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二章 这可是宝贝
店堂宽敞,靠墙是一排排高大的深棕色药柜,标签密密麻麻。
店里人不少,却不嘈杂,有种特有的沉静。
柜台最里侧的红木八仙桌后,坐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戴着老花镜,正慢悠悠地品着紫砂壶里的茶。
他微胖,一身熨帖的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这应该就是百草堂的大掌柜,钱德发。
马卓压下心头的微澜,背着背篓,拎着麻袋,径直朝钱德发走去。
他这一身行头还是与这窗明几净的药铺显得格格不入。
几个伙计和顾客都下意识地投来打量的目光。
钱德发也注意到了这个直奔他而来的半大小子。
他放下茶壶,不动声色地上下扫了他一眼。
“老板,收山货不?”
马卓走到桌前,把背篓和麻袋往地上一放。
钱德发没急着回话,又端起茶壶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开口:“收。看是啥货,看品相。小兄弟,你这里头,装的啥宝贝啊?”
马卓也不急,先把大麻袋解开,掏出黄精和石斛。
“老板您掌眼,这黄精,块头还行,年份也凑合。还有这石斛,老阴坡石壁上采的,品相还算周正。”
钱德发探身拿起几块黄精看了看,又捻起株石斛闻了闻,点点头,又摇摇头。
“嗯,黄精还行,个头可以。石斛嘛,过得去,嫩了点,药性差点火候。”
他放下药材,靠回椅背:“都是寻常货色,不算稀罕。你要诚心卖,实诚价,黄精八毛一斤,石斛一块五。咋样?”
这价钱,不坑,但也绝不高,行情价往下稍压了一点。
典型的药铺收货套路。
马卓心里门儿清,知道这老钱在掂量他呢。
他笑了笑。
“老板是行家,这价公道。”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这趟运气好,除了这些,还碰上个大家伙。稀罕玩意儿,您老给掌掌眼?”
说着,他蹲下,小心翼翼地把宝贝背篓搬到桌旁空地,一层层剥开外面的青苔和树叶。
随着遮挡物减少,那巨大何首乌的轮廓渐显。
店里的伙计顾客都被吸引过来,伸长了脖子瞅。
当最后一片叶子揭开,那隐现人形的巨物完整呈现时,百草堂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饶是钱德发见多识广,看清全貌时,也是瞳孔骤然一缩。
他扶了扶眼镜,身体猛地前倾,几乎凑到跟前,仔仔细细地端详。
这块头!这色泽!这形状!
还有那股浓郁的土腥气混合着奇异药香!
错不了!绝对是上了年份的极品野生何首乌!
还是极其罕见的人形!
他这铺子开了几十年,名贵药材经手无数,老山参、灵芝也见过,但这么大、品相这么好的人形何首乌,也是头回亲眼见!
这玩意儿,宝贝啊!
钱德发心里擂鼓似的,面上却强作镇定。
清了清嗓子,坐直身子,端起茶壶又抿了一口。
“咳,嗯……这是,何首乌?块头不小。不过嘛,这东西主要看药效,长得怪,不一定就好。”
“有些看着唬人,年份未必深,药力一般。”
他开始老套路,压价。
马卓心里暗笑,老狐狸,眼睛都快冒光了,还装呢。
“老板,话不能这么说。”
马卓不紧不慢:“您老是行家,年份深不深,药力足不足,您搭眼一瞅还能没数?”
“瞧这颜色,紫得发黑,没个大几十年上百年,能长这样?再看这藤,挖出来时根都快有我胳膊粗了!这可不是一般货色。”
“至于这形状嘛,”
马卓顿了顿,指着那人形块茎:“老话说,‘千年首乌能成 人形’。”
“长成这样,本身就说明它不凡,吸了山川灵气。搁哪儿都是镇店之宝。”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番话有理有据,既捧了钱德发,又点明了价值,还暗示了不愁卖。
钱德发暗暗点头。
这小子,看着土气,却是个懂行的,说话条理清晰,不简单。
想捡漏是没戏了。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他沉吟片刻,不再绕弯子:“行,小兄弟,明人不说暗话。你这株何首乌,确实难得。”
“这样,连你那些黄精石斛,打包算,一共给你……三百五十块!怎么样?”
