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达身为大明征战最久、统兵最多的将领,深知超级军团对于王朝根基的重要性,随即开口道:

  “陛下所言极是,但那两处绿洲虽位于大明腹地,真正开发起来却并非易事。”

  “照目前的进度来看,若要组建一支全新的超级军团,至少还需二三十年。”

  “依末将之见,不如先调动第二支破茧军团前去开垦绿洲,正好借机完成战力磨合。”

  “况且这批将士皆出自四大国公府,原本就按军制管理,彼此配合默契,适应极快。”

  “让他们负责绿洲开发再合适不过,不出一两年,便可再建一支完整军团。”

  “另外,第一军团朱雀也可派遣前往——两处绿洲诞生后灵气暴涨,正可借此机会提升全军修为。”

  “双军团协同作业,最多一年便可完成基础建设,迅速形成战力。”

  “同时也能防范其他皇朝窥探,确保开发过程安全无虞,更能震慑那些心怀异志的世家与宗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相较之下,大明的优势已然显现。

  如今拥有绿洲的皇朝共有五个。”

  “除大周与大明外,北宋、大青、大唐三朝的绿洲皆处于边疆地带。”

  “尤其是大青尚未解决内乱,根本无力顾及新资源的开发。”

  “此次各方目光必然聚焦于大青境内突然出现的两处绿洲。”

  “但从局势判断,其他皇朝不仅难以从中获利,反而可能折损不小。”

  “九大皇朝同享一份天道气运,命运本就紧密相连。”

  三位国公听罢面露疑惑,对此尚不明其深意。

  唯有朱元璋最为清楚——作为得天道眷顾最深之人,他早已知晓九大皇朝之间存在着某种隐秘羁绊。

  只见他神色沉静,缓缓开口:

  “孟胜前辈乃潜藏于大明的武王大圆满强者,临行前曾留下警示:九大皇朝如今休戚与共,荣辱相依。”

  “一旦其中一处崩塌,其余八方必将受创。

  而今大青皇朝的李莲英已被天道遗弃,俨然成了整个体系中的毒瘤。”

  “他不断吞噬属于九大皇朝共有的那一丝天道气运,用以滋养自身修为。”

  “眼下,藏身于各朝的武王大圆满前辈们应已动身,齐聚天机楼,商议应对之策。”

  “同时也想试探天机楼的真实底细。”

  “不过目前的大明尚不足以介入武王大圆满以上的争斗。

  趁着那些古老宗门仍在忌惮天机楼之际,我们必须抓紧壮大自身。”

  “据闻,这些传承数万年的宗门,多数隐匿于浩瀚海域之中。”

  “前些时日,大明境内曾出现一位自称玉琼仙山宗主的武王大圆满强者。”

  “而这玉琼仙山,正是天机楼主李长安口中所提的万年古宗之一。”

  “只不过,在诸多古宗之中,其实力只能算是垫底之列。”

  “此前被李长安剿灭的蜀中唐门,也曾是万年传承之一,只是早已衰败不堪。”

  “而在所有古老宗门中,真正称得上顶尖的,莫过于通天教与九龙神宗。”

  “可迄今为止,这两派皆未现身。”

  “诸位应当有所耳闻——大青皇朝的建立者,正是九龙神宗前任宗主之子,而李莲英,则是该宗通缉多年的叛徒。”

  “如今各皇朝的武王大圆满前辈都在静观其变,等待九龙神宗出手清算家门逆贼。”

  “照目前情形来看,九龙神宗的实力不容小觑,否则也不会令众多武王巅峰的强者心存忌惮。”

  “至于实力最强的通天教,至今仍未现身。”

  “但想必也快按捺不住了,毕竟天机楼接连曝光的秘密越来越多。”

  “更何况,还有不少势力对这些传承数万年的古老宗门虎视眈眈。”

  “不过一切还得等到明日,毕竟天机楼向来守规矩,从不逾矩。”

  “今日的提问已然结束,但明日恐怕又会出台新的规则。”

  “尤其是大唐护国神将袁天罡所提的问题,每一句都暗藏多重含义,堪比连问数次。”

  “可即便如此,也未超出界限,天机公子李长安依旧一一作了解析。”

  “然而天机楼的规矩如同流水,时时在变,谁也无法预料明日会有何等变化。”

  “但凡出自天机楼的消息,无一不是震动九州的大事。”

  “更别提九州之外尚有妖界、魔界、地界、圣兽界与灵界并存。”

  “这些异族在九州皆布有耳目,如今必已得知天机楼动向,极有可能派人前来插手。”

  “若真如此,届时便不再是人间之争,而是六大界的博弈。”

  “虽说妖族与魔族已在九州销声匿迹数千年,但古籍中关于他们的记载,仍显其力之强横。”

  “同等境界之下,妖魔二族的战力普遍远超人族。”

  “唯有少数人族天骄,方能在同境中与之抗衡乃至胜出。”

