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提“魏东”,也没有说“慈云寺案”,更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皮包公司”的猜测。这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对朋友的一种保护。
他只是用最纯粹的、业务上的口吻,陈述了一个“异常”:“我们这边在梳理棚改项目的供应链时,发现一家名叫‘广源建材’的供应商,在好几个**工程里,都出现过供货延迟的情况,但最终项目都顺利验收了。我们担心,这里面可能存在为了赶工而产生的、不规范的‘成本核销’或‘支付溢价’问题。所以,想请你们审计处,从资金流的角度,帮忙核查一下,这家公司与项目方之间的所有资金往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常规’的数字。”
“不合常规的数字”——这是一个完美的、属于审计系统的“黑话”。
它既可以是无伤大雅的账目错误,也可以是……隐藏在小数点背后的、惊天黑幕。
电话那头的刘建军,沉默了片刻。他那颗与数字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精明的大脑,瞬间就捕捉到了赵承平话语里,那股不同寻常的分量。
“广源建材,是吧?”刘建军的声音,沉了下来,“行,我知道了。把这家公司的全称和工商注册号发给我。就说是你们纪检监察室委托的、针对‘**项目供应链资金风险’的专项数据比对。三天后,我给你一个初步结果。”
“谢了,老刘。”
“别跟我来这套。查出来没事,你得请我喝酒。查出来有事……”刘建军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凝重,“你小子,自己多加小心。”
挂断电话,赵承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那台最强大的“数据机器”,已经被他悄无声息地启动了。审计局的系统,可以直接接入税务、银行等核心数据库,一旦开始运转,任何伪造的合同、虚开的发票、异常的资金沉淀,都将在这只“数据之眼”的扫描下,无所遁形。
这是他的第一条战线——一条在高空之上,由数据和逻辑构成的、冰冷而精准的“天网”。
而现在,他要去开辟他的第二条战线。
他脱下那身笔挺的干部**,换上了他扔在汽车后备箱里、一件满是褶皱的旧工装夹克,脚上蹬了一双沾着干涸泥点的劳保鞋。他甚至还从抽屉里,翻出了一包廉价的香烟,揣进了口袋。
这身行头,让他瞬间从一个坐在办公室里的“赵主任”,变回了那个能在三教九流中、游刃有余的“老赵”。
他没有再去问题最集中的棚改工地,那里,可能已经有人在“盯着”他了。他根据另外几个项目的档案地址,选择了一个位于城市另一端、已经基本完工的“第二小学扩建工程”工地。
午后,阳光毒辣,工地上,只有零星的工人在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
赵承平提着一个装着凉茶的旧水壶,不紧不慢地,走到了一个正在墙角阴凉处休息的、正在绑扎钢筋的老工人身边。
“老师傅,歇会儿啊?天太热了,来,喝口水。”他拧开水壶,递了过去,自己则掏出那包烟,散了一根过去。
老工人有些意外,但还是接过了烟,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谢了,老板。”
“我可不是老板,就一过路的,瞧着这学校盖得漂亮,过来看看。”赵承平顺势在他身边蹲下,用最闲聊的口气,拉开了话匣子。
他们从天气,聊到工钱,又从伙食,聊到家里的孩子。
他只是用最纯粹的、业务上的口吻,陈述了一个“异常”:“我们这边在梳理棚改项目的供应链时,发现一家名叫‘广源建材’的供应商,在好几个**工程里,都出现过供货延迟的情况,但最终项目都顺利验收了。我们担心,这里面可能存在为了赶工而产生的、不规范的‘成本核销’或‘支付溢价’问题。所以,想请你们审计处,从资金流的角度,帮忙核查一下,这家公司与项目方之间的所有资金往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常规’的数字。”
“不合常规的数字”——这是一个完美的、属于审计系统的“黑话”。
它既可以是无伤大雅的账目错误,也可以是……隐藏在小数点背后的、惊天黑幕。
电话那头的刘建军,沉默了片刻。他那颗与数字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精明的大脑,瞬间就捕捉到了赵承平话语里,那股不同寻常的分量。
“广源建材,是吧?”刘建军的声音,沉了下来,“行,我知道了。把这家公司的全称和工商注册号发给我。就说是你们纪检监察室委托的、针对‘**项目供应链资金风险’的专项数据比对。三天后,我给你一个初步结果。”
“谢了,老刘。”
“别跟我来这套。查出来没事,你得请我喝酒。查出来有事……”刘建军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凝重,“你小子,自己多加小心。”
挂断电话,赵承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那台最强大的“数据机器”,已经被他悄无声息地启动了。审计局的系统,可以直接接入税务、银行等核心数据库,一旦开始运转,任何伪造的合同、虚开的发票、异常的资金沉淀,都将在这只“数据之眼”的扫描下,无所遁形。
这是他的第一条战线——一条在高空之上,由数据和逻辑构成的、冰冷而精准的“天网”。
而现在,他要去开辟他的第二条战线。
他脱下那身笔挺的干部**,换上了他扔在汽车后备箱里、一件满是褶皱的旧工装夹克,脚上蹬了一双沾着干涸泥点的劳保鞋。他甚至还从抽屉里,翻出了一包廉价的香烟,揣进了口袋。
这身行头,让他瞬间从一个坐在办公室里的“赵主任”,变回了那个能在三教九流中、游刃有余的“老赵”。
他没有再去问题最集中的棚改工地,那里,可能已经有人在“盯着”他了。他根据另外几个项目的档案地址,选择了一个位于城市另一端、已经基本完工的“第二小学扩建工程”工地。
午后,阳光毒辣,工地上,只有零星的工人在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
赵承平提着一个装着凉茶的旧水壶,不紧不慢地,走到了一个正在墙角阴凉处休息的、正在绑扎钢筋的老工人身边。
“老师傅,歇会儿啊?天太热了,来,喝口水。”他拧开水壶,递了过去,自己则掏出那包烟,散了一根过去。
老工人有些意外,但还是接过了烟,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谢了,老板。”
“我可不是老板,就一过路的,瞧着这学校盖得漂亮,过来看看。”赵承平顺势在他身边蹲下,用最闲聊的口气,拉开了话匣子。
他们从天气,聊到工钱,又从伙食,聊到家里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