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华门。
日寇车队再次缓缓进入。
但是显得非常低调。两边也没汉奸夹道欢迎。
不敢。
担心又被张庸注意到。
那个家伙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
现在是到了南昌。暂时无视金陵。
但是,你如果在金陵搞什么大型庆祝活动,说不定他又闻着味,又杀过来了。
低调。
千万别让张庸盯上。
反正接下来的日子,都是要艰难维持的。
「司令官阁下,到了。」
「好。」
烟俊六下车。
新的派遣军司令部,在中华门附近。
就是在门口里面一点点。名义上是在城内。其实是属于随时可以跑路那种。
南面的道路,时刻保持畅通。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在南面驻守。
它们的任务,不是抵抗过江的国军,而是保护派遣军司令部撤退。
现在这个情况,谁也不会犯傻,跑去和张庸硬拼。
之前那个大放厥词的阿南惟几,现在完全销声匿迹。一度让外人怀疑他是不是死了。
没有人敢步阿南惟几的后尘。山下奉文也不敢。
所以,烟俊六和坂垣征四郎的心情,都很糟糕,大本营严令,绝对不能放弃南昌。
否则,军法从事。
这是闲院宫载仁亲王发来的电报。
不是**。也不是杉山元。所以,两人都是若寒蝉。
那么,问题来了。
张庸盯上南昌了。
想要守住南昌,首先要抗住张庸。
花钱谁都会。但是没有人告诉它们,钱到底从哪里来?
「请。」
「请。」
没有汉奸迎接。
汪伪**的所有高层,都还没回来呢!
它们比日本人还怕死。
汪兆铭还躲在上海。其他汪伪高层也是。
它们的心思非常简单。就是先等日本人回去金陵,稳定局势再说。
如果日本人回去以后,没有危险,它们再回去。
否则,再来一次中山陵公审.
「八嘎!」
「一群懦夫!」
土肥原贤二破口大骂。
但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因为五十步笑百步。
它土肥原贤二自己还不是一样从金陵逃出来?
还有矶谷廉介也是。
也没见它们留在金陵和张庸死磕啊!
到了一定的位置,谁都不想死。就没有必要撕破脸了。
进入正题。
开始研究如何守着南昌。
南昌周围的日军,指挥官是山下奉文。
有好消息。
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山下奉文手里有三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
三个师团里面,有一个14师团,一个18师团。都是装备比较精良的主力师团。综合战斗力很强。
其中,后者偷袭南昌得手。是占领南昌的重大功臣。
坏消息是,第18师团长百武晴吉,和山下奉文,关系一直不太融洽。
百武晴吉家族五兄弟,个个都很出色。军衔最低都是中将。还横跨海陆两大兵种。背景非常深厚。
而山下奉文的本职,仅仅是14师团长。是临时被授命指挥三个师团。
他不是正式的军司令官。也没成立军万一在指挥协调方面,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内耗。削弱战斗力。
「报告!」
「大本营急电!」
有参谋急匆匆的赶来。
坂垣征四郎看完电报。疑虑顿消。
烟俊六也是感觉松了一口气。暂时应该不会内耗了。
大本营命令成立新的25军。
将驻守南昌周围的三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都纳入其中。
任命山下奉文为25军司令官。全权指挥。
「哟西——」
坂垣征四郎如释重负。
大本营的这个安排,确实是恰到好处。
这样一来,日军内部就没有指挥问题了。可以形成合力。
「报告!」
「大本营急电!」
又有参谋到来。呈上一份电报,坂垣征四郎和烟俊六互相对望一眼。都是有些疑惑。
大本营连续两封急电?似乎有点着急?
但是看完。心情再次轻松。
第二封急电,是要派遣军司令部估算,守住南昌,到底需要补充多少部队,多少武器装备。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两人都品味得到,大本营很生气。
不是对他们生气。是对张庸很生气。
大本营觉得,这次,必须和张庸手腕,遏制其嚣张气焰。
否则,这个家伙到处捣乱,会对日军的整体战略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南方军的兵力集结。
14师团、18师团,都是准备调往南方军的。
但是现在,被张庸牵制着,暂时无法动弹。
怎么办?
