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第2672章

小说: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0-23 12:04:15 源网站:2k小说网
  ();

  起初只有在大明宫中才能见到,后来虽有部分勋贵府邸也渐渐用它来做窗。

  甚至在汉庭客栈最豪华的房间里也能瞥见其身影,但终究不是寻常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更不用说像售卖中心这样,用整面玻璃筑墙,这在整个长安城里都堪称首创。

  “大家按顺序排好!凭缴纳诚意金的收据领号入内!”

  “一刻钟之后,我们的王掌柜会亲自为大家介绍房产的详情,如果听完之后你们不感兴趣,诚意金可以立刻退还。”

  “没有缴纳诚意金的,请勿入内!”

  “旁边的告示牌上有今天的购买流程,大家可以先去看看。”

  清晨八点未到,建设局在作坊城的售卖中心外已是水泄不通。

  一方面,那些自愿或“被自愿”交了诚意金的匠人们,理所当然要早早赶来,看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至于其他一些匠人,恰好赶上许多作坊今日休息,便也正好过来凑个热闹。

  作坊城开盘售楼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有所耳闻。

  杨本满自然也不例外。

  “东家,那售楼处设了门槛,没交诚意金的闲人一概不让进。”

  “再说,这批宅子眼下只卖给城里的工匠,咱们巴巴地跑这一趟,是为何呀?”

  一辆华贵的四轮马车静静地停在路边,与售楼处门前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杨本满掀着帘子,神色平静地打量着不远处的热闹景象。

  “老四,你可曾想过,我们杨家这几年的家业,为何能涨得如此之快?”

  “那还用说!”杨老四立刻眉开眼笑,奉承道,“全赖东家您眼光独到,心思活络,下手又果决!”

  “这才让杨家的家底在短短十几年间就翻了好几番。”

  “旁人都说咱杨家在北魏时最是风光,依小的看,如今才是真正的鼎盛,光是在大唐皇家钱庄里存着的现钱,怕就不下十万贯了!”

  这话杨老四说得顺溜,倒也不全是拍马屁。

  杨本满主事的这些年,杨家的财富确实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若此刻衣锦还乡,在老家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

  唯一的缺憾,便是杨本满的官职始终原地踏步。

  “不,你说的不对。”杨本满摇了摇头,“我自己的斤两,自己清楚。”

  “论才学,我远不及我父亲和祖父,若有他们一半的本事,也不至于在监察御史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但有一点,我确实比他们强。”

  “是什么?”

  “是时运!我这辈子,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这话若是让李世民听了去,定会赞许地多看他一眼,道一声“此人有见地”。

  只可惜,这份隔空的情意,注定无法传达。

  “时运?这……小的觉得,这不能单用时运来解释吧?”

  “分明是东家您本事过人,所有成就都是您亲手挣来的,跟虚无缥缈的运气哪有多大干系?”

  “当然,小的不是说您运气不好,只是觉得,实力才是根本。”

  这番话听得杨本满心头大悦,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要说实力,我自然也有一点。”

  “否则,这满城的权贵都活在这好时候里,为何偏偏是我杨家发迹得最快?”

  “这便是我杨本满的长处了——我能看清大势,懂得取舍。”

  “《大唐日报》上曾有文章说,选择远比埋头苦干更重要,我深以为是。”

  杨本满说着,下意识地伸手捻了捻光滑的下巴,仿佛那里有一把美髯。

  “选择比努力重要?”杨老四似懂非懂。

  “正是!细究起来,我杨家真正的好日子,不过是近五年的事。”

  “再往根上刨,就是从我改变了对燕王殿下的态度开始的。”

  “满长安城都知道我曾与燕王殿下处处作对,可也正因如此,我才比旁人更真切地体会到殿下那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这几年,我们杨家便死心塌地跟着燕王府的步子走。”

  “只要是燕王府看好的买卖,我们绝不犹豫,立刻跟上。”

  “尤其是茶叶的种植、炒制和出海贸易,我们一刻也不曾松懈地扩张,这才有了杨家的今天。”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杨家如今的富贵,全是拜燕王府所赐。我们当初的那些过节,如今看来,反倒成了天大的福分。”

  随着杨家家底日益丰厚,那艘假公济私杨本满号,如今已成了过眼云烟,再也无法在他心湖中掀起半点波澜。

  就连御史台那些昔日爱嚼舌根的同僚,现在也只敢在背后窃窃私语,当面却恭敬有加。

  毕竟,在大唐,权势与财富的结合,其威力远非一加一那么简单。

  “我……我……”

  杨老四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觉得这等话题,无论自己说什么都显得多余。

  好在他反应极快,立刻将话锋一转,巧妙地避开了眼前的窘境:“东家,我们此行来到这售卖房产之处,莫不是您从中嗅到了什么新的门道?”

  “没错!”杨本满眼中精光一闪,“如今长安城里,从朝堂到市井,对建设局强征诚意金一事骂声一片。”

  “甚至有御史准备上书,指责燕王殿下为蝇头小利而压榨工匠,失了皇家体面。但老夫却不这么看!”

  “你想想,作坊城那片地,荒了快十年了。从去年起,大批工匠涌入,不分昼夜地平整道路、铺设管道、兴建屋舍。”

  “燕王殿下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难道就为了从工匠手里抠出那点所谓的诚意金?”

  “旁人信不信我不管,老夫是绝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