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行的第五日,飞艇越过昆仑,宣冲拉响了所有飞艇上的告警铃声。
如果在外部上帝视角下,宣冲的力矩网络中,一个“六边形网格组成的面”降落到飞艇水平面上,随后力矩摆动。飞艇电铃在非通电情况下,开始如同“玻璃杯共振”一样齐响。
宣冲提示所有军事单位,还有半个小时。在飞艇舱内,所有军士们都爬起来,开始穿戴用品。每个人用清凉油滴太阳穴,并且灌入一口薄荷糖浆。
值得一提的是,刘怡给宣冲这边安排时,设置了四个作战项目。
第一个阶段是空降,然后运输地面磁暴装备,超远程探寻装备,以及“镭射防空”武装。
当宣冲完成对机场的完全控制,并确定所在区域达到甲级安全度后
则是开启第二阶段支援,帮助前线的汉军正规军稳定住后勤补给线。同时确保部分物资从机场转运到前线。(到了这一步,前线汉军哪怕是要战败后撤,也不至于溃退了)
第三阶段:分出精干部队去前沿侦查,稳定局势,同时输送伤兵回去。(这个阶段完成了,前方士气得到保障,是不可能溃退的)
第四阶段:即战斗持续一百五十个小时后,需要后续的龙种觉醒者带队过来支援。(计划中的反推)
…办公室内的规划,往往没有前线规划详细…
现在,宣冲扮演的刘浩行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热血少年。
本着有功劳大家一起赚的原则,宣冲主动联系了即将抵达战场的三个师的指挥部。在询问他们是否有能力突击的时候,得到回答后,开始为他们规划突击道路。
宣冲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了这三个师武官们的肯定表态。
例如在三天前,宣冲就得到了这些兵团的负责人“等待上级安排”的回应。
宣冲在询问了他们要等哪些上级后。并没有多做争辩;而是记录了他们说的那些部门名单,让他们两个小时内保持通讯顺畅。同时提示他们,有没有漏了相关部门,如果调动时候他们如果临时补充,就要事后论过了(留痕)。
宣冲在挂断电话后,就联通了四十个相关方。
军队的行军站点安排;突击过程中油料补给,以及机械零件维修所需的资源——宣冲全部记录在报告中,留痕上报。
宣冲翻出了沿途各个城市官僚名录,直接甩出最高命令。对每个部门的回应都“记录在案”。
最终得到了地区最高负责人保证,在xx小时内把城市内所有司机,汽车维修工,全部喊过来待命。
随后把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了这三个师,这些师长们看到了宣冲的联通能力,确定宣冲能够搞定环节后,遂快速的给宣冲提出了细节要求。
宣冲和各个部门对话后,都强调了已经录音,即代表说话时要负责任。
王朝的臃肿官僚部门或许会用模棱两可的话术“斡旋”。但宣冲则是抓住关键点,下达了一系列合理数字要求。这些数字都是非常明确的划定了责任关系。
即“xx时间通过道路”“在xxx点位领取xxx油料物资,接受xx时间检查保障。”
同理,被宣冲“抓住”的那三个现汉主力师的高级军官们也都清楚,西北战事扩大化了。自己肯定是要被调往前线的。与其是等待“自己被动接受上级命令”,还不如现在趁着宣冲这个“客服经理”人工回应在的时候,把准备办妥了。
至于各个区域内的地方官僚,他们一开始漫不经心,因为宣冲太年轻了,并且身上军衔履历还都是南边海军那边。看起来就像一个浪荡子。
不过官僚们为了应付上级,他们还是提出了一些建议。
但紧接着,就在他们认为宣冲不会再打的时候,宣冲这边就立刻直接沟通到他们关联单位了。以至于相关区域很诧异,到底怎么能让那些吊儿郎当的隔壁单位这么快应答的?——这就不得不提刘怡了,宣冲把不搭话的单位全部报给了龙组。
刘怡则是沟通虎组,虎组这边挨个挨个的命令西边不要磨洋工。
至于最后,那些帮助宣冲办事的部门也发现,非常顺畅。在自己发现有问题,需要别的单位来合作时,没等他们打电话,相关方那边就主动打电话来了
宣冲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直达天听的手段,抓住各部门要害的能力,以及坚决打通各个环节的态度。
