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辕关下,将台之上,曹操看着那一次又一次好似强弩之末的袁军防线。

  又看着自家军阵之中那一处处因为刺杀而隐隐浮现混乱的隐患,哪还不知袁军用心歹毒。

  他遂不再迟疑,下令鸣金。

  “什么意思?

  关羽、徐晃去要人,都立刻调派人马,怎么魏某派去要人,不仅杳无音讯,还鸣金要我撤军?

  我不是给丞相说了,只要再打一波攻势,必擒夏侯,破敌军吗?”

  战场中心,又杀败一支救援夏侯惇的袁军小队,正欲继续追击,直取夏侯惇首级的魏延,闻此鸣金之声,持刀立马心茫然。

  其余交战之中的关羽、徐晃等人,虽不知自家为何鸣金,明明眼前这些袁军已经到了极限,只需要再努努力,定能大获全胜。

  可战场之上,军令第一,当听闻鸣金之声,哪怕你的剑已经抵在敌军统帅脖颈上了,只差一用力就能枭首,也得收手撤军。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万一自家统帅的鸣金之声,就是要留敌方统帅一命,从而另有谋划,你这贪功一刀下去,便坏了整盘大计。

  所幸关羽等人久经战阵,皆非无谋之辈,尽管将眼下曹军在战场上的大好形势拱手断送颇为可惜,但既军令已下,他们也不再迟疑。

  即刻收拢兵力,整军各方,一时间十万曹军,大小战团,无论此前如何厮杀血战,从这一刻起,都在整军列阵,徐徐后撤,以脱离战场。

  汉军阵中,帅旗之下,穿着两小兵服饰之人议事。

  杨弘亦闻曹军鸣金之声,皱眉曰:

  “不好,曹军皆在整军脱战,已经要跑了。”

  陆逊观曹军各战团后撤之相,亦为之惋惜。

  “可惜了,此战若能再拖上半日,不说将曹军底层将官尽数瘫痪,哪怕只死伤三分之一,也能使之溃败生乱,一战而胜之。

  看来这曹操老贼,征战半生而有今日,亦非浪得虚名之辈,竟被他瞧破了我的计策。

  否则若能在老师到来之前,一战大破曹操,凭此战果,至少值个泼天大功吧?

  若再趁势攻破轘辕关,便是两个泼天大功,陆某今年的星君位,算是稳固了。”

  “伯言不愧为汉王弟子,带兵之道,深得吾王精髓。

  以六万之众,敌曹军十万,犹能谋划以少胜多,以蛇吞象之举,已非凡俗。

  目下能打退曹军,已是大功战果,今日破一阵,明日再破之,明日复明日,总有这曹操老贼抵挡不住之时。”

  陆逊颔首而笑,也不再多言,急忙下令前线汉军不必再演,可倾力而战。

  一时间随着他命令下达,那些被刺杀了大量底层将官,如陈应、鲍隆等处战团,曹军即刻暴露指挥失措之景,于列阵后撤之中,出现各种纰漏,很快就被袁军缠上,不得脱身。

  所幸曹操察觉及时,在陆逊下令之前已然鸣金,大军整军后撤的时候,场面上表现的还是曹军占优之景象。

  因此除了那些底层将官损失惨重的,被袁军盯上黏住厮杀,绝大多数兵力都趁着曹军优势时,从容脱身撤了回来。

  直至此时,看着留在后方,被袁军的骤然发难留下的几个千人兵团。

  如关羽、魏延等曹军众将,才骤然惊觉,原来优势之下,早有隐患杀机暗藏。

  众人再清点麾下,各军都有不少底层将官遭遇刺杀身亡,死因千奇百怪。

  甚至还有一个偏将的死因,居然是麾下军侯在和袁军军侯厮杀之时,被那袁军军侯给劝降了。

  据闻按那袁军军侯所言,曹军一位偏将首级,价值一个中功。

  若能带回去,可于汉国之中,从平民立升五级爵位,分良田,赐金银,从此衣食无忧,富贵还乡,已是人上之人。

  那曹军军侯在曹军之中干了大半辈子,别说爵位了,连麾下弟兄们的饷银都时常被朝廷拖欠。

  此时听闻倒戈取了自家偏将首级,去了汉国就是五级爵爷了,怎不心动?

