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福子还不理解,国家新生正是一起努力奋斗的时候,严振声为什么要带着全家辗转千里、背井离乡。
但最近这10年来,抛开大道理不说,他却越来越佩服严振声的长远目光和保身的本事。
他也明白严振声对俞家的担忧在哪里,现在连他自己都有点担心家里的继父和弟弟。
他的人际关系、家里亲属的人际关系,在他要来香江任职的时候都是经过审查的,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想知道也没那么难。以前没有问题,不代表以后不会被谁拿捏。
工作方面陷入停滞,但该有的探亲假还是没受影响,冯大福在9月份申请了探亲假,回到了四九城。
以他的级别和现在的形势,也没有什么需要述职的,这次的探亲假真的就是度假。
他现在也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学校停课,他就干脆在家陪了几天孩子。每天买菜做饭,带孩子逛逛公园。
福子媳妇也是华新社的,他们一家5口住的是家属区;宝祥有一手好厨艺,严家走后就在前门街道办当厨子,跟秀妈、宝路明住的一个独门小院。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才到了这个小院一起聚一聚,吃完饭把宝路明和孩子们打发出去,大人们才开始说正事。
“严叔和宝凤姨他们都挺好的,严宝也结婚生孩子了。但现在的形势,信件和照片都不能带给你们,要是家里有以前的信件、照片,也要藏严实了,最好是烧了。”
“啊?不至于吧?”宝祥比严振声大两岁,马上就60了,头发都半白了。
“烧,晚上我就找出来烧了!”秀妈58了,但没有老年人的固执。
她这一辈子都活得很清醒,也相信严振声和自己大儿子比自己聪明,不是那种小聪明,自己看不清形势,那就跟着聪明人走。
“成,那听你们的。”媳妇发话了,宝祥也就没意见了。
“嗯,严叔说时间不会长的,要不了几年,他们大概就能大方回来了。”
“哎呀,那可太好了,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啊!以前的时候一大院子人,多热闹啊,现在想找个说话的都只有街坊四邻这几个人。”
“路明都20了,有对象了吗?”
“听说单位里有个小姑娘跟他走得近,问他啥情况他也不说,这倒霉孩子。”
“哈哈,得让他抓紧,这岁数也可以领证了。”
宝祥跟秀妈以前都是佣人,属于被压迫被剥削的人,这个身份就能让他们不受打扰,只要不被翻出海外关系。
根据严振声走之前留下的建议,宝路明读了个铁路中专,现在就在四九城站工作,正经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老地下工作者的本事还在,用几天时间确定了自己这个小卡拉米没有被谁特别注视之后,福子才去俞家附近转了一圈。
现在俞家也挺好,到底是武夫,身体比较好,又被严振声调理过,86岁的俞宗一还活着呢。
跟俞老大两口子一起,照顾俞北辰三兄弟的10个孩子,每天鸡飞狗跳的很热闹。
这些消息被福子带回香江,严振声也就放下心来。
到了67年年底,香江的动乱平息,但后果却堪称惨痛。
在港英府的重拳以及英姿财团的围剿下,大量内地中资公司以及左派公司倒闭。
其它工厂公司大量解雇参与罢工的左派工人,使他们生活陷入困顿,资本家想要的是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不是有思想会讲条件的活人。
只有严家,硬扛了几个月的亏损,依然愿意接纳这些工人回厂做工,但能接济到的比例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这也跟严家的战略有关,严振声不在乎实业上赚多赚少,甚至亏一点也无所谓,严家要的是实业所涉及人口的影响力,这一点跟其他商人是不一样的。
大公报、文汇报等左派报纸在活动中抛弃了武侠小说、马经等小市民爱看的封资修的内容,又被港英府打压限制,从原本能占市场发行量三分之二的统治地位,沦落到苦苦支撑的地步。
一批左派电影公司及其经营的院线也被迫倒闭,一批左派学校被关闭,大批左派人士被逮捕。
本来左派力量在香江是占上风的,也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但这次的活动波及太广,让很大一部分普通民众的态度走向了对立面。