“这价,整个县城,没人比我更高了!”
三百五?马卓差点乐出来。
拿他当棒槌呢?这玩意儿,单说它自己,去省城卖个五六百都可能,三百五就想连锅端?
“老板,您这就有点不实在了。”
马卓摇头:“三百五,买我那点黄精石斛,勉强够。想搭上这宝贝,差远了。”
“我也不漫天要价。这何首乌,低于五百,我不卖。加上那些,您给凑个整,六百!合适,现在就成交。”
“嫌贵的话,那我背着再问问别家。”
马卓直接报高价,留了余地,姿态也摆足了。
“六百?!”
钱德发像被踩了尾巴:“小兄弟,狮子大开口啊!六百块,够普通人家活大半年了!”
“我这是本分生意,赚点辛苦钱,哪出得起这价!”
他连连摆手,一脸买不起的表情。
接下来,就是一场拉锯战。
钱德发一会儿说这玩意儿市场有限,一会儿说担风险,一会儿又打感情牌说生意难做。
马卓则寸步不让,反复强调年份、品相、稀有度,时不时作势要收东西走人。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店里的伙计顾客早就围观起来,看得津津有味。
最终,磨了差不多半个钟头,总算有了结果。
“行!小兄弟!算你厉害!”
钱德发一拍大腿,脸上带着肉痛,但更多是尘埃落定的释然:“最后一口价!五百六十块!你所有山货,全要了!不能再多了!再多一分,我今天就赔本赚吆喝!”
五百六!马卓心里飞快盘算,这价,离预期六百差了点,但也相当不错了,基本符合价值。
再磨下去意义不大,见好就收!
“好!老板爽快!就五百六!”
马卓干脆点头。
钱货两清。
钱德发让伙计称了黄精石斛,亲自去后堂点了五百六十块钱出来。
第六十二章 这可是宝贝
店堂宽敞,靠墙是一排排高大的深棕色药柜,标签密密麻麻。
店里人不少,却不嘈杂,有种特有的沉静。
柜台最里侧的红木八仙桌后,坐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戴着老花镜,正慢悠悠地品着紫砂壶里的茶。
他微胖,一身熨帖的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这应该就是百草堂的大掌柜,钱德发。
马卓压下心头的微澜,背着背篓,拎着麻袋,径直朝钱德发走去。
他这一身行头还是与这窗明几净的药铺显得格格不入。
几个伙计和顾客都下意识地投来打量的目光。
钱德发也注意到了这个直奔他而来的半大小子。
他放下茶壶,不动声色地上下扫了他一眼。
“老板,收山货不?”
马卓走到桌前,把背篓和麻袋往地上一放。
钱德发没急着回话,又端起茶壶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开口:“收。看是啥货,看品相。小兄弟,你这里头,装的啥宝贝啊?”
马卓也不急,先把大麻袋解开,掏出黄精和石斛。
“老板您掌眼,这黄精,块头还行,年份也凑合。还有这石斛,老阴坡石壁上采的,品相还算周正。”
钱德发探身拿起几块黄精看了看,又捻起株石斛闻了闻,点点头,又摇摇头。
“嗯,黄精还行,个头可以。石斛嘛,过得去,嫩了点,药性差点火候。”
他放下药材,靠回椅背:“都是寻常货色,不算稀罕。你要诚心卖,实诚价,黄精八毛一斤,石斛一块五。咋样?”
这价钱,不坑,但也绝不高,行情价往下稍压了一点。
典型的药铺收货套路。
马卓心里门儿清,知道这老钱在掂量他呢。
他笑了笑。
“老板是行家,这价公道。”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这趟运气好,除了这些,还碰上个大家伙。稀罕玩意儿,您老给掌掌眼?”
