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如豆 第77章 师徒夜话一

小说:一灯如豆 作者:葡萄无牙 更新时间:2022-04-27 14:26:07 源网站:新笔趣阁
  “徒儿,这几日为师诸事未有多问,在一旁静观。</p>

  你这些天安排的事情,我也都看在眼里,总觉得你每日争分夺秒,一刻也歇息不得。</p>

  吴克用家族的这些管事,签了投名状之后立刻就用起来,一天都没有延迟。</p>

  处置数量如此大的房庄田产,也是要求月内就出手,哪怕利益折损些许也顾不得。</p>

  还有让这八队管事,每一队都带回2百名少年,这可1600人呐!</p>

  需知,我们现在的人手已经不少了,少年也有千余。</p>

  还有现在这个天梯……</p>

  徒儿,你现在毕竟才13岁,未来的日子长的很。</p>

  看现在的情形,师父感觉到你身上的压力非常大,好像有鞭子在后面催促一样,真的有这个必要吗?”</p>

  赵少玉老先生缓缓道来,眉头中带着忧虑的神色看着赵怀:</p>

  这个孩子,为什么有如此重的紧迫感?</p>

  他的压力为何如此大?一刻都歇息不得啊。</p>

  整个神仙山庄的众人,只有赵少玉老先生从平素里的蛛丝马迹,看出赵怀如焦虑,这是真正关心他的长辈。</p>

  既然收为了弟子,赵少玉老先生就准备把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包括行军布阵,天文地理、奇门八卦乃至于道家所学。</p>

  至于自己这一身惊天的艺业,以赵怀现有的资质,只能是有多少学多少,肯定无法完整地继承衣钵。</p>

  这也是唯一遗憾的事情,天下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p>

  赵怀抬脸望着师傅,灵动的眼神中满是真诚,蕴含着一丝深邃。</p>

  “师父,赵怀的家世您也知道,自幼丧母,稚龄丧父,族人卑薄贪婪,逼嫁长姐。</p>

  更有族老夺占祖屋,致赵怀居无所,衣无遮,食无着,几乎冻死在破窑中。</p>

  赵怀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冒着寒天腊月的风雪,捡拾柴火,只盼望能够度过这个严酷寒冬。</p>

  谁知,在荒原上又碰到一群野狼,这一切真是险死还生,令徒儿迅速的成长起来。</p>

  凡此种种,才真正的促成赵怀心智的改变。</p>

  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施舍和同情,充满了满满的恶意。</p>

  北宋皇权的倾倒,背负着家族的耻辱和骂名,胡虏肆虐中原,蒙古骑兵年复一年的入侵和杀戮,就好像噩梦永无休止。</p>

  身处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战火连绵,宗嗣流落飘零时代,该如何的延续香火传承。</p>

  如何能够不抓紧每一分的时间,壮大自身的实力。”</p>

  “徒儿所言极是,那你对今后又是如何筹谋呢?”郑少玉老先生目光中透露着满意神色。</p>

  “师傅在上,徒儿也就敞开心扉狂妄一言。”</p>

  赵怀自信的拱手作礼,看起来胸有成竹,“我们现在占据了神仙山庄,就拥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牢固根据地。</p>

  所虑者,唯有实力欠缺而己。</p>

  现今钱粮不缺,时间上尚充裕,弟子迫切想发展自己的亲信武装势力。</p>

  唯家族乡亲及家奴耳!</p>

  只要有3000精锐在手,培养出来如臂指使。</p>

  在这个乱事之中,</p>

  退……可以保证身家性命,不虞旦夕倾覆之祸,即便金国朝庭大厦翻沉,亦可保盍族安全无忧。</p>

  静……可观天下大势,风云变动,握一军稳坐钓鱼台。</p>

  进……可趁乱取关隘险要之地割据一方,再图良策。</p>

  师父,时间紧迫啊!</p>

  一旦蒙古人入主中原,整个中原地区都会成为蒙古人的牧马地。</p>

  以蒙古人的历来的残暴习性,视汉人如猪如狗,将会是华夏民族空前的灾难。</p>

  千里无鸡鸣,遗民百不存一,没有多少时间了。”</p>

  赵怀言辞恳切地把自己的企图和盘托出,令郑少玉先生频频点头。</p>

  他这一番的谋划,应该说是这个年龄能做到的最好了。</p>

  流露出来的点滴勃勃野心,也符合郑少玉先生的判断。</p>

  “徒儿,既然你有如此雄心,师父定要助你一臂之力。”</p>

  郑少玉傲然的拈须而笑,从赵怀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他准备发展3000奴隶少年做何用?</p>

  教授奴隶少年读书写字,骑马射箭练武,决非用作炮灰士卒,而是另有大用。</p>

  想当年汉武帝刘彻在上林宛练兵,而后的羽林卫年轻军官大放异彩,成就了汉武大帝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赫赫武功。</p>

