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县里的人能发现问题?

  太傻了,他们看到的都是演出来的。

  收回跑远的思绪,王小北没再多问。

  这时,张美英在做饭。

  听了会儿,王小北感觉农村现在的局势,农民跟基层干部都有自己的打算,农民稍微吃亏。

  不过再等等看。

  没问题也就算了,有问题的就麻烦了。

  看向刚进来打过招呼的冬秀,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冬秀叫进房间。

  “冬秀,过来一下。”

  冬秀虽然疑惑,但还是跟着进了屋。

  “三哥,咋了?”

  王小北指了指炕边,说:“坐这儿,有点事要和你说。”

  冬秀坐下来后,王小北盯着她,冬秀有点儿纳闷儿。

  “三哥,咋啦?有事直接问呀。”

  听到这话,王小北想了想才说:“冬秀,我有些事儿要问你。”

  “好。”

  “你来了这儿这么久,三哥对你怎样?有没有特别待遇?”

  冬秀抿着嘴,虽然不明白,但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没有,我来了以后,姑姑,姑父对我都挺好的,你也对我很好,帮我找老师,给姐姐寄粮食,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小北和姑姑绝对没把她当外人。

  有时候觉得闲着没事儿干不舒服,主动找活干。

  结果三哥还时不时来个思想教育。

  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他总能想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照顾得非常周到。

  因此,她从不觉得小北对她有任何不同。

  小北见状,轻轻点了点头:“好吧,那我跟你说件事,你先别急,听完再决定生不生气。”

  面对对方不解的眼神,他接着说:“明年你要参加中考了,三哥想让你直接工作,怎么样?”

  “嘭!”

  冬秀的脑袋像是被炸雷击中。

  她设想过千万种可能,唯独没想到小北会提议让她放弃高中,大学这条路。

  中专一毕业就出去工作。

  委屈如潮水般涌来,毕竟,血缘这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眼眶里的泪水开始打转。

  王小北看着她这副模样,笑中带问:“是觉得三哥以前都是假象?是不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寄养的,有寄人篱下的滋味?”

  冬秀抿紧了嘴唇,没有回应,那紧咬的唇泄露了她内心的挣扎。

  王小北看到她这表情,不由得叹了口气,自己是不是太唐突了?

  确实,太突然了。

  想了想,小北最终还是让了步:“行吧,你接着上学吧。”

  他只是试探,没想到冬秀反应这么大。

  冬秀这样,王梅那边更不用说了,要是要她放弃高考,估计家里能闹翻天。

  船到桥头自然直。

  本来小北打算先安排好冬秀,接下来是王梅。

  这样一来,只剩小菊一人在家,他跟小西就能出去闯荡,感受这个时代。

  男儿志在四方嘛。

  这会看起来,计划得改改了。

  “可我能干做啥工作?去教唱歌吗?”冬秀忽然开口。

  小北一听,明白了,小丫头这是让步了,接纳了他的建议。

  但他的心里并不轻松,感觉自己刚才提的事太过突兀。

  还有两年呢。

  小北笑着揉了揉冬秀的头:“都长成大姑娘了,三哥的话别放心上,三哥有自己的考量,绝不会害你的。去玩吧,想上的话就接着上。”

  冬秀确实是长大了。

  比王小北小一岁,比小西大一岁,今年已经17了。

  明年初中毕业后就是成年人了。

  这话让冬秀不解,王小北是什么样的人,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她最清楚不过。

  不知道为什么不让继续学业。

  “三哥,我还是去工作吧?”

  “不用,上学就好,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王小北依旧坚持。

  真不行的话,到时候就见机行事,看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把工作的事解决。

  即便下乡了,他也得想尽办法尽快把她们调回来,或是安排到附近的农场。

  说完这些,王小北起身往外走,冬秀带着满腹疑问跟在身后。

  出门后,正好看见王远山跟王家和等人道别,打算回去。

  “小北,你跟冬秀聊什么了,她好像有点不高兴啊。”

  其他人走后,王梅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了句。

  小北望向冬秀,无奈道:“我还能跟她说啥。”

  得了,不管了,将来的事将来再安排吧。

  早知如此,就不该让他们这么早慧。

  头疼。

  毕竟,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比如为了家人健康必须喝井水,智商发展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

  王梅半信半疑,但也懒得追问了。

  ……

  第二天一早,王小北照常背着书包往学校走去。

  “嘿,你不知道,昨天咱们城里可真是热闹。你怎么就没一块儿去清大附中看看呢。”

  袁国庆边说边冲着他笑。

  王小北放下书包,一脸疑惑:“咋了?附中出啥事了?”

  “嗨,除了那档子事还能有啥。清大附中的有钱人孩子和工农子弟在学校里闹腾起来,开了一场大辩论会,特别热闹。”

  王小北颔了颔首。

  瞅了他一眼,有点不耐烦地说:“天天就这些事,就没别的新鲜事儿了吗?”

  这年头,今天这学校出状况,明天那学校又起风波,来来回回就这么些事。

  听多了,耳朵都快起茧了。

  袁国庆想了想,又说:“哦对了,青年团那边学四中的,给上级写了信,希望能派个工作组来咱们学校,调查处理学校领导的路线问题……”

  王小北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还不是一回事。

  但是他也没太放在心上。

  每个阶段总有不同的运动,全民大炼钢铁,本质上都差不多。

  虽然四中的事情上了报,但风波远未平息,学生们那股怒气一时半会儿还消不了。

  工作组的人可还没撤走呢。

  估摸着没个半年,这事儿是不会消停的。

  难得今天早上不用去做早操,

  而是用这个时间来开个全体会议。

  校领导们站上红旗台,掷地有声地说:“鉴于当前农村的形势不太乐观,为了响应号召,咱们八中将组建社教小组,深入农村开展教育工作……”

  台下的王小北听得云里雾里的。

  这是什么新招数?

  全市各大高校,甚至中专都有人参与了。

  但听说高中还没开始行动。

  不过大会的目的他倒是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