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伊尔的脚步在冰冷古老的石阶上微微一顿,鞋底与岩石摩擦出几不可闻的轻响,在这绝对寂静的上升通道中却显得格外清晰。他离那象征着力量与责任的本源之羽仅一步之遥,却主动选择了背离。此刻,他心中唯一的念头是尽快返回那片需要他守护的边陲之地,返回那个拥有晨星之魂的孩子身边。
“且慢,我的孩子。”
老头子——教皇加百列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共振,在这片由星辰与法则构成的秘殿中回荡,精准地穿透了马萨伊尔急于离去的心绪。那声音里没有命令,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洞明与一种不容拒绝的温和力量。
马萨伊尔停下脚步,却未立刻回头。他能感觉到老头子正缓步走近,那平稳的脚步声与自身尚未完全平复的心跳形成了微妙对比。
“既然来了,何必如此匆忙离去?”老头子已与他并肩,同样仰望着那向上延伸、仿佛通往另一个截然不同世界的幽深阶梯。阶梯的尽头,隐约有凡间的微光与喧嚣渗下,与这片星辉秘殿的永恒寂静形成尖锐反差。“时代的浪潮正在猛烈拍打教廷的基石,有些景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比你仅仅在我口中听闻的碎片,或许更能让你理解我们如今所面临的……是何等复杂而危险的局面。”
他侧过头,那双能看透世间太多悲喜的眼睛注视着马萨伊尔棱角分明的侧脸:“更何况,过几日,便是一年一度的‘天国诞生日’。届时,整个圣都,整个教廷的心脏,将在中央广场举行前所未有的盛大典礼。你既然身在此地,不妨暂且留下,亲眼看看,如今的教廷,是如何‘敬拜’天国的,是如何在梅塔特隆的理念下,运转这台庞大的信仰机器的。”
马萨伊尔沉默着,阴影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流转。他确实需要了解,需要洞察。放弃即时取回力量,意味着他必须在智慧与信息的层面占据优势。知己知彼,方能在这光暗交织的迷局中,为斯塔尔,也为自己的未来,寻得一线生机。他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动作轻微,却带着千钧的重量。“好。”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马萨伊尔化身为一抹无声的阴影,在老头子教皇看似随意的引领下,穿行于圣都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与暗流汹涌的隐秘角落。教皇并未大张旗鼓,只是以巡视教务、接见远方隐修者为名,带着这位身份特殊的“访客”,近距离观察着教廷的“新貌”。
他们再次走过那条巨大的中央广场。白日里,三条以不同颜色缎带严格区分的通道更加刺眼。老头子平静地指向那些新矗立起来的、以整块黑曜石打磨而成的“奉献计量碑”。碑体光滑如镜,却冰冷无情,上面以闪烁的金色符文实时滚动显示着三条通道信众的捐献总额,数字庞大得令人咋舌。平民通道的数字增长缓慢而坚韧,贵族通道则不时跳跃,每一次大幅增长都引来附近圣职者赞许的目光。
“‘激励虔诚’,”老头子重复着这个官方称谓,语气平淡得像在描述天气,但那深陷的眼窝里,却藏着化不开的疲惫,“你看,这就是梅塔特隆理念的体现之一。他认为,信仰若无法量化,便难以管理;奉献若无法比较,便缺乏动力。可量化的奉献,被视作衡量信仰纯度与热忱的一种……便捷尺度。”
马萨伊尔的目光扫过那些在平民通道中蜷缩着身子,小心翼翼将带着体温的铜币投入指定箱篓的信徒,他们脸上混杂着希冀与惶恐,仿佛投入的不仅是钱财,更是全家赖以生存的保障,以及换取天国门票的微薄筹码。他沉默不语,只觉得那冰冷的计量碑,像一只贪婪的眼睛,吞噬着卑微的希望。
他们参观了数座重新修缮、极尽奢华的侧殿。这里曾是陈列历代圣徒遗迹、讲述救赎故事的地方,如今却被更多崭新的天使雕像占据。这些雕像以圣洁的白玉和闪亮的秘银雕琢,每一尊都高达数米,姿态完美无瑕,羽翼舒展充满力量感,面容英俊却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眼神统一地俯瞰下方,带着一种非人的、绝对的威严。昔日那些象征着怜悯抚慰、智慧启迪、英勇守护的细微表情和独特气质,已荡然无存。
“统一的形象,”老头子轻声解释,像是在自言自语,“据说,这有助于凝聚信念,消除因个体理解差异而产生的……歧义。避免不必要的,甚至危险的解读。”他的手指轻轻拂过一尊雕像冰冷的基座,那上面刻着梅塔特隆的律法之眼徽记。
