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师傅进了作坊,看到这里头变化又特别大。称赞崔师傅有本事,作坊是旧貌换新颜。
还特意到公共卫生间去了一趟,这地方在外面,可是寻不到的。
在会客室里,喝着甜丝丝带着茶香的水,费师傅说她这日子,才叫生活。
“您厂子的生意,现在不也是越来越大。”崔娴可是听说,费师傅的人脉遍布全国各地的。
俩人相互恭维了一会儿,费全义那边把东西,都陆续搬上来了。除了那8个空油桶之外,还有崔娴订做的不少坛子。
既是打算要出远门,去换点现金,容器等当然要准备好了。
崔娴订做的坛子中,能装8升水的,刚好能装下150个土鸡蛋。坛子批发价7毛一个,送来了120个。
装11.5升水坛子,刚好能装下50斤盐,批发价1元一个,送来了200个。
坛子都保质保量的,崔娴都不用检查就照单全收了。
费师傅这边,拉走了6个陶寿棺,12个大水缸和4桶柴油、4桶汽油。
陶寿棺这销量,也有要起势的趋势。独家销售,费师傅根本就不担心市面上,有人跟他竞争。只要保守住崔娴这个卖家的身份,他靠着陶寿棺能赚的钱,可就源源不断了。
到此为止,双方的合作一直都是很融洽的。甚至,越来越紧密。
不过费师傅心里头明镜儿似的,实则是他和厂子,越来越离不开崔娴。陶寿棺也好,油也好,只有从崔娴这拿才有物美价廉的机会。
崔娴倒是也不拿乔,也不坐地起价。合作这么长时间,费师傅对她的人品是非常信任的。
俩人在会客室里拉话,外面的人忙碌着。崔娴见费师傅,打了好几个哈欠。
也是,天还没亮呢,这一行人就到地方了。
也不怪费师傅起早贪黑的,崔娴这地方本就有些偏僻,加上他又想藏住踪迹,自是要起点早。五点,费师傅一行人就到了崔娴这。
半个小时的时候,陶寿棺、柴油、汽油等,就都装上船了。为避免被人看见,货物都是用防水布给包好的。
这些事儿,都不用费师傅再交代,徒弟们都能很好的完成。
货物上船,也都固定好了,费全义上来跟师父知会一声。费师傅也不多逗留,跟崔娴告别,带着陶寿棺和油,先行一步回去。
留下一船坛子,和12口大水缸,最后交易。
老滑头,费师傅这准备做的是真充分。崔娴也乐得坐享其成,费师傅这边把秘密捂得严实一些,她的作坊就能清净许多。
他们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的。
至于谁获利更多,那就不能细掰扯了。崔娴这些东西,几乎都是无成本的。要论赚的多,肯定还得是她啊。
但明面上,肯定是费师傅讨的好处更多。崔娴也不问,费师傅也不说,这样隔着一层窗户纸,合作双方都很愉快。
费师傅的船走了之后,费全义又把剩下的水缸搬上去。这就不用藏着掖着了,崔娴这里烧出来的水缸质量如何,整个生产队的人都清楚的。
送走人之后,生产队的哨声好像才响起来。
崔娴在厨房做早餐,今儿想吃煎饼果子了,酥酥脆脆的那种。还用油炸了些脆哨,夹在里面味道好的很。
一个人吃饭,材料准备一丁点就够了。吃过之后,崔娴跟小游隼互动了一会儿,然后就着炕桌,开始记账。
今日份收入很可观的,扣除掉坛子的钱,她实收了1408元。
要是每天都能有这样的收入……那她离被抢匪惦记也不远了。所以说,费师傅把陶寿棺等东西,藏着掖着的运走,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有了这笔钱,心里头底气更足了一些。账本写完了,缩小收起来。这东西,可绝对不敢让别人看到的。
屋子里头没事儿了,崔娴又上到阳光房里。手边儿,还放着不少种子。
她最是期待结果的,就是银城的石缝瓜。手里头收集了不少成熟饱满的种子,一次性全部都种下去,有2亩地呢。
按照她所获知的,石缝瓜的习性,特意调整的土壤。干湿度等,也会着重关注。
