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925内部处理

小说: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作者:工具超人 更新时间:2025-11-09 11:38:39 源网站:2k小说网
  当听到门卫读牟佑茂名字的时候,唐植桐第一反应是门卫在调侃,还抬头看了一眼牟佑茂,明明头发很茂盛。

  “牟佑茂,你这名字……很好,牟姓祖宗保佑枝繁叶茂。”门卫又读了一遍名字,憋着笑夸了一句,然后赶紧挥手放行,生怕晚上一秒自己憋不住笑出声来。

  唐植桐至此才知道牟佑茂并不是没有毛,当然了,具体有没有他也不知道,虽然阅片无数,但从来没有见过哪位成年小伙是真的没有。

  嗯,重点是他也没太关注男演员,更多的目光都放在和男演员搭戏的对手上了。

  “你是?”牟佑茂此时任由唐植桐握着自己的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愣是没想起这么个人,还以为是自己曾经的病人。

  苏庆祥在旁看牟佑茂并不认识唐植桐,悬着的那颗心吊的更高了。

  “罗清泉,你认识吧?我喊他叔叔,我见过是去妇联给他送材料。我叫唐植桐。”唐植桐笑吟吟的朝牟佑茂做了自我介绍。

  “哦~唐……唐老师!我听老师提起过您,说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牟佑茂在《赤脚医生手册》编纂时给罗清泉打过下手,不仅知道唐植桐是哪位,也知道系统里几位大佬对他的评价,听唐植桐一自报家门,他是又惊又喜。

  惊讶于唐植桐竟然认识自己,喜的是能和唐植桐认识。

  作为一名已经参加工作的医学生,他可太知道在这一行里有人指导跟没人指导的差距了。

  看到这,苏庆祥长舒了一口气:小唐这人脉可以啊!

  “哎,牟师兄可别喊我老师,当不起,你叫我小唐就行。”唐植桐没撒手,任由牟佑茂的另一只手搭在自己的手上,就这么拉着、摇着,活脱脱一副胜利会师的景象。

  “那可不行,让老师知道,得打断我的腿。”牟佑茂摇头,姿态比唐植桐还低。

  “小唐,你和牟大夫是不是……是不是去食堂包间谈?”苏庆祥在旁边插了句话,三人旁边就是押运处食物中毒职工的呕吐物,味道有点大,他想避开这里,本来想说去办公室来着,可一想到办公室里面的狼藉,索性改了口。