不能一退再退。
岳阳可以放弃。
但是南昌不行。
南昌控制周围大片区域。
还可以将国军第三战区和九战区分割。
在日寇占领南昌以后,第三战区想要获得物资补给,会很困难。
那就只有硬扛。
和张庸硬杠。看谁能杠翻谁。
对于这一点,日寇大本营还是很有自信的。
于是由闲院宫载仁亲王出面,召集**、杉山元等人商议。
还有海军的永野修身、丰田副武等人。
表示南昌必须守住。
帝国会最大限度的提供人员和装备。
但是具体需要多少,大本营无法估算。于是交给派遣军司令部。
「司令官阁下」
「我们只要独立混成旅团。不要师团。」
「这———」
「申请三十到五十个独立混成旅团。可以分批次补给。每个月补充五个左右。」
「司令官的意思是,我们要和张庸打烂仗?拖下去?」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烟俊六语调很平静。他现在已经非常务实。
什么三个月灭亡华夏,这种话,休要再提。
现在的他,只想将张庸拖住。
对,就是单纯拖住。
用大量的独立混成旅团作为炮灰。
正规师团,大本营都可以调走。只要给我足够的炮灰就行。
反正都是要死人的。要的是数量,不是质量。
「司令官阁下,你的意思是,战场不局限在南昌。而是整个赣省。我们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零星作战?」
「对!」
烟俊六对坂垣征四郎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是曾经的第五师团长。苔儿庄损失惨重。非战之罪。
无论换了谁去,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对坂垣征四郎的处置,也就是暂时雪藏一段时间。
「但是—」
坂垣征四郎欲言又止。
他是担心张庸不管不顾,一直向前。
话说,这个家伙的战术,就是没有战术。就是直来直去。
偏偏是没有战术的战术,是最难阻挡的。
哪怕是他每天前进一米,最终都会攻克南昌。除非是有天丛云剑将他挡住。
问题是,日军手里,没有天丛云剑。
「参谋长,拖。」
烟俊六当然知道无法阻挡。
但是,可以将张庸的进攻速度,无限推迟。
将一个月拉长到三个月。将三个月拉长到六个月。六个月拉成一年「明白了。」
坂垣征四郎于是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同时,将派遣军需要的资源上报。结果,大本营很快回电。表示完全满足。
对于大本营来说,现在不缺兵员,缺的是重武器。
生产重武器是需要时间的。
既然烟俊六不要重武器,只要兵员,那就太好了。
五十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是分批次补给,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要在半岛和台岛加大征兵力度,就能凑出大量炮灰。
来自半岛和台岛的士兵,在日军高层眼里,本来就是一次性消耗品。
将这两个地方的所有青壮都全部消耗掉,还可以防止出现新的反抗。
根据最新统计,半岛的青壮,有三百万左右。
台岛的青壮更多,有四百万左右。
两者加起来,足足七百万。
可以大部分征集。
呦西!
一举两得。
南昌。
近郊。
野外。
「啪!」
「啪!」
张庸手里挥舞着一根小树枝。
这根小树枝是他从上高带过来的。当时就爱不释手。
那么笔直的一根小树枝啊!长度超过一米五。平均宽度是手指大小。轻便。坚挺。
于是一路走来,路边的所有杂草全部遭殃。
全部都被削头。
没有一根杂草是可以幸存的。
除非是那些早早就低下头的。
周围的人都是见怪不怪。
专员大人这么年轻,小孩子心性,完全可以理解。
何况,就算是大人,如果没有外人,他们自己说不定也会这样做的好吧。
都是刻入童年的记忆啊!