  如今,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出现了。</p>

  “这些少年你尽管放心,读书写字、骑马射箭之余,为师帮你挑些好的出来尽心传授,必能派上大用场。”</p>

  “如此多谢恩师。”</p>

  赵怀喜不自胜,有学富五车、才能非凡的老师出马,这些拔尖的少年必然会更上一层楼。</p>

  “哈哈哈!你我师徒还说什么两家话,”</p>

  “师父,在遇到您老人家之前,我一直是独自奋斗,为的只是求生活下来。</p>

  赵怀自幼失牯,无法依赖别人,只</p>

  能逼着自己闯一条生路出来。</p>

  在雪原遭遇狼群之后,赵怀就感觉到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经常会在半夜里惊醒,然后彻夜无法入眠。</p>

  对我来说,只有不断的强大,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正途。”</p>

  赵怀的声音清亮沉稳,条理清晰,细致,好像在叙述别人的故事。</p>

  可是,郑召玉老先生分明的听出了一种无奈和不屈的精神,在奋力的挣扎出一条生路</p>

  一番话说完,郑少玉老先生心弦波动,从心底深处被触动了:</p>

  这个孩子,苦难让他的心智早早地成长起来。</p>

  只是这种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不知道是福是祸?</p>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饱经磨难的少年更懂得珍惜,心智成长的也更快。</p>

  早在汉朝之后,少年13~14岁就可以成丁,顶门立户成家立业。</p>

  更早的也有,到了如今金国时候,也差不多十四、五岁就可以成家立业了。</p>

  赵怀从小饱经磨难,面临种种的艰难困苦环境,更是在生死线上走了一圈。</p>

  更兼之自幼饱读诗书,对这个社会看的更明白一些,心智也更为成熟。</p>

  “唉!孩子……这些年也苦了你了。!</p>

  你说的这些师父都明白,而且,蒙古人的残暴师父更了解。</p>

  北地蒙古人统治区的汉民生死直如草芥,杀戮无半分顾忌,直如人间地狱。</p>

  只是,大金国尚有甲兵六十余万,并非无一搏之力,谈之大厦将倾恐怕为时过早吧?”</p>

  郑召玉老先生只看到了表面的繁华,金国军容鼎盛。</p>

  重骑兵有近二万铁浮屠,轻骑兵有十五万铁骝子,还有40多万步兵占据关隘要塞之地,军容鼎盛。</p>

  大金国虽然国土缩小了一半不止,从东到西依然有5000余里,南北2600余里,大小城池百余座,是个相当强大的皇权帝国。</p>

  这个时代的信息相当闭塞,更多腐朽的东西是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的。</p>

  谁也料想不到,如此大的一个帝国,短短三二年就会轰然倒塌,这种情况谁也无法接受。</p>

  作为一个存在百余年,疆域广达万里的大帝国,虽然对蒙古人屡战屡败,在人们惯性思维中,依然不认为金国已经腐朽到一推就倒的地步。</p>

  这种表面强大的光鲜景象,迷惑了绝大部分人,包括阅历丰富的老师郑少玉先生。</p>

  “老师,年前时分,我偶然机会接触到朝廷户部的数据。</p>

  金国与蒙古人开战数十年以来,金国连战连败,损失军队超过180多万,兵甲器械无数。</p>

  如今,北地包括燕京半边江山已失,富饶广袤的江淮,山东,河北等地,也完全的脱离了金国的掌控之中。</p>

  塞外女真一族迁徙到关内的人口,最高时曾达到600万,如今只剩下不到130万。</p>

  曾经彪悍无敌的女真骑兵,威震天下的铁浮屠重骑兵,在蒙古骑兵面前变成了挨打的靶子,屡战屡败。</p>

  今年,北方大地普遍下了历年来最大的一场雪,对于蒙古草原来说,就是最严重的白灾。</p>

  想必现在,蒙古的王庭已经开始筹备,对金国的灭国之战了……”</p>

  说完,赵怀静静的看着郑少玉先生,眼睛里满是睿智之色。</p>

  女真人口从鼎盛时600多万,到现在竟然只剩下130余万了!</p>

  怎么……情况已经糟到了这种程度吗?</p>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p>

  郑少玉老先生更加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将亡。</p>

  作为金国统治民族,女真一族的人口就是金国的统治基础和核心。</p>

  人口多国家统治就稳定,人口少,后果不堪设想……</p>

  130多万人统治人口4000万的广袤疆域,还要面临开春以后,蒙古骑兵的猛烈打击,这确实是一场灭国战争。</p>

  此前,郑少玉老先生不知道金国女真人口已经少到这个程度。</p>

  据徒儿赵怀说,这个数字来自于金国朝廷户部,那么肯定不会有错的。</p>

  如此一来所有问题就明白了,徒儿的举动全是未雨绸缪之举,能够清踅看到这一点,并且有魄力执行下去,实属不易。</p>

  此子,枭雄也!</p>

  郑少玉看着找回的目光满是欣慰,此子心情刚毅果决,更难得的是目光敏锐,能够在浩渺繁杂的信息中,敏锐的发现最关键点。</p>

  可谓:钟天地之灵慧,殊为难得。</p>sxbiquge/read/65/65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