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的真诏,则由另一条线,另一人送出……老奴想着,若此事被人发现,他们也只会抓住第一个人……当时老奴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没想到,这阴差阳错,竟然……竟然真的让梁坚老贼拿到了假的……避过了一场大祸……”
他说得断断续续,但意思却表达得清清楚楚。
夏龙渊听完,先是愣住,随即脸上露出了这些日子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畅快的笑容,他指着王大监,笑骂道。
“好你个老东西!以往朕让你做点逾越规矩的事,你总是瞻前顾后,因循守旧,只会按部就班。”
“没想到这次,你倒是开了窍,知道用上疑兵之计了!哈哈哈,好!好!看来,真是天命不亡我大夏啊!”
王大监见夏龙渊开怀,也忍着痛,趁机说道。
“老奴愚钝,今日能做出如此变通,必然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引导,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天命护体……若非如此,以老奴这榆木脑袋,是……是绝想不到此节的……”
夏龙渊闻言,更是开怀大笑,多日积压的郁气仿佛都随着这笑声消散了不少。
寝宫外,负责监视的侍卫隐约听到殿内传来的笑声,心中好奇,但慑于夏龙渊余威,终究不敢靠近窃听。
而与此同时,在京城外浓重的夜色掩护下,一道背负着真正使命的人影,正舍命狂奔着,将那份关乎帝国命运的密诏,送往北方……
……
几日后,洪州城,平燕大军帅府。
气氛依旧凝重。
主帅林清月自兵败后,一直意志消沉,将自己关在房中,少有露面。
直到宰相特使、新任副监军杨修的到来。
当杨修当着众将的面,庄严地取出那道“圣旨”,高声宣读皇帝对林清月的嘉勉、加封其为“忠勇侯”,并赐假节钺,命她总揽军事,克日剿贼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林清月猛地抬起了头。
她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尤其是在听到圣旨中那“朕深知爱卿忠勇,前番失利,非战之罪,望卿勿负皇恩,砥砺前行”等语时,她那双因败绩和自责而黯淡许久的眸子,瞬间变得通红,泪水盈眶。
“陛下……陛下竟如此信任微臣……臣……臣……”
她声音哽咽,几乎不能成语。
在杨修念完圣旨后,林清月踉跄上前,双手颤抖、极其恭敬地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她面向京城的方向,重重地、一下又一下地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泪水混合着尘土滑落。
“臣林清月,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臣在此对天立誓,必竭尽所能,整军经武,誓斩杨凡逆贼!不携其人头回京献于陛下阶前,臣甘受军法,万死不辞!”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悲壮与决绝,仿佛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支柱和战斗的意义。
看着林清月这副感激涕零、恨不得立刻以死报效“皇恩”的模样,杨修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有了这浩荡皇恩,他相信林清月绝对会拼命打赢这一仗的。
也不知道,当她得知真相之后,会是个什么表情!
待林清月情绪稍平,杨修才开口问道。
“忠勇侯,陛下殷切期望,我等皆感同身受。却不知侯爷接下来,有何破敌良策?”
林清月深吸一口气,擦去眼角泪痕,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杨监军,杨凡此贼,虽侥幸胜了一场,俘获我军数万士卒,但降卒心思未定,他根基浅薄,绝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纳,反而可能成为其隐患与负担!”
她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青州方向。
“我军新败,亟需休整练兵。当下之策,不宜急于求战。自朝廷讨逆诏书发布以来,吴国和鲁国已经积极响应出兵,援军不日即到。”
“我等当趁此时机,一方面坚壁清野,巩固洪州防线,另一方面,全力整训现有兵马,剔除羸弱,严明军纪,并从洪州本地招募骁勇,加以操练。”
“待我军训练有成,兵精粮足,吴国、鲁国援军抵达,三路并进,以泰山压顶之势,绝对能一举荡平青州,擒杀杨凡!”
杨修虽然内心也急着立功,好向梁坚交代,但他也深知上一次大败,根源就在于军队仓促集结,缺乏磨合与训练。
此刻听了林清月稳扎稳打的策略,觉得倒也符合当前形势,便点了点头。
“侯爷深谋远虑,所言极是。练兵之事,便劳侯爷多多费心,粮草后勤,修与少为公子必竭力保障。”
听到这话,林清月又不禁想到了梁少为几日前的表现,忍不住摇了摇头。
不过她也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很快,洪州城内外便忙碌起来。
为了打赢这一仗,林清月亲自督导,日夜操练兵马,整顿军备,严明号令。
同时,凭借其“忠勇侯”的名头和朝廷的大义名分,在洪州及周边地区顺利招募新兵,手中掌握的兵力迅速恢复并扩充至十万之数,虽多为新兵,但士气正在逐步回升。
而原本打算直接奔赴青州捉拿燕王的吴国和鲁国两路援军,在途中惊闻林清月三十万大军竟惨败于杨凡之手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不敢再贸然前进,纷纷放缓了速度,并派人联系洪州,观望形势,等待与重整旗鼓的林清月部汇合后再做打算。
……
与此同时,青州城。
胜利的喜悦已经渐渐平复,青州城内外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正常景象。
而这几日,杨凡除了整理青州的政事,监督俘虏修路铺桥等工作,并时不时派兵搜捕那些流窜的溃军以外,就再无其他动作,就仿佛是彻底忘记了林清月这个大敌还存在一般。
这一日,正当杨凡召集官员和将领共同议事之时,一名黑骑密探急急奔来。
“燕王殿下,洪州方向有消息传来!”