这样种植出来的西瓜,味道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等到夏日来临的时候,吃上一口冰镇西瓜……简直不要更满足。
想到香甜解渴的西瓜,崔娴现在就有些口渴了。牛饮半杯果茶,继续埋头苦干。
虽然她不太喜欢菜籽油的味道,但它还是有变现能力的。留种的26斤油菜籽种子,全部种植下去,一共种了2公顷,用掉了2个大盘。现在空盘,只剩下4个了。
想种什么,还要好好计划一下。从阳光房出来,被冷风吹了一个激灵,崔娴赶忙把厚衣服穿上。
都已经4月份了,小风一刮还是冷飕飕的。看着田地里,还有些社员在忙活着,崔娴拿出来望远镜,好像是在翻土。
锄头下的黄土,被翻腾的灰尘乱飞,社员的裤腿子、衣服上,都沾上了黄土。
头顶上的汗巾,也是黄乎乎的。在干裂粗糙的手心上,吐上几口吐沫,就继续锄。
年纪大一些的,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要比年轻的更浓郁啊。他们都期盼,今年的收成能比去年更好一些。
至于这收获如何,只能等到秋天的时候,才能知道。
开春到现在为止,雪、雨都没有一点。也不知道春耕的时候,老天能不能给点恩赐。
春雨贵如油,这里生活的人,更深刻的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吧。
从窑顶上下来,崔娴在三轮车上绑了7口大水缸,直奔大队部。拿了票子之后,又回去生产队交账。
除了交水缸之外,崔娴也跟大队部和生产队打了个招呼,说她准备出去卖缸了。
对崔娴的安排,干部们都没有异议。老支书倒是多叮嘱了几句,出门在外,让她注意安全。财不外漏,生怕她被人盯上。
若是遇到个万一,选择明哲保身脚底抹油。
老支书的担心做不得假,崔娴可是他和大队部的宝贝疙瘩。
崔娴回到作坊之后,再次骑着三轮车出门,车上载着一摞大水缸。
还特意到公共卫生间去了一趟,这地方在外面,可是寻不到的。
在会客室里,喝着甜丝丝带着茶香的水,费师傅说她这日子,才叫生活。
“您厂子的生意,现在不也是越来越大。”崔娴可是听说,费师傅的人脉遍布全国各地的。
俩人相互恭维了一会儿,费全义那边把东西,都陆续搬上来了。除了那8个空油桶之外,还有崔娴订做的不少坛子。
既是打算要出远门,去换点现金,容器等当然要准备好了。
崔娴订做的坛子中,能装8升水的,刚好能装下150个土鸡蛋。坛子批发价7毛一个,送来了120个。
装11.5升水坛子,刚好能装下50斤盐,批发价1元一个,送来了200个。
坛子都保质保量的,崔娴都不用检查就照单全收了。
费师傅这边,拉走了6个陶寿棺,12个大水缸和4桶柴油、4桶汽油。
陶寿棺这销量,也有要起势的趋势。独家销售,费师傅根本就不担心市面上,有人跟他竞争。只要保守住崔娴这个卖家的身份,他靠着陶寿棺能赚的钱,可就源源不断了。
到此为止,双方的合作一直都是很融洽的。甚至,越来越紧密。
不过费师傅心里头明镜儿似的,实则是他和厂子,越来越离不开崔娴。陶寿棺也好,油也好,只有从崔娴这拿才有物美价廉的机会。
崔娴倒是也不拿乔,也不坐地起价。合作这么长时间,费师傅对她的人品是非常信任的。
俩人在会客室里拉话,外面的人忙碌着。崔娴见费师傅,打了好几个哈欠。
也是,天还没亮呢,这一行人就到地方了。
也不怪费师傅起早贪黑的,崔娴这地方本就有些偏僻,加上他又想藏住踪迹,自是要起点早。五点,费师傅一行人就到了崔娴这。
半个小时的时候,陶寿棺、柴油、汽油等,就都装上船了。为避免被人看见,货物都是用防水布给包好的。
这些事儿,都不用费师傅再交代,徒弟们都能很好的完成。
货物上船,也都固定好了,费全义上来跟师父知会一声。费师傅也不多逗留,跟崔娴告别,带着陶寿棺和油,先行一步回去。