这次航行中,宣冲忙碌的如同杂耍。二十四小时一直是在和各方通讯,快速规划了一下自己工作表后,定下时间来和他们通讯联系。
按照当代军事的专业性,宣冲是外行。但是!作为“客服经理”宣冲是非常强。
在飞艇降落前,宣冲在随身操作设备上罗列的通话记录,已经包含了一百七十四个名字,上面职位高的,是三品将军、州牧;而职位低的,宣冲是直接追究到仓库的仓守人员。平均每五分钟就要打一个电话。
为了通讯不冲突,宣冲“行程表”一样的通话安排非常完美。
这一顿密集的“通讯联系”下来后,宣冲是搞清楚了,一个师的部队在行军过程中,需要哪些必要保障项目,牵涉了哪些部门。对此也都悄悄记录在了自己厚厚的“留痕本本”上,十个小时就把本本上传一次。
…并非池中物…
宣冲现在是借助“大人物”的权威来做这件事,而大人物为什么自己不出场呢?
在宣冲密集打完最后一波电话后,燕都中天子那边刚刚睡醒,看着宦官们拿到的长长的一系列通讯名单,诧异:“他三天没睡觉?”
在得到确定后,刘录点了点头:“做事用心啊——他把宣冲的功劳记录在了心里。”
国家遇到事的时候,“权威”是要负责数百个部门的协调,找到一个个关键点,通过多个部门了解情况,然后下达命令,同时分出权责。这绝对是一个苦力活。所以权威是要找“品德”和“能力”都靠谱的人来办的。
理论上,倘若“权威”一方有着无限精力和耐心去对接每一个关键点。
纵然“制度建设”没有跟得上,问题也不大。天子作为最高“权威”是需要能够代表自己的有才干者来整理资源的。
这也就是中国王朝长期以来迷信于“唯德是举,选才选能”,因为只要选对了,的确是能把事情办妥当。
…兵家的课程延续…
这边宣冲已经到区域战场。四天劳苦,身上三十年真气出现了显著衰竭!——话说宣冲发现真气真的好用,真气的衰竭能够替代疲劳度。(损失功力对于武修者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但是对于有草还丹的宣冲来说,这买卖值)
在下飞艇的二十分钟前,宣冲完成了各个作战小组的内部通讯群的建立。
在这次行军过程中,宣冲特选的装备,除了枪炮更多是信息化设备。
每人一个信息化头盔,各个连队班组配备了信息中心处理设备(类似电脑),而团部级别有更高级的信息处理中心,即专门的信息车辆。
宣冲在《悍卒》中为将的经验,确定领兵作战的最基本功就是“旗号和鼓命”。交战中,将领不是要带头冲锋,而是要观察局势,及时收缩部分防线,亦或是调动预备队突击部分防线。这些都需要命令及时传达。
古代用“旗号鼓令”,现代,就是信息化通讯器材。
宣冲终于与前线联系上了。这个屏蔽区域内,现汉陆军第13师全员两万四千人正依托要塞,和未知的外星野蛮怪物僵持,且目前战斗减员了近千人。
宣冲打开了通讯,和要塞指挥官进行链接。
要塞指挥官听说宣冲的军衔是四品,有些怀疑,毕竟这么年轻。但是听到宣冲上报了“龙腾”这个暗语后,连忙在电话通讯中转换了语气。
宣冲第一时间汇报给燕都,并且表明“自己要继续挺进战场,确保在三个小时内恢复战场实时通讯”。
在向后方发完这个电报后,飞艇抵达大月氏要塞附近。此时透过云层下方,可以看到炮火越来越密集。——宣冲凌空拍摄了照片,并且将照片通过飞艇上电磁设备发送给了后方。
燕都这边,天子和重臣们都在等待,在拿到准确图片后,都松了一口气,这是五天以来第一次收到前线消息。
天子在和重臣商量前,给宣冲发来“皆以自决”的命令。
…战争的渴望…
宣冲确定了降落地点不存在火炮,以及对手渗透部队后,立刻降落。然后命令通讯飞艇和前沿指挥部建立通讯。
飞艇通讯员:“遭遇未知干扰,无线电没法准确联通前线。”
宣冲拿起通讯让下面的人让出一辆车:送我到前面去。我来搭通讯线。(使用力矩线条,来进行信息传递。)
宣冲看着空降场七十公里外的交战区,现汉士兵龟缩在防御工事中开火,缺乏机动反击力量,但是仗着火炮和机枪,勉强支撑着。
然而就在飞艇降落时,宣冲突然间听到了巨大的喧哗声音,“WAAAGH!”,这仿佛是千万暴躁的疯子在呐喊,又如同海啸一样直接在脑海中轰然炸响。
宣冲看着周围动力甲在身的随从,对身边一名随行接待的士官长问道:“你刚刚听到那个声音了吗?”