「咦?」
张庸忽然眼前一亮。
发现好大一片草地。
非常平坦。
宽度足够。
不错,简单整理,就有三百米跑道。
霍克-3战斗机可以轻松降落。然后就成了一个最简陋的机场。
然后他就可以从南昌轻松去往其他地方。
歪头。再次测量。
没错。确认无误。
「来人!」
「到!」
「安排几百人,将这里推平了,夯实地面,作为简单跑道。」
「是。」
丁怀忠答应着。然后吩咐下去,这种小事,交给随军的民夫就能干。只要给钱,他们干活很卖力的。
何况现在还有机会吃上大米饭,大肉包子,肉汤.—
「报告专员,吴总司令来了。」
「好。」
张庸将注意力收回来。
吴奇伟是策马到来的。神情很沮丧。
南昌失守,他是有责任的。所以,被统帅部通报批评。
虽然还继续担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职位,但是,看得出,整个人的精气神不太行。
「吴总司令。」
「张专员,卑职惭愧,惭愧」
「吴总司令,不必自责。国军里面,丧师失地以后,还若无其事的,多的是。」
「这——」
吴奇伟沉默。低着头。
听得出,专员大人的怨念似乎很大啊!
当然,不是针对他吴奇伟。而是陈诚。又或者是其他人。
现在,是人都知道,专员大人和陈诚不对付。委座左右为难。经常被夹在中间。
沉默。
「吴总司令,请。」
「谢谢!」
两人找地方坐下来。
吴奇伟简单介绍第九集团军的情况,在淞沪会战的时候,第九集团军是精锐中的精锐。
魔下都是清一色的黄埔嫡系。可以说是最能打的集团军之一。
当场的集团军总司令就是陈诚。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
物是人非—
第九集团军的番号没有变。但是魔下部队,早就轮换无数茬。
精锐的黄埔嫡系早就调出。编排进来补充的,乃是粤军自己的部队。包括第四军,还有65军。
要说第四军还有一点战斗力。毕竟是当初北伐铁军的底子。
但是那个65军,就是完全凑数的。
「还能一战吗?」
「当然能。」
吴奇伟振奋精神。
张庸于是招招手。让其他人都上来。
包括第四军军长欧震。第65军军长黄国梁。还有部分师长。
张庸忽然注意到,粤军的军装,有点偏向于蓝灰色。和新四军的有点相似。远看基本没区别。
「我真是笨」
「新四军和第四军有渊源——」
「军装基本上就是一脉相传,当然非常相似—」
张庸后知后觉。
直到1940年7月,国军的军装,依然是非常杂乱的。没有统一。
在统一军装方面,地方派系完全没意见。
只要老蒋舍得将军装下发,大家都愿换。
黄绿色的军装,看起来也不错。
唯独老蒋自己反对。
为什么?
供应不起。
不舍得掏钱。
于是军装还是五花八门。
「吴总司令。」
「在。」
「你们有多余的军装吗?拨付给我一万套。」
「没有那么多—」
「三千?」
「好的。」
吴奇伟答应了。
三千套军装,他还是有的。
相对于其他地方派系,粤军手里还有一点点钱。
第四战区也没有太多的战事。后方的服装厂可以正常运作。产量暂时还能满足需要。
「谢谢!」
「我用武器装备和你们换。」
「法制155毫米榴弹炮。」
张庸笑眯眯的。
顿时,周围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没听错吧。
专员大人说什么来着?
155毫米榴弹炮?
老天爷!
真的是口径155毫米的大家伙吗?
吴奇伟也是微微一愣。
「你说—」
「法制155毫米榴弹炮。口径155毫米。最大射程十三公里。给你们第九集团军配备四十八门。」
「啊...·
一片惊呼声。
这次,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没错,确实是口径155毫米的大家伙!
比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150毫米榴弹炮还大一点点。
但是!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有四十八门!
天!
这个数字很夸张了。
须知道,那是155毫米的重炮啊!
之前偌大的国府,好像也只有五十门150毫米的重榴炮。
结果,现在,一个第九集团军就能拥有?
「专员,你是说真的吗?」
「稍候,等一下就送到。」
张庸懒得解释。
还是等系统将榴弹炮送到再说。
当然是真的。
没有重榴炮,如何释放一万吨的弹药量?
