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第311章 你叫赵立刚,我呸!

小说: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作者:明月松涧 更新时间:2025-04-02 16:10:43 源网站:2k小说网
  郭建军在专心开车,郭晓燕在想老刘家的事情。

  曹向阳都能看得出来。

  偏偏刘嘉对于郭晓燕的关心视若无睹。

  这让曹向阳羡慕,更让曹向阳嫉妒。

  临近轻工业大学,对于郭晓燕的话题,曹向阳终于有了参与的资格。

  那就是为什么会报轻工业大学。

  这还是郭晓燕无意中提起来的一句话。

  “其实,我对理科的兴趣并不大,我还是喜欢文学,我喜欢读书,喜欢看书,可偏偏报了轻工业大学。”

  接着就是郭晓燕的一声叹息。

  刘嘉没有接上话茬。

  身为过来人,对于文科跟理科的差别,在刘嘉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报轻工业大学,就因为喜欢。

  曹向阳就不一样了。

  能够上轻工业大学,本来就历经波折,有大学上就已经不错了,曹向阳可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但是面对郭晓燕的感慨,曹向阳还是想说上两句。

  于是,曹向阳把查阅到的那些资料信息全都搬了出来。

  “我跟晓燕差不多,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想着报这个学校,说实话,报这个学校也是为了保险。”

  “大伙都说我成绩不错,可我不能因为人家的几句话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就报了个差不多的,没想到还真考上了。”

  “这也是天意吧,那时候我天天看书,连门都不出,在通知书出了以后,不是还能报志愿吗,一想着还得把户口迁到其他地方,我就犹豫了。”

  曹向阳说得非常详细。

  郭晓燕根本没有认真听。

  刘嘉直接在心里冷笑,根本没有理会曹向阳的胡说八道。

  什么大伙说他成绩不错,**!

  曹向阳上一辈子根本没有考上大学,这一辈子就算能考上,也是阴差阳错!

  这货吹牛都不看有没有风。

  别人说他成绩好,估计都是想巴结他爹的那些人吧!

  人家夸他两句,他还真飘上了!

  “户口算什么,只要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就算把户口带到别的地方去也行啊。”

  郭晓燕终于搭上了曹向阳的一句话,不过却是在反驳曹向阳。

  曹向阳笑了笑,“可不能这么说,户口迁出去容易,再想迁回来可就难了,说实话,这所大学的户口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地方。”

  “你还真现实,让我,我可想不了那么多。”

  郭建军一边开车一边说话。

  刘嘉终于笑出了声音。

  曹向阳一愣,斜着眼睛朝丽家这边看了看。

  “刘嘉你笑什么?难道你来这所学校不是为了户口?”

  “谁说我是为了户口了?我为的事情多的去了,户口没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刘嘉说的是实话,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意思。

  作为过来人,刘嘉清楚地知道,这个时候,曹向阳看中的东西,到了毕业未必会那么重要。

  就比如户口。

  当初,很多考生是因为户口选择学校,就跟曹向阳说的那样,户口是一个很大的吸引重点。

  可到毕业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等到毕业分配工作,上面会根据学习的专业进行分配。

  一些人即便在大城市里读书,可等到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是会被分到外地去。

  这种事情可是上过报道的。

  真应了那一句话,笑到最后才是甜的。

  曹向阳翻了一个白眼,小声地嘟囔着:“说的你有多高尚,我才不相信你不是为了户口。”

  “那你凭什么认为我是为了户口?”

  刘嘉反问了一句。

  虽然没有较真的意思,可这话语当中还是满是不屑。

  曹向阳无言以对,哼哧哼哧地生闷气。

  就在这时,吉普车突然停下来。

  “我们到了!”

  郭建军的话一说出来,剩下三个人的神情都变得兴奋起来。

  郭晓燕也倒吸了一口气,耷拉了一路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咱们得去报到,一块儿吧!”

  郭建军提议,刘嘉也没有反驳,这话正好说到曹向阳的心眼里去了,曹向阳也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刘嘉的行李不多。

  郭晓燕是女孩子,相对来说行李还要多一点。

  但是有郭建军跟刘嘉帮忙分担,这三个人手上的东西也能拎得过来。

  这样一对比,曹向阳就有些狼狈了。

  肩上背着一个包,一手拎着一个大提包,走起路来也慢腾腾的。

  “曹向阳,我帮你拎吧!”

  出于客气,郭建军敷衍地说了一句。

  曹向阳的眼睛都眯成一道缝,赶紧说道:“没事的,建军哥,我可以的。”

  “那行,你小心点。”

  说完这句,郭建军看了一下刘嘉。

  刘嘉再次强忍着,没有笑出声音来。

  郭建军这家伙也够滑的,刚才那话也就是打打圆场。

  没想到,曹向阳那货居然当真了,感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三个人拿着录取通知书去报到。

  郭晓燕跟刘嘉都报道完毕,要转身的时候,突然,接收的报到人员说了一句。

  “赵立刚,把你的入学通知书留下来。”

  三人同时一愣,几乎是出于本能,都朝着刚才报道的地方看去。

  赵立刚是谁?

  刘嘉也有些疑惑。

  刚才报道的只有三个人,郭晓燕自己还有曹向阳。

  什么时候出来个赵立刚了?