王立的金色头盔面罩变得透明,露出困惑的表情说道:“没有啊。”
宣冲愣了,随后再次看向远方,因为自己又一次听到震耳欲聋的咆哮。而自己听到这股声音后,冥冥中感觉到一种渴望!
这种渴望告诉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帮外星对手,自己就有莫大的好处。”
…薄荷糖含在口中降火…
落地后,宣冲让飞艇作为中继站,展开电磁设备,看看凌空是不是能够搭建一条通讯链,而自己这边则是驱车来到师团指挥部中。
师团指挥部中,在宣冲到来前,师团内的裨将们(团长)都经历了一轮争吵
宣冲抵达后,这些人面对“援军”兼“钦差”的宣冲时,勉强收敛了先前的暴躁
宣冲没有激化这些前线裨将们的矛盾,并没有用燕都那边给自己的“钦差”权限进行质问。
看着沙盘上多处后撤的阵地,宣冲是非常注意语气的询问前线真实情况。
此时宣冲的到态度,与一路上对各个不配合的州牧直接下达威胁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裨将们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就地防御等待支援,而另一派则是认为应当快速撤退。
宣冲:“现在是精诚合作的时候,各位说的都有道理。”
在两派说完之后,宣冲做了和事佬,心里吐槽“话说就现在这个情况,不做和事佬,还能做什么?就算确定有人是错误的,自己还能真的裁决一方吗?”
旁白:在身上担着全局的责任,却暂时没法裁决体系内某个派系的时候,最好就不要露出“不爽”的表情
反面案例就是关羽当年过早的对糜芳露出了“厌恶感觉”,让糜芳愈发感觉到关羽成功后要找自己算账。所以最后联同东吴想给关羽“拖一下后腿”,这稍微“拖后腿”就把二爷给送走了。
“和事佬”并不代表是“糊涂”到底。
宣冲拿着麟组给的摄像设备,把前线这些人的头像以及背后履历。录入到信息设备中,并根据眼下的发言和作战表现,都建立了资料库。让麟组提供的智能助手帮助自己将人员分类。
宣冲现在全面录入的,都是前沿的连级以上军官,宣冲正在尽全力的记住每个人名字,以及其个人功过。
当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确,前线中或许存在打压一些有能力的士官、保住一些酒囊饭袋的现象——但自己在接下来几十天内会窥到真相,烈火之下谁是真金谁是草包
而这些履历资料在未来有大价值。
宣冲心里的备注:如果“功过奖惩”完全失真,军团会崩的一塌糊涂。
宣冲敲了敲桌子,镇定的要求大家保持团结各司其职。
宣冲经过简单了解后,确定现在前沿这个一战水平的师,铁路线中断,通讯中断,目前只能依靠骡马机动。
现在那个外星种族,虽然在阵地前有一下没一下的发起冲锋,但一旦现汉军队脱离阵地试图离开,就会被这股外星势力给包围了。
宣冲瞅了一下这些外星势力,它们有着绿色皮肤和尖锐的牙齿,宣冲愣了愣:“好家伙和前世魔兽游戏中兽人咋就那么像?”