密探进门之后,看到在场这么多官员将领,便急忙闭上了嘴。
“陛下的真诏,则由另一条线,另一人送出……老奴想着,若此事被人发现,他们也只会抓住第一个人……当时老奴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没想到,这阴差阳错,竟然……竟然真的让梁坚老贼拿到了假的……避过了一场大祸……”
他说得断断续续,但意思却表达得清清楚楚。
夏龙渊听完,先是愣住,随即脸上露出了这些日子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畅快的笑容,他指着王大监,笑骂道。
“好你个老东西!以往朕让你做点逾越规矩的事,你总是瞻前顾后,因循守旧,只会按部就班。”
“没想到这次,你倒是开了窍,知道用上疑兵之计了!哈哈哈,好!好!看来,真是天命不亡我大夏啊!”
王大监见夏龙渊开怀,也忍着痛,趁机说道。
“老奴愚钝,今日能做出如此变通,必然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引导,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天命护体……若非如此,以老奴这榆木脑袋,是……是绝想不到此节的……”
夏龙渊闻言,更是开怀大笑,多日积压的郁气仿佛都随着这笑声消散了不少。
寝宫外,负责监视的侍卫隐约听到殿内传来的笑声,心中好奇,但慑于夏龙渊余威,终究不敢靠近窃听。
而与此同时,在京城外浓重的夜色掩护下,一道背负着真正使命的人影,正舍命狂奔着,将那份关乎帝国命运的密诏,送往北方……
……
几日后,洪州城,平燕大军帅府。
气氛依旧凝重。
主帅林清月自兵败后,一直意志消沉,将自己关在房中,少有露面。
直到宰相特使、新任副监军杨修的到来。
当杨修当着众将的面,庄严地取出那道“圣旨”,高声宣读皇帝对林清月的嘉勉、加封其为“忠勇侯”,并赐假节钺,命她总揽军事,克日剿贼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林清月猛地抬起了头。
她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尤其是在听到圣旨中那“朕深知爱卿忠勇,前番失利,非战之罪,望卿勿负皇恩,砥砺前行”等语时,她那双因败绩和自责而黯淡许久的眸子,瞬间变得通红,泪水盈眶。
“陛下……陛下竟如此信任微臣……臣……臣……”
她声音哽咽,几乎不能成语。
在杨修念完圣旨后,林清月踉跄上前,双手颤抖、极其恭敬地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她面向京城的方向,重重地、一下又一下地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泪水混合着尘土滑落。
“臣林清月,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臣在此对天立誓,必竭尽所能,整军经武,誓斩杨凡逆贼!不携其人头回京献于陛下阶前,臣甘受军法,万死不辞!”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悲壮与决绝,仿佛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支柱和战斗的意义。
看着林清月这副感激涕零、恨不得立刻以死报效“皇恩”的模样,杨修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有了这浩荡皇恩,他相信林清月绝对会拼命打赢这一仗的。
也不知道,当她得知真相之后,会是个什么表情!
待林清月情绪稍平,杨修才开口问道。
“忠勇侯,陛下殷切期望,我等皆感同身受。却不知侯爷接下来,有何破敌良策?”
林清月深吸一口气,擦去眼角泪痕,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杨监军,杨凡此贼,虽侥幸胜了一场,俘获我军数万士卒,但降卒心思未定,他根基浅薄,绝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纳,反而可能成为其隐患与负担!”
她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青州方向。
“我军新败,亟需休整练兵。当下之策,不宜急于求战。自朝廷讨逆诏书发布以来,吴国和鲁国已经积极响应出兵,援军不日即到。”
“我等当趁此时机,一方面坚壁清野,巩固洪州防线,另一方面,全力整训现有兵马,剔除羸弱,严明军纪,并从洪州本地招募骁勇,加以操练。”
“待我军训练有成,兵精粮足,吴国、鲁国援军抵达,三路并进,以泰山压顶之势,绝对能一举荡平青州,擒杀杨凡!”
杨修虽然内心也急着立功,好向梁坚交代,但他也深知上一次大败,根源就在于军队仓促集结,缺乏磨合与训练。
此刻听了林清月稳扎稳打的策略,觉得倒也符合当前形势,便点了点头。
“侯爷深谋远虑,所言极是。练兵之事,便劳侯爷多多费心,粮草后勤,修与少为公子必竭力保障。”
听到这话,林清月又不禁想到了梁少为几日前的表现,忍不住摇了摇头。
不过她也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很快,洪州城内外便忙碌起来。
为了打赢这一仗,林清月亲自督导,日夜操练兵马,整顿军备,严明号令。
同时,凭借其“忠勇侯”的名头和朝廷的大义名分,在洪州及周边地区顺利招募新兵,手中掌握的兵力迅速恢复并扩充至十万之数,虽多为新兵,但士气正在逐步回升。
而原本打算直接奔赴青州捉拿燕王的吴国和鲁国两路援军,在途中惊闻林清月三十万大军竟惨败于杨凡之手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不敢再贸然前进,纷纷放缓了速度,并派人联系洪州,观望形势,等待与重整旗鼓的林清月部汇合后再做打算。
……
与此同时,青州城。
胜利的喜悦已经渐渐平复,青州城内外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正常景象。
而这几日,杨凡除了整理青州的政事,监督俘虏修路铺桥等工作,并时不时派兵搜捕那些流窜的溃军以外,就再无其他动作,就仿佛是彻底忘记了林清月这个大敌还存在一般。
这一日,正当杨凡召集官员和将领共同议事之时,一名黑骑密探急急奔来。
“燕王殿下,洪州方向有消息传来!”
密探进门之后,看到在场这么多官员将领,便急忙闭上了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