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位女子容貌绝世,魏征曾偶然见过几面,确有摄人心魄之姿。
寻常男子一眼望去便神魂颠倒,但对于大宗师以上修为者,已不起作用。
李世民心知这是自己一生难以洗清的污点。
即便他现在站出来澄清,说自己与那人毫无私情,恐怕也没人会信。
解释只会越描越黑,但他始终相信,清白自在人心。
只是满朝文武无人敢当面提及,毕竟触怒天子,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株连九族。
唯独魏征敢直言不讳。
即便是袁天罡那样的国师级人物,也不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言。
魏征也察觉到自己说得过了,便不再多言。
李世民虽面色如常,仍淡淡开口:
“魏相为朝廷操劳二十多年,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他望了望殿外渐暗的天色,又道:
“夜已深了,明日朕便亲自下诏,看看哪家闺女尚未许配人家。”
“想必不少人巴不得把女儿嫁给你呢。”
魏征闻言,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连忙拱手:
“陛下厚爱,老臣感激不尽。”
“只是年事已高,实在经不起婚娶折腾。”
说着,他迅速转移话题:
“陛下,若想真正掌控那些半兽人,单靠眼下这条路,怕是行不通。”
“况且,三千年前就有人身具三眼白虎与幽冥白虎这般强大的血脉……”
“恐怕如今九州暗处,仍有半兽人的隐世高手潜伏。”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唇角微微扬起,随即缓缓开口。
“这些半兽人虽战力不算出众,但耳目灵通,探听消息极为擅长。”
“若能善加驱使,对大唐国势无疑是一大助力。”
“可他们长久以来受人族压迫,早已对我们心生戒备,想要拉拢,怕是不易。”
“不知丞相有何良策?”
魏征一听见“丞相”二字,轻轻一叹,仿佛心头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接着说道:
“陛下不妨暗中散播风声——就说大唐有意组建半兽人军伍,凡入伍者皆可获百姓户籍,立下战功之人,甚至能入朝为官。”
此言一出,李世民霍然起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这个念头他并非未曾动过,可转念之间便已否决。
只因半兽人食量惊人,消耗远超常人,而战力却并不突出,如此投入,实在难言划算。
更棘手的是,他们天性桀骜,难以约束,大多行事随心所欲,极难统御。
还不等他开口反驳,魏征已继续道:
“若是以往,老臣也断不会建议陛下走此一步。”
“但如今形势不同,天机楼现世之后,九州格局已然改写。”
“半兽人固然饭量大,可他们的气力也是常人数倍。”
“更有少数血脉特殊者,天生异能,实为奇才。”
“这些,正是我大唐军中所缺的战力补充。
再说不良人,如今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良帅修为已臻陆地神仙圆满,迈入武皇初境,麾下整体战力,足可匹敌一方超级军团。”
“若仍只用于打探情报,未免浪费人才。”
“倘若九州暗处真有潜藏的半兽强者,此举便是大唐最明智的选择。”
魏征之所以敢这般建言,并非轻视情报之重。
毕竟大战之中,胜负往往系于消息快慢。
可自从天机楼横空出世,其余皇朝的密报已不再如从前那般关键。
天机楼任何一则消息,都足以撼动天下大势。
李世民自然明白其中深意,闻言慢慢坐回椅中,沉声道:
“可眼下谁又能断定,暗中是否真有半兽高手蛰伏?”
“即便我们真心招揽,恐怕也无人敢信,多半以为是圈套。”
“毕竟这些年来,半兽人的命运始终凄苦。”
“仅凭几句许诺,就想让他们放下千百年来的怨恨,谈何容易?”
数千年积怨,岂会因几项优待便烟消云散?