他们还悄然进入了圣典编纂院的核心区域。这里曾是教会智慧的源泉,学者们皓首穷经,争论教义,从古老启示中汲取应对现实的灵感。如今,这里更像一个高效运转的工坊。长长的桌案旁,抄写员和低阶学者们埋头疾书,生产着格式统一、标题醒目的祷文小册和宣教指南。内容千篇一律地强调对教会权威的绝对服从、对奉献行为的极力推崇,以及对“天国君王梅塔特隆指引”的反复感恩。那些曾经充满思辨与灵性火花的古老哲学、那些记录天使与凡人互动、充满人性温暖的传说,已被视为“不合时宜”或“容易引发误解”而束之高阁。
老头子拿起一本刚刚装订完成、封面烫金的小册子,纸张光滑,印刷精美,散发着油墨的清香。他苍老的手指在上面缓缓摩挲,仿佛想从中感受到一丝残存的温度。“效率很高,不是吗?”他喃喃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嘲讽,“只是,它们失去了与灵魂深处对话的深度,变成了……驯化的工具。”
马萨伊尔默默地观察着,感受着。这里的每一处细节,从建筑风格到人员举止,从仪式流程到宣传口径,都在系统地强化着秩序、层级、奉献与绝对权威。圣光的力量依旧充斥在空气中,宏大而耀眼,却失去了往日那种能浸润心田、温暖灵魂的感召力,变成了一种带有无形压迫感的、冰冷的辉煌。他看到了许多低阶圣职者眼中的迷茫与被严格规训后的顺从,也看到了那些身处管理阶层者脸上的精明、疲惫,以及对这套新规则或无奈接受、或如鱼得水的娴熟。
其间,老头子甚至带着马萨伊尔参加了一次在至高光明大圣堂内举行的晨间祷告。那是一座能容纳数千人的宏伟殿堂,高耸的穹顶上绘着天国胜景,彩绘玻璃将阳光滤成斑斓而肃穆的色彩。成千上万的信众在身穿统一白袍的引导者指挥下,用整齐划一、几乎听不出个人情感的声音念诵着祷文,起身、跪拜、划十字的动作精准得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圣歌由庞大的唱诗班和巨大的管风琴共同奏响,恢弘磅礴,震动着每个人的耳膜和心脏。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那么井然有序,无可挑剔。
然而,马萨伊尔却感到一种灵魂被无形之手强行格式化、剥离了个体独特性的寒意。他尤其注意到,在那些被反复吟诵的祷文中,对“天国君王梅塔特隆的指引与庇护”的提及频率和位置,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更古老、更泛化的“圣光恩典”或“神之慈悲”的呼唤。梅塔特隆的意志,正在潜移默化地成为信仰的唯一核心。
“感觉如何?”仪式结束后,离开那依旧回荡着圣歌余音的庞大圣堂,老头子问道。清晨的阳光照在他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非但没有带来暖意,反而显得有些刺眼和苍白。
马萨伊尔沉默地走了一段,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如同耳语:“像一个……规模空前、运转精良的巨大工坊。”他斟酌着词语,试图准确描述内心的感受,“它在高效地生产着统一规格的‘虔诚’。但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我听不到灵魂真实的声音,感受不到信仰应有的、鲜活而多样的悸动。”
老头子没有反驳,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承载了太多无法言说的重量。他抬起头,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目光投向圣都中心,那座被改造得愈发尖锐、直插云霄、仿佛要刺破天穹的圣堂主尖顶,那里是梅塔特隆意志在凡间最集中的体现。“做好准备吧,明天,就是‘天国诞生日’了。你会看到这台‘工坊’,当它开足马力,全力运转时,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盛景’。”
……
天国诞生日当天。
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中央广场及其周边所有能立足的区域,已然被人潮填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狂热与隐隐不安的躁动。比起马萨伊尔前几日所见,眼前的景象更加夸张和具有戏剧性。三条通道被更加鲜艳、更加宽大的丝绸缎带和更多神情冷峻、全身覆甲、手持闪耀圣光武器的教会卫士严格隔开,界限分明得如同鸿沟。
