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姥姥他们住进来之后,家里真是热闹了很多。
之前就是大姐上班的时候顺便买些菜,或者院里刘爷爷没事捎带些。
现在姥姥每天都跟邻居们一起去买菜买肉,跟大院里其他的大娘婶子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李骁也闲了下来,跟元宵见了两次面,也只是一起逛逛。
除了之前李骁去过元宵家里吃了一顿饭,两人的关系并没有更进一步。
“这几天我就在家里复习,感觉自己在家里看不进去书,也学不进去。”
元宵今天围了一条红色的围巾,很鲜艳的颜色衬得她的脸格外的白净。
“你的学习水平没问题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放平心态肯定能考好。”
李骁感觉元宵有些紧张,开口安抚了一下。
“志愿咱们填一样的,都选首都,这样哪怕不在一个学校,也能在一个城市。”
元宵闻言,眼里闪过光芒,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重重点头。
一切准备就绪,转眼间到了高考的日子,钢厂参加考试的五百多名考试,为了不出乱子,统一到厂里集合。
六辆大卡车满满当当的挤着满了人,文科考生跟理科考试因为考场地点不同,都分开乘车。
李骁护着元宵,拉着李振南,被挤的像罐头一样。
但是没办法,能空出来的车全部在这儿了,六辆大卡车还特意装扮上了大红花,不知道的还以为要送他们下乡。
这一次的考试准备的相当匆促,从公布到开考一共就一个月多点,不少人都是临时才开始复习,心里根本没底。
少数是那种即便取消了高考也一直坚持偷偷读书的,因此到了考试时间各个都自信满满。
不过像钢厂这样,特意调动工作时间,安排统一复习的厂子很少。
不少人白天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下班时间休息,一个月的功夫,熬得眼眶子黢黑。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进了考场后,各个眼睛都锃亮。
考试时间是两天,文史类考语文、数学、**跟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少了史地多了理化。
满分都是四百分,一科一百分。
进了考点核对了身份,李骁跟李振南还有元宵就被分开了。
等试卷发下来,李骁看到上面的题目就笑了,对比后世的高考,这也太简单了。
甚至有的只有小学标准,尤其是语文,他之前在补习班出的几个作文题目,竟然压中了。
题目简单,李骁也没敢大意,仔仔细细的答题,尽量书写工整。
十年来的第一次高考,虽然匆促,但格外的严格。
监考老师都是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驻地部队在外执勤。
每个考场最少三名监考,六双眼睛如同探照灯一样,不断的巡视着。
这场面,给一些心里素质不行的考生增加了极大的压力。
李骁倒是有充足的信心,所以他不在意,还能分心去担忧元宵跟李振南。
尤其是李振南,那孩子虽然没说,可李骁知道他压力太大了。
临考前几天,嘴上甚至起了燎泡。
不是李振南的文化水平不行,没学到位,而是他把改变家庭条件的重担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答完题,李骁暗暗希望李振南能稳得住。
进考场前自己已经反复叮嘱他用平常学习的态度面对考试,就当时他从前让他刷卷子一样。
至于李振南能不能自己调理好,李骁也是没太好的办法帮他。
第一天从考场出来,李振南就想拉着李骁复盘一下考试内容估分。
但李骁阻止了:“振南,已经考完了,答对了还是答错了,都不能更改,所以你现在不要惦记考完的,放松心态准备明天的考试。”
李振南反复深呼吸数次,才重重点头。
等到元宵出了考场,李骁朝她笑了笑,也没让她说考试的事。
两天考试结束后,所有人都彻底放松了下来。
李骁回到厂里,不少人追着把自己默背下来的答案写在纸上,让李骁给他们看看。
李骁一份也没看,还是那句话,已经考完了,现在知道错了也不过是提前上火,安心等结果就行。
大家的心情李骁能理解,第一次恢复了高考,放款了界限,有的人都三十岁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还是可以参加。
可能错过了这次机会,来年这些人就没法考了。
但着急有什么用?考成什么样,他们自己心里能没数么?
教的时候李骁是认真的把自己会的都教了,学了多少,就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其他人,李骁觉得他们也不用紧张,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哪怕今年没过,还有明年,后年。
以后,高考就彻底恢复了,考试制度也会越来越规范,不像这一次,从上到下,各个都手忙脚乱。
接下来,就是安心工作,等待过年,等待录取通知。
跟家人说了一声,又跟元宵商量了一下,过年前,李骁带元宵回了家,正式见了家人。
李凤跟李娟两个姐姐都非常的满意元宵,这个姑娘好,大大方方的,爱笑,一看性子就爽利。
尤其是对了李娟的性格,拉着就不放手。
她觉得女孩爽利点好,别看李骁现在懂事了,说不定哪天还犯浑,得有个人管着。
而且元宵无论是从哪方面都挑不出毛病,人家父亲还是厂长,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长相,谁家不想要?
两个人在一块儿的时候,李家的人也看得明明白白,是元宵稀罕李骁,这丫头的喜欢都摆在明面上。
可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是怎么打算的,吃饭的时候李娟拐弯抹角的问,元宵就说等上了大学再说。
这样一来,李家的人也心里没底了,万一上了大学,遇见更好的,元宵又不喜欢他们家李骁了呢?
