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塘关前,大浪潮潮。

  四海龙王共临陈塘关。

  “哐嗤——!”

  一把利剑被猛地丢到哪吒面前。

  李靖暴怒的斥责声在狂风暴雨中,依然清晰可闻:

  “孽障!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却连累父母,如今还敢犟嘴,我且问你,你…认不认错?”

  哪吒垂眸,看着那把利剑。

  良久,良久。

  哪吒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坚定,一字一句道:

  “我没错!”

  他不认错!

  李靖心中勃然大怒。

  然而,不等他继续说话,哪吒就上前一步,右手拿起那把利剑,目光灼灼地望着李靖说道:

  “我没做错!”

  “但我也不连累你们!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的骨肉,我也一并还给你们!”

  说罢,哪吒又转头看向四大龙王,“今日之事,我以命相抵,你们便不许伤害我的父母,更不许再祸害陈塘关的百姓!”

  “我的事,不连累他人!”

  四海龙王微微动容,点头应许。

  哪吒眸光坚毅,嘴里咬着父母给的头发,右手慢慢握紧了父亲丢给他的利剑。

  自刎。

  得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刮肠、剔骨…

  再散去一身三魂七魄,一命归泉…

  莲藕丝丝三千身,刃断缕缕骨血痕。

  他当时疼哭了吗?

  已经不记得了。

  哪吒只记得那天的雨下得很大,浸湿了他的脸,和血混在一起,让他分不清泪、血和雨。

  哪吒仰着头想,再也没有哪一天的雨,比今天的雨更大了。

  “哐嗤…”

  没过一会儿,残留着血肉的利剑掉到地上。

  落在哪吒身上的雨也渐渐停了。

  割肉割骨,还父还母。

  短短几个字,又何其痛苦?

  可是只有这样,才叫重生。

  超凡不用肮脏骨,入圣须寻返魂香。

  莲花从满是淤浊的泥里破水而出,绽出最纯洁自由的花。

  这才是重生。

  “我儿啊…”殷夫人抹着泪,亲自替哪吒收尸埋葬。

  哪吒死后,魂魄不散,迷迷糊糊间,他飘飘荡荡地随风回到了乾元山。

  “师父…”

  太乙看到自己的爱徒变成这副模样,先是气得火冒三丈,大骂李靖心狠,然后又赶紧告诉哪吒:

  “还有机会,哪吒,你快回陈塘关给你母亲托梦,让她在距离陈塘关四十里地的翠屏山给你造一座哪吒行宫,让魂魄在那里栖息。”

  “只要你受人间三年香火,就能重铸肉身!”

  原来,他还能活命!

  哪吒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依言照做。

  母亲最疼他了。

  她一定会同意的。

  哪吒想的没错。

  一场托梦后,殷夫人果然哭着醒来,要给哪吒建造庙宇。

  结果李靖听后,却勃然大怒道:

  “你个无知妇人!他死前那样害我们,现在好不容易平息了祸事,你竟然还想给他修庙!”

  “父母尚且没死!他一个孩子,有什么资格修庙?”

  “不许修!”

  话罢,李靖愤怒地拂袖而去。

  可是,哪吒是殷夫人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她又怎么可能像李靖那样狠的下心肠?

  殷夫人抹了眼泪,瞒着李靖,偷偷让心腹去翠屏山修了一座行宫,专供哪吒金身。

  哪吒行宫修好后,空荡冷清。

  附近的百姓们从来没听过哪吒,也不知道这座行宫供奉的神是做什么的。

  看神像金身的模样,还是个孩子呢。

  拜他真的能管用吗?

  百姓们还是像原来那样,想求子,就去拜求子娘娘,想要姻缘,就去月老庙。

  总之,怎么着都轮不到去拜一个孩子。

  不过,这一天还是有一个面容绝望的妇女,抱着怀里的孩子仓皇进殿。

  这是哪吒的第一缕香火。

  妇女满脸泪痕地进香后,又虔诚地跪在地上,像是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哭腔向哪吒祈求:

  “神明大人,求求您救救我怀里的孩子吧!”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家孩子从昨晚开始就一直发热,夜夜啼哭,吃了药也没用,郎中说…说我儿命不久矣啊!”

  妇女垂拜时的背影,像极了殷夫人。

  哪吒端坐莲台,浅薄的香火浮现在他的金身上,他低头,仔细倾听妇女的心愿。

  妇女怀里的孩子被一股黑气缠身,眉宇晦气一片。

  这不是病。

  是被邪祟妖怪缠住了,郎中开的药当然不管用。

  哪吒捻了捻围绕在身侧的香火,缓缓走下莲台,越过妇女,走向庙外。

  既受香火,自当尽职。

  这第一请,他应了。

  他现在就去杀了那个邪祟妖怪!

  上完香。

  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她今天也是走投无路了,看到路边的一座陌生行宫,就进去拜了拜。

  如今想来,真是可笑。

  绝望的时候,香火鼎盛的庙宇她也拜过无数座。

  她的儿子,不还是没好吗?

