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 第437章

小说: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9-19 19:41:57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下可好,朝堂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法家官员一看老大被围攻,也纷纷站出来,引经据典,反驳儒家的空谈误国。

  儒家那边更是群情激愤,引述圣贤之言,抨击法家的刻薄寡恩。

  两边各说各的理,嗓门一个比一个大,唾沫横飞,脸红脖子粗,文绉绉的朝堂礼仪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袖子都撸起来了,眼看就要从文斗升级成武斗。

  整个大殿嗡嗡作响,乱成一锅粥。

  高踞龙椅之上的赵凌,却像在看一出闹剧。

  他身体微微后靠,脸上没什么表情,任由下面吵翻了天。

  皇帝不表态,两派胆子就更大了,吵得更加起劲,声音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这场激烈的“辩论”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

  直到赵凌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才突然停下敲击的手指,声音不高,却像冰锥一样瞬间刺穿了所有的喧嚣:“吵够了吗?”

  刹那间!

  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

  刚才还吵得面红耳赤的朝臣们,像被掐住了脖子,瞬间噤声,惶恐地低下头,大气不敢出。

  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沉甸甸地笼罩下来。

  赵凌心里明镜似的。

  儒家打的什么算盘?

  不就是想借机把法家彻底踩下去,好让他们一家独大吗?

  做梦呢!

  大秦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离了法家的框架和执行力,光靠儒家的仁义道德能玩得转?

  法家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

  他需要平衡,需要互相制衡。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脸色依旧不太好看的吴公,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吴公,朕再问你一次,若朕执意先行免除邻里连坐之制,此法,是否可行?”

  吴公感受到了皇帝语气中的决心,也看到了皇帝并未全盘否定法家。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沉默片刻,再抬头时,眼神复杂,但语气已软化了许多:“陛下……若陛下认定,免除邻里连坐之后,天下百姓感念圣恩,自发拥戴,不生异心;若百姓知晓律法,遇不法之事能自发举报,无需邻里连坐之鞭策……那,自然可行。”

  他这话说得很有技巧,看似让步,实则点出了废除后可能面临的风险。

  但他也明白,皇帝心意已决,硬顶下去没有好处。

  诸子百家,说到底都要依附皇权才能生存发展。

  皇帝肯用你,你才有价值。

  吴公的刚直是维护法家的核心地位,但他绝非不懂变通的迂腐之人,更明白为臣之道。

  皇帝给了台阶,就该顺势而下。

  若还是不知变通,那就是不识时务,自寻死路了。

  赵凌听懂了吴公话里的潜台词和让步,嘴角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弧度。

  “很好。”赵凌朗声道,“既如此,修订新秦律之事,刻不容缓。朕命你,与丞相张良等重臣,共同主持此事!务必详加斟酌,拿出一个稳妥可行的新律章程来。吴公,你意下如何?”

  这是给了法家极大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倾向:“至于贪腐之罪,虽需严惩,但朕以为,其性质终究与谋逆大罪不同。连坐虽能震慑结党营私,然牵连过广,动辄株连数百上千无辜者,非仁君治国之道,亦非良法之本意。此点,望卿等在新律中,务必妥善考量。”

  这话几乎是明示了,贪腐罪的连坐范围,必须大幅度缩减甚至取消!

  吴公心头一震,彻底明白了皇帝的核心诉求。

  陛下想要的,是减轻刑法的严苛程度,尤其是针对非**性犯罪和普通百姓的株连!

  他立刻躬身,态度恭顺了许多:“陛下仁德爱民,思虑深远,所言极是!此等具体条款,容臣下与张良丞相等人细细商议,必给陛下一个周全之策。”

  一旁的淳于越、伏生、叔孙通等人,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刚才……

  刚才我们吵了半天,口水都干了,合着全是白费劲?

  皇帝根本就没听进去我们的高论?

  现在皇帝说的就是在理,我们说的就是放屁?

  而且瞧皇帝这意思,根本没打算动法家啊。

  几人面面相觑,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又憋屈,却一个字也不敢再说。

  赵凌没再给他们眼神,挥了挥手,带着帝王的决断:“此事就这么定了。军队连坐、亲属连坐,事关军心国本,暂缓议论。但官职连坐与邻里连坐,弊端已显,该废则废,该免则免!尔等速去商议细则,尽快呈报于朕!”

  赵凌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可不能让他们继续这么吵下去,赵凌是要告诉朝中大臣,他是听得进谏言的,只要说得对,就没问题。

  也顺势用上法家门生。

  说取消连坐,却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其中还有不少细节得让法家的人和张良他们去打磨,赵凌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给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