港英府趁这次镇压左派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了“洗脑赢心”工程,这是某位大英将军在镇压殖民地反抗运动中发明的东西。
他们一边立法限制左派复苏的可能,一边在各种舆论宣传中将殖民地的反抗运动都描述为“**”,将红色主义也与**挂钩。
正是这个持续几十年的洗脑赢心工程,改变了香江人深层意识和心理结构,让他们对内地、红色主义等等概念保持警惕、恐惧甚至敌视。
已经成年的还能有一点判断力,但新生代将慢慢被深刻影响、“毒化”。
在这种情况下,严振声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什么。
但明目张胆地跟港英府对着干是不行的,斗争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
恰好,TVB在10月份成立,新势力来势汹汹,电视台开始面临竞争压力,是时候推出有影响力一点的节目了。
严振声召集电视台的下属,由他提出点子,让下属们完善细节,准备制作两个新节目,《诗词大会》和《百万富翁》。
港英府为了强化殖民统治,是不允许华夏历史科目进入校园的,连港中大的成立和使用中文授课都是斗争多年的成果。
星海集团下属的育才学校也一点都不突出,一切遵守港英府的法规,并不像左派学校一样明里暗里抗争,甚至传播红色主义。
以前有左派在,这些事情轮不到严振声操心,现在左派成了“左仔”和“维园阿伯”这种被贬损的形象。
那么,严振声就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要保持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活力,也要换一种方式。
两个直播电视节目的参赛者都不限定身份和年龄,只要过五关斩六将就能拿走大奖。
诗词大会的最后总奖金在10万港纸,而百万富翁的总奖金是100万港纸。
诗词大会的参赛内容当然是古诗词,而百万富翁的题目里则有三分之一与传统文化有关。
星海集团的学校不教授华夏历史,星海集团的出版社也不出版相关方面的书籍,从不干违法的事,严振声只是办一个电视节目而已。
老百姓为了一夜暴富的美梦自己要去学一些东西,你绅士老爷们还能咬我的**不成?
以前福子还不理解,国家新生正是一起努力奋斗的时候,严振声为什么要带着全家辗转千里、背井离乡。
但最近这10年来,抛开大道理不说,他却越来越佩服严振声的长远目光和保身的本事。
他也明白严振声对俞家的担忧在哪里,现在连他自己都有点担心家里的继父和弟弟。
他的人际关系、家里亲属的人际关系,在他要来香江任职的时候都是经过审查的,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想知道也没那么难。以前没有问题,不代表以后不会被谁拿捏。
工作方面陷入停滞,但该有的探亲假还是没受影响,冯大福在9月份申请了探亲假,回到了四九城。
以他的级别和现在的形势,也没有什么需要述职的,这次的探亲假真的就是度假。
他现在也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学校停课,他就干脆在家陪了几天孩子。每天买菜做饭,带孩子逛逛公园。
福子媳妇也是华新社的,他们一家5口住的是家属区;宝祥有一手好厨艺,严家走后就在前门街道办当厨子,跟秀妈、宝路明住的一个独门小院。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才到了这个小院一起聚一聚,吃完饭把宝路明和孩子们打发出去,大人们才开始说正事。
“严叔和宝凤姨他们都挺好的,严宝也结婚生孩子了。但现在的形势,信件和照片都不能带给你们,要是家里有以前的信件、照片,也要藏严实了,最好是烧了。”
“啊?不至于吧?”宝祥比严振声大两岁,马上就60了,头发都半白了。
“烧,晚上我就找出来烧了!”秀妈58了,但没有老年人的固执。
她这一辈子都活得很清醒,也相信严振声和自己大儿子比自己聪明,不是那种小聪明,自己看不清形势,那就跟着聪明人走。
“成,那听你们的。”媳妇发话了,宝祥也就没意见了。
“嗯,严叔说时间不会长的,要不了几年,他们大概就能大方回来了。”
“哎呀,那可太好了,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啊!以前的时候一大院子人,多热闹啊,现在想找个说话的都只有街坊四邻这几个人。”
“路明都20了,有对象了吗?”
