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魏征再度低声禀报:

  “陛下。”

  “如今九州之中,许多尘封已久的强者也开始陆续现身。”

  “这些人最低也是陆地神仙初期,且大多出自九大皇朝境内的各大宗门。”

  “由此可见,天下宗门不容小觑,暗中所藏之人,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大青皇朝这一战终究难以成行,倒不如抽调几位前线统帅回京,借此机会对境内各大宗门彻查一番。”

  魏征说到此处略显迟疑,目光先落在龙椅上的李世民身上,随即又微微垂首。

  李世民见状,心下已然明了,未等他开口,便缓缓道:

  “除了太宗剑之外,我大唐尚有一件镇国之宝——天子令。”

  说着,他从腰间取出一枚古朴令牌,举至魏征眼前,继续道:“此令虽无法如太宗剑那般催动武王巅峰之力,却自有玄妙之处,专为我大唐将士所设,可大幅提升军中士气与战力。”

  随着李世民细细讲述天子令的神异功效,魏征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亮光。

  若说太宗剑是开疆裂土的利刃,那天子令便是固本培元的根基,一攻一辅,相得益彰。

  此刻魏征面上已浮现笑意,却又沉声问道:“陛下,倘若在清查之中,真发现有宗门藏匿陆地神仙圆满境界的强者,仅凭朝廷眼下的力量,怕是难以**。”

  “袁天罡虽已迈入武皇之境,但如今坐镇天机楼,远水难救近火,陛下也不会轻易召他回朝。”

  “而单雄信身为此次征讨大青的主帅,其一举一动早已被诸国盯死。

  哪怕他稍有异动,外朝必有所察。”

  “眼下大唐境内,能担此重任的顶尖高手,实在寥寥无几。”

  李世民听罢,也不由轻叹一声。

  大唐军威虽盛,然自立国以来,真正踏入陆地神仙圆满者不过三人。

  其中一人早年便陨落于边荒之战,如今只剩袁天罡与单雄信二人撑持大局。

  他再度握紧手中的太宗剑,望着眼前情绪起伏的魏征,低声道:“此剑之所以称‘镇国’,正因其每一次出鞘,皆需以国运为引。”

  “而这国运一旦耗损,便是永久消散,不可再生。”

  “国运与王朝气数息息相关,若有折损,山河动荡、灾异频发皆有可能。”

  “纵使我能催动武王巅峰之力,代价却是大唐倾覆;即便仅动用武圣层次的力量,也足以招致连年旱涝、地震瘟疫。”

  “目前我所能调动的极限,不过是武皇初期修为。”

  “不过随着我自身境界提升,加之国运日盛,将来施展武皇圆满之力,应当不难。”

  言及此处,李世民语气中不免透出几分无奈。

  他未曾料到,这象征皇权至高的神器,竟背负如此沉重的枷锁。

  尤其对他这般武道天赋平平之人,更显得束手束脚。

  魏征听完,脸上却不觉浮起笑意。

  对当今天下而言,帝王亲掌武皇初期之力,已足可震慑四方。

  至于境内宗门是否真有同阶强者?即便存在,多半也是新晋突破,否则早该自立称尊,岂会隐忍至今?

  况且,成大事者岂能畏首畏尾?李世民乃开国雄主,行事果决,自然不会因顾虑而裹足不前。

  可魏征身为宰相,思虑深远,深知明君难遇,社稷重于一身荣辱,因而仍劝道:

  “陛下,既然如此,不如速召前线将领返京,以便腾出手来整顿内务。”

  话音刚落,他自己却忽然察觉体内一阵舒泰,往日缠身的老疾竟悄然消退,精神也为之一振,不禁问道:

  “陛下,这国运之力,除了润泽百姓、助人突破之外,是否还有别的玄机?”