只不过这些玩意并不拿着斧头近战,还会端着一些铁皮卷出来的铁铳冲上来喷射。
宣冲很奇怪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喷射的,而医疗站那边医师们从伤兵们体内取出来的是,铁砂,石子还有牙齿。“啪嗒”异物落在医用托盘中。
宣冲对指挥官:“带我到前线看一下。”
…半个小时后…
宣冲在前沿战壕前探头,刚好遇到了那群兽人们冲锋,并且宣冲感觉到对面冲锋就是冲着自己,宣冲当即上报坐标,命令后方进行覆盖。
在一轮炮击后,堑壕阵地上的人也开始反击了,宣冲看着战场上“铁,血,火焰”搅拌的过程。产生了一丝明悟!
现在宣冲“入道”了数学。在数学视角中所看到的世界远不是“懵懂”可比的,在宣冲观察中,是一个个执行链条传达的过程,消耗的时间,以及执行效率。
而看到子弹和火炮开火后,宣冲立刻脑补出整个阵地“子弹”“迫击炮”“重炮”的效果。
通过计算打击距离,确定三者可能配合,而中枢要配合这三者火力,该如何在执行链上做好提前量。
如果能够算好提前量,让火力输出在空间上准确的腾挪,就能用最少火力制造最大杀伤效率!
在宣冲回头看了一下汉军部队,现汉兵团目前的抵抗都是在克制恐惧,抒发“你不要过来”的情绪。并没有将火力杀伤达到最有效率的模式。——要在士气还没有消耗殆尽前,快点实践验证出有效作战方法,哪怕是部分有效,也都能挽救濒临衰竭的士气。
这就是某些战史所谓的“打破敌人xxx的神话。”
宣冲拿出了纸和笔,对陪同师长(二品征讨使)道:“我现在调一下防线,责任我来背着。”
(本章完)
航行的第五日,飞艇越过昆仑,宣冲拉响了所有飞艇上的告警铃声。
如果在外部上帝视角下,宣冲的力矩网络中,一个“六边形网格组成的面”降落到飞艇水平面上,随后力矩摆动。飞艇电铃在非通电情况下,开始如同“玻璃杯共振”一样齐响。
宣冲提示所有军事单位,还有半个小时。在飞艇舱内,所有军士们都爬起来,开始穿戴用品。每个人用清凉油滴太阳穴,并且灌入一口薄荷糖浆。
值得一提的是,刘怡给宣冲这边安排时,设置了四个作战项目。
第一个阶段是空降,然后运输地面磁暴装备,超远程探寻装备,以及“镭射防空”武装。
当宣冲完成对机场的完全控制,并确定所在区域达到甲级安全度后
则是开启第二阶段支援,帮助前线的汉军正规军稳定住后勤补给线。同时确保部分物资从机场转运到前线。(到了这一步,前线汉军哪怕是要战败后撤,也不至于溃退了)
第三阶段:分出精干部队去前沿侦查,稳定局势,同时输送伤兵回去。(这个阶段完成了,前方士气得到保障,是不可能溃退的)
第四阶段:即战斗持续一百五十个小时后,需要后续的龙种觉醒者带队过来支援。(计划中的反推)
…办公室内的规划,往往没有前线规划详细…
现在,宣冲扮演的刘浩行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热血少年。
本着有功劳大家一起赚的原则,宣冲主动联系了即将抵达战场的三个师的指挥部。在询问他们是否有能力突击的时候,得到回答后,开始为他们规划突击道路。
宣冲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了这三个师武官们的肯定表态。
例如在三天前,宣冲就得到了这些兵团的负责人“等待上级安排”的回应。
