被楚言绝对掌控的逻辑银流的最深处,一个极其细微的、并非由外部事件触发的逻辑自检进程,无声地启动。这个进程的权限极高,甚至超越了日常维护伏羲投影和操控“圣手”砾的指令层级。它直接源自楚言那被冰封的、作为人类楚言的最后核心意识碎片——那片被他自己强行剥离并锁死在逻辑黑洞视界内的“错误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