  李世民闻言,唇角微扬。

  他之所以毫无保留地信任魏征,正是因为此人周身萦绕着纯正的大唐国运,气息绵长深厚。

  国运所钟之人,必是对江山有大功者。

  而事实上,凡真心为民、忠于社稷之臣,体内或多或少都会凝聚这份气运——那是千万黎民信念所系,亦是王朝兴衰的无形见证。

  身为帝王的李世民,乃大唐气运最为昌隆之人。

  魏征贵为当朝宰相,亦能沾沐皇朝气运,只是与君王相比,他身上所承之气运便显得微弱许多。

  可即便如此,这点气运也足以令他百病难侵,无形中延缓了衰老,增添了几分寿数。

  李世民徐徐放下手中太宗剑,缓缓开口:

  “一国气运之盛衰,实则映照王朝之兴替。”

  “九大皇朝各有镇国重器,这些神器会因气运多寡而显现不同异象。”

  “但唯有执掌神器者,方能窥得其中气运深浅。”

  “如今我大唐气运已达三千二百丈。”

  “此等气运助我突破大宗师之境,纵然你无灵根修行之路,未必不能借此踏入先天之列。”

  “你方才提到气运可助民生,破修行瓶颈,其实还有一桩妙用——便是强健体魄。”

  “你应有所察觉,近日精神饱满,四肢轻盈,仿佛卸去重负。”

  “只因你是凡胎,感受不深。

  实则体内陈年暗疾已在悄然修复。”

  “这正是气运滋养之功,能为人增添进阶机缘,不可谓不大。”

  听罢此言,魏征心中豁然。

  修行本是逆天争命,在天地间夺造化以壮己身。

  其间厮杀难免,久战必积隐伤。

  人族不同于上古妖兽或圣兽,生来便具神力、肉身强悍。

  然天道并非偏颇,人虽初时孱弱,却胜在进境迅捷,天赋卓绝者更可一日千里。

  纵使千万人中仅出一二奇才,也足以为族群延续希望。

  然而同境界之下,人族寿元远不及妖族,往往不过其十分之一。

  更有某些异种妖兽近乎不死,只要存世,修为便缓慢增长。

  虽进度如滴水穿石,却令人艳羡不已。

  王朝气运虽可涤荡身躯、化解旧伤,从而延长强者寿数,

  但对于纯粹因年岁耗尽而衰亡之人,则无力回天。

  但它能提升晋升契机,已是莫大助力。

  相较而言,天机楼的寿元丹却不论缘由,直接添寿。

  话及此处,魏征目光落在案上太宗剑,眼中掠过一丝向往,随即启唇道:

  “陛下。”

  “若真如此,不妨暗中招揽那些前往天机楼求丹的陆地神仙级人物。”

  “能修至那般境界者,皆非愚钝之徒,懂得审时度势。”

  “寿元丹虽好,真正能得之者又有几人?”

  “何况天机楼内供奉众多,外人想要分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

  “暗流涌动,谁也不知最终鹿死谁手。”

  “且不论天机楼实力如何雄厚,也不可能无限供给此丹。”

  “相较之下,投靠皇朝反倒是一条稳妥出路。”

  “更何况陆地神仙在九大王朝之中皆属顶尖高手,地位尊崇,待遇优渥。”

  李世民闻言轻抚长须,陷入沉思。

  眼下大唐虽已执掌镇国神器,但每次动用代价巨大。

  少用一次,便是为江山多积一分根基。

  这份底蕴,或将决定日后国祚长短,岂能不慎?

  然朝廷亦非来者不拒之地,片刻后,他沉声说道:

  “此事须秘而不宣,凡归附之人,务必查清其出身、修为及过往行迹。”

  “大唐不容奸邪藏匿,更不屑如大青皇朝那般以人为食。”

  “这些人关乎社稷颜面,魏征,此事交由你全权督办,切勿疏忽。”

  语毕,魏征当即跪伏于地,叩首领命。

  “臣魏征,谨遵圣谕。”

  “谢陛下隆恩。”

  “愿吾皇圣寿无疆,国祚永昌。”

  魏征心里清楚,这件事非同小可,大唐绝不能重蹈大青皇朝的覆辙。

  李世民将如此机密重任交付于他,足见对他的倚重已至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