  “行。苏处,这是我罗叔叔的高徒牟佑茂。这是我们邮政市局的苏庆祥处长。”唐植桐听到苏庆祥的提醒后,立马松开手给两人做了介绍。

  “牟大夫好。”听到牟佑茂的名字,苏庆祥心下略有诧异,但常年锻炼出来的涵养让他在表情上除了欢迎没有一丝一毫的其他意思流露出来。

  “苏处好。”牟佑茂迎上去跟苏庆祥握了握手,言语表情都是礼貌性的,远不及刚才对唐植桐的态度热情。

  不仅苏庆祥感受到了牟佑茂的态度变化,唐植桐也发现了。

  这让唐植桐想起了一个大夫同学,想约他吃个饭很有难度,下班后不是医药、医疗器械销售代表围着,就是朋友、朋友的朋友相约。

  唐植桐当牛马时,某个自己负责的项目卡在了回款上。

  做过项目的都清楚,若是真想挑毛病,任何项目都能挑出来,但很多项目却总能把款拿回来,这里面考验的就是一个客情关系。

  款回不来,唐植桐当时头都大了,反复复盘,寻思着也没得罪人,最后跟项目现场的同事沟通时意外得知了关键人的长辈最近在住院。

  唐植桐就顺着这条线,拎着果篮杀向了医院。

  好巧不巧,就是唐植桐同学所在的科室,但关键人的长辈不是自己同学的病人。

  不过这都无所谓,唐植桐顺利了解了病情及一直住院的缘由。

  无非是手术风险大,病人家属为了降低风险想找顶级专家主刀,可那段时间恰好“飞刀”闹的沸沸扬扬,专家那个级别又恰好是不缺钱的群体,所以关键人一筹莫展。

  想找顶级专家只能转院,而人家专家那边的病房早满了,只能临时在这边保守治疗,等待空床。

  为了回款,为了赚那点“窝囊费”,尽管唐植桐知道把同学拉进来不好,但只能厚着脸皮求他,同学仗义,答应找自己导师飞一趟。

  事情圆满解决,当天关键人就回单位签了字,其他方面更是没有短了意思。

  事后,这位同学告诉唐植桐:这种事我见多了,很多事谈不下来,想约人约不出来,但一说酒局上有个三甲医院的主任(副主任),绝大多数都能爽快的答应赴约。

  人呐,生活好了,就难免想一些健康,甚至长生不老的事情。

  现在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但医疗条件并没有跨越式发展,百人病床数依旧少得可怜,大夫资源的提升空间非常大。

  尽管牟佑茂对苏庆祥的疏离里有不认识的缘故在里面,但不可否认也有大夫身份带来的加持,因为他压根就不在乎一个自己系统以外的领导干部。

  “牟大夫,外面挺热的,咱们是不是去包间里说话?”苏庆祥跟牟佑茂寒暄几句,正式发出邀请。

  “苏处,我是过来出诊的,咱们还是先看看病人,别耽误了治疗。”牟佑茂其实一直在憋着,在大夫的信念里,病人的健康高于一切,若不是当着唐植桐的面,他连客套都不愿客套。

  “牟师兄,病人这边,我和邮政市局的崔大夫已经在苏处的指导下进行过紧急处理了,目前病情都很稳定。而且这不是什么传染病,具体的情况咱们去包间说吧。”

  为了方圆,为了能让今天这事在邮政内部处理,唐植桐在牟佑茂面前把功劳分润给了苏庆祥一部分,而是同样表达了去包间的想法。

  “那……行。”有了唐植桐表态,牟佑茂就没有了那么坚决。

  “牟师兄,你在天坛医院上班?”去包间的路上,唐植桐接过了接待牟佑茂的主导权,苏庆祥则在后面指挥着那些没有中毒的职工对呕吐物、排泄物用填埋的方式进行遮掩。

  “不是,我在传染病医院。”牟佑茂摇头道。

  “嚯,那可够远的。电话里说怀疑是传染病了?”天坛医院就是押运处北边的天坛边上,离得很近,传染病医院就远了,在安定门外的地坛旁边,这两个医院几乎跨过了整个四九城。

  “嗯,办公室接到电话很重视,让我跑一趟,我骑着车紧赶慢赶,生怕耽误了病情,要是早知道唐老师在,我就不用这么着急了。”牟佑茂依旧是笑,虽然他还没见到病人,但已经猜出了大概。

  “辛苦了。有我在也就帮大家催催吐,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是食物中毒,都是缺粮缺菜给闹的。”进了包间的门,唐植桐任由门敞开着,这个点的食堂是没有人的,敞着门能听见外面的脚步声,防止有人偷听。

  “唉,咱们四九城还好一点,外地更严重。”谈到这个话题,牟佑茂表情也沉重了起来,“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处,不少地方的群众食用枇杷籽、蓖麻叶、苍耳子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其中豫省和晋省最严重,光吃苍耳子中毒的人数就有近万人,这还只是我知道的……”

  “唉!”唐植桐唯有一声叹息。

  人祸不可控,不出现天灾也还好,谁成想两样迭加了呢?

  这让他不禁又想到了人工降雨,实事求是的讲,人工降雨对缓解旱情有效,但收获没有某些人想象中那么大,眼下既没有卫星、雷达,又要靠等云层,难免杯水车薪。

  “还有不少社员因为吃了腐烂变质的蔬菜、树叶和野果,出现了‘青紫病’,阿托品治疗效果并不好,四九城已经收到了协助治疗的求助请求。唐老师,您有办法吗?”牟佑茂仍有一颗赤子之心,把这块烫手山芋分享给了唐植桐。

  “我还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我不是专业医学出身。”唐植桐知道青紫病,又叫肠原性紫绀症,牟佑茂说的这种因饮食造成的青紫病其实是亚硝酸盐中毒。

  严格来说,这也是一种食物中毒,而且是这三年期间占比最大的一种中毒病症,其实从去年开始,外地就开始零星出现,今年尤为严重,四九城会滞后一些,大概今年冬天出现。

  这玩意怎么治来着?好像有吸氧,但现在县城一级的医院都不一定能普及氧气,治疗更是无从谈起。

  “那个……是我心急了。”直到唐植桐说自己没办法,牟佑茂才意识到自己冒昧,老师曾经跟他说起过,唐植桐只是邮政的一名押运员,正儿八经医学出身的人都没有办法,还能指望押运员有办法?

