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及此处,王小北颔首表示心里有了数。

  接着,他把目光转向雷洛。

  “吕先生近来可是喜事将近,总探长的宝座十拿九稳了吧?”

  单刀直入重点。

  在他的记忆中,雷洛晋升探长后仅一年,便顺利做到了总探长。

  雷洛听后微微一怔。

  笑着打起了太极:“王先生过奖了,我这位置还没焐热呢,恐怕还得熬些时日。”

  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是惊讶不已。

  油尖区探长年底即将退休,这地盘历来是十大探长中的头把交椅,有能力争夺的不外乎两人

  除了他,也就只有颜统了。

  一旦坐上这把交椅,总探长的位置几乎是指日可待。

  可很少有人知道,现任总探长也将卸任。

  这个消息就连与他争夺油尖区探长宝座的颜统都不知情。

  没想到,眼前这位竟一语道破。

  王小北依旧挂着笑容:“吕先生真谦虚,往后在港岛的生意,还得多靠吕先生照拂。”

  话一出口,自己都觉得这酸味藏不住。

  雷洛淡淡一笑,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停留。

  连向先生都不知道的事,他自然不想让更多人知道,免得横生枝节。

  “王先生,你这边有什么需要我们新义安帮忙的地方吗?只要能力所及,我们绝不推辞。”

  向先生望着王小北,话语中满是诚意。

  王小北微微颔首:“目前还没,真有需要时,我自然会开口。”

  忽然,他望向雷洛问道:“吕先生,如果我有意在港九跟港岛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让车辆通行,得经过哪些手续呢?”

  雷洛闻言,神色微怔,

  半晌才迟疑着反问:“王先生,你是打算……”

  王小北便将心中的规划简略道出:“就是建造一条连接两地,供汽车通行并收取费用的隧道……”

  雷洛闻言,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缓缓道:“王先生跟包船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句话也让王小北一时错愕。

  但随即释然。

  这样的大型工程,从筹划到施工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包家有此构想并不稀奇。

  想了想又问:“这么说,包先生已经有行动了?”

  雷洛连忙摇头否认:“倒也不是,只是之前听他提过一嘴,还打听了一下造价,结果发现需要投入足足2.6亿港币,数额巨大,所以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王小北眉梢微扬。

  这数字与他了解的颇有出入。

  但细想之下也就了然。

  老包计划中的隧道建设是几年后的事,物价变动自然会导致估价有所偏差。

  而目前,老包可能资金有限,难以承担这样的大项目。

  几年之后,随着财力翻倍增长,实现这个计划就不再是难题了。

  既然他想要赶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拿下这个项目,那么行动自然要迅速。

  商业竞争中,名声同样重要。

  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能为公司赢得美誉,更是打入港岛顶级企业的金钥匙。

  总好过现在这样,只能依靠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想到这,他直接问:“吕先生,你知道包先生打算跟哪家公司合作吗?”

  雷洛想了想,回答:“详情我也不太知道,听说是美英跟保利置业,这两家公司都是英资背景,总部是老英那边。”

  王小北微微点头。

  接着又问:“这2.6亿都涵盖了哪些开销?还有,如果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会遇到什么障碍吗?”

  此话一出,雷洛和向先生都不由得面露诧异。

  明明有实力又有财力,怎么对这一行如此陌生?

  但二人默契地没有追问。

  雷洛斟酌了下,解释道:“详情还得跟港府沟通,如果是要建收费隧道,他们可能不会轻易答应。至于你提到的费用,不光是隧道建设成,还包括购买桥梁两端土地的费用。”

  因为,两端的开发也是项目的一部分。

  王小北颔了颔首。

  看样子,还是要效仿老包之前的模式,运营一段时间后,再无条件捐给港府。

  他当即开口道:“假设建好后运营一些日子,再无偿转交给港府,这样可行吗?”

  要是能永久持有自然最好。

  这可相当于守着一座金矿。

  而且,大桥一旦建成,带来的不仅仅是过桥费的收入。

  两岸的地皮会迅速成为港岛的商业心脏,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港岛,周边区域的价值将飞涨。

  就像老包家那栋年租金高达一百五十亿的大楼,正是得益于大桥的带动。

  二人闻言,都陷入了沉思。

  “王先生,如果你提议的模式成真,港府应该会赞同,因为是惠及民众的好事,但是……”

  向先生想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港岛这边车辆稀缺,这工程的回报周期会不会拉得太长了?何时才可盈利?风险系数是不是有点高了?”

  雷洛颔首赞同:“包先生放弃这项目,一来是成本太高,二来也是瞅准了港岛车辆少,回本周期遥遥无期,对他们家族经济是个不小的压力。”

  混到他们这种地位,这点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项目本身不错,老包没能搞起来,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王小北轻轻摆手。

  “这事儿嘛,做了才知道。”

  别人或许不明就里,但他心里门清。

  老包投资三年就回本了,连老包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成功。

  再说,海底隧道一开通,直接带动了两地经济跟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听说当年收到的过路费,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且从策划到实施,怎么也得耗个几年时间。

  跟老包那速度比,差不了多少。

  无非是赚得没那么迅猛算了。

  见他这态度,二人也就没再多说。

  王小北心里有了数,扫视一圈在座的人。

  本就不是同路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便开口道。

  “行了,如果没别的事,我就先告辞了,日后有缘再聚。”

  说完,他起身准备离开。

  众人见状,也纷纷站起,一路相送到门外。

  王小北上车,发动引擎,直接驶离了向家。

  至于剩下的事情,就留给向家自己解决吧。

  这种错综复杂的事,不是他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