所幸的是,大唐境内的半兽人,并未将仇恨指向李世民。
尽管他们多数仍是奴籍,却不再随意被屠戮。
这是因大唐律法明文规定:奴隶允许买卖,但严禁滥杀。
这一条,给了许多半兽人活命的机会。
若有幸遇上仁厚之家,还能被当作寻常人看待。
毕竟半兽人形貌与人类相差无几,只是多了些血脉遗留的特征——比如尖耳、利爪或鳞纹。
这也成了人族辨识他们的唯一依据。
而在其他皇朝,半兽人的命运则悲惨得多。
尤以大青皇朝为甚,那里半兽人等同牲畜。
每逢战事,便被推上战场充当炮灰。
虽说半兽人修炼上限有限,难成顶尖高手,但普通个体战力至少相当于后天境界的武修。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不愿轻易放弃这股力量。
更何况,大唐境内半兽人数目冠绝九大皇朝。
若真能整编成军,纵然不及超级军团,但在精锐军团之中,必属翘楚。
一旦与人族强者配合得当,大唐或将凭空多出两支雄师。
整支军队皆由堪比后天境界的战士组成,再辅以战阵之法,战力不容小觑。
然而,朝中仍有诸多大臣抱持旧念,认为异族终归不可信任。
其实早在这片土地上,不少半兽人早已与人族共处多年,婚嫁相通,生活无异。
论归属,他们早已是人族的一部分。
若非少数极端之徒推波助澜,如今半兽人与人类之间的对立也不至于走到这般地步。
李世民目光扫过正在沉思的魏征,缓缓开口:
“可眼下最棘手的,还不在此处。”
此言一出,魏征顿时回过神来。
他慢慢抬起眼,望向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帝王。
的确,这并非大唐真正的危机。
这一点魏征心中有数,但他也明白,这种层次的难题本不该由他这个宰相操心。
他是辅政之臣,而真正执掌天下、肩负社稷安危的,是眼前的这位天子。
若什么事都由臣子拿主意,那还要君主何用?
魏征深知分寸。
虽知陛下胸襟广阔,不忌能臣,但为人臣者,终究要懂得进退。
李世民轻抚龙椅扶手,语气淡然却不容忽视:
“你不必装糊涂。以你的城府心思,怕是早有所料。”
“倘若我朝接纳半兽一族,其余八国作何反应?”
“他们岂容大唐独占优势?届时必是群起围堵,四面受敌。”
“纵使不良帅已踏入武皇初境,可在这等格局之下,依旧难有话语权。”
“当今天下九国并立,真正能左右局势的,唯有那些修至武王巅峰的盖世强者,以及各国至高无上的帝王。”
“一旦他们联手抵制,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话音落下,魏征神色微变。
他先前只顾权衡各国政局,竟忽略了那隐藏在幕后的真正力量——那些几乎超脱凡俗的皇者级人物。
可紧接着,他眉头一皱,眼中浮现出一丝困惑。
方才陛下所言“各朝帝王”,究竟是何深意?
他怔怔望着李世民,终于忍不住问道:
“陛下,适才所言……可是另有玄机?”
“莫非……您已臻至武王大圆满之境?”
这一问,让李世民微微一愣。
旋即,他又笑了。
换作旁人,有此疑问实属正常。
毕竟君臣相交四十余载,彼此知根知底。
若自己一夜之间突破至传说中的境界,魏征若毫无惊疑,反倒奇怪了。
李世民稳住神情,笑着从案上取过一物——正是大唐镇国之宝,太宗剑。
“天机楼所传之事,你也该清楚。
九大皇朝,共享一份天道气运。”
魏征点头应和。
此事他确实知晓,论对天机楼密辛的了解,整个大唐无人出其右。
然而当他目光落在那柄雪白长剑之上时,心头却泛起疑云。
他未多言,只是眼神微动,却被李世民尽收眼底,不禁笑出声来。
多少年了,他还从未见过魏征露出如此茫然之色。
这位既是宰辅,又是太子师表的人物,在文治一道上,谁敢称第一,谁便得掂量掂量。
见李世民笑而不语,魏征终是按捺不住:
“陛下,还是先议正事为要。”
“天色渐晚,宫中那位还在等候。”
话音刚落,李世民脸上的笑意骤然消散,手中太宗剑“铮”地一声出鞘。
魏征心头一紧,急忙补救:
“陛下息怒!老臣说的是皇后娘娘,并无他意!”
此刻他额角已渗出冷汗。
没想到一句话竟惹得帝王拔剑相向。
可李世民并未发作,反而抚须轻笑,目光仍停留在那出鞘的利刃之上。
剑身通体如寒霜凝结,符文流转,清晰可见;剑格处雕着一头怒目虎首,獠牙外露,威势逼人。
连剑鞘都透着异样光泽,显然已非旧时模样。
魏征虽不通武道,却极爱名器。
他对这把剑再熟悉不过,甚至曾仿制一把,却始终不得其韵。
因寻常材质,如何承载天赐之福?
