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梅望了外头一眼,轻轻颔首:“嗯,正哭鼻子呢。”

  叹了一声,又补充道:“新蕾婶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听说最迟月底也得退下来。”

  “那向媛妈呢?”

  “这个不知道。”

  王小北颔了颔首,这样一来,院子里就他们家跟向媛家暂未下岗。

  尤其是他家,俨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一年来几轮裁员,都没能把他们弄下来。

  如今削减岗位,他们家依旧稳如泰山。

  午饭后,王小北也没心思往外跑了,老老实实待在家。

  到了晚上,他鬼鬼祟祟地给王家军家送去了些粮食。

  如今粮食定量缩减,王家军作为干部,原本分到的就不多,加上在后勤部门,不愿占公家便宜。

  家里的口粮自然紧巴巴的,根本不够吃。

  第二天清晨,王小北骑车直奔学校。

  六点半集合。

  一进教室,就看到昨天不太熟的同学们。

  “小北,小北,你那野鸡蛋到底怎么淘来的?昨天忘问你了。”

  袁国庆一见他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凑过来。

  王小北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你有东西跟我换吗?”

  袁国庆一时语塞,“哎,上次换东西的事露馅了,回家**都快开花了,你就不能透露点门路给我?”

  王小北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就算告诉你,你有那个胆量去试吗?”

  “别卖关子了,说吧。”

  “养的,你有那胆子养不?”

  说完,他还朝袁国庆眨了眨眼。

  袁国庆很是无奈:“我们大院虽说没人管这闲事,可被人瞅见总归不好,哪家哪户都不养这些。”

  “那不结了。”

  王小北撇了撇嘴。

  没交换的物件,又没胆养,说了也白说。

  正想着,贾智渊从门外走进来,扫视一圈后,眼睛落在王小北身上。

  “人齐了吗?”

  王小北心里无语,班长就是麻烦。

  “还少俩。”

  他二话不说就回答了。

  数个人头不就完了嘛。

  贾智渊刚要开口,就见门外两个同学冲了进来。

  “报告。”

  贾智渊简单扫了一眼,“进。”

  二人闻言,连忙钻进了教室。

  确认人员到齐,贾智渊又瞥了一眼手表。

  “行了,大家到操场集合,教官马上就到。”

  指令一下,学生们纷纷起身,鱼贯而出,向着操场跑去。

  大多数人的脸上都难掩那份跃跃欲试的兴奋。

  军训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全新体验。

  满心欢喜地进入操场,各个方阵错落有致。

  众人再次整装待发,静候指令。

  与昨天的杂乱无章不同,今天他们井然有序地列队在升旗台前,共同期待着。

  王小北立于人群之中,目光流转。

  只需从衣着打扮上便能大致窥见各自的家庭背景。

  仿佛无形中划分了几个不同阶层。

  最高规格的装备莫过于全套的运动服,几十元一套,脚踏最时髦的回力运动鞋。

  这会,一双回力鞋就要近七块钱,整套行头下来,抵得上普通工人一月薪水了。

  在那个年代,回力几乎是国产运动鞋的代名词。

  这会还没到全民痴迷军装的时候,回力魅力丝毫不逊于后世潮鞋。

  再往下,是两块钱的解放鞋,搭配汗衫和细布五分裤。

  至于最末一等,则是普通布鞋和补丁衣衫。

  王小北没有亏待自己,一身装扮妥妥的第一梯队。

  女生的穿着则更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嘿……小北。”

  就在这时,邻班的队伍也来了,还未站定,一声熟悉的招呼便已经传来。

  王小北无需回头,也知道是谁。

  只见柯秋露俏立在那儿,冲着他甜笑。

  二人中间隔着些许距离。

  他轻轻转头,笑道:“来了啊。”

  “是的。”

  她轻声回应,简单打了声招呼后便没再言语。

  太亲密也不太好。

  王小北旋即收回视线,含笑望向自己的班级。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旁边女生的队列中,最后面的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女生在女生中个头出类拔萃,约莫165。

  女孩子普遍早熟,身高常比同龄男生略胜一筹,但到了初三或高中,形势就会逆转,男生会迎来迅猛的生长高峰期。

  看那边的高中生就知道,男生们已经大多高过了女生肩头。

  这个姑娘穿着一身补丁拼凑的衣服,脚上布鞋同样布满补丁。

  在班级里,她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大概是从乡下考进来的吧。

  她一直低着头,有点自卑,身形也因此微微佝偻。

  但吸引王小北的,远不止这些表面。

  是那张清秀的脸庞,五官仿佛精雕细琢,即便弯着腰,也掩不住那可傲人的资本。

  王小北承认自己挺世俗的,没太多高雅的爱好,就是偏爱大气美人。

  这是他遇见的第二个能与柯秋露相提并论,貌美如花,且拥有傲人身姿的女孩。

  进城快两年,看过的少女数不胜数,

  可真正五官标致、身段傲人的,还真是屈指可数。

  简昕昕。

  名字听起来还挺悦耳。

  不过他也只是欣赏一下,世间美女千千万,想要全拿下,岂不是要累死?

  随后,望向队伍中那些交头接耳的同学。

  “到底什么时候来呀。”

  “对啊,都等好久了。”

  ……

  同学们焦急地等待了三十分钟,仍旧不见有人前来。

  而像贾智渊这样的老师,只是静静地站在队伍前端,耐心守候。

  校园广播适时地放歌。

  好在没让大家久等,不久,一列小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小跑而来。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

  “向右转,向右看齐,立正!稍息!”

  在同学们期盼的目光中,前方十来人的队伍迅速集结完毕。

  领头的与校方领导简短交流后。

  接着,各班的老师便带领他们分别走向自己班级。

  站在前方的年轻人,看上去顶多20岁,个子不高,一米七,全副军装。

  “同学们,这是刘教官,负责教你们。”

  “教官好。”

  大家异口同声,毕竟这不是第一次上学了。

  问候过后,学生们满眼好奇地打量着新教官。

  这会,人们对解放军的崇敬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地步,是真心实意的尊重。

  此刻,即便是那些自视甚高的二代们,也抱有足够的敬意。

  不过,这样的纯粹情感在未来的几年里会逐渐掺杂进复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