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白占你便宜了,咱俩是你情我愿啊,刚才你说‘要’的时候,喊的那么激烈。”

  “你!**!”

  女国和北武的仇是世仇,无法化解的。

  从北武出现开始,就一直掠夺女国财物和人,黄金、珠宝、玉器,包括女王、大臣,还有平民。

  好像女国成了北武的后花园,想拿什么都可以。

  整个女国在北武面前,犹如奴隶一般。

  “吕玉,你今后不用担心了,通往女国的唯一隘口已经落入我的掌中,既然你做了我小老婆,我怎么会让女国受难呢。”

  “那之前的仇呢?”

  “你就那么想灭掉北武?”

  “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如果你不去做,我自己也会做,那你就放我走。”

  女人当家,房倒屋塌啊。

  可站在吕玉的角度看这件事,北武也确实该灭。

  思前想后一阵,赵破虏说:“就算你灭了北武,过去被掠夺走的财宝也早就花光了,现在北武国库没多少钱。”

  “你怎么会知道,难道武皇帝会打开国库让你查看?”

  “道理很简单,他们要是有足够的钱,干嘛还急着让我去攻打大乾呢。”

  如果只是缺点小钱,直接掠夺女国就行了。

  众所周知,诸国之中,以大乾最富。

  尤其是大乾的江南地区,那是遍地金银啊,举国的富商都在那边云集。

  虽然武皇帝没有直接对赵破虏提这件事,可赵破虏在大乾当了两年的摄政王,对大乾各个州府的情况太了解了。

  他拍了拍吕玉的胳膊:“你想对付北武,无非是想富国强兵,这道也不难。”

  “我是为了报仇。”

  “报仇?你要真想报仇,早就一杯毒酒弄死武皇帝了,你想要的是他国库中的财宝,这事瞒不过我。”

  看小老婆吕玉气呼呼的,赵破虏摇了摇她的身子:“我送你黄金万两,派人送到你们女国去,就当是聘礼了,怎么样?”

  这份聘礼可是不少。

  要知道,就连北武最稀缺的都是黄金啊。

  女国的黄金只剩下女王的发簪了,简直穷到可怜巴巴。

  她不敢相信:“你在骗我,你哪儿来这么多黄金。你手下不就是三座城池么,神弃之地那群蛮子,难道有黄金?”

  “没有。”

  “你!——”

  “但是大乾有啊。”

  正好武皇帝想让赵破虏攻打大乾,他就做个顺水人情,将大乾的几座城池给拿下来。

  可有一条,这些城池是属于赵破虏自己的,并不会交给北武。

  关键是要夺得一处通往江南地区的要道。

  沈行君的本事,驾驭不住大乾,早晚必被人所灭。

  所以,他要提前为自己打算,大乾一旦灭亡,赵破虏便要将其占据。

  不能让这个大国被那些小国瓜分。

  “哦?你不是大乾子民么,你的父辈们替大乾抛洒热血,你要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你不了解我赵家的历史。”

  其实,先祖赵无极并非大乾人,而是一个燕国人。

  三百年前,燕国被灭,赵无极隐居深山,被大乾太祖皇帝找到,促膝长谈后,太祖皇帝求他出山相助。

  赵家为了沈氏江山兢兢业业,换来的却是无情背叛。

  当赵破虏扶持沈行君上位之后,他将几十个将军斩首,却没有杀先帝的皇子。

  在一个月内,那些皇子全都被毒杀。

  而后,人们就传言,说是赵破虏干的,其实是冤屈他了。

  他自己也知道是沈行君干的,只是不说而已。

  因为那时候,赵破虏心里还是喜欢沈行君的。

  杀皇子是保住皇位,免得宗族和勋贵们心存其他幻想。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最大的弊端——女帝是女人,凌驾群臣之上,乃是天子,怎么能嫁人呢。

  既然不能嫁人,又怎么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早晚有一天……不!确切的说,是从沈行君登基的第一天开始,赵破虏就已经算到了大乾的将来。

  想必,当时的满朝文武也都料到了,大乾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吕玉,赵家跟大乾之间的恩义是相互的,我们赵家并不比沈家人矮一等,若无先祖赵无极,大乾都不能立国。”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下个月吧,我已经安排人带着部落人马操练了,虽说有二百万人,却都不了解战术和兵法,有如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那些部落人,对攻城略地一无所知。

  他们在行的,只是在平原上溜达,抢夺人家的财务和女人,跟强盗一个德行。

  强盗和正规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说别的,但说那么高大坚固的城池,部落中人就没办法越过去。

  ……

  同一时间,京师,皇宫,大内。

  太师按照沈行君的意思,亲自去跟西夏的大将军和谈,结果已经出来了,很成功。

  只是赔款要增加一些数额。

  在给沈行君的信函中,三个国家要求的数额,已经是国库存款的百分之八十了。

  这一下赔出去,大乾瞬间就会成为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国家。

  救灾要钱,练兵要钱,招兵买马要钱,处处都离不开银子。

  等太师回来后,女帝还愁眉不展呢。

  “陛下,三国已然退兵,您又何必闷闷不乐呢?”

  “国库没钱了,地方上那么多兵马,靠什么来维持呢?”

  太师将提前写好的奏折递过来:“陛下请看,这是臣刚拟好的。”

  他们君臣二人说话,一般用不到奏折,当面说就行了。

  可太师是有难言之隐的,有些话,写出来比说出来更合适。

  女帝看到奏折上的文字,有些懵圈:“什么?赋税增加一倍?”

  “是,目前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就没有别的办法么?”

  “有是有,就怕陛下不肯。”

  “说来听听。”

  “陛下,国家用钱最多的地方就是军队,咱们没钱供养那么对军队,不增加赋税,就只好裁撤军队,缩减开支。”

  那不行!

  堂堂大乾,兵马是拿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天子威仪的。

  若裁撤,至少要撤掉五分之四的军队,那大乾还能剩下多少兵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