他盯着那柄剑,心中震动难平——
这哪里还是一把兵器?分明是王朝命脉的化身。
剑鞘山上雕着一条腾跃的飞龙,气势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石而出。
龙身之下,花鸟虫鱼刻得细致入微,形神兼备,宛如活物即将跃出石面。
……
那位女子容貌绝世,魏征曾偶然见过几面,确有摄人心魄之姿。
寻常男子一眼望去便神魂颠倒,但对于大宗师以上修为者,已不起作用。
李世民心知这是自己一生难以洗清的污点。
即便他现在站出来澄清,说自己与那人毫无私情,恐怕也没人会信。
解释只会越描越黑,但他始终相信,清白自在人心。
只是满朝文武无人敢当面提及,毕竟触怒天子,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株连九族。
唯独魏征敢直言不讳。
即便是袁天罡那样的国师级人物,也不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言。
魏征也察觉到自己说得过了,便不再多言。
李世民虽面色如常,仍淡淡开口:
“魏相为朝廷操劳二十多年,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他望了望殿外渐暗的天色,又道:
“夜已深了,明日朕便亲自下诏,看看哪家闺女尚未许配人家。”
“想必不少人巴不得把女儿嫁给你呢。”
魏征闻言,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连忙拱手:
“陛下厚爱,老臣感激不尽。”
“只是年事已高,实在经不起婚娶折腾。”
说着,他迅速转移话题:
“陛下,若想真正掌控那些半兽人,单靠眼下这条路,怕是行不通。”
“况且,三千年前就有人身具三眼白虎与幽冥白虎这般强大的血脉……”
“恐怕如今九州暗处,仍有半兽人的隐世高手潜伏。”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唇角微微扬起,随即缓缓开口。
“这些半兽人虽战力不算出众,但耳目灵通,探听消息极为擅长。”
“若能善加驱使,对大唐国势无疑是一大助力。”
“可他们长久以来受人族压迫,早已对我们心生戒备,想要拉拢,怕是不易。”
“不知丞相有何良策?”
魏征一听见“丞相”二字,轻轻一叹,仿佛心头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接着说道:
“陛下不妨暗中散播风声——就说大唐有意组建半兽人军伍,凡入伍者皆可获百姓户籍,立下战功之人,甚至能入朝为官。”
此言一出,李世民霍然起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这个念头他并非未曾动过,可转念之间便已否决。
只因半兽人食量惊人,消耗远超常人,而战力却并不突出,如此投入,实在难言划算。
更棘手的是,他们天性桀骜,难以约束,大多行事随心所欲,极难统御。
还不等他开口反驳,魏征已继续道:
“若是以往,老臣也断不会建议陛下走此一步。”
“但如今形势不同,天机楼现世之后,九州格局已然改写。”
“半兽人固然饭量大,可他们的气力也是常人数倍。”
“更有少数血脉特殊者,天生异能,实为奇才。”
“这些,正是我大唐军中所缺的战力补充。
再说不良人,如今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良帅修为已臻陆地神仙圆满,迈入武皇初境,麾下整体战力,足可匹敌一方超级军团。”
“若仍只用于打探情报,未免浪费人才。”
“倘若九州暗处真有潜藏的半兽强者,此举便是大唐最明智的选择。”
魏征之所以敢这般建言,并非轻视情报之重。
毕竟大战之中,胜负往往系于消息快慢。
可自从天机楼横空出世,其余皇朝的密报已不再如从前那般关键。
天机楼任何一则消息,都足以撼动天下大势。
李世民自然明白其中深意,闻言慢慢坐回椅中,沉声道:
“可眼下谁又能断定,暗中是否真有半兽高手蛰伏?”
“即便我们真心招揽,恐怕也无人敢信,多半以为是圈套。”
“毕竟这些年来,半兽人的命运始终凄苦。”
“仅凭几句许诺,就想让他们放下千百年来的怨恨,谈何容易?”
数千年积怨,岂会因几项优待便烟消云散?