留下一船坛子,和12口大水缸,最后交易。
老滑头,费师傅这准备做的是真充分。崔娴也乐得坐享其成,费师傅这边把秘密捂得严实一些,她的作坊就能清净许多。
他们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的。
至于谁获利更多,那就不能细掰扯了。崔娴这些东西,几乎都是无成本的。要论赚的多,肯定还得是她啊。
但明面上,肯定是费师傅讨的好处更多。崔娴也不问,费师傅也不说,这样隔着一层窗户纸,合作双方都很愉快。
费师傅的船走了之后,费全义又把剩下的水缸搬上去。这就不用藏着掖着了,崔娴这里烧出来的水缸质量如何,整个生产队的人都清楚的。
送走人之后,生产队的哨声好像才响起来。
崔娴在厨房做早餐,今儿想吃煎饼果子了,酥酥脆脆的那种。还用油炸了些脆哨,夹在里面味道好的很。
一个人吃饭,材料准备一丁点就够了。吃过之后,崔娴跟小游隼互动了一会儿,然后就着炕桌,开始记账。
今日份收入很可观的,扣除掉坛子的钱,她实收了1408元。
要是每天都能有这样的收入……那她离被抢匪惦记也不远了。所以说,费师傅把陶寿棺等东西,藏着掖着的运走,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有了这笔钱,心里头底气更足了一些。账本写完了,缩小收起来。这东西,可绝对不敢让别人看到的。
屋子里头没事儿了,崔娴又上到阳光房里。手边儿,还放着不少种子。
她最是期待结果的,就是银城的石缝瓜。手里头收集了不少成熟饱满的种子,一次性全部都种下去,有2亩地呢。
按照她所获知的,石缝瓜的习性,特意调整的土壤。干湿度等,也会着重关注。
这样种植出来的西瓜,味道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等到夏日来临的时候,吃上一口冰镇西瓜……简直不要更满足。
想到香甜解渴的西瓜,崔娴现在就有些口渴了。牛饮半杯果茶,继续埋头苦干。
虽然她不太喜欢菜籽油的味道,但它还是有变现能力的。留种的26斤油菜籽种子,全部种植下去,一共种了2公顷,用掉了2个大盘。现在空盘,只剩下4个了。
想种什么,还要好好计划一下。从阳光房出来,被冷风吹了一个激灵,崔娴赶忙把厚衣服穿上。
都已经4月份了,小风一刮还是冷飕飕的。看着田地里,还有些社员在忙活着,崔娴拿出来望远镜,好像是在翻土。
锄头下的黄土,被翻腾的灰尘乱飞,社员的裤腿子、衣服上,都沾上了黄土。
头顶上的汗巾,也是黄乎乎的。在干裂粗糙的手心上,吐上几口吐沫,就继续锄。
年纪大一些的,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要比年轻的更浓郁啊。他们都期盼,今年的收成能比去年更好一些。
至于这收获如何,只能等到秋天的时候,才能知道。
开春到现在为止,雪、雨都没有一点。也不知道春耕的时候,老天能不能给点恩赐。
春雨贵如油,这里生活的人,更深刻的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吧。
从窑顶上下来,崔娴在三轮车上绑了7口大水缸,直奔大队部。拿了票子之后,又回去生产队交账。
除了交水缸之外,崔娴也跟大队部和生产队打了个招呼,说她准备出去卖缸了。
对崔娴的安排,干部们都没有异议。老支书倒是多叮嘱了几句,出门在外,让她注意安全。财不外漏,生怕她被人盯上。
若是遇到个万一,选择明哲保身脚底抹油。
老支书的担心做不得假,崔娴可是他和大队部的宝贝疙瘩。
崔娴回到作坊之后,再次骑着三轮车出门,车上载着一摞大水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