现在的状况就是两个小的不急,两方的家长倒是很急着把名分定下来。
只不过元宵坚持要先等录取通知出来了再说,李骁就尊重元宵的选择。
她想现在订婚也可以,想等大学毕业也可以。
实际上,李骁也不知道自己想怎么办。
他的这种纠结,只有二姐夫田保华一个人看了出来。
姥姥他们住进来之后,家里真是热闹了很多。
之前就是大姐上班的时候顺便买些菜,或者院里刘爷爷没事捎带些。
现在姥姥每天都跟邻居们一起去买菜买肉,跟大院里其他的大娘婶子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李骁也闲了下来,跟元宵见了两次面,也只是一起逛逛。
除了之前李骁去过元宵家里吃了一顿饭,两人的关系并没有更进一步。
“这几天我就在家里复习,感觉自己在家里看不进去书,也学不进去。”
元宵今天围了一条红色的围巾,很鲜艳的颜色衬得她的脸格外的白净。
“你的学习水平没问题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放平心态肯定能考好。”
李骁感觉元宵有些紧张,开口安抚了一下。
“志愿咱们填一样的,都选首都,这样哪怕不在一个学校,也能在一个城市。”
元宵闻言,眼里闪过光芒,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重重点头。
一切准备就绪,转眼间到了高考的日子,钢厂参加考试的五百多名考试,为了不出乱子,统一到厂里集合。
六辆大卡车满满当当的挤着满了人,文科考生跟理科考试因为考场地点不同,都分开乘车。
李骁护着元宵,拉着李振南,被挤的像罐头一样。
但是没办法,能空出来的车全部在这儿了,六辆大卡车还特意装扮上了大红花,不知道的还以为要送他们下乡。
这一次的考试准备的相当匆促,从公布到开考一共就一个月多点,不少人都是临时才开始复习,心里根本没底。
少数是那种即便取消了高考也一直坚持偷偷读书的,因此到了考试时间各个都自信满满。
不过像钢厂这样,特意调动工作时间,安排统一复习的厂子很少。
不少人白天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下班时间休息,一个月的功夫,熬得眼眶子黢黑。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进了考场后,各个眼睛都锃亮。
考试时间是两天,文史类考语文、数学、**跟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少了史地多了理化。
满分都是四百分,一科一百分。
进了考点核对了身份,李骁跟李振南还有元宵就被分开了。
等试卷发下来,李骁看到上面的题目就笑了,对比后世的高考,这也太简单了。
甚至有的只有小学标准,尤其是语文,他之前在补习班出的几个作文题目,竟然压中了。
题目简单,李骁也没敢大意,仔仔细细的答题,尽量书写工整。
十年来的第一次高考,虽然匆促,但格外的严格。
监考老师都是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驻地部队在外执勤。
每个考场最少三名监考,六双眼睛如同探照灯一样,不断的巡视着。
这场面,给一些心里素质不行的考生增加了极大的压力。
李骁倒是有充足的信心,所以他不在意,还能分心去担忧元宵跟李振南。
尤其是李振南,那孩子虽然没说,可李骁知道他压力太大了。
临考前几天,嘴上甚至起了燎泡。
不是李振南的文化水平不行,没学到位,而是他把改变家庭条件的重担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答完题,李骁暗暗希望李振南能稳得住。
进考场前自己已经反复叮嘱他用平常学习的态度面对考试,就当时他从前让他刷卷子一样。
至于李振南能不能自己调理好,李骁也是没太好的办法帮他。
第一天从考场出来,李振南就想拉着李骁复盘一下考试内容估分。
但李骁阻止了:“振南,已经考完了,答对了还是答错了,都不能更改,所以你现在不要惦记考完的,放松心态准备明天的考试。”
李振南反复深呼吸数次,才重重点头。
等到元宵出了考场,李骁朝她笑了笑,也没让她说考试的事。
两天考试结束后,所有人都彻底放松了下来。
李骁回到厂里,不少人追着把自己默背下来的答案写在纸上,让李骁给他们看看。
李骁一份也没看,还是那句话,已经考完了,现在知道错了也不过是提前上火,安心等结果就行。
大家的心情李骁能理解,第一次恢复了高考,放款了界限,有的人都三十岁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还是可以参加。
可能错过了这次机会,来年这些人就没法考了。
但着急有什么用?考成什么样,他们自己心里能没数么?
教的时候李骁是认真的把自己会的都教了,学了多少,就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其他人,李骁觉得他们也不用紧张,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哪怕今年没过,还有明年,后年。
以后,高考就彻底恢复了,考试制度也会越来越规范,不像这一次,从上到下,各个都手忙脚乱。
接下来,就是安心工作,等待过年,等待录取通知。
跟家人说了一声,又跟元宵商量了一下,过年前,李骁带元宵回了家,正式见了家人。
李凤跟李娟两个姐姐都非常的满意元宵,这个姑娘好,大大方方的,爱笑,一看性子就爽利。
尤其是对了李娟的性格,拉着就不放手。
她觉得女孩爽利点好,别看李骁现在懂事了,说不定哪天还犯浑,得有个人管着。
而且元宵无论是从哪方面都挑不出毛病,人家父亲还是厂长,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长相,谁家不想要?
两个人在一块儿的时候,李家的人也看得明明白白,是元宵稀罕李骁,这丫头的喜欢都摆在明面上。
可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是怎么打算的,吃饭的时候李娟拐弯抹角的问,元宵就说等上了大学再说。
这样一来,李家的人也心里没底了,万一上了大学,遇见更好的,元宵又不喜欢他们家李骁了呢?
现在的状况就是两个小的不急,两方的家长倒是很急着把名分定下来。
只不过元宵坚持要先等录取通知出来了再说,李骁就尊重元宵的选择。
她想现在订婚也可以,想等大学毕业也可以。
实际上,李骁也不知道自己想怎么办。
他的这种纠结,只有二姐夫田保华一个人看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