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施工人员对他这种 “不定时督查” 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觉得他太较真,一点小事都揪着不放,影响施工进度。有个老工人就曾私下抱怨:“我们干了这么多年桥梁工程,还能出岔子?赵工这是不信任我们。” 这些话传到赵承平耳朵里,他没有生气,也没有辩解,只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初衷。
他每次去督查,不仅指出问题,还会耐心地讲解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违反规范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有一次,一位年轻工人在绑扎钢筋时,为了图省事,把两根钢筋的搭接长度缩短了几厘米。赵承平发现后,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拿出图纸和技术规范,指着上面的要求说:“你看,设计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 35 倍钢筋直径,你现在只搭了 30 倍,虽然只差几厘米,但在桥梁这种重载结构中,可能会导致钢筋受力不足,影响桥墩的承载能力。”
他还结合自己之前处理过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给工人们讲解违规操作的危害。“之前有个项目,就是因为钢筋搭接长度不够,导致桥梁使用几年后出现裂缝,最后花了大价钱加固。” 赵承平的语气诚恳,“我们现在多花点时间把细节做好,就是为了以后不出问题,既对工程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渐渐地,施工人员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发现,赵承平的督查并不是故意刁难,而是真的为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着想。他指出的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隐患;他提出的建议,总能帮助他们改进施工方法。慢慢地,工人们开始主动配合他的督查工作,遇到问题会主动向他请教,施工前也会自觉按照规范做好准备。
跨江大桥引桥的桥墩浇筑完成那天,赵承平站在 3 号桥墩下,仰头望着 20 多米高的盖梁,手里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 从钢筋笼绑扎的间距误差,到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数据,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可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架梁阶段,要将 60 片重约 120 吨的预制梁精准安装在桥墩上,误差不能超过 5 毫米,这对施工精度和监督力度的要求,比桥墩施工还要高。
架梁工程启动前一周,赵承平跟着专家组参加了三次技术论证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交通局的会议室召开,桌上摊着 1:200 的引桥架梁图纸,专家组的李教授用红笔在预制梁的吊装点位上画了圈:“这个位置的吊环强度必须达到 16Mn 钢的标准,吊装时还要用专用的防滑垫,避免钢绳磨损吊环。” 赵承平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来,还特意用荧光笔把 “16Mn 钢”“防滑垫” 这两个关键词标亮 —— 他知道,这些细节一旦疏忽,可能会导致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晃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第二次论证会移到了预制梁厂。赵承平跟着专家组钻进存放预制梁的仓库,每片梁的侧面都喷着编号和生产日期。李教授用小锤敲了敲梁体,听着声音说:“承平,你听这声音,清脆的就是密实度合格的,要是发闷,可能里面有空洞。” 赵承平赶紧凑过去,也学着李教授的样子敲了敲,还把不同声音对应的梁体编号记在本子上,心里默默记下:“现场架梁前,也要用小锤抽检梁体密实度。”
他每次去督查,不仅指出问题,还会耐心地讲解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违反规范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有一次,一位年轻工人在绑扎钢筋时,为了图省事,把两根钢筋的搭接长度缩短了几厘米。赵承平发现后,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拿出图纸和技术规范,指着上面的要求说:“你看,设计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 35 倍钢筋直径,你现在只搭了 30 倍,虽然只差几厘米,但在桥梁这种重载结构中,可能会导致钢筋受力不足,影响桥墩的承载能力。”
他还结合自己之前处理过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给工人们讲解违规操作的危害。“之前有个项目,就是因为钢筋搭接长度不够,导致桥梁使用几年后出现裂缝,最后花了大价钱加固。” 赵承平的语气诚恳,“我们现在多花点时间把细节做好,就是为了以后不出问题,既对工程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渐渐地,施工人员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发现,赵承平的督查并不是故意刁难,而是真的为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着想。他指出的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隐患;他提出的建议,总能帮助他们改进施工方法。慢慢地,工人们开始主动配合他的督查工作,遇到问题会主动向他请教,施工前也会自觉按照规范做好准备。
跨江大桥引桥的桥墩浇筑完成那天,赵承平站在 3 号桥墩下,仰头望着 20 多米高的盖梁,手里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 从钢筋笼绑扎的间距误差,到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数据,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可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架梁阶段,要将 60 片重约 120 吨的预制梁精准安装在桥墩上,误差不能超过 5 毫米,这对施工精度和监督力度的要求,比桥墩施工还要高。
架梁工程启动前一周,赵承平跟着专家组参加了三次技术论证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交通局的会议室召开,桌上摊着 1:200 的引桥架梁图纸,专家组的李教授用红笔在预制梁的吊装点位上画了圈:“这个位置的吊环强度必须达到 16Mn 钢的标准,吊装时还要用专用的防滑垫,避免钢绳磨损吊环。” 赵承平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来,还特意用荧光笔把 “16Mn 钢”“防滑垫” 这两个关键词标亮 —— 他知道,这些细节一旦疏忽,可能会导致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晃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第二次论证会移到了预制梁厂。赵承平跟着专家组钻进存放预制梁的仓库,每片梁的侧面都喷着编号和生产日期。李教授用小锤敲了敲梁体,听着声音说:“承平,你听这声音,清脆的就是密实度合格的,要是发闷,可能里面有空洞。” 赵承平赶紧凑过去,也学着李教授的样子敲了敲,还把不同声音对应的梁体编号记在本子上,心里默默记下:“现场架梁前,也要用小锤抽检梁体密实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