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咳咳——”
“大家都注意了啊,趁着这阵午休,我给大家好好读一读这份《黑省时报》。
大家都认真听听,一起学习一下小杨知青的光荣事迹。”
大队长吃完午饭,便早早从家出来了,开始在大队部进行广播。
这份《黑省时报》,是大队长昨天到县城开会以后带回来的。
其中一个版面,几乎用了1/4的位置,详细记录了隆平县公安警民合作清扫国家蛀虫严厉打击拐卖妇女行为的报道。
其中特意提及了杨柳作为下乡知青,以身犯险,不畏危险搭救被拐妇女,重创拐子团伙的经过。
在报纸的最后,还特意强调了,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学习杨柳同志的大无畏精神。
总之,内容很多吗,概括一句话就是——表扬,提倡,鼓励。
前些天,大队长才刚在广播里念了之前那份报纸对小杨知青的报道,这才隔了几天,就又念了另一篇。
大队长忽然觉得,小杨知青就是他们岭山大队的福星。
瞧瞧,每次的报纸上,都有他们岭山大队的名头。
就在这呢——隆平县岭山大队知青杨柳同志——
嘿嘿,他们岭山大队也算在整个黑省出名了。
没办法,谁让岭山大队有一个小杨知青呢。
“程叔,你就别念了,怪不好意思的。”
杨柳吃过午饭,换了身衣裳,就来了大队部。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做好事得留名,**才不留名呢。你这是要出去?”
看着杨柳换了衣服,打扮也和上午上工时明显不同,大队长不免询问几句。
“嗯,准备出去一趟,去县城。”
杨柳是打算去看看,沈焕白他们县城那所房子有没有人?
这一去已经大半年,沈焕白怎么还不回来?
虽然沈焕白一向稳重,可这也太久了,他就不担心,自己这个对象被别人撬走?
距离黑省千里之外的南城。
一间破旧居民楼里,一个个子矮小,看起来却十分精明的小年轻,正敲响三楼一间房间的房门。
“咦?刘柱,你咋才回来?快!就等你了。”
刘柱笑嘻嘻的应了一声,只见他身上手上都是包裹。
大包小裹的样子,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瞅啥都好看啥都想要。
一进屋,他就把东西全都放在门口,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又洗了手之后,他才坐到了饭桌前。
“沈哥,武哥,让你们久等了。”
“这回置办齐了?早就催你去置办,就磨磨蹭蹭的,平时的机灵劲儿都哪去了?”
薛武睨了刘柱一眼,“我们几个早就五脏庙空空,就等你小子回来呢,大家都是一起出去,单就你动作这么慢!”
“备齐了备齐了,哦,对了,我还带回来个好东西,你们也来看看。”
刘柱伸手在外衣兜里掏出一张叠了几折的报纸出来。
“沈哥,武哥,你们看——这是啥?”
薛武眼皮掀了掀,留住的话丝毫没引起他的兴趣。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吃饭。
他手里的筷子快速伸出去,准确无误的夹住一粒花生米,送进口里之后才说道,“不就是一张报纸吗?想看啥时候都有,你小子别诓我们哈!出门在外照样收拾你!”
“嘿嘿!武哥,这回你可说错了哈,我这报纸可不是普通的报纸,这是《黑省时报》。”
他们现在身处距离黑省千里之外的南城,想弄到一份《黑省时报》可不容易。
“哪里来的?你小子到是会专营!”
“嘿嘿,正好碰见一个戴眼镜的,是从黑省过来的,我看他坐在那里看报纸就瞟了一眼,没想到还遇见老乡了,这不是心痒痒吗?聊了几句之后,那人见我感兴趣,就把报纸送我了。”
“就为了一份报纸?!你也好意思白拿人家东西!自己买去不好吗?”
刘柱嘿嘿笑着,“那有啥的!出门在外,哪能随便露富!”
他们这次出来,虽然赚了一些钱,可钱都被他缝到裤衩子上了,轻易是不会拿出来的。
他们回去要坐火车,在火车上最少得待上两天。
他又不是铁打的人,中间肯定会睡觉。
谁知道他睡着的时候会不会有贼想要偷他的钱?