平民通道依旧是最为漫长、拥挤而沉默的一列,人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脸上刻着生活艰辛的痕迹,眼神中大多是对未来的茫然与对权威的敬畏。富商与贵族通道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华丽的马车在广场边缘排成长龙,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们互相致意,谈笑风生,仆从们捧着或抬着各种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奉献品”,他们的到来本身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展示。而圣职者通道则秩序井然,不同等级的神职人员穿着代表身份的圣袍,步履沉稳,神情肃穆,透露出一种与世俗权力紧密相连的重量感。
广场的四周,一夜之间仿佛又新增了数十尊更加巨大、更加威严的天使雕像。它们不再是传统的守护姿态,而是统一地手持由光能量凝结而成的长剑、战锤或长矛,仿佛一支即将开赴前线、碾碎一切异端的天国军团,肃杀之气如同实质般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那座最高的讲经台被装饰得金碧辉煌,仿佛纯金打造,上面用最浓郁的色彩刻画着梅塔特隆那象征着“绝对秩序”的核心符文——一个被无数规整射线严密环绕、仿佛能洞察并审判一切的律法之眼。
当时辰到来,钟声响彻全城,老头子教皇身披最为隆重、绣满金色符文与神圣场景的沉重祭披,在众多高阶枢机主教和圣殿骑士团团长的簇拥下,登上了讲经台。他的出现,立刻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跪拜,声浪几乎要掀翻天空。然而,马萨伊尔凭借其超凡的感知,敏锐地捕捉到,在教皇身侧稍后一步的位置,稳稳站立着一位身披象征审判与权威的猩红长袍、面容冷峻如同岩石、眼神锐利如鹰隼的中年枢机主教。根据老头子之前的暗示,这位便是如今权势熏天的审判庭领袖,霍利根——梅塔特隆新秩序在教廷内部最坚定、也最无情的推行者与执行者。他的存在,像一团阴影,笼罩在教皇那看似至高无上的光环之下。
庆典在震耳欲聋的宏大圣歌中正式开启。无数纯白的鸽子被同时放飞,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象征着和平与圣灵的降临。然而,在那数十尊杀气腾腾的天使军团雕像的冷漠注视下,这象征和平的景象显得如此脆弱、刻意,甚至带着一丝反讽的意味。
老头子教皇开始了他的演讲。他的声音依旧温和而充满智慧,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慈悲。他追溯天国的荣光,呼吁信众保持内心的真诚与纯洁,追寻圣光最初照耀人心的本质,强调信仰是心与心的联结。他的话语本身充满了力量,但在如今这个被精心设计、无处不在强调秩序、奉献与绝对权威的场域中,这些话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膜所阻挡,少了一些能直接穿透灵魂、引发共鸣的力量,反而被那弥漫全场、冰冷而辉煌的氛围所稀释、包裹,显得有些……遥远而无力。
紧接着,霍利根枢机主教上前一步。他甚至没有等待教皇话语的余音完全消散,便以一种洪亮、铿锵、充满不容置疑权威感的声音开始了他的宣讲。魔法将他的声音放大,清晰地传到广场上每一个角落,甚至压过了尚未完全停息的圣歌回响。他同样颂扬天国的荣光,但重点截然不同。他慷慨激昂地列举着在“伟大而英明的天国君王梅塔特隆的指引下”,教廷近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包括清除“异端思想”、统一信仰仪式、以及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力量”。他极力鼓吹对教会、对天国君王意志的毫无保留的奉献与绝对服从,宣称这才是获得庇护、通往救赎的唯一正途。他的话语极具煽动力和压迫感,尤其是对那些平民通道的信徒而言,他们眼中闪烁着混合了敬畏、对救赎的渴望以及对偏离“正轨”的恐惧的光芒,纷纷将手中攥得汗湿的、本就微薄无比的财物,更加用力地、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投入那仿佛深不见底的奉献箱中。
