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虽居庙堂之高,却从未忘却自己出身草莽。

  他曾多次言明:大明天下,乃与万民共守,非与权贵独享。

  正因如此,大明百姓在九大皇朝中享有最高的权利与地位。

  毕竟他深知民间疾苦——幼时饥寒交迫,亲眼目睹乡亲饿殍遍野。

  就连他身边的四位国公,竟有两人出身寒门。

  整个大明官场,三成官员皆来自平民家庭。

  放眼九州九朝,唯有大明做到如此程度。

  仅此一项,足以名留青史,世代传颂。

  可随着天机楼现世,大明江山再度风雨飘摇。

  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九州格局。

  目光扫过眼前的四位重臣,他再度启唇:

  “没想到七万年前竟埋藏着这等秘辛……也不知那两个小子此番会不会遭遇不测。”

  “不过,雏鹰终须展翅,以他们的身份修为,寻常人物也不敢轻易冒犯。”

  “传令前线,调回两个军团,缓解朝廷压力。”

  “如今九州隐世高手尽出,纷纷赶往天机楼,难免有人趁乱作恶,祸害百姓。”

  话音刚落,最年长的那位国公便上前一步,拱手进言:

  “陛下,此举恐有不妥。”

  “眼下七大皇朝立场一致,此时撤军,极易引发猜忌。”

  “更怕有心之人借题发挥,毕竟九州之中,并非尽为人族。”

  “此刻决不能内生嫌隙,让外敌有机可乘。”

  闻言,朱元璋心中暗笑。

  他等的正是这句话。

  这四位国公对大明忠心耿耿,却个个精打细算,吝于付出。

  哪怕是他这位皇帝想从他们手中调拨些资源,都得费尽口舌。

  他不动声色地摩挲着手上的储物戒,轻轻开启,从中取出几件东西。

  在场的四位国公,刹那间全都怔住了。

  “陛下,这些……莫非全都是千年寒冰?”

  “你瞧那两块最大的,恐怕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年岁。”

  “如此看来,大明当真要腾飞了。

  用这些寒冰,足以铸就一支无敌铁军。”

  “更关键的是,随着国运昌隆,能踏足陆地神仙之境的强者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如今,太子与大供奉双双突破至武皇之境,若以他们为阵眼,便是武圣亲临,也未必不能一战。”

  “当年大青皇朝之所以称霸天下,靠的不就是两支由寒冰打造的精锐之师么?”

  惊愕过后,四人回过神来,仍难以置信地望着朱元璋,迫切想听一个解释。

  毕竟大明修炼之人多属水灵根,正与千年寒冰相生相合。

  为了凑齐足够炼兵的寒冰,皇室几百年来四处搜寻,却始终难成规模。

  而眼前这堆寒冰,竟远超历代所集十倍不止。

  由此可见,此物纵然在整个九州,也极为罕见。

  也难怪众人激动万分,就连朱元璋初见之时,也曾怀疑自己是否眼花。

  见诸人神色,朱元璋也不再隐瞒,当即开口:

  “你们应当也察觉到了,朱棣整个人的气息都变了。”

  “修为突飞猛进,已稳入陆地神仙初期。”

  “想必你们心中已有猜测——没错,这小子福缘深厚,竟得孟胜前辈收为弟子。”

  “而这批千年寒冰,正是前辈赐予他修行所用。”

  “孟胜前辈本身已达武王巅峰,如今堪称大明第一高手。”

  话音未落,他掌心一翻,镇国神器天龙剑赫然显现,随即继续道:

  “朕手中这柄天龙剑,已得天道感应,具备武王圆满之力。”

  “但动用限制极多,只能留作最后手段。”

  “先前未能及时告知诸位,还望四位海涵。”

  “眼下虽有寒冰,可其他辅材,皇室库存却十分有限。”

  听到此处,众人虽仍震惊,但已然明白——缺什么?无非是资源罢了。

  何必绕弯子?更不必威胁恫吓?

