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望着眼前浮现的国运天幕,继续说道:

  “另外,青木身为九州大陆最年轻的五品炼药师,若想执掌青木城,并非没有可能。”

  “可他这一脉,除师父青流云外,再无强者支撑。

  城中诸多长老对青木登位心存抵触。”

  “在他们眼中,青流云师徒终究是外乡人,臣也曾暗中探询过几位长老态度。”

  “可惜无人肯明言表态。

  加之近日青木城内异动频发,数道强横气息接连显现。”

  “那些极可能是城中潜藏多年的陆地神仙圆满境高手。”

  朱元璋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定论。

  确实,必须警惕青木城。

  如今变数太多——青天建木现世,隐世强者复苏,皆打乱了忽必烈原本布局。

  然而世事难料,唯有随机应变。

  单凭一座青木城,尚不足以动摇大元根基。

  其余诸国眼下也无暇他顾,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天机楼之争上。

  更何况,大青皇朝尚未平息纷争,谁还有心思来对付大元?

  忽必烈低头看着手中两张古旧丹方,轻叹一声。

  丹方虽得,却无人能炼,形同虚设。

  这正是他将丹方交给青木的原因所在。

  大元之内确无此等炼药奇才,但青木城未必无法破解。

  他真正的目的,是获取疗伤圣药,而天下丹药最丰者,莫过于青木城。

  青木年纪轻轻便登临五品炼药师之列,天赋卓绝,更是痴迷丹道之人。

  以他如今修为,断不可能完整记下这两张顶级丹方。

  因此,他对青木不但不会为难,反而会护其周全,确保他安然返回青木城。

  毕竟青木仅是青木城圣子,真正掌权者仍是其师青流云及长老会。

  青木不过是个传信之人,至于伯颜,更是无关紧要的角色。

  他虽知晓一些大明秘辛,但这些消息对青木城而言早已不是秘密。

  而大明宫中那些暗通青木城的内线,忽必烈其实早就了然于胸,甚至有意放任其发展。

  借这些人之眼,他得以掌握青木城的一举一动。

  想到此处,他缓缓开口:

  “伯颜与青木之事,你无需插手,朕自有安排。”

  “你虽刚回宫中,却不可久留。”

  “那巫族遗留的传承之地,关乎大元气运兴衰。”

  “一旦天狼超级军团有所异动,必然会有风声泄露。”

  “不过你手下将士大多可信,其中叛逆早已肃清。”

  “朕在此静候佳音,但若遇强大巫祭之士,切勿硬拼。”

  王英闻言,当即跪地行礼,语气沉稳:

  “陛下放心,臣早已非昔日稚嫩少年,懂得进退分寸。”

  忽必烈听罢,嘴角微扬,忆起当年并肩作战、血染沙场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千,随即低声说道……

  “早些去,也早些回。”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天机楼的事。”

  王英闻言微微颔首,随即躬身开口:

  “臣告退了。”

  “吾皇万安,千秋永昌。”

  待王英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大明皇宫深处,忽必烈伫立原地,目光缓缓投向远方。

  那一边,正是西洲大明王朝所在的方向。

  他嘴角轻扬,似有深意浮现。

  与此同时,北宋皇朝中。

  赵匡胤盯着桌案上的名册,面色阴沉至极。

  此前他下令召集十一位陆地神仙境的修行者前来助阵,可最终只来了两人,且皆为无门无派的散修。

  其余各大宗门与世家派出的,不过是些太上长老,并非真正战力。

  对此,赵匡胤亦无可奈何——如今并非战时,这些高阶修士本就不受朝廷节制。

  更何况,地底那条通往魔族的隐秘通道,纵使他说出真相,怕也没人肯信。

  非但得不到支援,反而可能引发动荡。

  毕竟近年来朝中已有不少官员遭暗杀,若此时激起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可事态紧迫,又不能袖手旁观。

  而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其他皇朝又远在千里之外,救援根本来不及。

  所幸廉颇临走前留下镇压之力,短期内尚能遏制魔气蔓延。

  赵匡胤收回思绪,视线再度落回眼前的天幕之上,轻轻一叹,低声自语:

  “如今这九州大地,确是多事之秋啊。”

  “只盼廉颇前辈早日归来,否则魔族之患,难以善了。”

  “眼下楚霸王项羽与吕飞将身为半兽人的事已然公之于众,恐怕各地都会掀起波澜。”

  “好在北宋境内的半兽人数量不多,且早已融入民间,未起纷争。”

  “可圣兽白虎的血脉竟会现世于九州,其中必有隐情。”

