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他们,才是真正的隐患!那些心怀异志的旧臣,正需要这样一面旗帜!”
“唯有将这旗帜彻底焚毁,才能断了所有人的念想!”
“王大人!岂可如此轻慢士林清议!”
这次出声的是国子监博士徐淳,一位年迈的老臣,气得胡须直颤。
“治国平天下,岂能全然不顾道义与人心向背?”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三思啊!大汉立国数百年,恩泽亦布于四海。”
“骤然杀戮其末代君主与太后,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之心,亦恐激起不必要的变乱!”
“如今常安初定,四方未附,当以怀柔为主,稳定为上啊!”
“徐博士!你口口声声怀柔,可知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赵明厉声反驳:“如今常安城已在陛下掌控,大军在手,谁敢作乱?”
“正好借此机会,看清哪些是真心归附,哪些是包藏祸心!主张怀柔者,莫非自身尚存二心?”
“赵明!你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廖乾怒斥:“我等秉持公心,为国建言,岂容你肆意污蔑!”
“是否是污蔑,尔等心中自知!”李弼阴恻恻地回了一句。
顿时,金銮殿上如同炸开了锅。
以李弼、王羽、赵明、张韬为首的投降派,和以廖乾、张义、徐淳为代表的反对派(,双方各执一词,激烈争辩起来。
一方引经据典,大谈仁德、人心、史评。
另一方则强调隐患、现实、威慑。
言辞越来越尖锐,气氛越来越火爆,从政策争论渐渐演变成互相攻讦,甚至带上了人身攻击的味道。
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此刻竟如同市集般嘈杂。
“杀!必须杀!此乃巩固国本之必需!”
“不可杀!此乃彰显圣德之良机!”
“尔等迂腐不堪,不识时务!”
“尔等邀功媚上,心术不正!”
唾沫横飞,面红耳赤。
中间派和未发言的官员们看得心惊胆战,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自处,只能尽可能地缩起身体,降低存在感,生怕被这激烈的漩涡卷入其中。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楚宁,自始至终,都冷眼旁观着这场由他亲手挑起的、关乎两条人命乃至更多人性命的激烈争吵。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对李弼等人忠心的赞许,也无对廖乾等人迂腐的不耐。
他的手指,依旧在御座扶手上,保持着那个缓慢而规律的敲击动作。
仿佛殿下这足以让任何君主动容的混乱争执,不过是一场与他无关的闹剧。
他深邃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个发言者的脸。
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分析着他们的言辞,揣摩着他们隐藏在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和立场。
李弼等人的急切与狠辣,廖乾等人的坚守与理想,以及那些沉默者眼中的恐惧与摇摆。
这一切,都清晰地映在他那如同寒潭般的眼眸中。
直到双方争吵得声嘶力竭,几乎快要挽起袖子动手,殿内的混乱达到一个顶点时,那规律的敲击声,戛然而止。
就这么一个微小的动作,却仿佛带着无形的魔力。
一直侍立在御阶之侧的内侍,立刻会意,运足中气,尖锐地高喝了一声:
“肃静——!”
如同冷水泼入滚油,殿内的争吵声瞬间平息。
所有人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正在做什么。
他们慌忙整理衣冠,收敛怒容,重新垂下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御座之上最终的裁决。
金銮殿内,再次恢复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只剩下方才激烈争吵后的余韵和无数颗狂跳不止的心脏。
楚宁缓缓站起身。
他的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压迫感。
玄色的常服下摆轻轻拂过御阶,他走到丹陛边缘,俯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群臣。
争吵已经结束,该看的戏码已经看完,该分辨的立场也已大致清晰。
现在,是时候由他来,为这场争论,也为独孤伽和刘襄的命运,画上句号了。
该反对的人都出现了,只需将这些人和独孤伽母子一网打尽,常安城便彻底落入了他手中!
“唯有将这旗帜彻底焚毁,才能断了所有人的念想!”
“王大人!岂可如此轻慢士林清议!”
这次出声的是国子监博士徐淳,一位年迈的老臣,气得胡须直颤。
“治国平天下,岂能全然不顾道义与人心向背?”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三思啊!大汉立国数百年,恩泽亦布于四海。”
“骤然杀戮其末代君主与太后,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之心,亦恐激起不必要的变乱!”
“如今常安初定,四方未附,当以怀柔为主,稳定为上啊!”
“徐博士!你口口声声怀柔,可知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赵明厉声反驳:“如今常安城已在陛下掌控,大军在手,谁敢作乱?”
“正好借此机会,看清哪些是真心归附,哪些是包藏祸心!主张怀柔者,莫非自身尚存二心?”
“赵明!你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廖乾怒斥:“我等秉持公心,为国建言,岂容你肆意污蔑!”
“是否是污蔑,尔等心中自知!”李弼阴恻恻地回了一句。
顿时,金銮殿上如同炸开了锅。
以李弼、王羽、赵明、张韬为首的投降派,和以廖乾、张义、徐淳为代表的反对派(,双方各执一词,激烈争辩起来。
一方引经据典,大谈仁德、人心、史评。
另一方则强调隐患、现实、威慑。
言辞越来越尖锐,气氛越来越火爆,从政策争论渐渐演变成互相攻讦,甚至带上了人身攻击的味道。
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此刻竟如同市集般嘈杂。
“杀!必须杀!此乃巩固国本之必需!”
“不可杀!此乃彰显圣德之良机!”
“尔等迂腐不堪,不识时务!”
“尔等邀功媚上,心术不正!”
唾沫横飞,面红耳赤。
中间派和未发言的官员们看得心惊胆战,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自处,只能尽可能地缩起身体,降低存在感,生怕被这激烈的漩涡卷入其中。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楚宁,自始至终,都冷眼旁观着这场由他亲手挑起的、关乎两条人命乃至更多人性命的激烈争吵。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对李弼等人忠心的赞许,也无对廖乾等人迂腐的不耐。
他的手指,依旧在御座扶手上,保持着那个缓慢而规律的敲击动作。
仿佛殿下这足以让任何君主动容的混乱争执,不过是一场与他无关的闹剧。
他深邃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个发言者的脸。
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分析着他们的言辞,揣摩着他们隐藏在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和立场。
李弼等人的急切与狠辣,廖乾等人的坚守与理想,以及那些沉默者眼中的恐惧与摇摆。
这一切,都清晰地映在他那如同寒潭般的眼眸中。
直到双方争吵得声嘶力竭,几乎快要挽起袖子动手,殿内的混乱达到一个顶点时,那规律的敲击声,戛然而止。
就这么一个微小的动作,却仿佛带着无形的魔力。
一直侍立在御阶之侧的内侍,立刻会意,运足中气,尖锐地高喝了一声:
“肃静——!”
如同冷水泼入滚油,殿内的争吵声瞬间平息。
所有人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正在做什么。
他们慌忙整理衣冠,收敛怒容,重新垂下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御座之上最终的裁决。
金銮殿内,再次恢复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只剩下方才激烈争吵后的余韵和无数颗狂跳不止的心脏。
楚宁缓缓站起身。
他的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压迫感。
玄色的常服下摆轻轻拂过御阶,他走到丹陛边缘,俯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群臣。
争吵已经结束,该看的戏码已经看完,该分辨的立场也已大致清晰。
现在,是时候由他来,为这场争论,也为独孤伽和刘襄的命运,画上句号了。
该反对的人都出现了,只需将这些人和独孤伽母子一网打尽,常安城便彻底落入了他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