也不知道系统是怎么计算的。总之,这个任务,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即使有上百门的155毫米重炮,也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送来四十八门,只是入场券。以后会有更多。
等炮兵熟悉了,就可以扩散了。
安静。
没有人出声。
都在全神贯注的等着重炮送来。
结果·
「报告!」
很快就有军官跑来,说是西南方向,来了大量的卡车。
卡车的后面,拖拽着很多的重炮。
很多卡车的上面,还装满了炮弹。
「吴总司令,请。」
「专员,请。」
张庸面带笑容。前往接收。
其他人急忙跟上。一个个的脚步都是轻飘飘的。
都在幻想着,如果真的有48门重型榴弹炮。自己应该怎么用。怎么虐待日寇。
很快,就看到大量的卡车。还有卡车后面的重炮。
「你们自己上去检查吧!」
「是!」
张庸摆摆手。
签收。然后工具人散去。
总共48门榴弹炮。每门炮配备三辆卡车。
一辆拉炮。
一辆拉炮弹。
一辆拉其他补给。
这是基本配置。
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可以配备五辆卡车。
比如说美帝的榴弹炮部队,就这么奢侈。口径越大,配备的卡车越多。
除了155毫米榴弹炮,还有部分105毫米口径的。
毕竟,各种炮火要交错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无论哪个国家的炮兵团,其实都是混编的。有不同的口径,不同的射程。
「哇!真的有!」
「还有那么多的卡车!」
「真是太富裕了!」
周围的人都是高兴的叫起来。
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上去,挨个摸摸,确信是真的。
尤其是那些155毫米榴弹炮。非常吸引引眼球。直到实物出现,很多人还是难以置信。
自己的部队,真的要开始配备大口径的重炮了?
小鬼子的悲剧马上就要开始了。
「专员,这些都是统帅部配备的?」吴奇伟惊讶。
「你想多了。」张庸面无表情,「统帅部会将那么多重炮配备给你?」
「那...—」
「我想办法搞来的。」
「啊—....」
吴奇伟感慨不已。
专员大人就是厉害啊!神通广大。
居然能够搞来那么多的重炮。十五厘、十厘口径的都有。
这次,轮到南昌的日寇哭爹喊娘了。
日寇的防御阵地即使很坚固,也扛不住大口径榴弹炮的持续轰炸。
迅速将重炮分拨下去。
第四军获得三十六门。65军获得十二门。
65军并没有抱怨。事实上,他们想要玩转这十二门重炮,并不容易。
都是需要张庸亲自下场教导的。手把手的教。
相对于黄埔嫡系来说,非嫡系部队的技术兵种,真的非常欠缺。
但是张庸很有耐心。
零帧起手。从无到有。灵活教学。
没办法,想要快速投放一万吨弹药,肯定得教会人使用啊!
「膨!」
「膨!」
一门门重炮陆陆续续的开火。
教学就是实战。
实战就是教学。
直接拿日寇阵地当目标。
有没有打中?
没关系。炮弹只要落在日寇阵地就行。
国军炮兵需要掌握的,就是如何快速装填,如何按照专员大人的命令,调整各项参数。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有足够的人替换搬炮弹。
一枚弹头30公斤。分装发射药一节6公斤。最多可以装三节。连续搬运,也是很累的。
「轰.」
「轰」
日寇阵地爆发出一团团的火光。
随着剧烈的爆炸,大量的灰尘飞扬起来,硝烟中间笼罩天空。
山下奉文默默的从沙袋后面的缝隙看出去。
远处爆炸持续不断。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这是重炮.
数量很多.
「轰隆—
「轰隆.—
又有更加猛烈的爆炸声传来。
地面似乎都在轻微的颤抖。显然不是一般的重炮。
抬头看天空。烟雾缭绕。看不到国军的轰炸机。但是,可以肯定,就是轰炸机又来了。
地面重炮—
空中航弹—
这是双剑合璧啊!
「该死—..—」」
「可恶—..—」」」
山下奉文暗暗怨念。
开始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那个张庸,来者不善啊!
这一战,有难度!