  加之麾下弟兄亦贪图富贵,皆劝之,遂无疑虑。

  当是时,这两位军侯与他们麾下厮杀的曹袁两军,即刻心照不宣,假做打斗,隐隐往曹军偏将处靠近。

  大战厮杀之中,那位偏将哪里能想到,这种刀刀见血,不是你杀了我,就是我杀了你的血战场合,还能有人被劝降了?

  毫无防备之下,那位不幸的偏将,茫然的看着身侧刚还在互相你死我活的曹袁两军,居然骤然发难,齐齐朝他杀来。

  偏将:“???”

  不是,我到底是曹军的人,还是袁军的人,为什么你们两边人马,都冲我来了?

  偏将当即身死,死不瞑目。

  所幸当时的副将及时察觉兵变,接管军队扑灭了这波曹袁联合乱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此之时,清点此战死伤的曹营众将们,闻听这位偏将的死因,皆敢不寒而栗。

  可以想见,当时大战之中,一边刀刀见血,一边实行劝降,蛊惑人心的袁军绝不止这一股。

  只不过是这位军侯意志不坚定,是个如吕布一般的反复小人,居然正厮杀着呢,临阵就被蛊惑倒戈了。

  而那位偏将也倒霉了点,没能及时察觉防备,不幸身死。

  可这是袁军策反倒戈成功的案例,其余没成功的,又或者策反之后被发现,被他们的上官主将扑灭解决的,又还有多少?

  更深一步想下去,有没有可能自家撤回来的那些军侯、校尉、偏将之中,其实已经有人像案例里这位军侯一样,被袁军临阵策反了。

  只是他们隐藏的更深,没有即刻发难倒戈,而是有着更深的图谋,继续潜伏在曹军之中,等待着更大的功业?

  甚至于.这些潜伏者就在现场,就在他们中间?

  真真细思极恐,众将互相打量着周围同僚,只觉一阵胆寒。

  仿佛他们其中的有些人,也会如案例中的曹军军侯一般,假做和袁军厮杀之时,骤然对自己倒戈发难。

  大家脊背发凉,不敢再深想下去,不过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目光,都盯在魏延身上。

  如果说他们之中,谁最有可能潜伏倒戈的话,定是魏延莫属,毕竟这人可是有前科的。

  当初能为了建功立业,倒戈刘表,相助曹公,以得了如今地位,掌控了荆州兵团。

  到现在他的老上司文聘,可还在洛阳圈禁关押着,若非曹公惜其才,有意待他归心收服,只怕早随刘表一同斩首。

  这人一身反骨,能为了建功立业出卖刘表和文聘一次,焉知不会为了更大的功业,出卖曹公和他们?

  魏延:“???”

  看着众人打量自己古怪的视线,以及隐隐退开的距离,魏延完全摸不着头脑。

  几个意思啊?

  今天要不是被关羽和徐晃先调走了兵力,使曹公没调兵支援我这里,魏某已将那夏侯惇斩杀于刀下了好不?

  高居主座之上的曹操,环视全场,见众将之间隐隐生出的隔阂猜忌。

  再想到目下十万曹军之中,上自将领,下至军侯,乃至于百夫长、十夫长,普通小卒之间,类似这般的猜忌怀疑,只怕数不胜数,方知袁军之歹毒。

  他现在都有些怀疑,那位临阵倒戈的曹军军侯,怕不是早已被袁军收买的托,提前商量好的,故意来演自己一波?

  否则对阵厮杀之中,刀刀见血呢,喊杀声震天撼地不休,这种时候也能完成劝降,蛊惑人心?

  袁军蛊惑之能,恐怖如斯?

  “好了,诸位勿疑,此必袁公路之.”

  曹操清楚当下这种时候,不管这事是真的假的,是不是袁军安排的托,军中到底有没有更多的袁军潜伏者,他必须将此事定性为袁军的计策。

  他张口顺嘴就要甩在袁公路身上,转念又想到袁公路这会还没过来呢。

  大家都知道,袁公路这会忙着打齐国呢,有计谋也是先往齐国和吕布身上招呼。

  虽然强要按在他这个大汉第一阴谋家身上也行就是了,但多少总有些牵强,不利于安定人心。

  思及目下轘辕关外有关袁军高层的情报,他当即面不改色顺势说了下去。

  “此必袁公路之学生,陆伯言之计策也!