宣冲在询问了他们要等哪些上级后。并没有多做争辩;而是记录了他们说的那些部门名单,让他们两个小时内保持通讯顺畅。同时提示他们,有没有漏了相关部门,如果调动时候他们如果临时补充,就要事后论过了(留痕)。
宣冲在挂断电话后,就联通了四十个相关方。
军队的行军站点安排;突击过程中油料补给,以及机械零件维修所需的资源——宣冲全部记录在报告中,留痕上报。
宣冲翻出了沿途各个城市官僚名录,直接甩出最高命令。对每个部门的回应都“记录在案”。
最终得到了地区最高负责人保证,在xx小时内把城市内所有司机,汽车维修工,全部喊过来待命。
随后把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了这三个师,这些师长们看到了宣冲的联通能力,确定宣冲能够搞定环节后,遂快速的给宣冲提出了细节要求。
宣冲和各个部门对话后,都强调了已经录音,即代表说话时要负责任。
王朝的臃肿官僚部门或许会用模棱两可的话术“斡旋”。但宣冲则是抓住关键点,下达了一系列合理数字要求。这些数字都是非常明确的划定了责任关系。
即“xx时间通过道路”“在xxx点位领取xxx油料物资,接受xx时间检查保障。”
同理,被宣冲“抓住”的那三个现汉主力师的高级军官们也都清楚,西北战事扩大化了。自己肯定是要被调往前线的。与其是等待“自己被动接受上级命令”,还不如现在趁着宣冲这个“客服经理”人工回应在的时候,把准备办妥了。
至于各个区域内的地方官僚,他们一开始漫不经心,因为宣冲太年轻了,并且身上军衔履历还都是南边海军那边。看起来就像一个浪荡子。
不过官僚们为了应付上级,他们还是提出了一些建议。
但紧接着,就在他们认为宣冲不会再打的时候,宣冲这边就立刻直接沟通到他们关联单位了。以至于相关区域很诧异,到底怎么能让那些吊儿郎当的隔壁单位这么快应答的?——这就不得不提刘怡了,宣冲把不搭话的单位全部报给了龙组。
刘怡则是沟通虎组,虎组这边挨个挨个的命令西边不要磨洋工。
至于最后,那些帮助宣冲办事的部门也发现,非常顺畅。在自己发现有问题,需要别的单位来合作时,没等他们打电话,相关方那边就主动打电话来了
宣冲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直达天听的手段,抓住各部门要害的能力,以及坚决打通各个环节的态度。
这次航行中,宣冲忙碌的如同杂耍。二十四小时一直是在和各方通讯,快速规划了一下自己工作表后,定下时间来和他们通讯联系。
按照当代军事的专业性,宣冲是外行。但是!作为“客服经理”宣冲是非常强。
在飞艇降落前,宣冲在随身操作设备上罗列的通话记录,已经包含了一百七十四个名字,上面职位高的,是三品将军、州牧;而职位低的,宣冲是直接追究到仓库的仓守人员。平均每五分钟就要打一个电话。
为了通讯不冲突,宣冲“行程表”一样的通话安排非常完美。
这一顿密集的“通讯联系”下来后,宣冲是搞清楚了,一个师的部队在行军过程中,需要哪些必要保障项目,牵涉了哪些部门。对此也都悄悄记录在了自己厚厚的“留痕本本”上,十个小时就把本本上传一次。
…并非池中物…
宣冲现在是借助“大人物”的权威来做这件事,而大人物为什么自己不出场呢?
在宣冲密集打完最后一波电话后,燕都中天子那边刚刚睡醒,看着宦官们拿到的长长的一系列通讯名单,诧异:“他三天没睡觉?”
