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只撒了几颗,却足以引发孩子们的一阵欢呼和争抢。

  左一把,右一把。

  如今物资珍贵,这一路撒下去,再多也不够分,只能这么做。

  途中要是有男人挡着,递上一支烟,也是意思意思。

  好在目的地并不远。

  走了约莫三十分钟,众人总算是到了萧思嫒家。

  这不是寻常的四合院。

  而是座罕见的四进深大宅院,占地宽广,与别家不同,去往后院不用绕路侧边的月洞门。

  这个四个院带穿堂。

  随着王小东走进去后,院子里亦是一片喧腾。

  今天,大院里有两家都嫁女儿。

  宾客盈门,好不热闹。

  王小北的音乐在这氛围中更添了几分欢快。

  穿过垂花门,走过前院,最终抵达中院。

  “来啦,来啦。”

  众人一现身,现场气氛瞬间升温,鞭炮声随之噼里啪啦响起。

  鞭炮声渐息,王小北的演奏也随之停下。

  “邹厂长,怎么劳你大驾亲自跑一趟啊。”

  萧父望着邹正阳,满脸笑容地打招呼。

  邹正阳笑了笑:“我这媒人哪能缺席。新娘在哪,我们来迎亲了。”

  说着,轻轻推了一把王小东。

  王小东略显羞涩地走上前:“爸,妈,我来接媛媛了。”

  萧母轻叹一声。

  没等她开口,一群年轻妇人已经笑语盈盈:“想就这样带走新娘,怎么可能,大家说对不对?”

  “没错。”

  周围的孩子和年轻人纷纷笑着附和。

  王小北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心知这关得邹正阳来过,否则就得硬闯了。

  此刻,他深切感受到人多力量大的好处。

  要是大伯家有几个同龄的兄弟在,那场面才真叫一个热闹。

  王小武和王小文这两个不算数。

  在村里,同辈的总爱起哄,总有人能炒热气氛。

  邹正阳端着果盘,满面春风地穿梭其间,一一应酬。

  如今的风俗比后世温和许多,备些糖果、香烟,也就差不离了。

  邹正阳带着王小东,一一介绍着亲戚,姑婶舅叔,一圈下来,总算理清了关系。

  看来萧家的亲戚阵容还真挺庞大。

  接亲嘛,得抓紧时间,回去太迟可不吉利。

  邹正阳和王小东进到屋里,迎出了身着红色新衣服的萧思嫒。

  客厅里,众人都静了下来。

  王小东脸红扑扑的,对着萧爸萧妈认真地说:“爸、妈,我带嫒嫒走了,我一定对她好。”

  这话一落,萧妈妈眼眶泛红,一边抹泪一边颔首。

  接着,她拉着萧思嫒的手,反复叮嘱说:“记着妈说的话,过去要好好过日子,听见没?”

  萧思嫒眼圈也红了,重重颔首。

  “妈,我知道了。”

  萧妈妈见状,轻叹一声:“好了,去吧。”

  王小北在一旁观望着,心想,要是回到那个红色年代,结婚就不仅仅是和父母告别了。

  还得对着教员的相片承诺。

  “来几个人,搭把手,把这些东西搬出去。”

  邹正阳见状,朝外头喊了一声。

  立刻有几个小伙子走上前来,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嫁妆往外搬。

  最显眼的是那只大红箱子,里面装了几套衣服和被褥。

  其余的像热水瓶、痰盂这些小物件也一并带上。

  萧思嫒走到门外,上了装饰着大红花的自行车。

  回头望了望,泪水在眼眶打转:“爸妈,我去了。”

  王小东也跟着重复了一遍。

  萧母边擦泪边挥手:“好了,快走吧,别误了吉时,记得要幸福啊。”

  邹正阳高声吩咐:“音乐起。”

  王小北连忙拉起欢快的曲子,一行人在乐声中出发了。

  至于留下的亲戚们,自有新娘家的人招待。

  院子里,另一对新人薛雪夫妇,见门口鞭炮声响起,知道接亲队伍已经离开。

  他们笑闹着,也往自己家的方向赶去。

  不到11点,一行人已经回到了家。

  还没进家门,院子外头就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

  大家伙儿拥着往屋里走。

  供桌上的香和蜡烛早被点亮,张美英和王家和两位长辈端坐上座,各自别着朵小红花。

  直到客人们陆续到齐,二老这才起身相迎。

  满脸笑意地望着进来的俩年轻人。

  “爸。妈。”

  在人群的围绕下,新婚的小两口走进正房,对着二老异口同声地喊。

  “哎,好嘞好嘞。”

  张美英乐得合不拢嘴,手里捏着红包,一一递过去,王家和也给了一份。

  那时候的婚礼简约,新人接进门,婚事就算成了大半。

  王小东带着新媳妇挨个儿给亲戚们介绍,随后便回了自己屋。

  剩下的人则开始热闹地寒暄起来。

  张美英在一旁忙着发糖果、糕点给迎亲的亲朋好友,还一人给了5毛的喜钱。

  堂屋的饭桌上。

  虽说没打算大办,但来的客人也不少,加上院子里的邻居们都来帮忙。

  原计划摆一桌的,结果硬是摆了两桌。

  因为每家的当家人基本都来了。

  王老太太作为院子里最年长的,自然也被请了来。

  桌椅碗筷都是左邻右舍凑的,跟乡下办宴席似的,用完再归还各家。

  荤菜嘛,王小北之前准备的野兔、腌鱼、野鸡蛋……

  一股脑儿摆上了桌,存货去了不少。

  烟虽然没有那么多,但保证每人能抽上几根。

  尽管酒凭票购买,但这种场合自然也备了些。

  说不办,其实跟办了也差不了多少。

  每户人家还是送了1块钱的礼金。

  大哥大嫂逐桌敬酒的环节自然不可或缺。

  王小北他们几个则是一直在旁忙前忙后,帮着张罗事儿。

  直到下午,众人酒足饭饱后渐渐散去,王小北他们这才得空坐下吃饭。

  吃完饭。

  王梅和冬秀跟着张美英,大姑王莉去收拾残局。

  留下一群男人们在那儿闲聊。

  王小北则溜回了房间。

  王小北窝在房间里没多久,就被大伯谈话勾起好奇心。

  他轻手轻脚溜了出来。

  外头,大伯正跟王天成聊得起劲。

  “城里头让咱们各个厂子和公社搭伙,弄副食品基地,好解决大伙儿的吃菜问题。还提了村里的十二条建议,虽然还没拍板,可听着也是箭在弦上了。”

  王天成抽了口烟,“老大,这唱的是哪出啊?你仔细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