  “没事,你只是为病人着急,我理解你的想法。”唐植桐笑笑,从刚见面时牟佑茂对自己的态度可以看出,罗清泉占了一部分原因,剩下的大多是《赤脚医生手册》带来的光环。

  “我知道你们有规定,碰到特殊的病症需要上报,但这次大家的症状都不算严重,而且情绪都很稳定,接下来静养个两三天就没事了。

  我个人还是希望你能在传染病医院那边帮着我们圆一下,今天的事情交给我们自己处理。

  毕竟咱们是在四九城,因为缺吃的,吃出个集体食物中毒,这事传出去太难听了。

  上报的话,搞不好要在档案甚至史料里记上一笔。”

  唐植桐又将话题拉回到押运处的此次食物中毒上,牟佑茂已经过来有段时间了,如果回去的晚,保不齐会有人多想,到时候再想瞒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要不我回去跟单位说这边有两个人吃了从家里带的菜,吃坏了肚子?”牟佑茂有些迟疑,传染病医院那边确实接到了电话,自己回去说押运处什么都没发生也不合适。

  “行!我再给你找两个病人,你问诊一下,回去也好有个交代。谢谢你,上面真追究下来,我担着,绝不牵连到你。”唐植桐见牟佑茂答应下来,心里很高兴,罕见的主动承担了责任。

  “唐老师言重了,我们传染病医院更注重传染性的疾病,这种食物中毒不会被列入重点。”牟佑茂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那也得谢谢你,今天单位乱糟糟的,没法招待你,等过两天收拾利索,我再去找你。”唐植桐站起身来,向牟佑茂伸出了手。

  “别介,唐老师,就这点事真不至于,要是让老师知道,骂我都是轻的。您千万别客气。”牟佑茂看出这是唐植桐要结束这次谈话,也听出了他要给自己送点东西,开口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事情谈妥,唐植桐领着牟佑茂去见马薇和付彩云。

  马薇的父亲是邮电系统的高层,押运处出了这种事估计瞒不住他,索性再让马薇做点贡献,配合着演上一出戏。

  几人对了台词,牟佑茂又问诊一番,这事就算了了。

  苏庆祥兴许是知道自己的面子在牟佑茂面前不值钱,在邀请牟佑茂去包间失败后就没有往跟前凑,直到唐植桐目送牟佑茂离去,他才凑上来问道:“这是沟通好了?”

  “嗯,他回去不会乱说。苏处,您看这事……应该不会严格处理吧?”唐植桐心里还是挂着方圆,转而试探苏庆祥的口风。

  “没有闹出人命,应该问题不大,但处分应该免不了,毕竟中毒的同志实在是太多了。”苏庆祥很心累,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碰到这种事情,毕竟市局这边有农场,押运处还有自己的一块自留地。

  至于处理结果,苏庆祥自打过来后就一直在琢磨,不处罚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人数太多,但应该到不了开除的地步。

  他听说过外地类似的消息,某个地方下了一场雨,树上长了木耳,有个妇女觉得能吃,就摘回了家。

  为了防止家人中毒,这个妇女煮开后,先自己吃了点,她确认自己没有任何不适后才分给婆婆、丈夫和两个孩子吃。

  这一吃不要紧,全家就剩下了她自己。

  这个妇女哭着求村干部把她抓起来,判她死刑毙了她。

  村干部知道她肯定不是故意的,直接跟她说:“把你抓监狱里国家还得管你饭,你想得倒挺美……”

  “那就好,那就好。”如果能有这么个结果,唐植桐已经非常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