【未完待续】
日寇车队再次缓缓进入。
但是显得非常低调。两边也没汉奸夹道欢迎。
不敢。
担心又被张庸注意到。
那个家伙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
现在是到了南昌。暂时无视金陵。
但是,你如果在金陵搞什么大型庆祝活动,说不定他又闻着味,又杀过来了。
低调。
千万别让张庸盯上。
反正接下来的日子,都是要艰难维持的。
「司令官阁下,到了。」
「好。」
烟俊六下车。
新的派遣军司令部,在中华门附近。
就是在门口里面一点点。名义上是在城内。其实是属于随时可以跑路那种。
南面的道路,时刻保持畅通。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在南面驻守。
它们的任务,不是抵抗过江的国军,而是保护派遣军司令部撤退。
现在这个情况,谁也不会犯傻,跑去和张庸硬拼。
之前那个大放厥词的阿南惟几,现在完全销声匿迹。一度让外人怀疑他是不是死了。
没有人敢步阿南惟几的后尘。山下奉文也不敢。
所以,烟俊六和坂垣征四郎的心情,都很糟糕,大本营严令,绝对不能放弃南昌。
否则,军法从事。
这是闲院宫载仁亲王发来的电报。
不是**。也不是杉山元。所以,两人都是若寒蝉。
那么,问题来了。
张庸盯上南昌了。
想要守住南昌,首先要抗住张庸。
花钱谁都会。但是没有人告诉它们,钱到底从哪里来?
「请。」
「请。」
没有汉奸迎接。
汪伪**的所有高层,都还没回来呢!
它们比日本人还怕死。
汪兆铭还躲在上海。其他汪伪高层也是。
它们的心思非常简单。就是先等日本人回去金陵,稳定局势再说。
如果日本人回去以后,没有危险,它们再回去。
否则,再来一次中山陵公审.
「八嘎!」
「一群懦夫!」
土肥原贤二破口大骂。
但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因为五十步笑百步。
它土肥原贤二自己还不是一样从金陵逃出来?
还有矶谷廉介也是。
也没见它们留在金陵和张庸死磕啊!
到了一定的位置,谁都不想死。就没有必要撕破脸了。
进入正题。
开始研究如何守着南昌。
南昌周围的日军,指挥官是山下奉文。
有好消息。
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山下奉文手里有三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
三个师团里面,有一个14师团,一个18师团。都是装备比较精良的主力师团。综合战斗力很强。
其中,后者偷袭南昌得手。是占领南昌的重大功臣。
坏消息是,第18师团长百武晴吉,和山下奉文,关系一直不太融洽。
百武晴吉家族五兄弟,个个都很出色。军衔最低都是中将。还横跨海陆两大兵种。背景非常深厚。
而山下奉文的本职,仅仅是14师团长。是临时被授命指挥三个师团。
他不是正式的军司令官。也没成立军万一在指挥协调方面,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内耗。削弱战斗力。
「报告!」
「大本营急电!」
有参谋急匆匆的赶来。
坂垣征四郎看完电报。疑虑顿消。
烟俊六也是感觉松了一口气。暂时应该不会内耗了。
大本营命令成立新的25军。
将驻守南昌周围的三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都纳入其中。
任命山下奉文为25军司令官。全权指挥。
「哟西——」
坂垣征四郎如释重负。
大本营的这个安排,确实是恰到好处。
这样一来,日军内部就没有指挥问题了。可以形成合力。
「报告!」
「大本营急电!」
又有参谋到来。呈上一份电报,坂垣征四郎和烟俊六互相对望一眼。都是有些疑惑。
大本营连续两封急电?似乎有点着急?
但是看完。心情再次轻松。
第二封急电,是要派遣军司令部估算,守住南昌,到底需要补充多少部队,多少武器装备。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两人都品味得到,大本营很生气。
不是对他们生气。是对张庸很生气。
大本营觉得,这次,必须和张庸手腕,遏制其嚣张气焰。
否则,这个家伙到处捣乱,会对日军的整体战略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南方军的兵力集结。
14师团、18师团,都是准备调往南方军的。
但是现在,被张庸牵制着,暂时无法动弹。
怎么办?
