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直播演绎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699章

小说:大明:直播演绎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4-26 05:25:07 源网站:2k小说网
  ();

  【他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抱着匣子狂奔入宫,在雪地中摔得满身泥泞也浑然不觉。】

  【朱由检接过尚未成型的“神火匣”,在漆黑的御花园疾走。】

  【看着手中稳定的光芒,他难掩兴奋。】

  【“无需明火便能发光,且光线稳定!快,给朕做五十个!”】

  【“赵青,若此次成了,朕重重有赏!”】

  【首批样品送往北疆那日。】

  【总兵王猛对着发光的匣子直挠头,满脸狐疑。】

  【“这玩意儿不用火折子,晃两下就亮?别是糊弄人的吧?”】

  【副将在一旁也皱着眉头:“将军,这东西看着邪乎,能靠谱吗?”】

  【王猛沉思片刻,道:“陛下亲自督办的,想必不会儿戏。”】

  【“今夜突袭鞑靼营帐,就带上它试试!”】

  【当夜,明军借着神火匣的白光,如鬼魅般穿透雪幕。】

  【当光芒照亮敌军惊愕的面孔时,鞑靼士兵惊恐地大喊。】

  【“天神降怒了!”】

  【明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

  【捷报传来时,王猛在奏疏中写道:“此宝如天兵相助,敌军以为神降!”】

  【“我军士气大振,望陛下广造此物!”】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

  【内阁首辅温体仁将神火匣举在眼前,左看右看,难以置信。】

  【“仅凭一盒微光,竟能改写战局?这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户部尚书则算盘打得噼啪响:“若能用于商路运输,夜间押运可省三**力。”】

  【“如此一来,赋税也能增加不少啊!”】

  【但反对声同样激烈,大理寺卿当堂谏言。】

  【“此乃妖术,必乱阴阳!陛下,万万不可推广此物,否则会遭天谴啊!”】

  【民间推广更是遭遇重重阻力。】

  【杭州绸缎庄的老板们联名上书:“神火匣若普及,夜间盗窃更无忌惮!”】

  【“我们这些商户的心血,怕是要毁于一旦!”】

  【城隍庙前,玄真道长设坛作法,桃木剑直指苍天,口中念念有词。】

  【“神火夺天地之明,必遭天罚!凡用此物者,皆会遭报应!”】

  【谣言迅速蔓延,有人说神火匣会吸人魂魄。】

  【有人称使用此物会遭雷劈。百姓们人心惶惶,对神火匣避之不及。】

  【朱由检决定亲赴杭州。涌金门夜市,寒风凛冽。】

  【他手持神火匣跃上高台,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各位父老乡亲看好了!这神火匣,绝非妖物!”】

  【说罢,他将匣子浸入西湖,水花溅湿蟒纹靴面。】

  【当他甩干匣子,轻轻一拍,幽蓝光芒顿时照亮整个广场。】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

  【卖糖画的李老汉挤到前排,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惊讶。】

  【“乖乖!俺这摊儿以后能多摆俩时辰了!”】

  【“以前天一黑就得收摊,少赚不少钱呢!”】

  【一旁的布庄老板娘也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有了这玩意儿,晚上也能做生意,再也不怕小偷了!”】

  【随着神火匣的普及,大明夜市迎来空前繁荣。】

  【南京秦淮河畔,画舫挂起成排神火匣,倒映在河面如繁星坠水。】

  【歌舞声彻夜不绝。】

  【广州十三行的洋商们举着匣子啧啧称奇,争相订购。】

  【要将这“东方奇物”带回西洋。】

  【更有匠人改良出“信号匣”,红黄蓝三色光成为军队新的通讯方式。】

  【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

  【工部统计显示,神火匣带动冶铁、制瓷等行业产值增长四成。】

  【铁匠铺日夜锻造匣身,“叮当”的打铁声从早到晚不停歇。】

  【陶窑主们苦心研究不透光釉料,常常守在窑炉旁几天几夜不休息。】

  【新兴的“匣工”职业应运而生,无数百姓有了谋生的新途径。】

  【茶馆里,说书先生敲着醒木,绘声绘色地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