  大元皇庭。

  忽必烈盯着国运天幕,神情复杂,脸色阴晴不定,一时竟不知作何言语。

  原本一场征伐,如今却成了一场闹剧。

  但他并不恼怒。

  无论结局如何,大元终究是获利的一方。

  他只需在紧要关头站对位置即可。

  “大周护国玄鸟九天,果真不愧为上古凤族血脉,竟能于绝境中逆转乾坤。”

  “上古时代究竟何等辉煌?仅存一丝气运便有如此威能,实在令人震撼。”

  “可那样辉煌的时代,又是怎样衰落的?那些通天彻地的强者,又去了何处?”

  “看来那天机楼存在之久,或许远超我们所知。”

  想到这里,忽必烈忽然脊背发凉,仿佛暗中有巨兽凝视着他。

  一阵寒意自指尖蔓延,令他掌心微颤。

  原以为姬越现身,能让大元在九州之中掌握更多主动。

  如今想来,不过是痴心妄想。

  归根结底,实力才是唯一依靠。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目前人族面临两大敌手,一个盟友,局面尚不算太糟。”

  “天机楼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用不了多久,寻常百姓也将知晓其名。”

  “届时九州众生恐将唯其马首是瞻,那些藏身暗处的存在,怕是也要按捺不住了。”

  “隐匿数万年,从未露破绽,将九大皇朝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份手段,的确惊人。”

  “不知九天进入圣兽界后,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倒是令人拭目以待。”

  正思索间,宰相伯颜步入殿中,高声禀报:

  “启奏陛下,丹城来人了!”

  “来者乃是九州最年轻的五品炼丹师——青木,也是丹城下一任继承人。”

  伯颜表面看似匆忙,眼神却清明冷静。

  忽必烈见状,急忙起身,低声说道:

  “何须如此慌张。

  没想到丹城的人,动作倒是快得很。”

  “从丹城到大元皇都,哪怕是最顶尖的陆地神仙,怕也得走上三个多月。”

  “可这丹城圣子青木,竟来得这般迅速,看来丹城之中,已然有人踏入武皇之境了。”

  忽必烈话音未落,一旁的伯颜便沉声回应。

  “陛下,青木圣子早在数月前就已悄然进入大元境内。”

  “随行仅两位后期陆地神仙护法,并无其他强者同行。”

  “此次前来,或许并非偶然。

  前些时日,我朝境内现了一株三色千年彩莲。”

  “此物恰好是炼制五品灵丹最上乘的药引。”

  “不出几日,那青木定会抵达皇宫。”

  虽看似巧合,但其中未必没有算计。

  甚至那朵彩莲的出现,极可能是人为布局。

  这才是忽必烈真正忌惮之处。

  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冷冷一笑:

  “来了又如何?朕刚得两张五品丹方,倒要看看他识不识得。”

  “不过毕竟是客,伯颜,你去安排接待事宜。”

  “切记一点——莫堕我大元威严。”

  若论忽必烈心中最厌恶之人,首推巫师,其次便是丹城之人。

  他对青木自然毫无好感。

  毕竟这位圣子身份尊贵,等同于各大皇朝的储君。

  寻常时候,哪个王朝都会礼遇有加。

  换作以往,忽必烈定会亲自相迎。

  但如今姬越现身,带来了五品炼丹师的传承,他对丹城再无顾忌。

  要知道,整个九州大陆,目前公认的七品炼丹师,唯有姬越一人。

  这份底气,足以让他傲视群雄。

  正说话间,皇宫之外已现三人身影。

  当先是一名少年,身后两名护卫紧随。

  少年身着赤红锦袍,身高过七尺,面色泛青,身形瘦削。

  虽不至于皮包骨头,却也几乎不见肌肉。

  若非胸前佩戴着五品炼丹师徽记,守门将士差点以为是个流浪乞丐偷穿了贵族衣裳。

  他仰头望着宫门前高悬的“大元皇宫”四字,语气平淡地开口:

  “通报一声,丹城圣子青木,求见大元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