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小子翻身记:我有鉴宝真眼 第80章

小说:废材小子翻身记:我有鉴宝真眼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4-17 19:58:00 源网站:2k小说网
  曹嘉宁并未多言,随口客套两句,便发动汽车。

  赵大宝是冀州省热河市人,热河离清龙很近,两地相差不到100公里,开车也就2个小时的事。

  赵大宝和马小梅都不善言谈,两人坐在后排,不怎么说话,一路上都是曹嘉宁主动提起话题,防止尴尬。

  几人下午出发,天色渐暗时,进入热河市城区范围。

  “赵哥,咱们马上要进城区了,接下来怎么开?”

  赵大宝探头看向窗外,汽车刚好从热河大桥上驶过,前方是热河顶级餐厅【乾隆大酒楼】。

  赵大宝指着热河大桥北侧的路口,“从这边走,一直往前开,等过了避暑山庄以后,我再给你指具体方向。”

  “好!”

  曹嘉宁开一路车,有些乏了,按照赵大宝指引的方向,快速前行。

  不一会,就来到热河市最著名的景点【避暑山庄】。

  赵大宝家在牛圈子沟,顺着避暑山庄外围宫墙,一路向北。

  城区有避暑山庄这个国家5A级景点,发展得很好,马路两侧高楼林立,看起来很繁华。

  当汽车驶出旅游景区范围后,画风突变。

  连绵的大山,和一片片空旷的耕地,一下子从城市进入农村。

  “前面路口左拐,就是牛圈子沟了,我家刚盖的红砖红瓦新房,看到门口堆着2堆红砖的新房子,就是我家。”

  “好嘞,知道了!”

  5分钟后,大切诺基停靠在一处农家小院跟前。

  正如赵大宝所言,院门外,堆着2堆未用完的红砖。

  院内,呈门字型,一间正房,两间厢房。

  新房刚刚盖好,窗框和门上的塑料膜还没撕。

  一位头发花白,身材干瘦的老头,带着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坐在院内水泥地上搓玉米。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剥玉米方式,人坐在地上,双脚夹住玉米棒,双手握住一根木棒,用力砸玉米,将玉米粒从棒瓤上砸下来。

  这项工作十分考验人的小脑协调能力,一不小心就会砸到脚。

  有些玉米棒比较潮湿,光砸无法将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全部脱落,还需要用手将剩余的玉米粒全部剥离下来。

  曹嘉宁小时候,每年都会因为剥玉米,手肿得像猪蹄。

  “妈妈!”

  “爷爷,妈妈回来了!”

  听到外面的动静,正抱着棒子瓤剥玉米粒的小丫头,扔下手中的棒瓤,蹦蹦跳跳的朝大门外跑来。

  “二妮,快过来,妈妈抱!”

  “老弟,到家了,快进屋,咱们屋里聊。”

  “好!”

  曹嘉宁微微颔首,默默跟在赵大宝身后。

  他不动声色的展开透视能力,对着赵大宝家地下扫视过去。

  视线刚刚潜入地下,就发现赵大宝所谓的古墓。

  这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八角墓,古墓内部,用青砖垒砌出一个八边形墓穴,将墓主人安葬其中。

  这处古墓,刚好在赵大宝家正房下方1.5米处,挖地基的时候,直接将墓顶挖穿,露出内部的墓室。

  曹嘉宁根据出土的陪葬品,推断墓主人应该身份显赫,家财万贯。

  否则,不可能将10多件极品清三代官窑器物,当成陪葬品。

  可眼前的墓室极其简陋,只有一间主墓。

  甚至,连一块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墓碑都没有,与那些珍贵的陪葬品格格不入。

  曹嘉宁眉头紧锁,越看越觉得不合理。

  不应该呀!

  就算这处古墓与太平天国宝藏没关系,它起码也应该是一处满清贵族之墓。

  牛圈子沟位于避暑山庄背后,作为满清时期的第二**中心,这个位置相当于紫禁城背后的鼓楼大街、南锣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