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第919章 拍照

小说: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作者:第五空间 更新时间:2025-07-07 01:42:0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吃过了早饭,大家就出发了。

  一起去的除了萧国文兄弟俩,还有冯暄、阿灿、叶琛亮和冯家凌。

  新船初次下水,谁不想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更何况,这还是他们正儿八经的第一艘和第二艘新船。

  冯家清也原本也是十分想去,但奈何实在是走不开。

  今天来的宾客肯定会很多,家里面不能只留几个女人,总的有个男人在家坐镇吧?

  而且,船开回来了,码头上也得有人点鞭炮。

  不管怎么样,主家的鞭炮肯定是要第一个点响的。

  大家带着鞭炮、香蜡、祭品,还有筐子和水桶等物,浩浩荡荡地前往码头。

  紫气号下水号,肯定要试捕一网,以检验各种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带去的筐子和水桶就是用装渔获的。

  萧国文边走边说道:“渔船我知道是叫紫气号,收鲜船没有起个名字吗?”

  “起了啊,早就通知船舱刷上去了。”

  “啥名字啊?都没听你们说过。”

  “满仓号,寓意每次出海都能满载而归。”

  “怎么样,这名取得好吧?”

  阿灿得意地继续说,“这名字还是我取的呢。”

  这“满仓号”三个字还真就是他取的。

  当时取名的时候,冯晔本来属意的名字是“顺风号”,但被否决了。

  阿灿和冯暄都说“顺丰号”更适合渔船,而不适合收鲜船,这三个字根本就体现不出的收鲜船的特点。

  冯晔想想也是,收鲜船最重要的就是每次出海归来都能装满鱼货,就同意另外再取名字。

  最后还是阿灿灵机一动,提出了“满仓号”。

  虽然这名字是土了点,但寓意确实好。

  冯晔当时还调侃了一句:“按照你的思路,以后如果再买第二条收鲜船,是不是该叫‘满囤号’了?”

  阿灿却是哈哈大笑:“不只可以叫‘满囤号’,也可以叫‘盈仓号’嘛,寓意一样。反倒是你刚刚取的,难道后面的叫‘顺水号’吗?”

  “当然不是。”

  冯晔神秘一笑,“可以叫中通、申通、圆通、极兔、韵达这些。”

  阿灿和冯暄哪里能get这些名字的含义,两人一脸茫然地对视一眼,都被搞糊涂了。

  冯晔也没有多说,只不过是通过“顺风”两字想起了后世的快递行业的名字。

  都是搞运输的,只不过是陆地运输与海上运输的区别,用在收鲜船上也自无不可。

  况且,真用的话,也用不了几年就得换名字。

  到了98年,所有的渔业用船就得全部换成统一的规范化名字,以省 县(市、区)的简称为前缀,以及船舶种类(用途)的代称和数字编号。

  收鲜船的代称是“渔运”、捕捞作业的渔船是单独一个“渔”字。

  “好名字,跟‘丰收号’的寓意一样好。”

  萧国文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了一声。

  “那当然,要不是‘丰收号’已经用了,我们也想把这个名字用在收鲜船上。”

  “都好,都挺好。”

  冯家清乐呵呵地插了一句嘴。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很快来到了码头,上了船。

  今天开去县里的还是送货的小船,开大船去太费油了,不划算,还是小船经济性好。

  大家把带来的物品搬到船上,准备妥当后,便出发了。

  发动机“突突突”地一路轰鸣了一个多小时,靠上县船厂的小码头都还不到七点半。

  因为早就沟通过,李船厂早就在船厂等着,听到动静后就从办公室里跑到了小码头。

  “你们可算是来了,我都等你们半天了。”

  李厂长热情地招呼着众人,“走,先去我办公室坐会儿,喝口茶。”

  “不用了,直接带我们去看看船吧,时间紧迫,早点办完事我们还得赶回去。”

  “那也行,距离吉时还有大半个小时,我先带你们去验一下船。”

  “行,先验紫气号吧。”

  冯晔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一艘船舷四周飘荡着彩旗的大船。

  这是一艘吃水线以下刷着红漆,吃水线以上的船体部分是蓝色,船楼白色的36米长渔船。

  船头上用白漆刷着“紫气号”三个大字。

  蓝底白字,格外的清晰醒目。

  “啧啧,新船就是好看,帅,太帅了!”

  “萧国文忍不住赞叹道,眼睛里满是羡慕,“也不知道我们在市里订的船啥时候才能造好下水。”

  萧国武也说道:“新船就是不一样,不像泡在水里面的船,船底都是密密麻麻的藤壶,看着就恶心。”

  叶琛亮和冯家凌也是满脸的欣喜地看着这艘渔船。

  其实,大家都见过这艘船,只不过当时还只是个空架子,还处在建造当中。

  如今看到它完整地呈现在眼前,被精心打造,刷上漂亮的油漆,写上显眼的船名,那种感觉完全不同。

  听着大家的赞叹,冯晔心里受用至极,但嘴上说的却是口不对心的话。

  “大家就别尬吹了,这船和丰收号其实差不多,只不过船楼部分的格局有所不同而已。”

  “那能一样吗?丰收号买过来就是二手船,怎么能与新船相比。”

  “就是,这新船可是从里到外都是崭新的,看看,油漆都才干不久。”

  兄弟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反驳着冯晔。

  这时,李厂长笑着说:“行了行了,咱们还是抓紧时间验船吧,验完了还得下水测试。

  合同带了吧,咱们核对一下订单上的各项内容,该量的地方也量一下,确保与我们当初签订的合同一致。

  没问题了,咱们就安排下水测试。”

  说着,他打开手中的文件夹,里面是船厂的那一份合同。

  “好。”

  冯晔打开挎包,从里面拿出一份同样装订整齐的合同。

  两人对照着合同条款,逐一核对着合同里的各项细节。

  其他跟在一旁,帮忙量一下尺寸,检查一下船体和机械设备等等。

  从甲板下的鱼舱、动力舱等等,到二楼的驾驶室、以及后面的睡舱,一路看过去,每一个角落都仔细查看,确保没有遗漏。

  这可马虎不得,一旦签了字,缴纳了尾款,后续发现问题可就难办了,有得扯皮。

  不过,现在也只是大概看一下,检查一下表面的东西,主要就是看一下该有的设备是否都配备齐全。

  至于各种机械是否正常运转、性能如何,以及电路系统等,还是得等下水测试之后才能更准确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