马萨伊尔隐藏在广场边缘一座高大建筑投下的阴影里,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注视着这场宏大而诡异的演出。他看到霍利根在演讲时,目光几次如同冰冷的探照灯般扫过平民通道,那眼神中并非牧者应有的怜悯,而是一种审视、评估,以及……看到庄稼成熟等待收割般的满意。他也敏锐地注意到,在贵族通道那边,几位颇具影响力的商界巨擘和世袭贵族领袖,与讲经台上的霍利根有着几次极其短暂、却意味深长的眼神交流,彼此心照不宣,仿佛在确认着某种默契或交易。
这场盛大的庆典,与其说是一场发自内心的、对天国诞生的敬拜与感恩,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旨在展示梅塔特隆新秩序强大力量、强化其无上权威、并进行大规模精神与物质动员的公开仪式。
就在庆典气氛被霍利根的演讲推向最高潮,万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齐声高呼着对天国、对梅塔特隆君王、对教会的狂热赞颂,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整个广场之时——
马萨伊尔感到怀中贴身收藏的那枚黑色鹅卵石,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如同冰针刺入皮肤般的灼热感。
是巫妖优雅!
他心中猛地一凛,立刻凝神屏息,悄然将一丝意念沉入那作为联系信物的鹅卵石中。
下一秒,优雅那带着惯有戏谑腔调、却又难得夹杂着一丝严肃与警惕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清晰得如同耳语:
“嘿,我亲爱的、选择继续当‘凡人’的朋友,希望你在那座金光闪闪的圣都里玩得‘愉快’。”优雅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是在感知着什么,“长话短说,只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你老家,草坪镇西边那片我们都很熟悉的乱石坡,最近空间结构有些不太安稳,波动异常。虽然非常非常微弱,像是隔着厚厚的毛玻璃在观察,但感觉……嗯,不太像是之前那些女巫们惯用的、带着硫磺和绝望味儿的手法。这波动有点……奇怪,有点熟悉,但我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感受过。总之,透着股不对劲。你最好心里有个数,别光顾着在圣都看热闹。”
信息传递得很快,也很简洁,仿佛优雅那边也在顾忌着什么。话音刚落,联系便迅速中断,那枚鹅卵石也恢复了冰冷的常态。
马萨伊尔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骤然下沉。
乱石坡?又是那里!空间异常?熟悉的波动?却不是女巫的手笔?
在这个梅塔特隆的影响力无孔不入、正在举行规模空前的“诞生日”庆典的圣都,在这个光明的表象下暗流汹涌的时刻,远在帝国边境、他誓言守护的草坪镇,竟然再次出现了不明缘由的异常!而且,这次连优雅都感到陌生而熟悉,这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巧合!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再次穿透喧嚣的人群,精准地投向那座金光耀眼的讲经台。台上,老头子教皇的身影在霍利根那极具压迫感的气场旁边,显得有些孤独和僵滞。台下,是沸腾的、被引导的狂热。
光明的盛典之下,浓重的阴影正在无声地蔓延、滋长。这阴影不仅仅笼罩着这座神圣而扭曲的圣都,更如同一条毒蛇,悄然潜行,再次指向了他出发的地方,指向了那个宁静的边陲小镇,指向了那个体内沉睡着晨星之魂、名为斯塔尔的孩子。
他不能再停留了。一刻也不能!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圣歌声、钟鸣声依旧在圣都上空回荡、交织,编织着一幅“盛世荣光”的图景。然而,马萨伊尔已毫不犹豫地转身,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又像是被风吹散的薄雾,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被神圣光环与喧嚣人潮共同包裹的广场。