不能一退再退。
岳阳可以放弃。
但是南昌不行。
南昌控制周围大片区域。
还可以将国军第三战区和九战区分割。
在日寇占领南昌以后,第三战区想要获得物资补给,会很困难。
那就只有硬扛。
和张庸硬杠。看谁能杠翻谁。
对于这一点,日寇大本营还是很有自信的。
于是由闲院宫载仁亲王出面,召集**、杉山元等人商议。
还有海军的永野修身、丰田副武等人。
表示南昌必须守住。
帝国会最大限度的提供人员和装备。
但是具体需要多少,大本营无法估算。于是交给派遣军司令部。
「司令官阁下」
「我们只要独立混成旅团。不要师团。」
「这———」
「申请三十到五十个独立混成旅团。可以分批次补给。每个月补充五个左右。」
「司令官的意思是,我们要和张庸打烂仗?拖下去?」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烟俊六语调很平静。他现在已经非常务实。
什么三个月灭亡华夏,这种话,休要再提。
现在的他,只想将张庸拖住。
对,就是单纯拖住。
用大量的独立混成旅团作为炮灰。
正规师团,大本营都可以调走。只要给我足够的炮灰就行。
反正都是要死人的。要的是数量,不是质量。
「司令官阁下,你的意思是,战场不局限在南昌。而是整个赣省。我们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零星作战?」
「对!」
烟俊六对坂垣征四郎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是曾经的第五师团长。苔儿庄损失惨重。非战之罪。
无论换了谁去,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对坂垣征四郎的处置,也就是暂时雪藏一段时间。
「但是—」
坂垣征四郎欲言又止。
他是担心张庸不管不顾,一直向前。
话说,这个家伙的战术,就是没有战术。就是直来直去。
偏偏是没有战术的战术,是最难阻挡的。
哪怕是他每天前进一米,最终都会攻克南昌。除非是有天丛云剑将他挡住。
问题是,日军手里,没有天丛云剑。
「参谋长,拖。」
烟俊六当然知道无法阻挡。
但是,可以将张庸的进攻速度,无限推迟。
将一个月拉长到三个月。将三个月拉长到六个月。六个月拉成一年「明白了。」
坂垣征四郎于是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同时,将派遣军需要的资源上报。结果,大本营很快回电。表示完全满足。
对于大本营来说,现在不缺兵员,缺的是重武器。
生产重武器是需要时间的。
既然烟俊六不要重武器,只要兵员,那就太好了。
五十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是分批次补给,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要在半岛和台岛加大征兵力度,就能凑出大量炮灰。
来自半岛和台岛的士兵,在日军高层眼里,本来就是一次性消耗品。
将这两个地方的所有青壮都全部消耗掉,还可以防止出现新的反抗。
根据最新统计,半岛的青壮,有三百万左右。
台岛的青壮更多,有四百万左右。
两者加起来,足足七百万。
可以大部分征集。
呦西!
一举两得。
南昌。
近郊。
野外。
「啪!」
「啪!」
张庸手里挥舞着一根小树枝。
这根小树枝是他从上高带过来的。当时就爱不释手。
那么笔直的一根小树枝啊!长度超过一米五。平均宽度是手指大小。轻便。坚挺。
于是一路走来,路边的所有杂草全部遭殃。
全部都被削头。
没有一根杂草是可以幸存的。
除非是那些早早就低下头的。
周围的人都是见怪不怪。
专员大人这么年轻,小孩子心性,完全可以理解。
何况,就算是大人,如果没有外人,他们自己说不定也会这样做的好吧。
都是刻入童年的记忆啊!
