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布瓦西大主教探头望向身旁数学顾问手中的两页纸:“怎么样,他都做对了吗?”
那是安吉利克的测试答卷,他根本看不懂。
数学顾问点头,感慨道:“大人,不仅全对,而且解题思路非常巧妙,我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做得更好。真不敢相信他只有12岁。”
布瓦西示意顾问退下,搓着手看向阿塞里大主教:“这孩子的确很不一般,对了,他是什么来历?”
后者看向身旁的司铎:“博纳伊神父,您是在哪儿找到他的?”
“他是意大利人。”博纳伊道,“原本是来巴黎求学的,但今年夏天他家里的生意破产,差点儿连房租都付不起了。我的外甥正好住在他的楼下。”
“太好了!”布瓦西大主教顿时兴奋地对阿塞里大主教道,“您真是救了我的命,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哦,这不算什么。”
布瓦西大主教当天下午就和安吉利克的家人谈妥,给了他们3千法郎的好处费,让那孩子进入圣母院回廊街的教会学校,并承诺,如果能在数学竞赛上获得前三,就再奖励他3千法郎。
另一边,博纳伊神父返回住处,写了封密信,让手下送去了情报局总部。
那信译出来之后只有一句话——蝎子已钻进了枕头套里。
是的,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法国情报局的特工,而安吉利克正是情报局长让他介绍给布瓦西大主教的。
巴黎圣母院。
博蒙大主教正准备享用早餐,就被外面的阵阵欢呼声搅扰了雅兴。
“他们在喊什么?”他转头看向随从。
后者忙出去查看,片刻之后返回,欠身道:“大人,是一些女人,在感谢教会设立公共幼儿园的事情。”
博蒙皱了皱眉:“她们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他很快就想到了答案,多半是那天的沙龙上有人听见了自己和王太子的对话,而后透漏给了报社。
他再次端起了葡萄酒杯,却看到手下的一名高阶教士拿着份报纸匆匆赶来,向他欠身道:“大人,报纸上说教会要在全国建立免费的公共托育机构!”
博蒙大主教不在意地摆手:“确有此事,是王太子殿下的要求。不过您无需担心,距离真正实施还早着哪。”
他又听到了圣母院广场上传来的“感谢天主”、“感谢仁慈的教会”之类的喊声,只觉得有些好笑。那些人还以为将会有人帮他们照看孩子,却不知道即使等她们的孩子都有了孩子时,巴黎大概也只有三四所幼儿园而已。
那高阶教士却将报纸递到了他的面前,急道:“您先看看这个吧。”
博蒙大主教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翻开《巴黎商报》,就见头版头条是:教会已向王太子殿下承诺,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共托育机构。
他顿时皱眉,继续向下看去。
文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教会将大力投入,在法国各教区建起“教会幼儿园”,届时所有3到5岁孩子将都能入园,在父母工作的时候得到照料。而费用只需两餐的面包钱。
博蒙大主教烦躁地扯下餐巾,对手下道:“您立刻去告诉德尼科男爵,这事情才刚开始筹划,让他不要再大肆报导了。”
“是,大人。”
然而,第二天博蒙大主教拿到《巴黎商报》时,发现头版标题仍旧是:公共幼儿园,天主对皮埃尔伯爵夫人的恩赐。
底下详细分析了公共幼儿园的美好前景,甚至介绍起这里的住宿和饮食条件。还说预计两到三年之内,幼儿园就能完成对全法国的覆盖。
而《巴黎新闻报》、《市民日报》等主流报纸都转载了《巴黎商报》的文章,有些还进行了扩充……
博蒙大主教再也按捺不住了,当下命人将德尼科请来。
下午四点,《巴黎商报》的主编先生如约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博蒙大主教和他简单寒暄了几句,便拿出报纸丢在他的面前:“关于公共托育的事情,您想必是有什么误会。这事情只是在进行探讨而已。”
德尼科顿时惊讶道:“只是探讨?可我听王太子殿下说,教会已经向他承诺,将在全国推广公共托育。看来我得回去向殿下求证一下……”
博蒙大主教一愣,忙摆手道:“哦,不,是我用词不够准确。我的意思是,教会在探讨建立幼儿园的事情。”
“那就没错了。”德尼科微笑点头,“我怎能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呢?”