他必须立刻返回草坪镇。圣都的假象与真实,他已然看清。而真正的风暴眼,那可能颠覆一切的危机,或许正在他最初启程、也是他最终要守护的地方,悄然凝聚成形。他的时间,不多了。
“且慢,我的孩子。”
老头子——教皇加百列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共振,在这片由星辰与法则构成的秘殿中回荡,精准地穿透了马萨伊尔急于离去的心绪。那声音里没有命令,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洞明与一种不容拒绝的温和力量。
马萨伊尔停下脚步,却未立刻回头。他能感觉到老头子正缓步走近,那平稳的脚步声与自身尚未完全平复的心跳形成了微妙对比。
“既然来了,何必如此匆忙离去?”老头子已与他并肩,同样仰望着那向上延伸、仿佛通往另一个截然不同世界的幽深阶梯。阶梯的尽头,隐约有凡间的微光与喧嚣渗下,与这片星辉秘殿的永恒寂静形成尖锐反差。“时代的浪潮正在猛烈拍打教廷的基石,有些景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比你仅仅在我口中听闻的碎片,或许更能让你理解我们如今所面临的……是何等复杂而危险的局面。”
他侧过头,那双能看透世间太多悲喜的眼睛注视着马萨伊尔棱角分明的侧脸:“更何况,过几日,便是一年一度的‘天国诞生日’。届时,整个圣都,整个教廷的心脏,将在中央广场举行前所未有的盛大典礼。你既然身在此地,不妨暂且留下,亲眼看看,如今的教廷,是如何‘敬拜’天国的,是如何在梅塔特隆的理念下,运转这台庞大的信仰机器的。”
马萨伊尔沉默着,阴影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流转。他确实需要了解,需要洞察。放弃即时取回力量,意味着他必须在智慧与信息的层面占据优势。知己知彼,方能在这光暗交织的迷局中,为斯塔尔,也为自己的未来,寻得一线生机。他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动作轻微,却带着千钧的重量。“好。”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马萨伊尔化身为一抹无声的阴影,在老头子教皇看似随意的引领下,穿行于圣都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与暗流汹涌的隐秘角落。教皇并未大张旗鼓,只是以巡视教务、接见远方隐修者为名,带着这位身份特殊的“访客”,近距离观察着教廷的“新貌”。
他们再次走过那条巨大的中央广场。白日里,三条以不同颜色缎带严格区分的通道更加刺眼。老头子平静地指向那些新矗立起来的、以整块黑曜石打磨而成的“奉献计量碑”。碑体光滑如镜,却冰冷无情,上面以闪烁的金色符文实时滚动显示着三条通道信众的捐献总额,数字庞大得令人咋舌。平民通道的数字增长缓慢而坚韧,贵族通道则不时跳跃,每一次大幅增长都引来附近圣职者赞许的目光。
“‘激励虔诚’,”老头子重复着这个官方称谓,语气平淡得像在描述天气,但那深陷的眼窝里,却藏着化不开的疲惫,“你看,这就是梅塔特隆理念的体现之一。他认为,信仰若无法量化,便难以管理;奉献若无法比较,便缺乏动力。可量化的奉献,被视作衡量信仰纯度与热忱的一种……便捷尺度。”
马萨伊尔的目光扫过那些在平民通道中蜷缩着身子,小心翼翼将带着体温的铜币投入指定箱篓的信徒,他们脸上混杂着希冀与惶恐,仿佛投入的不仅是钱财,更是全家赖以生存的保障,以及换取天国门票的微薄筹码。他沉默不语,只觉得那冰冷的计量碑,像一只贪婪的眼睛,吞噬着卑微的希望。
他们参观了数座重新修缮、极尽奢华的侧殿。这里曾是陈列历代圣徒遗迹、讲述救赎故事的地方,如今却被更多崭新的天使雕像占据。这些雕像以圣洁的白玉和闪亮的秘银雕琢,每一尊都高达数米,姿态完美无瑕,羽翼舒展充满力量感,面容英俊却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眼神统一地俯瞰下方,带着一种非人的、绝对的威严。昔日那些象征着怜悯抚慰、智慧启迪、英勇守护的细微表情和独特气质,已荡然无存。
“统一的形象,”老头子轻声解释,像是在自言自语,“据说,这有助于凝聚信念,消除因个体理解差异而产生的……歧义。避免不必要的,甚至危险的解读。”他的手指轻轻拂过一尊雕像冰冷的基座,那上面刻着梅塔特隆的律法之眼徽记。
