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一个营的新军可是非同小可,能保证随时随地都有一个连在国公府驻守。

  那些手拿**、霰弹枪、虎式短火枪的士兵要是数量过百……无论是什么飞贼刺客进来,都别想活着出去!

  更何况城外还有四万新军,随时可以调动,所以红袖夫人她们的安全绝对没问题。

  ……

  在这之后就是燕然的出行计划。

  简单来说,除了上述留下的那些人以外,其余的人全都打包带走!

  燕然的计划是让十面菩萨赵盘龙,化妆成自己的样子,跟随大军向江南进发。

  因为朝廷点齐官兵需要的时间很长,八万大军在路上更是磨磨蹭蹭,一天走不上三四十里。

  所以按照燕然的估算,等到一个半月之后,当朝廷大军赶到长江防线的时候,自己应该已经解决了宋江和王庆,到时候恰好在那里跟他们汇合。

  至于说十面菩萨赵盘龙的伪装,他的易容术当然是没问题,而且那个大军右帅谭稹从头到尾,就只见过自己一面。

  假燕然甚至可以在行军路上深居简出,基本上不和谭稹见面,再加上燕然的弟子钱戏在旁辅佐,还有庞万春负责保护。

  同时还有燕然派给他的护卫队,赵盘龙应该可以圆满完成伪装任务。

  然后燕然这次带去对付宋江王庆的,是一个团、一千人的新军。全都是新式装备,战斗力相当强悍。

  这支部队的番号是统帅卫队,从这个称号就知道,士兵都是当年武德司的老底子,不仅跟随燕然最久,忠诚度也最过硬。

  然后还有一个特战营三百人,说起来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丝毫不亚于新军的千人团。

  因为特战营的前身,就是程炼心的锄奸团,里边每一个战士都会武功,同时还经过燕然的特殊训练。

  另外还有新军教导营,人数同样也是三百人,里边不但有呼延诀、徐宁这些人,还有燕然选**的预备军官。

  甚至当年在武德司时代就组成团体,效忠燕然的四十七人团,也尽数包含在内。

  这一千六百人的新军,要说对付山贼,那场面真是不敢想!

  ……

  除此之外,燕然身边的江湖高手团,包括鲁智深、武松、浪子燕青、冷烟翎……还有那位铁九叔。

  林素国师说他回去之后会隐居深山,用不着这样的武功高手保护。

  倒是燕然此行,若是碰上王庆那帮妖人,多一个高手便多一份力量,因此把铁九叔交给燕然带上了。

  这也是出自长辈的一番关心,燕然当然是笑着答应。但他也知道,岳父大人毕竟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

  如今在他手上,鲁智深、武松和燕青三个,都堪称是绝顶高手。

  那位铁九叔跟他们相比,谁高谁低还真难说……

  还有几个不在计划内的兄弟,也要吵着和燕然一起去江南。

  他们各自振振有词,说得还挺有道理!

  首先就是那个范楞娃,这家伙非把龙王会交给胡铁杨代管,自己跟着燕然去干宋江……理由是他早年在秦凤路,曾经干过山贼的勾当。

  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总之范楞娃说,没人比他懂得山贼的路数,因此他非去不可!

  由此燕然也答应下来,让他们夫妇俩组队出发。

  还有栾廷玉老栾,他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要说攻打宋江,梁山一带的地形地貌、人头风俗没人比他熟,因此栾廷玉也一定要去。

  结果说到这里的时候,把个扈三娘委屈得差点哭出来……本来这理由应该是她的!

  没奈何,她肚子里有了宝宝,如今都已经显怀了。

  没办法上阵厮杀,因此不能跟着相公前去,把这妖女扈三娘气得不行!

  还有王德发,老兄把当初那两把大铁锤又找了出来,非要跟燕然一起去。

  这位仁兄不同于胡阿佑,他忠诚度没问题,但带兵能力上稍有欠缺,因此在新军里找不着位置,燕然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

  另外七十二路烽烟里,江南籍的英雄们也都要一同前往。

  当然还有那天三英战吕布的时候,百里轻、李龙妆和庞晓梦三位自然也要跟去。

  庞万春当然也要一同前往,还有明教那其余的三位仙子,都要肩负着重要任务一同南下。

  到最后,燕然看见坐在院子里一角的王怜虎正望向自己……目光淡然平和。

  他轻轻点头……于是这位虎爷也跟随燕然一同前往!

  这一次真是精兵强将,聚满麾下。

  此刻的国师林灵素和夫人的红袖,看着燕然手下的这些英雄,不由得心中感叹!

  不枉小公爷苦心经营,大义感召,竟有这么多英雄豪杰,伴随他的左右。

  想起当初,燕然和她孤零零两个人满汴京破案的时光,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于是大家各自准备,择日出征。

  其实还没等朝廷大军筹备完毕,燕然就已经准备妥当。

  预备明日就兵分两路,从汴京出发了。

  其中一路是统帅卫队和教导营,从陆路出发直奔山东。

  另一路是三百特战精英和燕然带领的高手团,从运河走水路前行。

  出发之前,燕然还特意去见过了君风华。

  他问过君风华,太子说大军出发之时,燕然其实还要跟皇帝见一面。

  只是那时,皇帝在宣德楼上,将帅旗授予两位大帅。

  而燕然和谭稹却要顶盔贯甲,在宣德楼下登坛挂帅,所以燕然是假的也没关系。

  至于说燕然这次找君风华的正事,其实是跟他要走了一个人。

  就是那位武长缨。

  这位大厚嘴唇子的仁兄,在效忠燕然之后,名义上还保持着和徐处仁相国的从属关系,但实际上已经是燕然的铁杆手下。

  说实话对于他的潜力,燕然从来没有低估过,这家伙不但智谋过人,而且非常善于隐忍。

  他伪装能力相当强悍,并且识大体、懂进退、将来是个牧守一方的文官苗子。

  因此燕然这次经营江南,很需要这样的人,所以索性把他给要走了。

  当然这种要法,就不是私下授受了。在外人看来完全是太子在南征大军里,安插了一个耳目。

  估计太子是想要明确知道前线的战况,和两位大帅的指挥才能……

  毕竟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因此这种情况也是再正常不过。就连皇帝知道了,都得夸太子做事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