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第101章 战线

小说: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作者: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更新时间:2025-11-25 20:44: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多尔衮当年打赢沙贾汗之后并没有追击扩大战果,因为族人们都不喜欢这边的气候,他也还在等着能否回归家乡的消息。

  等密使带回何雨柱不许的消息,他只能失望地带着族人继续向西开拓。

  因为南边离华夏还是太近了,他也听商队说了,西北的气候更凉爽。

  反正离开东亚之后,他才知道世界没有下雨,以大金的实力逮谁都能揍。

  曾经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如今雄踞巴尔干半岛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他们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自认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就为这个名义他们都与沙俄打过好几次了。

  奥斯曼帝国的现任苏丹是穆罕默德四世,但年幼的他并不掌管权力,朝堂上的权力由皇太后执掌,行政方面是大维齐尔(宰相)负责。

  原本这个时期他们应该跟欧罗巴的**国家打得停不下来,明面上的口号是为了传播宗教信仰,跟历次的十字军东征一样。

  实际也是皇帝为了获得更大的国土,统治更多的人口而已。

  但东方来的豺狼让他们焦头烂额。

  多尔衮一路向西灭亡了伊朗地区的萨法维王朝后,也把自己的大本营放在了伊斯法罕,跟奥斯曼帝国的边境只有300里左右。

  因为不需要考虑农业生产的问题,抢就行了。多尔衮对奥斯曼用上了老一套战术,曾经对大明用过的不断入寇劫掠那一套。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河流域的富饶之地,全在大金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

  骑着阿拉伯马或者骆驼、挎着弯刀的阿拉伯部落骑兵,面对全火枪的大金骑兵,屡战屡败。

  从首都君士坦丁堡跋涉千里而来的帝国禁军,也遭遇了“上帝之鞭”的当头棒喝。

  在几年持续不断的骚扰劫掠之下,奥斯曼的财政被拖得不比当初的大明好多少。

  帝国显露疲态之后,各地的反叛势力如星火燎原,奥斯曼皇室几乎失去了对阿拉伯半岛以及北非的掌控,多尔衮顺势进驻巴格达。

  之后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多尔衮一步步蚕食奥斯曼帝国,在华夏十年(1657年)何雨柱再度开始扩张的时候,他已经到达安卡拉(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准备最后攻陷君士坦丁堡的战役了。

  只是很可惜,他的目标太明确,就是一路向西,而没有去耶路撒冷逛一圈,给华夏大军留下了这个大麻烦。

  多尔衮也是个合格的**家、军事家,他想得很明白,现在回不去没关系,躲远一点就行,让华夏大军想追也有心无力。

  把大军派到几万里之外征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帝国强盛之后总要衰弱的,以拖待变,子孙们总有回归的一天。

  如果能在西方打下一块富饶的地盘,那回不回也没关系了。

  有多尔衮在前面开路清扫过一遍了,西线大军堪称畅通无阻。

  在这些还有大量农奴制、包税制存在的地区,华夏大军走群众路线,打掉贵人后给平民分地、减税,简直是在世天使,遇到的抵抗并没有那么强烈。

  再给平民宣讲,大军是奉华夏皇帝的旨意,来带领苦难的平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神,让这些平民改信皇帝,也算给解决宗教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当西路大军进入巴格达的时候,多尔衮攻陷君士坦丁堡,宣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灭亡。

  来自东亚的上帝之鞭再一次挥动在欧罗巴的头上,各国王室都在惊呼“黄祸”来了。

  华夏帝国崛起的这些年,欧罗巴各国连内部仇怨都暂时放下了,他们也在全力攀科技树,初级蒸汽机都造出来了,只是材料和制造工艺还差得远。

  栓动**也花费大代价从南洋驻军手里搞到一支,为此南洋总督马成被降职调回国内,所有西欧海商也被驱逐出南洋,只剩印度的一些商栈和工坊。

  但还是那句话,工业是一个体系。

  他们现在连枪管材料都炼不出来,更别说击发药、硝化纤维、金属定装弹,只是明确了栓动**这个路线。

  如果再有10年、20年,当然也能追上一点距离,只可惜时间不在他们这边。

  三个月过去,西线已经取得无数战果,北线才接触到敌军。

  阿列克谢一世辛苦组织的大军,在华夏远征军的面前不堪一击,跋涉了3000公里的北路大军也终于翻过了乌拉尔山脉,踏上了欧罗巴的土地。

  南线的扶桑兵团是流血最多的一线,倒不是他们自己的血,而是奉皇帝命令摧毁“**祠邪祀”过程中反抗者的血。

  这块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宗教种类和各种神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点,大部分还都是**,只是为了忽悠平民给神职人员上贡,任**头子予取予求。

  在消灭这些**的过程中死再多人都无所谓,反正爱站起来反抗的都是男人,留下女人还能弥补国内缺口。

  而且这里有24亿亩耕地,比“大公鸡”形状的中国还多6亿亩耕地,还能一年三熟,养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点,在这个时期都有大几千万。

  说句邪恶点的话,要在这片土地上完成主体民族的更换,不杀人也是不行的。

  但杀人的事不能让主力兵团去做,容易出心理问题。

  只有扶桑人适合,他们从小就在地震、海啸的威胁中长大,心理极度压抑,适当发泄一下反而容易达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效果。

  不管土著是暴力反叛还是消极抵抗,扶桑兵团都不吝于拔刀,这都算军功啊!

  扶桑行省的人都把参军当作最好的出路,两级首功转主力兵团的政策一直没变,谁都不想再回到多灾多难的故土,都向往生活在大陆的大城市中,享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

  但因为南亚大陆上人太多了,这个标准做了相应的提升,农民军类型的乌合之众要10级首功。

  一边不怕死,一边不怕杀,反正让他们双向奔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