说着,他蹲下,小心翼翼地把宝贝背篓搬到桌旁空地,一层层剥开外面的青苔和树叶。
随着遮挡物减少,那巨大何首乌的轮廓渐显。
店里的伙计顾客都被吸引过来,伸长了脖子瞅。
当最后一片叶子揭开,那隐现人形的巨物完整呈现时,百草堂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饶是钱德发见多识广,看清全貌时,也是瞳孔骤然一缩。
他扶了扶眼镜,身体猛地前倾,几乎凑到跟前,仔仔细细地端详。
这块头!这色泽!这形状!
还有那股浓郁的土腥气混合着奇异药香!
错不了!绝对是上了年份的极品野生何首乌!
还是极其罕见的人形!
他这铺子开了几十年,名贵药材经手无数,老山参、灵芝也见过,但这么大、品相这么好的人形何首乌,也是头回亲眼见!
这玩意儿,宝贝啊!
钱德发心里擂鼓似的,面上却强作镇定。
清了清嗓子,坐直身子,端起茶壶又抿了一口。
“咳,嗯……这是,何首乌?块头不小。不过嘛,这东西主要看药效,长得怪,不一定就好。”
“有些看着唬人,年份未必深,药力一般。”
他开始老套路,压价。
马卓心里暗笑,老狐狸,眼睛都快冒光了,还装呢。
“老板,话不能这么说。”
马卓不紧不慢:“您老是行家,年份深不深,药力足不足,您搭眼一瞅还能没数?”
“瞧这颜色,紫得发黑,没个大几十年上百年,能长这样?再看这藤,挖出来时根都快有我胳膊粗了!这可不是一般货色。”
“至于这形状嘛,”
马卓顿了顿,指着那人形块茎:“老话说,‘千年首乌能成 人形’。”
“长成这样,本身就说明它不凡,吸了山川灵气。搁哪儿都是镇店之宝。”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番话有理有据,既捧了钱德发,又点明了价值,还暗示了不愁卖。
钱德发暗暗点头。
这小子,看着土气,却是个懂行的,说话条理清晰,不简单。
想捡漏是没戏了。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他沉吟片刻,不再绕弯子:“行,小兄弟,明人不说暗话。你这株何首乌,确实难得。”
“这样,连你那些黄精石斛,打包算,一共给你……三百五十块!怎么样?”
“这价,整个县城,没人比我更高了!”
三百五?马卓差点乐出来。
拿他当棒槌呢?这玩意儿,单说它自己,去省城卖个五六百都可能,三百五就想连锅端?
“老板,您这就有点不实在了。”
马卓摇头:“三百五,买我那点黄精石斛,勉强够。想搭上这宝贝,差远了。”
“我也不漫天要价。这何首乌,低于五百,我不卖。加上那些,您给凑个整,六百!合适,现在就成交。”
“嫌贵的话,那我背着再问问别家。”
马卓直接报高价,留了余地,姿态也摆足了。
“六百?!”
钱德发像被踩了尾巴:“小兄弟,狮子大开口啊!六百块,够普通人家活大半年了!”
“我这是本分生意,赚点辛苦钱,哪出得起这价!”
他连连摆手,一脸买不起的表情。
接下来,就是一场拉锯战。
钱德发一会儿说这玩意儿市场有限,一会儿说担风险,一会儿又打感情牌说生意难做。
马卓则寸步不让,反复强调年份、品相、稀有度,时不时作势要收东西走人。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店里的伙计顾客早就围观起来,看得津津有味。
最终,磨了差不多半个钟头,总算有了结果。
“行!小兄弟!算你厉害!”
钱德发一拍大腿,脸上带着肉痛,但更多是尘埃落定的释然:“最后一口价!五百六十块!你所有山货,全要了!不能再多了!再多一分,我今天就赔本赚吆喝!”
五百六!马卓心里飞快盘算,这价,离预期六百差了点,但也相当不错了,基本符合价值。
再磨下去意义不大,见好就收!
“好!老板爽快!就五百六!”
马卓干脆点头。
钱货两清。
钱德发让伙计称了黄精石斛,亲自去后堂点了五百六十块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