「咦?」
张庸忽然眼前一亮。
发现好大一片草地。
非常平坦。
宽度足够。
不错,简单整理,就有三百米跑道。
霍克-3战斗机可以轻松降落。然后就成了一个最简陋的机场。
然后他就可以从南昌轻松去往其他地方。
歪头。再次测量。
没错。确认无误。
「来人!」
「到!」
「安排几百人,将这里推平了,夯实地面,作为简单跑道。」
「是。」
丁怀忠答应着。然后吩咐下去,这种小事,交给随军的民夫就能干。只要给钱,他们干活很卖力的。
何况现在还有机会吃上大米饭,大肉包子,肉汤.—
「报告专员,吴总司令来了。」
「好。」
张庸将注意力收回来。
吴奇伟是策马到来的。神情很沮丧。
南昌失守,他是有责任的。所以,被统帅部通报批评。
虽然还继续担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职位,但是,看得出,整个人的精气神不太行。
「吴总司令。」
「张专员,卑职惭愧,惭愧」
「吴总司令,不必自责。国军里面,丧师失地以后,还若无其事的,多的是。」
「这——」
吴奇伟沉默。低着头。
听得出,专员大人的怨念似乎很大啊!
当然,不是针对他吴奇伟。而是陈诚。又或者是其他人。
现在,是人都知道,专员大人和陈诚不对付。委座左右为难。经常被夹在中间。
沉默。
「吴总司令,请。」
「谢谢!」
两人找地方坐下来。
吴奇伟简单介绍第九集团军的情况,在淞沪会战的时候,第九集团军是精锐中的精锐。
魔下都是清一色的黄埔嫡系。可以说是最能打的集团军之一。
当场的集团军总司令就是陈诚。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
物是人非—
第九集团军的番号没有变。但是魔下部队,早就轮换无数茬。
精锐的黄埔嫡系早就调出。编排进来补充的,乃是粤军自己的部队。包括第四军,还有65军。
要说第四军还有一点战斗力。毕竟是当初北伐铁军的底子。
但是那个65军,就是完全凑数的。
「还能一战吗?」
「当然能。」
吴奇伟振奋精神。
张庸于是招招手。让其他人都上来。
包括第四军军长欧震。第65军军长黄国梁。还有部分师长。
张庸忽然注意到,粤军的军装,有点偏向于蓝灰色。和新四军的有点相似。远看基本没区别。
「我真是笨」
「新四军和第四军有渊源——」
「军装基本上就是一脉相传,当然非常相似—」
张庸后知后觉。
直到1940年7月,国军的军装,依然是非常杂乱的。没有统一。
在统一军装方面,地方派系完全没意见。
只要老蒋舍得将军装下发,大家都愿换。
黄绿色的军装,看起来也不错。
唯独老蒋自己反对。
为什么?
供应不起。
不舍得掏钱。
于是军装还是五花八门。
「吴总司令。」
「在。」
「你们有多余的军装吗?拨付给我一万套。」
「没有那么多—」
「三千?」
「好的。」
吴奇伟答应了。
三千套军装,他还是有的。
相对于其他地方派系,粤军手里还有一点点钱。
第四战区也没有太多的战事。后方的服装厂可以正常运作。产量暂时还能满足需要。
「谢谢!」
「我用武器装备和你们换。」
「法制155毫米榴弹炮。」
张庸笑眯眯的。
顿时,周围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没听错吧。
专员大人说什么来着?
155毫米榴弹炮?
老天爷!
真的是口径155毫米的大家伙吗?
吴奇伟也是微微一愣。
「你说—」
「法制155毫米榴弹炮。口径155毫米。最大射程十三公里。给你们第九集团军配备四十八门。」
「啊...·
一片惊呼声。
这次,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没错,确实是口径155毫米的大家伙!
比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150毫米榴弹炮还大一点点。
但是!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有四十八门!
天!
这个数字很夸张了。
须知道,那是155毫米的重炮啊!
之前偌大的国府,好像也只有五十门150毫米的重榴炮。
结果,现在,一个第九集团军就能拥有?
「专员,你是说真的吗?」
「稍候,等一下就送到。」
张庸懒得解释。
还是等系统将榴弹炮送到再说。
当然是真的。
没有重榴炮,如何释放一万吨的弹药量?
