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文仙 第八十四章 家人与老师

小说:谁是文仙 作者:蒋万 更新时间:2025-08-31 18:36:10 源网站:2k小说网
  在场的几乎都是大唐的天之骄子,聪明绝顶,接触到功法后没多久,就开始思考,参悟。

  创法,任重而道远。

  虽然写出一首新的诗词,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创法。

  但在世人的看来,经文才是大道。

  人们会形成这样的想法,并非不无道理。

  以同为镇国作品的《阴阳太极经》与《赋得小草送别》举例,便能看出。

  镇国经文在作用上,实在是超出诗词太多。

  才看没多久,众人便彻底沉浸了进去。

  像邱灵素,韩飞章,宋君如这些小辈,绝大多数还没封圣,只能做到体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得玄妙莫测,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意。

  而像文相、李穹苍、喻星实这种圣人就不一样了。

  越是参悟,众人就越是感到惊心动魄。

  在这部功法之中,李讲的想法透过符文表现出来。

  给人的感觉,唯有“胆大包天”四个大字能够形容。

  简单的来说,这部功法之所以能够让阴间生灵,投胎到阳间。

  其实就是用灵神出窍遨游的方式,穿过冥界,来到阳间指定的地方。

  这听起来简单,却叫不少人不寒而栗。

  冥界那是什么地方?

  在无数人眼里,那就是世间最恐怖的地方。

  不仅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更是有十殿阎罗坐镇其中。

  一般人谁敢经过冥界的?还是以灵神的方式!

  不过,李讲的功法非常全面。

  里面记载了许多种壮大灵神的神通,可以让他们面对冥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

  这些,显然是李讲从李如也的先天符文中,参悟出来的结果。

  光是这些手段,便足以让这部功法意义非凡,层次抬上一个台阶。

  只是越是看下去,文相等人就越是感觉浑身冒冷汗。

  莫老更是忍不住说,“李讲,你这是大不敬啊!”

  一群人感到毛骨悚然。

  要知道,无论是以往自戕的众圣,还是从阳间而来的转生者,无一例外,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地府发现,触犯了规则。

  而李讲倒好,有这样的想法也就罢了。

  他居然还计划在紫微书院,建立起一座接引大阵,以无尽的符文驱散黑暗,为转生者照出一条光明大道!

  所有人头皮发麻。

  这要是实现了,地府能看得下去?

  那跟打着灯在官差面前走私有什么区别?

  众人严重怀疑。

  这个计划一旦开始运行,李讲这个始作俑者,第一时间就会被地府的阴差砍成臊子。

  “此事不用担心,我与地府许多人都算是老相识了,既然阳间到阴间的转生,他们不管,那没理由阴间到阳间的转生他们就管了。”

  李讲道。

  他自然不当回事,毕竟前不久才将幽都神子这个大麻烦解决。

  而且,还将其收为了弟子,带离了冥界。

  这样的大功臣,要从地府的口中抢点肉沫子吃。

  你地府好意思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他信心十足,充满底气的样子打消了不少人的顾虑与怀疑。

  “此法若成,那紫微书院壮大,将指日可待。”韩修德缓缓开口。

  只要大唐一日蓬勃发展,那紫微书院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转生者出现。

  要知道,想要成为转生者的门槛,可是斩我境!

  无论是无上道统还是不朽皇族,斩我境的圣人,都已经能被称之为中流砥柱。

  没有势力会嫌圣人太多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从此以后,圣人也有路了!”乐平公主笑道。

  在无法封圣之前,人们最大的梦想自然是封圣。

  可现在青天宝箓凑齐,一群人封圣,梦想自然而然拓宽成了大圣。

  “李讲,这个转生应该设立门槛。”文相忽然道。

  一些人反应过来了,连忙点头。

  毕竟,若生灵一封圣,便想要直接离开大唐,前往人间转生。

  那长期以来,大唐的国力必将衰退,从而无法保障源源不断的圣人出现。

  “理当如此。”李讲点头,表示赞同。

  众人踊跃开口,各抒己见,现场非常热闹,很快便商议出一个初步的对策。

  圣人想要转生,要么需要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做出一番功绩与成就。

  要么,就得支付巨额的财富,从大唐与紫微书院中购买转生的名额。

  李讲告诉众人,等他回到了紫微书院,便会立刻着手此事,想必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要选出第一批转生者,前往上界。

  而转生行动一旦开启,必然会有一连串的事情要忙,诸多事宜冒出。

  一些人设想出一些可能会出现的矛盾,部分问题很刁钻,但也一针见血。

  众人便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所以,这一场宴席,硬生生从晚上开到白天,又从白天开到晚上。

  众人口若悬河,却不见疲惫,反而愈发精神抖擞。

  “对了,李讲,你这功法好像还未取名字呢。”宋君如左拥右抱,都是美女。

  “嗯……花无百样红,人无再少年,既然这部功法能给人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那就叫做……《再少年》吧!”

  李讲也喝得晕头转向了,迷迷糊糊说的话连自己都没有意识。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点头,虽说这个名字太过诗意,不像是一部功法,但却都表示了赞同。

  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众人精疲力竭,天为被,地为床,散落在文王府的庭院里,呼呼大睡。

  就连唐帝也睡在里面,醉醺醺的,怀里抱着李可达,怎么拽都拽不开。

  这是一幅难得的画面。

  少数的几个清醒者,邱灵素忍俊不禁,于是搬来架子与画布,在庭院里对着众人潦草的睡相,画了一幅画。

  此时的邱灵素,还未封圣,画艺不算多么的精湛,堪堪达到“贯州”的层次。

  但是,就是这么一幅稍显普通的贯州画作的消息流传出去后,却引爆了八方。

  因为,这是少数几张有李讲入画的作品,在世人的看来意义非凡。

  尤其是在李讲的地位越飞越高,直到一般人连背影都觉得模糊的时候。

  这幅画作的价值,更是冲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

  乃至于,就连邱灵素后面封圣后,提笔画出的镇国级别的代表作。

  论价值,也远远比不上这幅当日随心画下的《庭院宴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