博蒙大主教气结,好半天才接道:“可您不该杜撰类似‘两到三年内全国覆盖’、“每餐都有面包和蔬菜”的谣言。教会从没做过这样的决定。”
“您大概没仔细看文章的内容。”德尼科翻开《巴黎商报》,指着头版的第三行,“您看,这里清楚写着——‘据记者和专家们分析,认为有可能……’
“所以这些都只是推测,假设,并不是谣言。
“哦,如果您非常介意的话,我会在明天的文章末尾补一段——以上分析内容还未得到教会确认。您看这样行吗?”
博蒙大主教哪儿是这位跟着约瑟夫学过“二十一世纪自媒体战术”的主编的对手,顿觉脑子里嗡嗡直响,却说不出对方的任何问题。
他深吸了一口气,换上微笑的表情:“男爵阁下,或许,您可以暂缓对公共托育的事情的报导,我将对此深表谢意。”
德尼科立刻取出了纸笔,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您为什么要我这么做?是公共托育的计划有什么变动吗?还是教会在两到三年之内很难完成目标?”
博蒙大主教差点儿没忍住怒火,猛地站起身道:“我等会还要准备明天的弥撒。”
德尼科遗憾地跟着起身:“那我就先告辞了,有机会的话希望您能跟我详细讲讲公共托育的细节。”
次日,《巴黎商报》刊登了巴黎妇女们对教会建立公共幼儿园一事的感激,表示她们每天都在眼巴巴盼着孩子能进入幼儿园。
而《市民日报》则开始“帮”教会规划,哪些街区的哪些位置适合设立幼儿园,规模会有多大,预计建成时间等等。
整个法国的舆论都被点燃,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在谈论幼儿园的事情。
是的,约瑟夫的目标就是要把教会架在火上烤一烤。
布瓦西大主教探头望向身旁数学顾问手中的两页纸:“怎么样,他都做对了吗?”
那是安吉利克的测试答卷,他根本看不懂。
数学顾问点头,感慨道:“大人,不仅全对,而且解题思路非常巧妙,我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做得更好。真不敢相信他只有12岁。”
布瓦西示意顾问退下,搓着手看向阿塞里大主教:“这孩子的确很不一般,对了,他是什么来历?”
后者看向身旁的司铎:“博纳伊神父,您是在哪儿找到他的?”
“他是意大利人。”博纳伊道,“原本是来巴黎求学的,但今年夏天他家里的生意破产,差点儿连房租都付不起了。我的外甥正好住在他的楼下。”
“太好了!”布瓦西大主教顿时兴奋地对阿塞里大主教道,“您真是救了我的命,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哦,这不算什么。”
布瓦西大主教当天下午就和安吉利克的家人谈妥,给了他们3千法郎的好处费,让那孩子进入圣母院回廊街的教会学校,并承诺,如果能在数学竞赛上获得前三,就再奖励他3千法郎。
另一边,博纳伊神父返回住处,写了封密信,让手下送去了情报局总部。
那信译出来之后只有一句话——蝎子已钻进了枕头套里。
是的,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法国情报局的特工,而安吉利克正是情报局长让他介绍给布瓦西大主教的。
巴黎圣母院。
博蒙大主教正准备享用早餐,就被外面的阵阵欢呼声搅扰了雅兴。
“他们在喊什么?”他转头看向随从。
后者忙出去查看,片刻之后返回,欠身道:“大人,是一些女人,在感谢教会设立公共幼儿园的事情。”
博蒙皱了皱眉:“她们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他很快就想到了答案,多半是那天的沙龙上有人听见了自己和王太子的对话,而后透漏给了报社。
他再次端起了葡萄酒杯,却看到手下的一名高阶教士拿着份报纸匆匆赶来,向他欠身道:“大人,报纸上说教会要在全国建立免费的公共托育机构!”