他们还悄然进入了圣典编纂院的核心区域。这里曾是教会智慧的源泉,学者们皓首穷经,争论教义,从古老启示中汲取应对现实的灵感。如今,这里更像一个高效运转的工坊。长长的桌案旁,抄写员和低阶学者们埋头疾书,生产着格式统一、标题醒目的祷文小册和宣教指南。内容千篇一律地强调对教会权威的绝对服从、对奉献行为的极力推崇,以及对“天国君王梅塔特隆指引”的反复感恩。那些曾经充满思辨与灵性火花的古老哲学、那些记录天使与凡人互动、充满人性温暖的传说,已被视为“不合时宜”或“容易引发误解”而束之高阁。
老头子拿起一本刚刚装订完成、封面烫金的小册子,纸张光滑,印刷精美,散发着油墨的清香。他苍老的手指在上面缓缓摩挲,仿佛想从中感受到一丝残存的温度。“效率很高,不是吗?”他喃喃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嘲讽,“只是,它们失去了与灵魂深处对话的深度,变成了……驯化的工具。”
马萨伊尔默默地观察着,感受着。这里的每一处细节,从建筑风格到人员举止,从仪式流程到宣传口径,都在系统地强化着秩序、层级、奉献与绝对权威。圣光的力量依旧充斥在空气中,宏大而耀眼,却失去了往日那种能浸润心田、温暖灵魂的感召力,变成了一种带有无形压迫感的、冰冷的辉煌。他看到了许多低阶圣职者眼中的迷茫与被严格规训后的顺从,也看到了那些身处管理阶层者脸上的精明、疲惫,以及对这套新规则或无奈接受、或如鱼得水的娴熟。
其间,老头子甚至带着马萨伊尔参加了一次在至高光明大圣堂内举行的晨间祷告。那是一座能容纳数千人的宏伟殿堂,高耸的穹顶上绘着天国胜景,彩绘玻璃将阳光滤成斑斓而肃穆的色彩。成千上万的信众在身穿统一白袍的引导者指挥下,用整齐划一、几乎听不出个人情感的声音念诵着祷文,起身、跪拜、划十字的动作精准得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圣歌由庞大的唱诗班和巨大的管风琴共同奏响,恢弘磅礴,震动着每个人的耳膜和心脏。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那么井然有序,无可挑剔。
然而,马萨伊尔却感到一种灵魂被无形之手强行格式化、剥离了个体独特性的寒意。他尤其注意到,在那些被反复吟诵的祷文中,对“天国君王梅塔特隆的指引与庇护”的提及频率和位置,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更古老、更泛化的“圣光恩典”或“神之慈悲”的呼唤。梅塔特隆的意志,正在潜移默化地成为信仰的唯一核心。
“感觉如何?”仪式结束后,离开那依旧回荡着圣歌余音的庞大圣堂,老头子问道。清晨的阳光照在他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非但没有带来暖意,反而显得有些刺眼和苍白。
马萨伊尔沉默地走了一段,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如同耳语:“像一个……规模空前、运转精良的巨大工坊。”他斟酌着词语,试图准确描述内心的感受,“它在高效地生产着统一规格的‘虔诚’。但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我听不到灵魂真实的声音,感受不到信仰应有的、鲜活而多样的悸动。”
老头子没有反驳,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承载了太多无法言说的重量。他抬起头,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目光投向圣都中心,那座被改造得愈发尖锐、直插云霄、仿佛要刺破天穹的圣堂主尖顶,那里是梅塔特隆意志在凡间最集中的体现。“做好准备吧,明天,就是‘天国诞生日’了。你会看到这台‘工坊’,当它开足马力,全力运转时,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盛景’。”
……
天国诞生日当天。
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中央广场及其周边所有能立足的区域,已然被人潮填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狂热与隐隐不安的躁动。比起马萨伊尔前几日所见,眼前的景象更加夸张和具有戏剧性。三条通道被更加鲜艳、更加宽大的丝绸缎带和更多神情冷峻、全身覆甲、手持闪耀圣光武器的教会卫士严格隔开,界限分明得如同鸿沟。
