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奏疏,旋即被递到了李辰的手上。

  李辰翻开。

  看了起来,刹那间,李辰的眉梢,不由的就是一锁。

  “旱灾。”

  “看来,今年的情势,不太好啊。”

  李辰微微皱眉,慕容静轻轻的点头。

  “我大炎的灾害,实际上是频繁发生的,只不过,近来的日子里面,战事将其给掩盖下去了,而如今,战事的危机已经逐渐的过去了,春荒将至。”

  “朕不得不头疼啊。”

  “是啊。”

  李辰点了点头,然后掰着手指计算了起来。

  感慨着道。

  “如今,正是春荒的时候。”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啊,百姓们的日子,恐怕是有些个艰难了。”

  所谓的青黄不接。

  实际上,就是指百姓们,去年秋收过后的粮食,不足矣让他们支持到来年的秋收,这期间的数月时间,被称之为青黄不接。

  而如今,大炎就陷入到了,这样的境地当中。

  此时,看着奏疏,李辰微微皱眉。

  “京畿一带,竟然也如此的缺粮?”

  “可想而知,四方的州县,情况会是如此。”

  “是啊,尤其是东南。”

  说到这里,慕容静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东南那边,今年的粮食,可能会大幅的减产的。”

  “这是正常的。”

  李辰点了点头,东南那边,是大炎唯一遭受过,敌寇荼毒过的区域,当地盛产稻米,在历来,便是大炎的鱼米之乡也。

  而今年,正是播种的季节,倭奴大举的入侵东南沿途,虽然,未曾深入到其中,但是呢,也导致了春耕被耽搁了一下,虽然后来,击退了倭奴之后,大炎的东南,进行了迅速的补种。

  但是嘛,产量明显,会受到影响,而且,补种之后,收获的季节,大抵也是会推后许多的,想到这里,李辰叹息了一声,看着慕容静道。

  “这么说来,如今的粮食,确实是有些个不足啊。”

  “缺口不是一般的大啊。”

  慕容静看着李辰,然后解释了起来。

  “我大炎这些年,无岁不灾,不是这里,便是那里。”

  “所以,百姓们手上,也没有太多的存粮。”

  “不足以度荒。”

  “大户呢?”

  李辰微微皱眉,看着慕容静,然后询问着道。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慕容静摇了摇头。

  “这些年,无岁不灾,大户们手上,又有多少的储备?”

  “而且,他们也不见得,会轻易的将粮食,给拿将出来。”

  “这倒是。”

  李辰轻轻的点头,旋即,又想到了些什么,他呵呵一笑道。

  “缺口数量有多少?”

  “大抵,三千万石。”

  “这么多?”

  李辰眉梢一扬。

  他计算了起来,朝慕容静道。

  “我们在倭国那边,可是缴获了不少的粮食的,多运一些归国,运个一千万石,不成问题。”

  “换言之,还有两千万石的粮食缺口啊。”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李辰说着,眉头不由的一锁,慕容静轻轻的点头。

  “是啊,两千万石。”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最基础的呢。”

  “也就是说,未来对灾民们,进行赈济,让他们勉强果腹,支持到秋收到来。”

  “更多的,是再也挤不出来了。”

  慕容静说着,不免的有些个头疼,大炎的家底,还是太薄了,而那一体纳粮的赋税之制,虽然实行了下来。

  但是,银子虽然有了,但粮食的总量,却还是那么的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慕容静不免,有些个头疼。

  “还是要尽可能的赈济百姓的!”

  李辰看着一旁的慕容静,知道她心中担忧,笑着宽慰道。

  “问题也不大。”

  “无非是粮食问题嘛。”

  “总有办法解决的。”

  “两千余万石,听起来很多,但也不是解决不了。”

  “首先,士绅大户们出粮,大抵可以解决一半,我不信,天下的士绅大户们,连一千万石的粮都拿不出来?”

  “再者,如今对苗疆,突厥的战争,也能够掠夺一些个粮草归国。”

  “苗疆那边,抢个几百万石粮食,不成问题。”

  “而突厥那边,抢个牛羊百万,也不成问题。”

  “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粮食问题,剩下的一些嘛……”

  说到这里,李辰呵呵一笑。

  “也可以向其他的藩属,勒令他们朝贡。”

  “啊?”

  慕容静惊骇的,看着李辰,不可思议。

  “你是说,让我大炎,管藩属要粮?”

  “不妥吗?”

  李辰呵呵一笑,然后朝慕容静反问。

  “据我所知,我大炎还是,有些个藩属的啊。”

  好吧,大炎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也,虽然,这些年来,国运疲软,但是呢,大炎却也,拥有着一些个藩属。

  这些个藩属,大抵集中在大炎的南洋一带。

  有吕宋,东吁,南掌,安南诸国。

  虽然他们前来大炎的朝贡,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敬仰大炎,仰慕王化,但他们,名义上还是大炎的藩属。

  而如今,大炎的军事实力,可谓是空前的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李辰看来,大炎当下,是有资格,当一当**的。

  去从这些个国家那里,掠夺粮食。

  只听李辰,呵呵笑着道。

  “我大炎的粮食,按理说,应该是够的。”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缺口,是因为无岁不灾,再加上,国势衰微,赋税之制的缘故。”

  “无岁不灾的原因嘛,在我猜测,大抵是跟那个交换有关。”

  “所以,无法改变,那是以天下之运势为代价导致的,我暂时无法改变,国势衰微,是因为朝廷无力赈济,也无力外出抢掠资源。”

  “而赋税之制,则是因为赋税上,对小民们的不公。”

  “如今,后两个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我大炎的赋税之制,如今已经得到了改革,一体纳粮实施,而且还勒令田主,不能够将田租提的太高。”

  “而军事实力,又是前所未有的强大,船坚而炮利,兵甲强悍。”

  “如此,威伏南洋小国,还是轻轻松松?”

  李辰说着,一旁的慕容静,轻轻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