  这次,应该也是无用功。

  妇女无望地叹了口气,眼角再度渗出眼泪。

  可令她惊讶的是,她上午才去拜了哪吒,中午的时候,她的孩子竟然就好了!

  望着怀里生龙活虎的孩子,妇女终于忍不住了,喜极而泣,跪地痛哭,砰砰砰的磕头:

  “谢谢神明!谢谢哪吒!”

  “儿啊,你明天也要跟娘一起去感谢哪吒!”

  那样好的神明,为什么会没人去拜呢?

  妇女上午拜哪吒,中午就得偿所愿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没过多久,附近的百姓就都知道,这里有一位千请千灵,万求万应的神明。

  百姓们没读过什么书,并不知道每个神的神职不一样。

  他们只知道,这位神明很灵,凡是前来进香的人,过几天就会得偿所愿。

  于是求平安的来拜哪吒,求财的来拜哪吒,求姻缘的来拜哪吒,最后就连那些求子的也来拜哪吒了。

  哪吒也尽职尽责。

  不管百姓们的心愿有多难,只要他们来了,他就尽全力替他们完成。

  毕竟,他不能白白受那些香火。

  从那之后,哪吒行宫香火鼎盛,人流如织,百姓们自发送来的贡品摆满了一桌子。

  哪吒翘着腿坐在供桌上,后背靠在自己的金身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他一边认真听百姓们的心愿,一边把记不住的心愿记录下来,打算等晚上人少的时候再去忙。

  也免得遗漏了一两个人的心愿。

  半年后。

  眼看哪吒的金身越来越坚实,李靖却来了。

  其实,李靖只是偶尔路过翠屏山。

  他并不知道哪吒在这里有行宫,但是看到那么多百姓不远千里赶来,好奇地问道:

  “这翠屏山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过来?”

  一旁的军官笑了笑,恭敬地答道:

  “半年前这里突然修起了一座庙宇。”

  “本来都不算什么,可供在里面的金身却千请千灵,万求万应,祈福福至,禳祸祸除,对咱们百姓非常好!所以才惊动方圆百里的百姓前来进香。”

  “属下的妻子也带着孩子去拜过,说来真是神了,一转眼我家孩子就病好了。”

  李靖恍然,又问道:“那个庙宇叫什么名字?”

  “哪吒行宫。”

  李靖听后,勃然色变:“你说什么?!”

  居然是哪吒!

  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望着周围络绎不绝的百姓。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走不动道的拄着拐杖都要来!

  而这些人,全都是被哪吒那个逆子给愚弄了!

  他一个孩子,居然在这里装神弄鬼!连死后也不安生!

  李靖顿时暴跳如雷,骑着马冲到庙门口,一脚踹开大门。

  一进庙,李靖果然看到哪吒的金身矗立在里面。

  香火缭绕间,哪吒的魂魄就坐在上面。

  李靖气得抽出鞭子,破口大骂:

  “畜生!生前扰害父母,死后还愚弄百姓!”

  “噼里啪啦——!”

  骂完,李靖一鞭子就把哪吒的金身砸得粉碎,砍了悬在庙宇上的行宫牌匾,把整个庙宇搅得四分五裂。

  哪吒只觉魂魄冰冷,直挺挺地立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把他复生的希望一点点砸碎。

  他努力了半年的香火,散了。

  最后,什么都没了。

  然而,即便如此,李靖还是不觉得解气,一甩鞭子,厉声吩咐道:

  “来人,放火烧了这里!”

  “在座的百姓听着!这里供奉的不是神明,以后都不许来这里进香!”

  百姓们被李靖的模样吓得纷纷离去。

  一个小孩子哭哭啼啼地不愿意走,“哪吒明明就是好神仙,我昨天弄丢的老虎布偶,晚上就被好好的放在床头了!不要砸了他!”

  哭声越来越远。

  百姓们走了。

  原地只留下哪吒独自一人的背影。

  愚弄百姓?

  哪吒扯扯嘴角,笑得嘲弄而讥讽。

  他日日倾听百姓们的心愿,一天都不敢懈怠,上午才出现的恶鬼,他不到中午就已经解决了。

  哪怕是不归他管的杂事,他也会去想办法。

  上天庭,找师父…

  上百天如一日!

  百姓们不远千里,自发前来。

  来时愁眉苦脸,去时喜上眉梢。

  这…叫愚弄百姓?

  他不懂。

  他只是想活。

  他真的做错了吗?

  他明明已经刮肠剔骨,将一身骨肉还给李靖,所有的所有,早已两清!

  但是,李靖却张口就是逆子,闭口就是畜生。

  明明没了血缘肉体的世俗禁锢,李靖还是理所当然地冠以父之名,对他施以父之权。

  他堂而皇之的跑过来,砸了他的金身,散了他的香火,赶走了百姓,毁了他的复生之路,让他一身魂魄无所依。

  嗤,多么可笑。

  连小孩子都知道,他哪吒没有愚弄百姓!