把钱缝到裤衩子上,这多安全啊。
“你们别把关注点放我身上啊,你们看看这篇报道——”
“哦?来!我看看!我认的字多!”
薛武接过报纸,翻来覆去才终于找到刚才刘柱手指的那篇报道。
“女知青勇闯拐子老巢,警民合力打击社会蛀虫。唉呀,该说不说,这名头响亮哈!”
沈焕白的眼神闪了闪,一下就夺走了薛武手里的报纸。
女知青?
《黑省时报》?
难不成——
他一目十行,终于在第二段第一行末尾处,找到了杨柳的名字。
真的是他的小丫头!
手里报纸被抢,薛武纳闷了一瞬,便也探头过来,眼睛紧盯着沈焕白看着的那篇报道。
虽然晚了一步,但薛武也发现了,那位女知青的名字。
“我去!这个报道里讲的居然是杨柳妹子?”、
他这一声吆喝之后,跟着沈焕白过来的人,全都凑过来看热闹。
“得得得!大家都别挤在这里了,我给大家念还不成吗?”
薛武自告奋勇,把这篇报道从头念到了尾。
“杨柳妹子,就是厉害!看看,又立功了!哎?我记得前不久——”
薛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前些日子在火车上,他好像也看见过一篇报道。
报道也是关于杨柳妹子的,好像是啥生长素的事。
如今这又是一篇报道,前后还没差几个月。
不得不说,杨柳妹子,牛批!
最高兴的当属沈焕白。
他虽然没有宣之于口,但那难掩的笑意,翘起的嘴角,无不在诉说着他的与有荣焉。
“老沈啊!你说咱们能不能上报纸?我感觉十有八九。”
“你怎么知道呢?”
“你别忘了,刘公安他们让咱先去黑省公安局。要不是为了表彰咱们,让咱直接回隆平不就好了?!
我猜呀,不是给咱发锦旗就是发奖金。当然,登报纸这事估计也少不了。”
沈焕白略一思索,随即说道,“大家赶快吃,吃完赶紧收拾东西,争取今天下午咱们就出发。”
“咳咳——”
“大家都注意了啊,趁着这阵午休,我给大家好好读一读这份《黑省时报》。
大家都认真听听,一起学习一下小杨知青的光荣事迹。”
大队长吃完午饭,便早早从家出来了,开始在大队部进行广播。
这份《黑省时报》,是大队长昨天到县城开会以后带回来的。
其中一个版面,几乎用了1/4的位置,详细记录了隆平县公安警民合作清扫国家蛀虫严厉打击拐卖妇女行为的报道。
其中特意提及了杨柳作为下乡知青,以身犯险,不畏危险搭救被拐妇女,重创拐子团伙的经过。
在报纸的最后,还特意强调了,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学习杨柳同志的大无畏精神。
总之,内容很多吗,概括一句话就是——表扬,提倡,鼓励。
前些天,大队长才刚在广播里念了之前那份报纸对小杨知青的报道,这才隔了几天,就又念了另一篇。
大队长忽然觉得,小杨知青就是他们岭山大队的福星。
瞧瞧,每次的报纸上,都有他们岭山大队的名头。
就在这呢——隆平县岭山大队知青杨柳同志——
嘿嘿,他们岭山大队也算在整个黑省出名了。
没办法,谁让岭山大队有一个小杨知青呢。
“程叔,你就别念了,怪不好意思的。”
杨柳吃过午饭,换了身衣裳,就来了大队部。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做好事得留名,**才不留名呢。你这是要出去?”
看着杨柳换了衣服,打扮也和上午上工时明显不同,大队长不免询问几句。
“嗯,准备出去一趟,去县城。”
杨柳是打算去看看,沈焕白他们县城那所房子有没有人?
这一去已经大半年,沈焕白怎么还不回来?
虽然沈焕白一向稳重,可这也太久了,他就不担心,自己这个对象被别人撬走?
