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镇公务员到权力巅峰 第938章 值得大做特做!

小说:从乡镇公务员到权力巅峰 作者:南方椰湾 更新时间:2025-11-14 08:25:47 源网站:2k小说网
  ();

  “公之于众!在全镇党员干部面前!在全体群众代表面前!”

  “我们要用他们血淋淋、活生生的教训,向所有人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张超森用了一句有力的古语,“我们可以立即着手,以此案为蓝本,精心组织一场覆盖全镇的警示教育活动。”

  “把他们的犯罪事实剖析透,把思想蜕变的根源挖掘深,把制度的漏洞查找准。”

  “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从中受到触动,得到警醒!”

  “这种发生在身边的、刚刚被查处的典型案例,其教育效果,远比那些遥远的故事、泛泛而谈的说教要来得深刻、来得震撼!才能真正起到振聋发聩、警钟长鸣的作用!”

  “这样的警示教育,才最具冲击力!最具穿透性!才真正‘接地气’!”

  “才能真正直抵人心深处!”

  张超森越说越激动,仿佛不是在建议,而是在描绘一个必然的场景:

  “当我们的党员干部们,看到刘明栋如何从此案牵扯出彼案,那张惶恐失措的悔过书。”

  “看到刘青峰描述他如何一步步被林维泉拉下水,从战战兢兢到习以为常的过程!”

  “再看到林维泉那份惊天企图和最终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省的样子!”

  他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同志们!这种震撼!这种警醒!这种对法纪的敬畏之心!胜过我们开一百次文件宣读大会!”

  “胜过我们念一千遍廉洁自律准则!”

  张超森的目光再次回到雷远脸上,带着殷切的建议和十足的把握。

  他再一次强调道:“雷书记,我认为,在专案组对1115案主体部分结案、两刘案办结移交司法之后,我们就可以立刻在全县范围内,以这个‘1115案及关联案件警示教育活动’为样板和开端,掀起我们整风肃纪活动的高潮!”

  “把它做成一个标杆!”

  “一个让所有干部都刻骨铭心、引以为戒的‘警示钟’!”

  “雷书记,您一直强调,警示教育要接地气,要有针对性,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林维泉、刘明栋、刘青峰,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

  “他们的堕落轨迹、犯罪手段、带来的危害,对我们全县乃至全市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具冲击力、最具警示意义的反面教材!”

  “这样,”他总结道,语气带着一种大局落定的豁朗,“案件的结束,将不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重要的起点——一个涤荡污垢、重建风气的起点!”

  “而专案组同志们的功劳,不仅仅在于止损和惩处。”

  “更在于为我们后期的整风肃纪提供了无比深刻、无比有力的反面教材支撑!”

  “这功,值得请!”

  “这事,值得大做特做!”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更长久的寂静。

  但这一次的寂静,与会议开始时那种沉重和压抑截然不同。

  空气仿佛被某种强大的动能所鼓动,带着思考、震动、以及重新燃起的某种信念。

  纪委干部眼中的迷茫和不安全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更宏阔的使命感和价值感。

  是的,虽然未能深挖根须很遗憾。

  但查实了核心问题,为国家挽回了巨大损失。

  清除了一方毒瘤,并将案件的终点变为整风肃纪、净化**生态的新起点!

  这同样是巨大的、值得被铭记的贡献!

  秦明用力地点着头,脸上写满了认同。

  “这,是我们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更是对奋斗在一线的纪检战士们最好的交代!”

  “也是对反腐倡廉伟大事业更深层次的推进!我的陈述完了!”张超森终于结束了他的长篇陈述。

  他身体微微后靠,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雷远。

  他知道,自己已经抛出了一套完整的逻辑链:从化解顾虑,到肯定功劳,再到提出结案建议,最后上升到推动全局工作。

  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既解决了眼前的棘手问题。

  又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开了局面,指明了方向。

  现在,球已经踢到了雷远的脚下,等待着他的决断。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了这位掌握最终决策权的书记身上。

  雷远,这位掌控全局的市纪委书记,终于动了。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缓缓地、带着一种极其郑重的态度。

  将那燃烧殆尽的烟蒂。

  用力按熄在早已布满烟头的烟灰缸里。

  烟灰缸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嗤”声。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整个会议室。

  他的目光在每个专案组成员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了张超森的脸上——那目光不再是探询,而是深沉的考量、权衡,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被说服后的锐利光芒。

  他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张超森的任何一个具体提议,但也没有质疑。

  他慢慢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浓茶,凑到嘴边,却没有喝。

  这个动作,是他做重要决策前的一个标志性习惯。

  阳光在窗外渐渐西斜。

  将窗棂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会议桌上。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雷远身上。

  他将杯中的最后一点凉茶缓缓咽下。

  他放下杯子,手指在杯壁上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瓷面,仿佛在梳理着刚刚被抛向他的所有信息、建议和重重的压力。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拢,再缓缓舒展,眉间川字纹在灯光下刻出深邃的沟壑。

  里面沉淀着千钧重负与无尽责任。

  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窗外偶尔掠过的飞鸟的影子、甚至人们心跳的鼓动声,仿佛都清晰可闻。

  等待的煎熬凝固在空气里。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是对方向、时机的最终抉择。

  雷远沉默的侧脸像一块历经风雨的岩石,坚毅、凝重。

  每一个细微的线条都在计算着得失、权衡着利弊、背负着大局。

  这不仅仅是对张超森“案结”之议的回应,更是对接下来这座城市反腐倡廉风向的定调。

  终于,在令人窒息的漫长片刻后,雷远那只放在桌面上的手,缓缓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