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第149章 新的力量

小说: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作者: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更新时间:2025-11-25 20:44: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明理报上的文章虽然用词尖锐,但整篇文章有理有据,充分分析了目前全世界的农业科技水平。

  举例了各农业强国在农药、化肥和机械的加持下能达到的最高亩产量,批判了那种用10亩甚至100亩的作物凑到一起的虚假亩产为祸国殃民之举。

  事情总是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明理报发文没几天,隔壁粤省也搞出了早稻亩产几千斤的大新闻,明理报开始跟粤省报纸以及香江的部分左派报纸隔空打嘴仗。

  “爸,亩产几千斤这件事真的不可能吗?”

  这个年代科技不发达,资讯不发达,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未知的东西都太多了。

  后世高中生了解的东西,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都不见得知道,严宽就依然还有疑虑。

  “你当年在根据地待了一年多,应该也参加过农业生产吧?”

  “参加过。”

  “那时候的亩产量是多少?”

  “小麦平均也就200斤。”

  “所以呢,现在的2000斤正常吗?谁能让鹤年一天之内就长大**吗?

  滚蛋吧,蠢小子!不要再跟我讨论这个话题,再不信你就自己去新界买一亩地,随便你投入什么资源,亲自种一年地试试!”

  严振声的空间里用的是可留种的优良种子,气候上能保证绝对的风调雨顺,也绝对不会有虫害,再加上足量的农家肥,小麦亩产也只是刚好过千斤。

  就是再过60年,农科院的试验田,小麦亩产也达不到2000斤,现在又怎么可能呢。

  “振声,宽子都这么大了,当着孩子的面呢,你别这么说他。”林翠卿开始护犊子。

  严宽不仅是她的宝贝大儿子,还是下一代的严家家主呢,一家人都在这里,不能失了威信。

  “这个蠢小子,就知道跟我抬杠。”

  “嘿嘿!”严宽挠挠头,还是走了。

  虽然是周末,但他可不是无事可做,还得出门应酬呢。

  “爷爷,你为什么要骂爸爸呀?”严鹤年和严柏然坐在严振声的腿上,爷孙几个正在看连环画呢。

  “你爸爸做了错事,爷爷才骂他,不管他,来,我们继续看大闹天宫的故事。”

  事情在香江这个东西方都重点关注的窗口城市引起轰动后,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华人聚居区引起巨大反响,那些都是明理报目前已经可以发行到的地方。

  然后西方、弯弯的部分媒体和专家也开始参与进来,不过大部分都是讽刺态度。

  或许是这一股巨大的外界舆论力量,再加上严家曾经还算有点贡献,目前也算有点统战价值,总算是严振声没有白费力气。

  虽然不知道已经出现的超高产量的事最后是怎么处理的,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确实没有见到内地的报纸上再出现什么亩产万斤、几万斤的大卫星。

  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的崛起之路上,能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严振声方觉没有辜负身体里流淌的血脉。

  国家国家,忙完了国的事,就要忙家的事了。

  自从55年霍先生修建蟾宫大厦,并开启卖楼花模式大赚一笔之后,香江很多大亨都把目光投到了房地产行业,原本就准备深耕这个行业的星海集团当然更不会落于人后。

  之前修建的两栋住宅楼都被内部消化了,并没有在外界引起多大的波澜,这次广厦地产在尖沙咀修的几栋楼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这次的楼盘一共有5栋楼,每栋楼40层,同时百富勤银行可以为购房者提供10年期按揭贷款。

  这既是香江高层住宅的开始,也将是贷款买房的开始,还给银行开辟了一个好业务。

  当然了,根据严振声的指示,房产公司会留下底层商铺以及五分之一的房产只租不售。

  因为星海集团不缺开发资金,所以并没有卖楼花,这批全是现房。

  卖掉五分之四是要收回一些资金让地产公司能保持良好的循环,现在香江的租售比高于1:150,把房子全卖了简直亏死。

  普通人买下房子要出租150个月才能收回成本,开发商按成本价计算却可以把这个时间打8折。

  新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把房子持续出租才有源源不断的收益。

  对一项投资而言,用10年时间收回成本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香江房价的上涨速度是超过货币贬值速度的,可能六七年就够了,以后都是纯赚。

  以后广厦地产开发的楼盘准备都这么处理,再过几十年严家大概能成为香江最大的包租公。

  虽然公司名字来源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但严振声是商人嘛,合理合法能赚的钱哪能不赚呢,他用真材实料建房子已经很良心了,哪还能让别人占他太多便宜呢。

  这个时期不管是全款买房还是贷款买房,真的买到就是赚到,而且贷款买房更赚,买到的人都应该称颂他一句严大善人!

  当然了,严大善人对这些虚名是不放在心上的,他还是在家安心带孩子,表面上。

  实际上他准备训练一批新的手下,一批敢打敢杀的手下。

  一方面是内地物资贫乏,一方面又有“女王生日、大赦”之类的谣言,所以去年下半年从内地又偷渡到香江几万人,这些人大部分在香江这边是无依无靠的。

  香江本来都还有很多人在温饱线上挣扎,这些新来的想混口饭吃当然更难。

  在严振声的指示下,曾勇、袁杰他们秘密招揽挑选了一批青壮,转移到了蒲台岛上。

  这里有一个属于某个手下的不起眼的渔业公司,港口有几艘渔船,岛上有渔业公司的宿舍和厂房。

  然而,厂房底下才是洞天所在,共5层地下室,每层面积都超过1000平米。

  在这里秘密集训的青壮共有200人,这将是星海集团明面上安保公司之外的武力补充,也是为之后投资海外的种植园、矿产等做的准备。

  安保公司平时只能进行普通训练,而这里可以训练所有单兵武器。

  这是第一批,但不会是最后一批。

  在现代社会想像古代那样养死士还是很难的,严振声也只是与他们处于某种合作关系。

  星海集团保障他们的家小高品质的生活,而他们则为星海集团服务20年。

  在20年间与他们进行更深的绑定,甚至让他们的后代也加入这个利益共同体,那就是另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