  “一名三眼白虎,一名幽冥白虎,皆现身南洲……看来那片土地之下,藏了不少秘密。”

  “不知日后世人该如何评说楚霸王项羽。”

  “但他当年兵败,多半与吕飞将和英布二人脱不开干系。”

  “吕飞将不仅活了下来,还修至武王圆满之境,可见楚汉之争背后的真相,远比传闻复杂。”

  “一个时代容不下两位枭雄,终究要分个高下。”

  “英布虽心术不正,但也不过是在乱世中求存的本能罢了。”

  “吕飞将出身寒微,却未曾颠沛流离,比起英布,还算幸运。”

  “这一段楚汉旧事,越挖越令人惊异。”

  “天机楼果然名不虚传——世间万事无所不晓,古今秘辛无所不知,竟能窥测天机。”

  赵匡胤仰望苍穹,不由得再次轻叹。

  如今九州局势变幻莫测,任何谋划都难跟上现实的脚步。

  北宋在九大皇朝之中本就优势不大,再加上北洲地处苦寒,亟需寻找盟友共御外患。

  而最合适的联手对象,无疑是南汉与南宋两朝——皆因它们各自陷入困境,正需外援。

  目前,北宋境内新出现了两处绿洲,已开始孕育灵脉。

  可惜的是,境内灵气并未明显增长,大多被地底魔族通道吞噬。

  有了这股力量支撑,魔门开启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临近大青皇朝,但对方如今内忧外患不断,自顾不暇,短期内绝无可能来扰北宋开发绿洲。

  一旦这两处绿洲全面运转,北宋国力将在短时间内提升三成以上,这只是初期成效。

  时间拖得越久,收益越大。

  然而当务之急,仍是粮食问题。

  北方可耕之地本就稀少,欲图发展,首要便是让百姓温饱无忧。

  这些年南宋因内乱频发,粮产锐减,幸而南汉及时补上了缺口,才未影响整个大陆的供应体系。

  而北宋一直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但随着战云密布,粮价势必飙升。

  一旦上涨,北宋自身也将承受巨大压力。

  如今皇帝不仅要压制魔族通道,还得大量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大宋王朝虽已延续数百年,但朝政依旧被几大宗族把持。

  赵匡胤虽已雷厉风行地推行变革,可根基未稳,仍需时日沉淀。

  而眼下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天机楼风云变幻,局势瞬息万变。

  他如今修为已达半步武皇之境,距离真正的武皇仅差一线,却始终难以突破。

  这并非天赋不足,而是冥冥之中感到一股无形阻碍,仿佛天地规则在压制着他。

  他心中有数:问题出在他所修的功法之上。

  那部《圣火经》只有残卷,仅能支撑修炼至陆地神仙巅峰。

  能迈入半步武皇,已是得天道垂怜、气运加身的结果。

  此经来历神秘莫测,但赵匡胤推测,应是上古强者所留。

  仅凭半部便足以登临陆地神仙,足见其原主至少是武王圆满级别的存在。

  此次派遣一双儿女前往天机楼争夺问天之权,为的便是探明《圣火经》的源头,寻得失落的下半卷。

  纵然九州大地历经浩劫,上古典籍十不存一,但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仍有零星记载留存。

  许多远古秘辛,早已被那些消逝于万年前的古老势力带离中土,不知所踪。

  而今,天机楼重现世间,让世人终于有了窥探过往的一线机会。

  赵匡胤并不奢望能直接从天机楼中获得完整功法——这类涉及修行根本的秘密,天机楼向来不会明示,顶多暗示藏匿之地。

  如今的大宋境内,人心惶惶。

  不少世家一夜之间满门覆灭,血染庭院。

  陆地神仙境界的强者在城中肆意抓人,百姓只能闭门不出,蜷缩家中。

  幸而官府及时安抚,军队严加镇守,才未酿成大规模动荡。

  原本掌控朝纲的大族已被连根拔起,余下的小势力翻不起风浪。

  但赵匡胤深知:除恶务尽,若留一丝余地,日后必成祸患。

  即便波及无辜,他也绝不手软。

  乱世之中,谁又能真正清白无瑕?

  一些未曾遭难的朝臣早已心惊胆战,纷纷主动请罪,以求自保。

  这正是赵匡胤想要的局面。

  多年来世家专权,民不聊生,若再不彻底革新,大宋离覆灭不过咫尺之遥。

  此时此刻,各大王朝之间的旧怨也必须暂且搁置。

  因为暗流之下潜伏着太多未知人物,敌友难辨,谁也无法确定下一刻刀会指向何方。

  赵匡胤凝视着眼前的国运天幕,唇角浮现出一抹苦涩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