在得到确定后,刘录点了点头:“做事用心啊——他把宣冲的功劳记录在了心里。”
国家遇到事的时候,“权威”是要负责数百个部门的协调,找到一个个关键点,通过多个部门了解情况,然后下达命令,同时分出权责。这绝对是一个苦力活。所以权威是要找“品德”和“能力”都靠谱的人来办的。
理论上,倘若“权威”一方有着无限精力和耐心去对接每一个关键点。
纵然“制度建设”没有跟得上,问题也不大。天子作为最高“权威”是需要能够代表自己的有才干者来整理资源的。
这也就是中国王朝长期以来迷信于“唯德是举,选才选能”,因为只要选对了,的确是能把事情办妥当。
…兵家的课程延续…
这边宣冲已经到区域战场。四天劳苦,身上三十年真气出现了显著衰竭!——话说宣冲发现真气真的好用,真气的衰竭能够替代疲劳度。(损失功力对于武修者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但是对于有草还丹的宣冲来说,这买卖值)
在下飞艇的二十分钟前,宣冲完成了各个作战小组的内部通讯群的建立。
在这次行军过程中,宣冲特选的装备,除了枪炮更多是信息化设备。
每人一个信息化头盔,各个连队班组配备了信息中心处理设备(类似电脑),而团部级别有更高级的信息处理中心,即专门的信息车辆。
宣冲在《悍卒》中为将的经验,确定领兵作战的最基本功就是“旗号和鼓命”。交战中,将领不是要带头冲锋,而是要观察局势,及时收缩部分防线,亦或是调动预备队突击部分防线。这些都需要命令及时传达。
古代用“旗号鼓令”,现代,就是信息化通讯器材。
宣冲终于与前线联系上了。这个屏蔽区域内,现汉陆军第13师全员两万四千人正依托要塞,和未知的外星野蛮怪物僵持,且目前战斗减员了近千人。
宣冲打开了通讯,和要塞指挥官进行链接。
要塞指挥官听说宣冲的军衔是四品,有些怀疑,毕竟这么年轻。但是听到宣冲上报了“龙腾”这个暗语后,连忙在电话通讯中转换了语气。
宣冲第一时间汇报给燕都,并且表明“自己要继续挺进战场,确保在三个小时内恢复战场实时通讯”。
在向后方发完这个电报后,飞艇抵达大月氏要塞附近。此时透过云层下方,可以看到炮火越来越密集。——宣冲凌空拍摄了照片,并且将照片通过飞艇上电磁设备发送给了后方。
燕都这边,天子和重臣们都在等待,在拿到准确图片后,都松了一口气,这是五天以来第一次收到前线消息。
天子在和重臣商量前,给宣冲发来“皆以自决”的命令。
…战争的渴望…
宣冲确定了降落地点不存在火炮,以及对手渗透部队后,立刻降落。然后命令通讯飞艇和前沿指挥部建立通讯。
飞艇通讯员:“遭遇未知干扰,无线电没法准确联通前线。”
宣冲拿起通讯让下面的人让出一辆车:送我到前面去。我来搭通讯线。(使用力矩线条,来进行信息传递。)
宣冲看着空降场七十公里外的交战区,现汉士兵龟缩在防御工事中开火,缺乏机动反击力量,但是仗着火炮和机枪,勉强支撑着。
然而就在飞艇降落时,宣冲突然间听到了巨大的喧哗声音,“WAAAGH!”,这仿佛是千万暴躁的疯子在呐喊,又如同海啸一样直接在脑海中轰然炸响。
宣冲看着周围动力甲在身的随从,对身边一名随行接待的士官长问道:“你刚刚听到那个声音了吗?”
王立的金色头盔面罩变得透明,露出困惑的表情说道:“没有啊。”
宣冲愣了,随后再次看向远方,因为自己又一次听到震耳欲聋的咆哮。而自己听到这股声音后,冥冥中感觉到一种渴望!
这种渴望告诉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帮外星对手,自己就有莫大的好处。”
…薄荷糖含在口中降火…
落地后,宣冲让飞艇作为中继站,展开电磁设备,看看凌空是不是能够搭建一条通讯链,而自己这边则是驱车来到师团指挥部中。
师团指挥部中,在宣冲到来前,师团内的裨将们(团长)都经历了一轮争吵
宣冲抵达后,这些人面对“援军”兼“钦差”的宣冲时,勉强收敛了先前的暴躁
宣冲没有激化这些前线裨将们的矛盾,并没有用燕都那边给自己的“钦差”权限进行质问。
看着沙盘上多处后撤的阵地,宣冲是非常注意语气的询问前线真实情况。
此时宣冲的到态度,与一路上对各个不配合的州牧直接下达威胁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裨将们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就地防御等待支援,而另一派则是认为应当快速撤退。
宣冲:“现在是精诚合作的时候,各位说的都有道理。”
在两派说完之后,宣冲做了和事佬,心里吐槽“话说就现在这个情况,不做和事佬,还能做什么?就算确定有人是错误的,自己还能真的裁决一方吗?”