  操久闻陆伯言为袁公路之大弟子,小小年纪,已深得其真传,有昔年十二岁拜相甘罗之风。

  今日之事,必是其阴私谋划,提前买通我军军侯,行此阵前倒戈一幕,以乱人心。”

  曹操朗声一笑,以安众人。

  “诸位勿忧,此计既已被看破,自有破解之法。

  将计就计,青出于蓝,犹未可尽知也。”

  他说着,遂问计于群贤,“诸公可有良策教我?”

  话虽如此问,但他却目光灼灼盯向杨修,示意他接话。

  杨修擅察人心,自知曹操当下想要的是什么,正要在众人前卖弄自己又猜中了曹操心思,忙上前答曰:

  “丞相所言甚是。

  陆伯言所以说我军者,不过高官厚禄,良田爵位,富贵还乡耳。

  袁军给得,我军又何尝给不得?

  昔年商鞅变法,秦国因此而强盛,六国皆效仿,多有变法者,国力多有提升。

  六国之败,非变法不效,溃于变法者死,而法自乱也。

  袁术效法秦制,行二十级军功,累首级以封爵,故士卒多死战,而敌兵多降者。

  今何不师袁长技以制袁?”

  曹操满意颔首,竟然亲自起身走下来,惊喜的紧握杨修之手。

  “我有德祖,何惧袁术?

  今如德祖所言,我军中亦可行军功制,并且本相开的条件,是袁术的两倍!

  只需战场厮杀之时,士卒获得袁军升爵所需一半的首级军功,于我军中就能升一爵。

  而我军之中,每级爵位所对应的福利赏赐,可为袁军的两倍。

  此事便交由德祖起草奏疏,即刻发往洛阳,上禀天子。

  自即日起便按照这个标准统计首级军功,待天子诏至日,三军累功封爵,以赐天下,而彰汉帝之明。”

  众将闻言,怎不大喜过望,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丞相被袁军刺激之下,还能给出这样造福三军的好处?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此赏格,要破关外袁军,岂非易如反掌?

  至于方才诸如被袁军劝降潜伏之类的猜测怀疑,更是笑话!

  就算军中真有大量潜伏者,这些被利益驱使的反复小人,只会被更大的利益所驱使。

  当曹军开出两倍于袁军条件后的这一刻,可以想见,曹军之中必然上下一心,军心士气将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场众将眼中,仿佛已经浮现出接下来大破袁军,大家齐升封爵的一幕,眼底的激动再难遏制,忙朝曹操行礼而拜曰:

  “吾等谢天子隆恩,谢丞相厚赐。

  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丞相千岁千岁千千岁!”

  曹操亦欣慰于此情此景,畅快的仰天大笑。

  笑罢,他执杨修之手,谓之曰:

  “今日幸有德祖,而破袁军诡计,使我三军上下一心,破袁只在几日之间。

  一事不烦二主,此计既是德祖所谋,接下来便交由你安排,通传三军,统计军功,皆由你负责。”

  他吩咐着,忽而神色凝重,叮嘱道。

  “本相信任你,才将如此大事交托于你,当用心竭力,勿负我望。

  务必公正严明,若敢徇私舞弊,贪墨士卒军功,可休怪本相不讲情面,拿你是问。”

  杨修:“.”

  不对,这很不对。

  他这会额上冷汗都下来了。

  虽然曹操眼神亲切,拉着手笑吟吟嘱咐自己,仿佛将自己视为心腹的架势。

  可杨修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曹操心腹啊!!!

  你能想象,前两天还骤然发难,冷冷问自己一句:

  【袁术之甥,可通袁乎?】的人。

  今日就能把这样的心腹大事,交给自己负责。

  要知道当这个计谋谏言出自自己,并且接下来统计首级军功等诸事,也交给自己负责的消息通传三军后。

  他杨德祖在这十万曹军之中的声望,恐怕将如日中天。

  见鬼,这老贼要杀我?

  这会子杨修都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子,刚卖弄什么呀,把自己卖进去了。

  【将计就计,青出于蓝。】

  曹操都提醒的这么明显了,在场难道就自己一个人猜得到曹操的心思,其他人都是猜不出弦外之音的笨蛋?

  显然不是。

  但就自己傻乎乎的上前接话,猜出了曹操所问这个不言自明的答案。

  偏偏事已至此,曹操仅握着他的手,生怕他跑了呢,又岂容推拒?

  杨修苦笑一声,俯身而拜:

  “定不负丞相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