  再说了,自己已经把入学通知书交给了相关人员。

  郭晓燕的通知也是放在了桌子上。

  唯一剩下的就是曹向阳了。

  可是曹向阳,也不叫赵立刚啊!

  “快点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报到。”

  工作人员又在催促。

  “谁呀?同志,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们不都交了吗?”

  刘嘉问了一句。

  工作人员看看刘嘉,急忙说道,“说的不是你们,你们的相关手续已经办好了,我说的是这位同学。”

  那人伸手指了指曹向阳。

  曹向阳脸红脖子粗,接着拿着一张通知书,磨磨蹭蹭地来到桌子前面。

  工作人员收好通知书,接着对刚要过来的人们喊:“大家动作快一点,不要影响身后其他人的报道。”

  后面的人赶了过来,曹向阳赶紧挪到一边去。

  几个人一块出门,曹向阳把头低得不能再低。

  郭晓燕的眉头都皱成了一个疙瘩。

  “曹向阳,你什么时候叫赵立刚了?改个名字,倒是可以理解,你怎么把姓都改了?”

  听了郭晓燕的话,曹向阳恨不得面前有个缝,自己好快点钻进去。

  太丢人了!

  早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自己就不跟郭晓燕和刘嘉一块来报到了!

  “说话啊,你是不是拿错通知书了?”

  郭晓燕的追问让曹向阳心里咯噔一下子,整个人都变得无比紧张。

  拿错通知书是什么意思?

  难道,郭晓燕开始怀疑自己上大学的真实性了?

  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曹向阳急忙解释。

  “不是,那什么,我就是赵立刚啊!”

  “是这么回事,当时为了考试,我爸把户口簿改了一下,姓名就随着我**姓了。”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可我也不知道我爸怎么想的。”

  这个理由是曹中生跟曹向阳商量好的。

  妈妈赵彩芝姓赵,刚好录取通知书上的人也姓赵。

  说随母亲的姓,这件事情也能说得过去。

  至于为什么要改户口,曹中生给出的理由就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反正等到人们问的时候,我也不会在你的身边,你就胡乱编一个就行了,就说你也不清楚原因。”

  曹向阳的脑子里又闪过曹中生所说的话,所以脸上的表情也笃定了一些。

  郭晓燕脸上虽然带了疑惑,可语气已经缓和了很多。

  “原来是这样,跟妈妈姓的人也有挺多的,如果不是刚才的工作人员叫你,我还真不知道,你把姓名都改了。”

  曹向阳尴尬地摸了摸脑袋。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愿意叫我什么就叫什么,叫曹向阳也行,叫赵立刚也行,反正我还是我。”

  看到曹向阳朝自己这边凑过来,郭晓燕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

  意识到这一点,曹向阳也不敢继续朝郭晓燕这边靠了。

  又往前面走了一段,就要去宿舍。

  郭晓燕是女生,自然要去女生宿舍,曹向阳和刘嘉两个大男人是要朝对面的方向去的。

  这一路上,郭晓燕撅了一路的嘴,郭建军都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原因,郭建军也早就想明白了。

  趁着要去宿舍的功夫,郭建军突然想到了个好办法。

  “三子,你手上的行李少,先帮着我把燕儿的宿舍安顿下来,你再回去行不?”

  刘嘉看了一下手里提的行李,“行,我就再帮你拎一段。”

  刘嘉没有想着怎么跟郭晓燕接触,手里的行李是郭晓燕的,自己拎着就省了郭建军的力气,这么说也很正常。

  看到刘嘉答应,郭建军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你这思想觉悟可真高,走吧!”

  “建军哥等等,我也帮着你们一块去吧,反正大家都在一个学校,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曹向阳累得满头大汗,可还是加快脚步想跟上郭建军他们。

  这一次,郭建军明显地拒绝了曹向阳。

  “还是算了吧,手上的东西也挺多的,你找宿舍放下,刘嘉东西拿得少,我一会儿帮他找宿舍去。”

  曹向阳还想要说什么,可郭晓燕的目光已经投了过来。

  自己大包小包,气喘吁吁,根本腾不出手来帮郭晓燕拿东西。

  曹向阳张张嘴,最后只好转身。

  刚走没几步,一张脸就拉了下来。

  真是的,早知道是这个样子,自己就不能那么多东西了。

  现在倒好,反倒让刘嘉那个家伙占了便宜!

  也不知道刘嘉心里是怎么想的,路这么远怎么过来上大学只背了一个包,脑子有问题啊!

  不对!

  刘嘉家里那么穷,而且还是村子里的,他肯定是买不起什么好东西,所以穷嗖嗖的来上大学了!

  曹向阳一声冷笑,使劲地撇了撇嘴。

  上次在路上的时候,他还说什么厂子,鬼才相信他能办起厂子来?

  一个村子里出来的土包子,有什么脸办厂子?

  所有一切都是装出来的,刘嘉只不过是想当着郭晓燕的面显摆一下!

  以前自己没有跟刘嘉在一块儿,郭晓燕跟刘嘉又这么长时间不见,自然分不清楚谁家的生活条件更好一些。

  现在,大家都要一块上大学了,刘嘉的穷样子肯定会早早地显露出来!

  到时候,刘嘉求着郭晓燕,估计郭晓燕都未必搭理他。

  如此安慰自己一番,曹向阳的心里才好受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