也不知道系统是怎么计算的。总之,这个任务,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即使有上百门的155毫米重炮,也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送来四十八门,只是入场券。以后会有更多。
等炮兵熟悉了,就可以扩散了。
安静。
没有人出声。
都在全神贯注的等着重炮送来。
结果·
「报告!」
很快就有军官跑来,说是西南方向,来了大量的卡车。
卡车的后面,拖拽着很多的重炮。
很多卡车的上面,还装满了炮弹。
「吴总司令,请。」
「专员,请。」
张庸面带笑容。前往接收。
其他人急忙跟上。一个个的脚步都是轻飘飘的。
都在幻想着,如果真的有48门重型榴弹炮。自己应该怎么用。怎么虐待日寇。
很快,就看到大量的卡车。还有卡车后面的重炮。
「你们自己上去检查吧!」
「是!」
张庸摆摆手。
签收。然后工具人散去。
总共48门榴弹炮。每门炮配备三辆卡车。
一辆拉炮。
一辆拉炮弹。
一辆拉其他补给。
这是基本配置。
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可以配备五辆卡车。
比如说美帝的榴弹炮部队,就这么奢侈。口径越大,配备的卡车越多。
除了155毫米榴弹炮,还有部分105毫米口径的。
毕竟,各种炮火要交错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无论哪个国家的炮兵团,其实都是混编的。有不同的口径,不同的射程。
「哇!真的有!」
「还有那么多的卡车!」
「真是太富裕了!」
周围的人都是高兴的叫起来。
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上去,挨个摸摸,确信是真的。
尤其是那些155毫米榴弹炮。非常吸引引眼球。直到实物出现,很多人还是难以置信。
自己的部队,真的要开始配备大口径的重炮了?
小鬼子的悲剧马上就要开始了。
「专员,这些都是统帅部配备的?」吴奇伟惊讶。
「你想多了。」张庸面无表情,「统帅部会将那么多重炮配备给你?」
「那...—」
「我想办法搞来的。」
「啊—....」
吴奇伟感慨不已。
专员大人就是厉害啊!神通广大。
居然能够搞来那么多的重炮。十五厘、十厘口径的都有。
这次,轮到南昌的日寇哭爹喊娘了。
日寇的防御阵地即使很坚固,也扛不住大口径榴弹炮的持续轰炸。
迅速将重炮分拨下去。
第四军获得三十六门。65军获得十二门。
65军并没有抱怨。事实上,他们想要玩转这十二门重炮,并不容易。
都是需要张庸亲自下场教导的。手把手的教。
相对于黄埔嫡系来说,非嫡系部队的技术兵种,真的非常欠缺。
但是张庸很有耐心。
零帧起手。从无到有。灵活教学。
没办法,想要快速投放一万吨弹药,肯定得教会人使用啊!
「膨!」
「膨!」
一门门重炮陆陆续续的开火。
教学就是实战。
实战就是教学。
直接拿日寇阵地当目标。
有没有打中?
没关系。炮弹只要落在日寇阵地就行。
国军炮兵需要掌握的,就是如何快速装填,如何按照专员大人的命令,调整各项参数。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有足够的人替换搬炮弹。
一枚弹头30公斤。分装发射药一节6公斤。最多可以装三节。连续搬运,也是很累的。
「轰.」
「轰」
日寇阵地爆发出一团团的火光。
随着剧烈的爆炸,大量的灰尘飞扬起来,硝烟中间笼罩天空。
山下奉文默默的从沙袋后面的缝隙看出去。
远处爆炸持续不断。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这是重炮.
数量很多.
「轰隆—
「轰隆.—
又有更加猛烈的爆炸声传来。
地面似乎都在轻微的颤抖。显然不是一般的重炮。
抬头看天空。烟雾缭绕。看不到国军的轰炸机。但是,可以肯定,就是轰炸机又来了。
地面重炮—
空中航弹—
这是双剑合璧啊!
「该死—..—」」
「可恶—..—」」」
山下奉文暗暗怨念。
开始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那个张庸,来者不善啊!
这一战,有难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