  李靖却看不到,听不见!

  哪吒拳头攥紧,指尖用力到发白。

  他的眼中恨意顿生,死死地盯着李靖的背影。

  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他偏不!

  割骨割肉,是以两清!

  然李靖…却又坏他金身,毁他复生之路,再无父子情分!

  只有仇。

  一鞭杀身之仇!

  既如此,以后便不死不休吧。

  幸好还有师父给他兜底,用莲为他重铸肉|身,虽然比不上原本的肉体,却好歹能活着了。

  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

  此花,天生地养。

  哪吒也就此只是哪吒。

  唰!

  以莲铸身后的哪吒倏地睁开眼睛,怒气冲冲,“李靖在哪?”

  “我要杀他!”

  他恨极了李靖。

  他不该恨吗?

  不管其他人怎么阻止,哪吒心里自有答案。

  ——

  后来的后来。

  哪吒加入伐纣大军,在西岐军营里又认识了黄天化、雷震子和杨戬。

  他童年时不怎么出家门,就算要出去,也会先去告诉殷夫人一声。

  说实话,这还是哪吒第一次和这么多同龄人接触。

  听姜子牙说,这些人都是他的同门道兄。

  比如杨戬的师父玉鼎真人,和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是朋友。

  还有黄天化,性子咋咋呼呼的,被敌军抓了,只会大叫倒霉,嗯…还很喜欢在他面前摆道兄的架子。

  不过,黄天化很护短。

  跟那个会变成花狐貂哄他的杨戬,一样很护短。

  他和他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回了军营又打闹吵嘴。

  深夜时分,他们还会一起去找隔壁营帐的食物填饱肚子。

  私底下的他们没有半分为将的威严,会逗嘴,会吵架,还会一起解闷。

  虽然黄天化很蠢,还总是和他吵闹,嘴巴****的,但却是一个会在战场上大喊“勿伤哪吒”的人。

  当然。

  如果有人敢在他面前伤害黄天化,他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从不熟悉,到熟悉。

  军营里每天都很热闹。

  哪吒经常想,他应该是找到朋友了。

  可是后来,黄天化死了。

  金鸡岭一战,天化被高继能一枪刺死。

  高继能…

  嗤,那个一看到他,就知道他威名的卑劣**。

  知道自己不敌天化,就放出蜈蜂袋里的毒蜈蜂,咬伤了天化的坐骑玉麒麟的眼睛。

  否则,天化怎么会死?!

  哪吒很后悔。

  如果他之前能够早早就用乾坤圈杀死高继能,黄天化能不能陪他一起活到最后呢?

  应该是能的吧。

  归根结底,都是他的错。

  没有那个姓黄的蠢道兄跟他吵嘴,哪吒只觉得,军营里又变得安静了。

  安静得让人觉得孤独。

  心里很不舒服。

  哪吒捂住心脏,觉得这比当初割骨割肉时还要难受。

  即便此刻无雨,在哪吒心里,也是滂沱大雨。

  因为以后,再也没有人会站在他的旁边,羡慕地说:

  “哪吒哪吒,还没开打,敌方的人就已经知道你的名讳了诶!好厉害啊!”

  “什么时候我也能变成这样就好了,我要当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士,让敌人闻风丧胆,嘿嘿…”

  哪吒嘴角扯笑。

  少年的脸上,是比哭还难看的笑。

  再后来。

  师父又给了他火枣,吃了后,他就拥有了三头八臂。

  师父对他很好,把整个金光洞的宝贝都传给了他,连九龙神火罩这种镇洞之宝也给了他,就为了让他的八只手拿满法宝。

  军营的大家对他也很好,对着他的三头八臂不停夸赞。

  他在成长。

  以莲铸造的身体,原来也会有这种血肉生长之痛。

  自然而然的。

  后续的战斗,他胜利的次数越来越多,敌军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闻风丧胆。

  他送过无数人上了封神榜,战功赫赫。

  本以为也会有一堆人陪着他一起。

  可最后,却是他一人走到终末。

  哦。

  还有杨戬和雷震子。

  封神之日,他肉身成圣。

  何等荣耀?何等风光?

  可是…

  那又怎样?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来时路,再回首。

  一切终究是变了。

  耳边恍惚再次响起敌军先锋的一句问询:

  “来人可是哪吒?”

  哪吒不再大喜,周围也没了曾经缠着他打闹的同伴,而是淡淡的说:

  “然也。”

  然也。

  没人想上封神榜给天庭干活。

  说是成神,可一旦上榜,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自由身。

  天化战死,所以上榜了。

  但上了榜也没什么。

  至少,最后所有人还能在天庭重逢。

  本章借鉴了封神背景,“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和“超凡不用肮脏骨,入圣须寻返魂香”同样是封神原句,因为章节数字限制,写得不太好,请见谅。

  (T_T)还有还有,因为我感觉这一章分成两段来写不太好,所以就放在一起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