平民通道依旧是最为漫长、拥挤而沉默的一列,人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脸上刻着生活艰辛的痕迹,眼神中大多是对未来的茫然与对权威的敬畏。富商与贵族通道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华丽的马车在广场边缘排成长龙,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们互相致意,谈笑风生,仆从们捧着或抬着各种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奉献品”,他们的到来本身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展示。而圣职者通道则秩序井然,不同等级的神职人员穿着代表身份的圣袍,步履沉稳,神情肃穆,透露出一种与世俗权力紧密相连的重量感。
广场的四周,一夜之间仿佛又新增了数十尊更加巨大、更加威严的天使雕像。它们不再是传统的守护姿态,而是统一地手持由光能量凝结而成的长剑、战锤或长矛,仿佛一支即将开赴前线、碾碎一切异端的天国军团,肃杀之气如同实质般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那座最高的讲经台被装饰得金碧辉煌,仿佛纯金打造,上面用最浓郁的色彩刻画着梅塔特隆那象征着“绝对秩序”的核心符文——一个被无数规整射线严密环绕、仿佛能洞察并审判一切的律法之眼。
当时辰到来,钟声响彻全城,老头子教皇身披最为隆重、绣满金色符文与神圣场景的沉重祭披,在众多高阶枢机主教和圣殿骑士团团长的簇拥下,登上了讲经台。他的出现,立刻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跪拜,声浪几乎要掀翻天空。然而,马萨伊尔凭借其超凡的感知,敏锐地捕捉到,在教皇身侧稍后一步的位置,稳稳站立着一位身披象征审判与权威的猩红长袍、面容冷峻如同岩石、眼神锐利如鹰隼的中年枢机主教。根据老头子之前的暗示,这位便是如今权势熏天的审判庭领袖,霍利根——梅塔特隆新秩序在教廷内部最坚定、也最无情的推行者与执行者。他的存在,像一团阴影,笼罩在教皇那看似至高无上的光环之下。
庆典在震耳欲聋的宏大圣歌中正式开启。无数纯白的鸽子被同时放飞,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象征着和平与圣灵的降临。然而,在那数十尊杀气腾腾的天使军团雕像的冷漠注视下,这象征和平的景象显得如此脆弱、刻意,甚至带着一丝反讽的意味。
老头子教皇开始了他的演讲。他的声音依旧温和而充满智慧,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慈悲。他追溯天国的荣光,呼吁信众保持内心的真诚与纯洁,追寻圣光最初照耀人心的本质,强调信仰是心与心的联结。他的话语本身充满了力量,但在如今这个被精心设计、无处不在强调秩序、奉献与绝对权威的场域中,这些话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膜所阻挡,少了一些能直接穿透灵魂、引发共鸣的力量,反而被那弥漫全场、冰冷而辉煌的氛围所稀释、包裹,显得有些……遥远而无力。
紧接着,霍利根枢机主教上前一步。他甚至没有等待教皇话语的余音完全消散,便以一种洪亮、铿锵、充满不容置疑权威感的声音开始了他的宣讲。魔法将他的声音放大,清晰地传到广场上每一个角落,甚至压过了尚未完全停息的圣歌回响。他同样颂扬天国的荣光,但重点截然不同。他慷慨激昂地列举着在“伟大而英明的天国君王梅塔特隆的指引下”,教廷近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包括清除“异端思想”、统一信仰仪式、以及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力量”。他极力鼓吹对教会、对天国君王意志的毫无保留的奉献与绝对服从,宣称这才是获得庇护、通往救赎的唯一正途。他的话语极具煽动力和压迫感,尤其是对那些平民通道的信徒而言,他们眼中闪烁着混合了敬畏、对救赎的渴望以及对偏离“正轨”的恐惧的光芒,纷纷将手中攥得汗湿的、本就微薄无比的财物,更加用力地、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投入那仿佛深不见底的奉献箱中。
