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应该直接动用禁军……路程短,时间短,快进快出,打赢了就回来,能省下不少军费银子。”

  “可是禁军……能打吗?”宋徽宗一听燕然出了这么个主意,不禁暗暗直皱眉头。

  他一个当皇上的能不知道,禁军是什么德性?要是禁军能打仗,还犯得上动用种家二将的西军吗?

  燕然却淡定地说道:“其实禁军不是不能打,只是不肯拼命而已!”

  “圣上若是让微臣挂帅,臣只管带着数万禁军去征讨方腊,自有方法让禁军将士上下用命。”

  “到达江南后,不需要旬月之间就能击败方腊,然后立即班师回朝!”

  “朝廷只需准备路上的军粮,再加少量的粮饷就可以做到,至于说赏银,干脆一分不用!”

  “啊?”

  听到这里皇帝都愣住了,他心说就禁军那帮老爷兵,你能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拼命作战?

  就见燕然面色淡然:“圣上只管给我一批各地厢军将领校尉的空白告身文书,一批地方官员的空白任命。”

  “微臣带兵征剿方腊叛匪时,想要将士拼死厮杀,只要许以高官厚禄,谁不拼命向前?”

  “每当打下一处要地,就以当地的官职,任命立下大功的将士。”

  “每当收复一地,当地厢军将领校尉的职务,就用来奖赏军中奋勇向前的那些军卒的!”

  “如此一来,这些禁军想要晋升军职,或是在地方上当一个稳稳当当的武官,或是在当地做一个封妻荫子的知州知县,还怕他们打仗时不奋勇争先?”

  “这样朝廷的犒赏也省了,将士的士气也起来了……而且封官的那些地方,还都是逆贼方腊所占的州府……那里的官员早就被逆贼一扫而空了!”

  “有了这些官员迅速入职,也能让这些被逆贼占领之地,更早回归朝廷……以免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这样一来,朝廷能省下一大笔银子,还能保证此战速胜必胜!”

  “嘶……”

  听到燕然的话之后,宋徽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当然能听得明白,燕然说的,当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办法。

  好嘛朝廷给点半路上吃的粮食就行,连饷银都不用发?而且将士们还能拼了命的作战?

  这宋徽宗脸上就差把还“有这种好事?”几个字,写在额头上了!

  燕然不愧是天纵奇才,连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如果按照他的方法去办,这江南平定岂不就是大局已定了?

  宋徽宗愣了半晌之后,连连点头向着燕然说道:“燕卿此计,果然甚妙!”

  “朕和朝臣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依此计而行……燕卿先回去静候佳音!”

  “臣遵旨!”

  燕然一听,知道皇帝还要听听大臣的意见,不能如此仓促作出决定,于是立刻告退。

  等到燕然出宫的时候,心里却在暗自冷笑。

  以这位皇帝和满朝文武的德性,若是不用他这个办法,谅他们也没别的法子可想!

  ……

  这宋徽宗说是和朝臣商量,可是让燕然挂帅的圣旨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

  一连过了三天,燕然才终于再次被天子宣召入宫。

  等到燕然又见到宋徽宗,大殿里却汇聚了数十位文武大臣。

  燕然隐隐觉得气氛有些不对,他知道十有八九,这位大宋天子和这群朝臣又弄出什么幺蛾子了!

  果然,上来由天子向燕然说这次动兵的打算……他才说了几句,燕然就暗自冷笑起来!

  这真是典型的亡国之君,和一群亡国之臣的做派!

  你听听,他们肚肠里装的都是什么鬼东西?

  原来那天燕然走了之后,宋徽宗立刻和大臣说起了燕然这个主意。

  朝臣们最初倒是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收复江南的好办法,可是随即,大臣里就有人动起了脑筋……

  要是按照燕然所说,那小子要带禁军过去收复江南,还要任命一大堆地方官?

  燕然的功劳,我们是分不走的,像这种水准的平叛,肯定是十足十一个封王之赏。

  再说燕然原本就是位国公,距离异姓封王也只差一步而已!

  只不过其他的好处,却是不可不捞!此次南征从燕然手里分出去那么多官位,岂能让他一个人说了算?

  因此朝臣们暗地里商议,飞快地就想了一个馊主意。

  首先就是把自己亲信子弟和属下,派到这支南征大军里,让他们逮着机会捞点功劳,在江南弄个官做做。

  到时候这些门人下属,在肥得流油的江南当官,每年送到京师给自己的孝敬还能少了?

  其次就是这次南征的事,不能让燕然一个人说了算!

  不然的话给谁升官,说谁有功劳,那不还是燕然一句话的事?

  因此大军出发时,还要再派一位大帅,和燕然平分左右……

  到那个时候,不管打下哪个地方,两位大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给那些军将赏赐官位的时候,他们这些大臣起码能分走一半!

  你就想想吧,揣着这种心思,还想平灭叛军?

  燕然一听就知道,这帮官员是怎么说服宋徽宗答应这件事的……

  他们一定会说,自己这次平叛江南,若是任人唯亲,趁机把自己所有的手下都安**江南文武官员的位置上怎么办?

  到那个时候,他燕然在江南权势太大了!

  自己还如此年轻就已经异姓封王,要是在江南一带还遍布自己的门生下属……那可怎么得了?

  因此这些权利必须要适当分润,最好能让朝臣里的忠臣义士,拿走大头才是稳妥之计!

  宋徽宗也忌惮自己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生怕他借着这次征伐江南成了气候,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因此他才答应了这些大臣的动议。

  好嘛老子在家里等了三天,原来是你们在皇宫里分赃啊?

  合着我想出来的主意,我带着兵出去打仗,然后好处还得分给你们一多半呗?

  想什么好事呢……你就不怕好处没捞到,反而死在江南?

  ……

  燕然心中暗自冷笑……

  可惜你们机关算尽,有件事却被蒙在鼓里。

  那个江南方腊怎么打仗、何时进攻何时防守……都是我指挥的!

  一群废物,还想分我的好处?等到了江南……那就是我说了算!

  到时候谁敢跳起来跟我作对,原地我就给你起一座坟,还想当官……当鬼去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