旁白:在身上担着全局的责任,却暂时没法裁决体系内某个派系的时候,最好就不要露出“不爽”的表情
反面案例就是关羽当年过早的对糜芳露出了“厌恶感觉”,让糜芳愈发感觉到关羽成功后要找自己算账。所以最后联同东吴想给关羽“拖一下后腿”,这稍微“拖后腿”就把二爷给送走了。
“和事佬”并不代表是“糊涂”到底。
宣冲拿着麟组给的摄像设备,把前线这些人的头像以及背后履历。录入到信息设备中,并根据眼下的发言和作战表现,都建立了资料库。让麟组提供的智能助手帮助自己将人员分类。
宣冲现在全面录入的,都是前沿的连级以上军官,宣冲正在尽全力的记住每个人名字,以及其个人功过。
当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确,前线中或许存在打压一些有能力的士官、保住一些酒囊饭袋的现象——但自己在接下来几十天内会窥到真相,烈火之下谁是真金谁是草包
而这些履历资料在未来有大价值。
宣冲心里的备注:如果“功过奖惩”完全失真,军团会崩的一塌糊涂。
宣冲敲了敲桌子,镇定的要求大家保持团结各司其职。
宣冲经过简单了解后,确定现在前沿这个一战水平的师,铁路线中断,通讯中断,目前只能依靠骡马机动。
现在那个外星种族,虽然在阵地前有一下没一下的发起冲锋,但一旦现汉军队脱离阵地试图离开,就会被这股外星势力给包围了。
宣冲瞅了一下这些外星势力,它们有着绿色皮肤和尖锐的牙齿,宣冲愣了愣:“好家伙和前世魔兽游戏中兽人咋就那么像?”
只不过这些玩意并不拿着斧头近战,还会端着一些铁皮卷出来的铁铳冲上来喷射。
宣冲很奇怪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喷射的,而医疗站那边医师们从伤兵们体内取出来的是,铁砂,石子还有牙齿。“啪嗒”异物落在医用托盘中。
宣冲对指挥官:“带我到前线看一下。”
…半个小时后…
宣冲在前沿战壕前探头,刚好遇到了那群兽人们冲锋,并且宣冲感觉到对面冲锋就是冲着自己,宣冲当即上报坐标,命令后方进行覆盖。
在一轮炮击后,堑壕阵地上的人也开始反击了,宣冲看着战场上“铁,血,火焰”搅拌的过程。产生了一丝明悟!
现在宣冲“入道”了数学。在数学视角中所看到的世界远不是“懵懂”可比的,在宣冲观察中,是一个个执行链条传达的过程,消耗的时间,以及执行效率。
而看到子弹和火炮开火后,宣冲立刻脑补出整个阵地“子弹”“迫击炮”“重炮”的效果。
通过计算打击距离,确定三者可能配合,而中枢要配合这三者火力,该如何在执行链上做好提前量。
如果能够算好提前量,让火力输出在空间上准确的腾挪,就能用最少火力制造最大杀伤效率!
在宣冲回头看了一下汉军部队,现汉兵团目前的抵抗都是在克制恐惧,抒发“你不要过来”的情绪。并没有将火力杀伤达到最有效率的模式。——要在士气还没有消耗殆尽前,快点实践验证出有效作战方法,哪怕是部分有效,也都能挽救濒临衰竭的士气。
这就是某些战史所谓的“打破敌人xxx的神话。”
宣冲拿出了纸和笔,对陪同师长(二品征讨使)道:“我现在调一下防线,责任我来背着。”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