距离黑省千里之外的南城。
一间破旧居民楼里,一个个子矮小,看起来却十分精明的小年轻,正敲响三楼一间房间的房门。
“咦?刘柱,你咋才回来?快!就等你了。”
刘柱笑嘻嘻的应了一声,只见他身上手上都是包裹。
大包小裹的样子,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瞅啥都好看啥都想要。
一进屋,他就把东西全都放在门口,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又洗了手之后,他才坐到了饭桌前。
“沈哥,武哥,让你们久等了。”
“这回置办齐了?早就催你去置办,就磨磨蹭蹭的,平时的机灵劲儿都哪去了?”
薛武睨了刘柱一眼,“我们几个早就五脏庙空空,就等你小子回来呢,大家都是一起出去,单就你动作这么慢!”
“备齐了备齐了,哦,对了,我还带回来个好东西,你们也来看看。”
刘柱伸手在外衣兜里掏出一张叠了几折的报纸出来。
“沈哥,武哥,你们看——这是啥?”
薛武眼皮掀了掀,留住的话丝毫没引起他的兴趣。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吃饭。
他手里的筷子快速伸出去,准确无误的夹住一粒花生米,送进口里之后才说道,“不就是一张报纸吗?想看啥时候都有,你小子别诓我们哈!出门在外照样收拾你!”
“嘿嘿!武哥,这回你可说错了哈,我这报纸可不是普通的报纸,这是《黑省时报》。”
他们现在身处距离黑省千里之外的南城,想弄到一份《黑省时报》可不容易。
“哪里来的?你小子到是会专营!”
“嘿嘿,正好碰见一个戴眼镜的,是从黑省过来的,我看他坐在那里看报纸就瞟了一眼,没想到还遇见老乡了,这不是心痒痒吗?聊了几句之后,那人见我感兴趣,就把报纸送我了。”
“就为了一份报纸?!你也好意思白拿人家东西!自己买去不好吗?”
刘柱嘿嘿笑着,“那有啥的!出门在外,哪能随便露富!”
他们这次出来,虽然赚了一些钱,可钱都被他缝到裤衩子上了,轻易是不会拿出来的。
他们回去要坐火车,在火车上最少得待上两天。
他又不是铁打的人,中间肯定会睡觉。
谁知道他睡着的时候会不会有贼想要偷他的钱?
把钱缝到裤衩子上,这多安全啊。
“你们别把关注点放我身上啊,你们看看这篇报道——”
“哦?来!我看看!我认的字多!”
薛武接过报纸,翻来覆去才终于找到刚才刘柱手指的那篇报道。
“女知青勇闯拐子老巢,警民合力打击社会蛀虫。唉呀,该说不说,这名头响亮哈!”
沈焕白的眼神闪了闪,一下就夺走了薛武手里的报纸。
女知青?
《黑省时报》?
难不成——
他一目十行,终于在第二段第一行末尾处,找到了杨柳的名字。
真的是他的小丫头!
手里报纸被抢,薛武纳闷了一瞬,便也探头过来,眼睛紧盯着沈焕白看着的那篇报道。
虽然晚了一步,但薛武也发现了,那位女知青的名字。
“我去!这个报道里讲的居然是杨柳妹子?”、
他这一声吆喝之后,跟着沈焕白过来的人,全都凑过来看热闹。
“得得得!大家都别挤在这里了,我给大家念还不成吗?”
薛武自告奋勇,把这篇报道从头念到了尾。
“杨柳妹子,就是厉害!看看,又立功了!哎?我记得前不久——”
薛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前些日子在火车上,他好像也看见过一篇报道。
报道也是关于杨柳妹子的,好像是啥生长素的事。
如今这又是一篇报道,前后还没差几个月。
不得不说,杨柳妹子,牛批!
最高兴的当属沈焕白。
他虽然没有宣之于口,但那难掩的笑意,翘起的嘴角,无不在诉说着他的与有荣焉。
“老沈啊!你说咱们能不能上报纸?我感觉十有八九。”
“你怎么知道呢?”
“你别忘了,刘公安他们让咱先去黑省公安局。要不是为了表彰咱们,让咱直接回隆平不就好了?!
我猜呀,不是给咱发锦旗就是发奖金。当然,登报纸这事估计也少不了。”
沈焕白略一思索,随即说道,“大家赶快吃,吃完赶紧收拾东西,争取今天下午咱们就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