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俩则回了家。

  天已经大亮。

  院里孩子们大多还在梦乡,大人们也是懒洋洋地刚爬起来。

  毕竟才早上6点多,离8点30的上班时间还远着呢。

  早起全靠多年的生物钟惯性。

  “小东,你老婆生啦?”

  一进门就有人问上了。

  “哎,雷大妈,生了。”

  “是个小子吧?多重?”

  “对,小子,七斤多。”

  雷大妈笑眯眯地直颔首:“哎呀,好事儿啊,你赶紧忙你的去,别耽误正事儿了。”

  知道他得报喜,也就没多聊。

  “好嘞,雷大妈,你也忙,我先回屋了哈。”

  王小东打完招呼,笑盈盈地回家。

  提上早已经备好的东西,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了。

  有车自行车,确实方便许多。

  王小北却不急这一时。

  等冬秀他们几个起了床,他这才蹬上车,直奔大伯家。

  ……

  骑车到了地方,直接往卫生所而去。

  一进屋,见江蓉蓉正忙着给人瞧病,“大妈,挺忙的嘛。”

  江蓉蓉抬头见是他,颔了颔首:“稍等会儿,快好了。”

  她继续专注地为病人检查。

  开好药方,她这才抽空问:“咋了?找大伯有事?”

  “不是,大嫂生了,我来报喜。”

  江蓉蓉眼睛一亮,“哦,生啦?是小子吧?多重?”

  诊断虽准,但她还是习惯性地确认一番。

  王小北耐心答了一遍。

  江蓉蓉笑道:“那真是太好了,你妈肯定乐坏了。你大伯这会没在厂里,去乡下的农场了,我待会儿给他去个电话,通知一声。”

  王小北轻轻颔首。

  城里那些大企业多数和乡下合作办了农场。

  大伯作为后勤科的头儿,正好管这一块,隔三差五还得去农场转转。

  “好,东西搁这儿了,我先走了。”

  将包着鸡蛋的报纸轻轻放在桌上。

  “行,我也没法招待你,我这儿正忙呢。”

  “行,你先忙,到时候让大伯来家喝两杯。”

  王小北转身出了纺织厂大门。

  ……

  回到家中,小西他们一早就跑去医院看小侄子了。

  王小东直到下午才回来。

  各家都报了一遍。

  ……

  小家伙平安降生,除了老妈最忙活,其他人生活照旧。

  在医院住了3天,一家子就把小家伙接回了大院。

  邻里街坊自然都过来探望,这家塞个五毛,那家送一块,都给了大嫂。

  这是老规矩。

  当初雷甄家向荣出生时,他家也随了份子钱。

  就连没结婚的季珊,都包了1块红包。

  这笔钱不算少,差不多是一天工钱了。

  也是大院里大家心照不宣的统一标准。

  萧思嫒娘家人,到现在还没露面,说是过几天再来。

  这让王小北有点费解。

  不过各地风俗不同,他也没多想。

  院子里该来的都来了个遍,剩下来的那些都讲好了第六天上门拜访。

  这会儿才第四天。

  正午时分,一家子围坐着吃午饭。

  张美英端着空荡荡的碗从后院返回。

  王家和瞅了一眼碗筷,嘴角挂着笑意问:“吃好啦?”

  “嗯,小星那小子也呼呼大睡了。”

  张美英笑得眼睛眯成缝,坐下接着吃饭。

  边嚼着饭菜,她边开口问道。

  “明天媛媛的父母要来,咱爸咱妈也会过来,咱们不办一场似乎不太合适吧?这院里哪家哪户没随礼?”

  王家和想了想,轻轻颔首:“确实,不办说不过去。”

  想了想,他出声说道:“那就办吧,小北,你看着买些东西回来准备准备。”

  王小北嘴里**饭,自然是满口应承:“成,我清楚了,准备几桌宴席?”

  “3桌差不多。”

  王家和没加思索便道:“院里11家,每家怎么也得来一两个吧?再加上你邹叔他们,怎么也得备上3桌。”

  “好的,我记住了。”

  王小北应允下来。

  置办菜的事自然落到了他肩上,因为现在啥都讲究个定量。

  看来爸妈对家里的第一个大胖孙子确实是上了心。

  当初王小东结婚那会儿,还在犹豫要不要办酒席,最后是硬着头皮办了。

  到了大孙子这里,却是干脆利落,直接张罗起来。

  饭吃得正香,王梅风尘仆仆地从外头回来。

  见她进门,王小北笑了笑,这几天忙得王梅连看榜单这事都给忘了。

  他倒也不急。

  感觉王梅这事儿八九不离十。

  果不其然。

  王梅脸上洋溢的笑容。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结果咋样?”

  “嘻嘻。”

  王梅笑得灿烂:“我上榜了。”

  闻言,大家高兴不已。

  这可是好事。

  这样一来,王梅毕业后等同于中专学历,就是干部身份,凭她的学习成绩,考大学也大有希望。

  家人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纷纷。

  王小北默默颔首。

  总算尘埃落定。

  就算将来考上大学,不包分配了,凭着王梅附中毕业的学历,日子也不会过得不好。

  目光转向小西,他想了想问道:“小西,你将来想去当兵吗?”

  小西咧嘴笑道:“想哈,谁不想穿军装威风。”

  闻言,王小北微微颔首,没再追问。

  有这份心,就够了。

  这小子,将来不是去当兵,就是响应号召上山下乡,路子总归是不少。

  只是不清楚到时候,他会不会拧着一股劲,非要跟着那些孩子们下乡。

  但是随他吧,反正都是大小伙子了。

  家里的姑娘们,他得好好盘算安排。

  看了看在一旁安静吃饭的冬秀,冬秀今年也14岁了。

  只因农村读书晚,所以现在跟小西一样,小学五年级刚毕业,即将升入六年级。

  三年后,冬秀初中毕业,正好十八岁。

  那时也有的是办法安排。

  想了一会儿,觉得还早,便不再多想。

  他冲着王小东笑道:“大哥,你们厂里最近有没有什么棘手的案件?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王小东听了笑出声:“你小子怎么对破案这么上心?将来考上大学,直接去派出所工作得了。”

  说起来,这半年多时间里,王小北还真帮王小东解决了几个难案。

  还当王小北多喜欢这行当呢。

  王小北撇了撇嘴,如果不是为了帮王小东,他哪愿意自找麻烦。

  港岛那边风平浪静,他也就懒得跑了。

  去那儿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的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