博蒙大主教不在意地摆手:“确有此事,是王太子殿下的要求。不过您无需担心,距离真正实施还早着哪。”
他又听到了圣母院广场上传来的“感谢天主”、“感谢仁慈的教会”之类的喊声,只觉得有些好笑。那些人还以为将会有人帮他们照看孩子,却不知道即使等她们的孩子都有了孩子时,巴黎大概也只有三四所幼儿园而已。
那高阶教士却将报纸递到了他的面前,急道:“您先看看这个吧。”
博蒙大主教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翻开《巴黎商报》,就见头版头条是:教会已向王太子殿下承诺,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共托育机构。
他顿时皱眉,继续向下看去。
文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教会将大力投入,在法国各教区建起“教会幼儿园”,届时所有3到5岁孩子将都能入园,在父母工作的时候得到照料。而费用只需两餐的面包钱。
博蒙大主教烦躁地扯下餐巾,对手下道:“您立刻去告诉德尼科男爵,这事情才刚开始筹划,让他不要再大肆报导了。”
“是,大人。”
然而,第二天博蒙大主教拿到《巴黎商报》时,发现头版标题仍旧是:公共幼儿园,天主对皮埃尔伯爵夫人的恩赐。
底下详细分析了公共幼儿园的美好前景,甚至介绍起这里的住宿和饮食条件。还说预计两到三年之内,幼儿园就能完成对全法国的覆盖。
而《巴黎新闻报》、《市民日报》等主流报纸都转载了《巴黎商报》的文章,有些还进行了扩充……
博蒙大主教再也按捺不住了,当下命人将德尼科请来。
下午四点,《巴黎商报》的主编先生如约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博蒙大主教和他简单寒暄了几句,便拿出报纸丢在他的面前:“关于公共托育的事情,您想必是有什么误会。这事情只是在进行探讨而已。”
德尼科顿时惊讶道:“只是探讨?可我听王太子殿下说,教会已经向他承诺,将在全国推广公共托育。看来我得回去向殿下求证一下……”
博蒙大主教一愣,忙摆手道:“哦,不,是我用词不够准确。我的意思是,教会在探讨建立幼儿园的事情。”
“那就没错了。”德尼科微笑点头,“我怎能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呢?”
博蒙大主教气结,好半天才接道:“可您不该杜撰类似‘两到三年内全国覆盖’、“每餐都有面包和蔬菜”的谣言。教会从没做过这样的决定。”
“您大概没仔细看文章的内容。”德尼科翻开《巴黎商报》,指着头版的第三行,“您看,这里清楚写着——‘据记者和专家们分析,认为有可能……’
“所以这些都只是推测,假设,并不是谣言。
“哦,如果您非常介意的话,我会在明天的文章末尾补一段——以上分析内容还未得到教会确认。您看这样行吗?”
博蒙大主教哪儿是这位跟着约瑟夫学过“二十一世纪自媒体战术”的主编的对手,顿觉脑子里嗡嗡直响,却说不出对方的任何问题。
他深吸了一口气,换上微笑的表情:“男爵阁下,或许,您可以暂缓对公共托育的事情的报导,我将对此深表谢意。”
德尼科立刻取出了纸笔,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您为什么要我这么做?是公共托育的计划有什么变动吗?还是教会在两到三年之内很难完成目标?”
博蒙大主教差点儿没忍住怒火,猛地站起身道:“我等会还要准备明天的弥撒。”
德尼科遗憾地跟着起身:“那我就先告辞了,有机会的话希望您能跟我详细讲讲公共托育的细节。”
次日,《巴黎商报》刊登了巴黎妇女们对教会建立公共幼儿园一事的感激,表示她们每天都在眼巴巴盼着孩子能进入幼儿园。
而《市民日报》则开始“帮”教会规划,哪些街区的哪些位置适合设立幼儿园,规模会有多大,预计建成时间等等。
整个法国的舆论都被点燃,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在谈论幼儿园的事情。
是的,约瑟夫的目标就是要把教会架在火上烤一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