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第168章 80年

小说: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作者: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更新时间:2025-11-25 20:44: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80年4月,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四九城柳树抽出新叶,居民脱下冬装,天空时有鸽哨声飘扬,严家终于回到了阔别30年的老家。

  在**退租之后,严振声直接大手笔把整条芝麻胡同都买了下来,没办法,严家人口多啊。

  不算雅芝那边,就有媳妇7个,子女19个,孙辈40多个,再加上儿媳、女婿、服务人员等等,地方小了真的住不下。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回来了,那也是好几十口子人,都是习惯了住套间的,好几个人挤一张炕可以当体验,不能当常态。

  胡同不长,总共也才15个院子,在修整过程中就一步到位把地下室、卫生间等等都做好了,正房也统一建成两层。

  厢房的屋顶则由尖改平,没事时可以坐在上面喝茶晒太阳。

  每两个相邻院子的东西厢房贴在一起,上面可是很大一块天台,不光可以放置几套桌椅和遮阳伞,还能建一圈小花坛。

  加高的事情并不容易,严家具有重要统战价值,出的钱又是外汇,官方手续很好办。

  但因为涉及到后面胡同邻居的隐私和采光,这个时候有钱都不好使,因为老百姓对资本家的观感不好,而且京爷自有傲气。

  “你汤姆有钱了不起吗?说不行就是不行,谁来都不好使!”

  最后各方协商的结果是加高的一层不在后面开窗户,而且严家出钱给后面整条胡同解决道路硬化、路灯、厕所、下水等问题。

  现在官方穷啊,基建跟不上,胡同里的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老住户更是苦公厕久矣。

  严家的条件一出,大部分人立马就同意了,在讲究少数服从多数的时候,谁想当刺头阻挠大家伙过好日子那就得走夜路时多长双眼睛了。

  就这么的,严家的四合院就成了有点不伦不类的四合院,严振声也不管那个,房子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服务于人的,住着舒服最重要。

  “哎呀,可算是回来了,这一别就是30年啊!”

  严家大院的门口,噼里啪啦的鞭炮放过之后,林翠卿拿着个手帕在眼睛下面沾沾沾,其他几个小媳妇也是跟着流泪。

  “行了行了,各位,你们不管是在家做姑**日子,还是嫁到严家后的日子,都不如在香江过得久,就别感慨了,赶紧进去吧。”

  “嘎...”几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反应好了,统一对严振声翻了个白眼。

  安定下来后当然又是请来亲朋故旧一番热闹,一叙多年离别之情。

  俞家三个侄儿和宝家一个侄儿从小就知道严振声有7个媳妇的事情,但侄儿媳妇和侄孙们可只是听说,这次见到这么一大家子那可真是惊为天人。

  国内的一夫多妾在50年婚姻法颁布后就基本离完了,极少量没离的平时也低调得很,哪像严家这么热闹啊,这可真是历史从书上走到眼前啊。

  在家里聚过之后,又集体去祭祖,然后就是把四九城所有景点和剩余的老字号都逛一逛,回味一下年轻时的记忆。

  牧春花倒也没想把二大爷的墓迁回来,牧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没有祖坟那一说,以后交通越来越方便,让孩子们自己两头跑吧。

  小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工作,几天热闹过后严家也就剩几个老家伙了。

  匆匆几天,可能好多人人都还没认全呢。

  等到夏天学生放暑假的时候,严家人才又带着俞家、宝家的老人孩子南下,带他们去看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同行的还有俞家老三俞开阳的小儿子俞昊学,今年18,刚高中毕业,考上了北方交通大学。

  这可是老俞家第一个大学生,唯一的读书种子,名字还真没取错。

  俞懋延了解了严家孩子们的受教育经历之后,也是觉得多读书才是正理,二弟的做法这么多年就没错过,跟着走就是,于是就把这个小孙子带着见见世面。

  他还拜托了严振声,以后在孩子留学的事情上帮帮忙。

  严振声当然没说的,好歹是自家侄孙,但也提前打了预防针,只有俞昊学的成绩达到专业前20%才会帮这个忙,免得他自恃有保底进大学后懈怠了,那反而害了孩子。

  到了香江后,这里的繁华不是此时内地的任一城市可比的,四九城来的几人简直迷花了眼,严家每天的伙食都能比照四九城饭店的高标准,更是让人感叹。

  “唉,当初爹还老念叨,怕你们人离乡**,在这边过得不好,谁曾想你小子这么享受!”俞老大嘬了一口养生酒,咂咂嘴。

  “四九城沦陷那些年大家都过得苦啊,建国后百废待兴,短期内也不会好过,我就是不想让这一大家老小再过苦日子,才来的香江嘛。

  这男人在外面打拼,不就是想让家人过好日子嘛。”

  “这话在理,我劝爹的时候也是说,你本事大,在哪里都能过得好,让他管好自己,多活几年,比啥都强。”

  “哈哈哈,你这么说话爹不得抽你啊?”

  “唉,抽我也比抽烟强啊!”

  初期出国留学的为什么回去的少,因为内外贫富差距的对比太能摧毁信念了,俞昊学被严家的孩子们带着出去玩了几趟回来也很迷茫。

  在晨练结束后,他找上了严振声,这个被爷爷和伯伯们夸为传奇的二爷爷。

  “二爷爷,听说香江还不是最繁华的,小日子和阿美还有更多更繁华的城市,红色主义真的能够实现吗?”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也回答不了你,你如果是问内地这么穷,外面这么富,我们还能追上吗?那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一定能!

  你还年轻,那一天你一定能看到。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竞争不能看一时之长短,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才能看到结果。

  恢复高考就是要培养人才,你们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在奋起直追的过程里,努力去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吧。

  年轻人,不要丧气,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

  “我知道了,谢谢二爷爷!”俞昊学也没有立即就斗志昂扬,但颓丧明显少了,后续的就交给他入学后的老师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