  听到这番话,那人也不由颔首,确是合情合理。

  可眼下天机楼的事还轮不到他们操心,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两处绿洲的开发事宜。

  只见朱元璋轻叹一声,随即开口道:

  “如今大明也顾不了太多,朕以为徐国公所提之策可行,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被点名的三位国公彼此交换一个眼神,随后齐齐拱手行礼,恭敬回应:

  “但凭陛下定夺。”

  “我等家中若有可用之人或可用之物,陛下尽管开口。”

  “尤其是那些后辈子弟,多年来蒙受皇恩,也该为国效力,尽一份心力。”

  “单靠两个超级军团开垦绿洲,进度终究有限,不如也让年轻一辈参与进来。”

  朱元璋一听便明白三人的心思——两片绿洲蕴含的利益,哪怕分毫都是巨量资源。

  这时,站在一旁的徐达连忙上前说道:

  “陛下,老臣也觉得此计可行。”

  “如今这些年轻人过得太安逸,从未尝过我们那一代人的苦楚。”

  “想当年,一个粗饼都要掰成几块,省着吃好几天,哪敢一次吃完。”

  “可现在的孩子们,自小享用顶级资源,修为远超我等年轻之时。”

  “让他们去绿洲历练一番,既无太大危险,又能积累实绩。”

  “也算是为将来入仕打个基础。

  我们这些人终归年岁已高,江山终究要靠他们撑起来。”

  “整日在京城游手好闲,不是惹是生非就是斗鸡走马,反倒误了前程。”

  “我徐家几个后生,也可编成一个小队前往,但必须服从军令调度。”

  “每人带领一支小队,以月为限,看谁开辟的资源最多,陛下可酌情赏赐。”

  朱元璋听罢微微点头。

  他也清楚,不可能真让这些功臣之后亲自下地挖矿。

  让他们带人管理事务倒是合适,毕竟生于勋贵之家,耳濡目染,多少懂些统御之道。

  比起外人,这些功臣后代终究更值得信赖。

  于是他沉声道:

  “你们这群老家伙也别嫌朕小气,就依徐国公所言行事。”

  “也不会让你们白白贴钱出力,毕竟这些都是你们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

  “每月资源产出最高的小队领队,可得三成收益作为奖赏。”

  “若一年下来综合表现最佳者,直接授以正三品官职,列入朝班。”

  四位国公闻言,立刻跪地谢恩: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摆了摆手,语气缓和:

  “都一把年纪了,起身不易,不必多礼。

  你们乃当朝国公,本就有见君不拜的殊荣。”

  众人纷纷起身,徐达轻抚着斑白的胡须,嘴角含笑,慢悠悠地说道:

  “呵,真不知是哪家后生能有这般机缘,一步踏入青云。”

  “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若再不争气,往后也只能扔进军营里吃点苦头,好好磨一磨性子了。”

  其余三位国公闻言,各自心中暗自盘算。

  毕竟国公之位并非铁板钉钉世袭到底,唯有开国功臣或从龙元勋,才有机会封此高位。

  不过眼下各家儿孙也大多封了王侯,哪怕爵位稍低些,至少三五代之内家族荣光不会衰败。

  只是如今大明的王侯多是虚衔,手中并无实权,因此一个正三品的官职对他们而言仍颇具诱惑。

  想想看,二十出头就能位列三品,哪怕按部就班熬资历,将来也能升至二品大员,执掌一部尚书之职。

  而今朝中并无宰相,一品高官唯有内阁首辅可及。

  可要坐上那个位置,谈何容易?

  更何况天下权柄尽在皇帝掌控之中,若非如此,朱元璋想要开辟两处绿洲,又岂会这般顺利?

  此时的朱元璋也无意深究诸人心中的小九九。

  没点进取之心的人,在他眼里还不如闲躺的鱼干。

  大明江山不需要庸人尸位素餐。

  他淡淡开口道:

  “这次就看谁家子弟有本事脱颖而出。

  便是我的那些皇子,我也想让他们去试一试,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不过皇子前去需自带人马,不得掺和到他们之间的较量中。”

  这话一出,几位国公皆无异议。

  毕竟当今太子朱标实在太过出色,论才略甚至胜过皇上几分。

  未来储君之位归属何人,早已心照不宣。

  其他皇子也都认了——实在是比不过。

  尤其是太子曾在皇城万众瞩目之下突破至武皇境界,这份天资与威望,无人可撼动。

  这时,徐达环视在场三人,转向朱元璋道:

  “陛下,绿洲开发之策已然完备,只待天机楼那边消息传来便可推进。”

  “但眼下楚汉之争一事,仍不可掉以轻心。”

  “李长安将吕飞将排在最后揭晓,定有其深意。”

  “况且此人乃距离我大明最近的一位武王圆满强者,极可能还藏着底牌未露。”

  “接下来,且看他如何讲述楚汉纷争后续之事。”

  众人点头称是,目光再度聚焦于国运天幕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