“听说单位里有个小姑娘跟他走得近,问他啥情况他也不说,这倒霉孩子。”
“哈哈,得让他抓紧,这岁数也可以领证了。”
宝祥跟秀妈以前都是佣人,属于被压迫被剥削的人,这个身份就能让他们不受打扰,只要不被翻出海外关系。
根据严振声走之前留下的建议,宝路明读了个铁路中专,现在就在四九城站工作,正经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老地下工作者的本事还在,用几天时间确定了自己这个小卡拉米没有被谁特别注视之后,福子才去俞家附近转了一圈。
现在俞家也挺好,到底是武夫,身体比较好,又被严振声调理过,86岁的俞宗一还活着呢。
跟俞老大两口子一起,照顾俞北辰三兄弟的10个孩子,每天鸡飞狗跳的很热闹。
这些消息被福子带回香江,严振声也就放下心来。
到了67年年底,香江的动乱平息,但后果却堪称惨痛。
在港英府的重拳以及英姿财团的围剿下,大量内地中资公司以及左派公司倒闭。
其它工厂公司大量解雇参与罢工的左派工人,使他们生活陷入困顿,资本家想要的是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不是有思想会讲条件的活人。
只有严家,硬扛了几个月的亏损,依然愿意接纳这些工人回厂做工,但能接济到的比例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这也跟严家的战略有关,严振声不在乎实业上赚多赚少,甚至亏一点也无所谓,严家要的是实业所涉及人口的影响力,这一点跟其他商人是不一样的。
大公报、文汇报等左派报纸在活动中抛弃了武侠小说、马经等小市民爱看的封资修的内容,又被港英府打压限制,从原本能占市场发行量三分之二的统治地位,沦落到苦苦支撑的地步。
一批左派电影公司及其经营的院线也被迫倒闭,一批左派学校被关闭,大批左派人士被逮捕。
本来左派力量在香江是占上风的,也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但这次的活动波及太广,让很大一部分普通民众的态度走向了对立面。
港英府趁这次镇压左派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了“洗脑赢心”工程,这是某位大英将军在镇压殖民地反抗运动中发明的东西。
他们一边立法限制左派复苏的可能,一边在各种舆论宣传中将殖民地的反抗运动都描述为“**”,将红色主义也与**挂钩。
正是这个持续几十年的洗脑赢心工程,改变了香江人深层意识和心理结构,让他们对内地、红色主义等等概念保持警惕、恐惧甚至敌视。
已经成年的还能有一点判断力,但新生代将慢慢被深刻影响、“毒化”。
在这种情况下,严振声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什么。
但明目张胆地跟港英府对着干是不行的,斗争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
恰好,TVB在10月份成立,新势力来势汹汹,电视台开始面临竞争压力,是时候推出有影响力一点的节目了。
严振声召集电视台的下属,由他提出点子,让下属们完善细节,准备制作两个新节目,《诗词大会》和《百万富翁》。
港英府为了强化殖民统治,是不允许华夏历史科目进入校园的,连港中大的成立和使用中文授课都是斗争多年的成果。
星海集团下属的育才学校也一点都不突出,一切遵守港英府的法规,并不像左派学校一样明里暗里抗争,甚至传播红色主义。
以前有左派在,这些事情轮不到严振声操心,现在左派成了“左仔”和“维园阿伯”这种被贬损的形象。
那么,严振声就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要保持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活力,也要换一种方式。
两个直播电视节目的参赛者都不限定身份和年龄,只要过五关斩六将就能拿走大奖。
诗词大会的最后总奖金在10万港纸,而百万富翁的总奖金是100万港纸。
诗词大会的参赛内容当然是古诗词,而百万富翁的题目里则有三分之一与传统文化有关。
星海集团的学校不教授华夏历史,星海集团的出版社也不出版相关方面的书籍,从不干违法的事,严振声只是办一个电视节目而已。
老百姓为了一夜暴富的美梦自己要去学一些东西,你绅士老爷们还能咬我的**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