所幸的是,大唐境内的半兽人,并未将仇恨指向李世民。
尽管他们多数仍是奴籍,却不再随意被屠戮。
这是因大唐律法明文规定:奴隶允许买卖,但严禁滥杀。
这一条,给了许多半兽人活命的机会。
若有幸遇上仁厚之家,还能被当作寻常人看待。
毕竟半兽人形貌与人类相差无几,只是多了些血脉遗留的特征——比如尖耳、利爪或鳞纹。
这也成了人族辨识他们的唯一依据。
而在其他皇朝,半兽人的命运则悲惨得多。
尤以大青皇朝为甚,那里半兽人等同牲畜。
每逢战事,便被推上战场充当炮灰。
虽说半兽人修炼上限有限,难成顶尖高手,但普通个体战力至少相当于后天境界的武修。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不愿轻易放弃这股力量。
更何况,大唐境内半兽人数目冠绝九大皇朝。
若真能整编成军,纵然不及超级军团,但在精锐军团之中,必属翘楚。
一旦与人族强者配合得当,大唐或将凭空多出两支雄师。
整支军队皆由堪比后天境界的战士组成,再辅以战阵之法,战力不容小觑。
然而,朝中仍有诸多大臣抱持旧念,认为异族终归不可信任。
其实早在这片土地上,不少半兽人早已与人族共处多年,婚嫁相通,生活无异。
论归属,他们早已是人族的一部分。
若非少数极端之徒推波助澜,如今半兽人与人类之间的对立也不至于走到这般地步。
李世民目光扫过正在沉思的魏征,缓缓开口:
“可眼下最棘手的,还不在此处。”
此言一出,魏征顿时回过神来。
他慢慢抬起眼,望向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帝王。
的确,这并非大唐真正的危机。
这一点魏征心中有数,但他也明白,这种层次的难题本不该由他这个宰相操心。
他是辅政之臣,而真正执掌天下、肩负社稷安危的,是眼前的这位天子。
若什么事都由臣子拿主意,那还要君主何用?
魏征深知分寸。
虽知陛下胸襟广阔,不忌能臣,但为人臣者,终究要懂得进退。
李世民轻抚龙椅扶手,语气淡然却不容忽视:
“你不必装糊涂。以你的城府心思,怕是早有所料。”
“倘若我朝接纳半兽一族,其余八国作何反应?”
“他们岂容大唐独占优势?届时必是群起围堵,四面受敌。”
“纵使不良帅已踏入武皇初境,可在这等格局之下,依旧难有话语权。”
“当今天下九国并立,真正能左右局势的,唯有那些修至武王巅峰的盖世强者,以及各国至高无上的帝王。”
“一旦他们联手抵制,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话音落下,魏征神色微变。
他先前只顾权衡各国政局,竟忽略了那隐藏在幕后的真正力量——那些几乎超脱凡俗的皇者级人物。
可紧接着,他眉头一皱,眼中浮现出一丝困惑。
方才陛下所言“各朝帝王”,究竟是何深意?
他怔怔望着李世民,终于忍不住问道:
“陛下,适才所言……可是另有玄机?”
“莫非……您已臻至武王大圆满之境?”
这一问,让李世民微微一愣。
旋即,他又笑了。
换作旁人,有此疑问实属正常。
毕竟君臣相交四十余载,彼此知根知底。
若自己一夜之间突破至传说中的境界,魏征若毫无惊疑,反倒奇怪了。
李世民稳住神情,笑着从案上取过一物——正是大唐镇国之宝,太宗剑。
“天机楼所传之事,你也该清楚。
九大皇朝,共享一份天道气运。”
魏征点头应和。
此事他确实知晓,论对天机楼密辛的了解,整个大唐无人出其右。
然而当他目光落在那柄雪白长剑之上时,心头却泛起疑云。
他未多言,只是眼神微动,却被李世民尽收眼底,不禁笑出声来。
多少年了,他还从未见过魏征露出如此茫然之色。
这位既是宰辅,又是太子师表的人物,在文治一道上,谁敢称第一,谁便得掂量掂量。
见李世民笑而不语,魏征终是按捺不住:
“陛下,还是先议正事为要。”
“天色渐晚,宫中那位还在等候。”
话音刚落,李世民脸上的笑意骤然消散,手中太宗剑“铮”地一声出鞘。
魏征心头一紧,急忙补救:
“陛下息怒!老臣说的是皇后娘娘,并无他意!”
此刻他额角已渗出冷汗。
没想到一句话竟惹得帝王拔剑相向。
可李世民并未发作,反而抚须轻笑,目光仍停留在那出鞘的利刃之上。
剑身通体如寒霜凝结,符文流转,清晰可见;剑格处雕着一头怒目虎首,獠牙外露,威势逼人。
连剑鞘都透着异样光泽,显然已非旧时模样。
魏征虽不通武道,却极爱名器。
他对这把剑再熟悉不过,甚至曾仿制一把,却始终不得其韵。
因寻常材质,如何承载天赐之福?
他盯着那柄剑,心中震动难平——
这哪里还是一把兵器?分明是王朝命脉的化身。
剑鞘山上雕着一条腾跃的飞龙,气势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石而出。
龙身之下,花鸟虫鱼刻得细致入微,形神兼备,宛如活物即将跃出石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