马萨伊尔隐藏在广场边缘一座高大建筑投下的阴影里,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注视着这场宏大而诡异的演出。他看到霍利根在演讲时,目光几次如同冰冷的探照灯般扫过平民通道,那眼神中并非牧者应有的怜悯,而是一种审视、评估,以及……看到庄稼成熟等待收割般的满意。他也敏锐地注意到,在贵族通道那边,几位颇具影响力的商界巨擘和世袭贵族领袖,与讲经台上的霍利根有着几次极其短暂、却意味深长的眼神交流,彼此心照不宣,仿佛在确认着某种默契或交易。
这场盛大的庆典,与其说是一场发自内心的、对天国诞生的敬拜与感恩,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旨在展示梅塔特隆新秩序强大力量、强化其无上权威、并进行大规模精神与物质动员的公开仪式。
就在庆典气氛被霍利根的演讲推向最高潮,万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齐声高呼着对天国、对梅塔特隆君王、对教会的狂热赞颂,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整个广场之时——
马萨伊尔感到怀中贴身收藏的那枚黑色鹅卵石,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如同冰针刺入皮肤般的灼热感。
是巫妖优雅!
他心中猛地一凛,立刻凝神屏息,悄然将一丝意念沉入那作为联系信物的鹅卵石中。
下一秒,优雅那带着惯有戏谑腔调、却又难得夹杂着一丝严肃与警惕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清晰得如同耳语:
“嘿,我亲爱的、选择继续当‘凡人’的朋友,希望你在那座金光闪闪的圣都里玩得‘愉快’。”优雅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是在感知着什么,“长话短说,只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你老家,草坪镇西边那片我们都很熟悉的乱石坡,最近空间结构有些不太安稳,波动异常。虽然非常非常微弱,像是隔着厚厚的毛玻璃在观察,但感觉……嗯,不太像是之前那些女巫们惯用的、带着硫磺和绝望味儿的手法。这波动有点……奇怪,有点熟悉,但我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感受过。总之,透着股不对劲。你最好心里有个数,别光顾着在圣都看热闹。”
信息传递得很快,也很简洁,仿佛优雅那边也在顾忌着什么。话音刚落,联系便迅速中断,那枚鹅卵石也恢复了冰冷的常态。
马萨伊尔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骤然下沉。
乱石坡?又是那里!空间异常?熟悉的波动?却不是女巫的手笔?
在这个梅塔特隆的影响力无孔不入、正在举行规模空前的“诞生日”庆典的圣都,在这个光明的表象下暗流汹涌的时刻,远在帝国边境、他誓言守护的草坪镇,竟然再次出现了不明缘由的异常!而且,这次连优雅都感到陌生而熟悉,这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巧合!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再次穿透喧嚣的人群,精准地投向那座金光耀眼的讲经台。台上,老头子教皇的身影在霍利根那极具压迫感的气场旁边,显得有些孤独和僵滞。台下,是沸腾的、被引导的狂热。
光明的盛典之下,浓重的阴影正在无声地蔓延、滋长。这阴影不仅仅笼罩着这座神圣而扭曲的圣都,更如同一条毒蛇,悄然潜行,再次指向了他出发的地方,指向了那个宁静的边陲小镇,指向了那个体内沉睡着晨星之魂、名为斯塔尔的孩子。
他不能再停留了。一刻也不能!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圣歌声、钟鸣声依旧在圣都上空回荡、交织,编织着一幅“盛世荣光”的图景。然而,马萨伊尔已毫不犹豫地转身,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又像是被风吹散的薄雾,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被神圣光环与喧嚣人潮共同包裹的广场。
他必须立刻返回草坪镇。圣都的假象与真实,他已然看清。而真正的风暴眼,那可能颠覆一切的危机,或许正在他最初启程、也是他最终要守护的地方,悄然凝聚成形。他的时间,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