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胜回过神来,不禁轻笑出声:“平日里总是我捉弄别人,今日倒被一条小鱼反将一军。”

  “地藏啊,你这小徒儿,莫非参透了连你修了几千年都没成的佛门秘术——他心通?”

  他目光落在地藏身上,见对方神色不动,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哈哈哈,”孟胜朗声笑道,“你这弟子看年纪不过七八岁光景,竟有这般灵觉,老夫活了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得见。”

  顿了顿,他又正色道:“有件事想与你商议。

  若你点头应允,今后但凡我孟胜力所能及,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两人相伴已逾千载,彼此性情早已了然于胸。

  地藏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如风拂竹林:“小儿体质特殊,唯佛家功法方可契合。”

  说罢,合掌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失疏离。

  孟胜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得退一步道:“既然我已答应将水之法则的武学留在寒山寺,不如也让令徒试试看能否感应一二?”

  “成也好,败也罢,对他并无大碍。

  虽说水之法则看似偏于防御,实则能瞬息凝水为冰,攻守兼备,比起你们佛门至高法诀,也不遑多让。”

  “若置身汪洋之上,凭我这独有的水之奥义,同时应对两名同境强者,亦可从容周旋。”

  望着湖中那静立的小沙弥谛听,孟胜心头确是起了几分惜才之意。

  那“他心通”并非寻常修炼可得,需天赋卓绝,万中无一。

  佛典曾载:“何谓知他心通?能察他人之心,或染尘垢,或清净无杂;又能自观心念生起、停留、消散之时。”

  换句话说,便是能洞悉他人内心善恶起伏,也能返照自身念头流转。

  世间唯有两类人,能避此神通窥探:其一是天生纯澈之人,未经世事熏染,如初生婴孩般无邪;其二是城府极深者,心思如渊,深不见底。

  而欲修成此术,除天资之外,更须常人难及的定力与慧根。

  此刻,湖面三人皆默然无语,唯有微风掠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良久,寒山寺住持地藏缓缓开口:“善哉,善哉。

  不知孟施主对先前所言,可曾思量清楚?”

  “那李莲英虽资质出众,若无上古密宗遗落的人骨念珠相助,断然无法撼动朕之威严。”

  “你虽知晓九大皇朝各得天道气运庇佑,却未必知道,天道特赐大唐一式专属战技——武王圆满之力,唯有真命天子方可启用,并借此踏入半步大天尊之境。”

  “若此举真能为苍生除此祸患,老衲破一次戒又有何妨?”

  “毕竟此事本就源于佛门旧患。

  当年上古密宗覆灭之后,六件法器流落四方。”

  “大雷音寺耗费数千年光阴,终将五件寻回并彻底销毁,唯独这人骨念珠不知所踪。”

  “如今九州动荡,因天机楼现世,各大皇朝隐世强者纷纷出山。”

  “老衲虽算不出天机楼究竟由何人执掌,但背后定有高人布局。”

  话音刚落,孟胜正欲回应,二人忽然同时转头,望向寒山寺山脚方向。

  只见一人踉跄现身,衣衫破损,袖口撕裂,显然是刚从传送阵中脱身而出。

  那人虽显狼狈,却一身锦绣华服,金线绣纹熠熠生辉,寻常人家三代也未必见过如此贵胄之衣。

  此人正是大明皇朝四皇子——朱棣。

  “我这运气也算绝了,多少年无人撞见的时空裂缝,偏偏让我给遇上了。”

  “幸好那裂缝不过手指宽窄,若再大些,怕是要命丧虚空之中。”

  一边嘟囔着,他一边拍打衣袍上的尘土,重整仪容,继续朝眼前孤峰走去。

  走了片刻,忽觉脚下触感异常,低头一看,竟似踏波而行。

  起初以为错觉,便狠掐自己脸颊两下,疼痛清晰,这才确信——自己当真走在海面之上!

  而前方那座孤岛,竟悬于浩瀚海心,四顾茫茫,唯此一处。

  如此奇景,非人力所能造就。

  纵然是陆地神仙,可移山填海,却也无法令岛屿长年漂浮于海上而不坠。

  与此同时,大元皇朝皇宫之内。

  忽必烈仰望天象,眉头微蹙,低声自语:“这大清皇朝,倒是气数未尽。

  眼看即将倾覆,竟又冒出一个惊世之才。”

  “眼下九大皇朝之中,唯有两人身具异禀。”

  “大唐护国神将袁天罡确是当世豪雄,可那大青皇朝的嘉庆帝,怕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

  “倒是那个以人为食、饮血成性的李莲英,如今竟已踏足半步大天尊之境。

  如此一来,其余皇朝恐怕无人敢率先出手了。”

  “不知姬越前辈是否会现身干预?毕竟九大皇朝同承天命,彼此气运牵连,休戚相关。”

  然而此刻的忽必烈,除了手中一柄天狼刀尚可倚仗,并无真正能镇压强敌的顶尖战力,这让他心头沉重。

  原本就斑白的鬓发,竟也开始大片脱落。

  忽然间,一只金瞳利爪、修为已达大宗师境界的老鹰自远方破空而来,直扑大元皇宫。

  鹰背之上,端坐着一道微小却清晰的元神身影——那人身穿一袭云纹长袍,衣袍左右分明,一侧漆黑如墨,绣有黑色七品毒丹;另一侧洁白似雪,缀着绿色七品灵药。

  两色辉映,阴阳流转,宛如太极生化。

  腰间束一条翠绿金丝带,手中捧着一卷古旧医典,模样古怪却不失沉稳。

  而这只向来桀骜难驯的大宗师级老鹰,竟甘愿驮负此人,毫无半分不耐。

  虽为元神显化,与本体略有差异,但眉宇轮廓七分相似,气质温润中透出沙场磨砺出的凛然杀意。

  片刻后,姬越目光落在前方巍峨宫殿之上——

  大明殿。

  玉石为阶,朱漆作梁,气势恢宏,矗立于三层台基之巅。

  层层栏杆皆以白玉雕琢,龙腾凤舞,浮游云端。

  每根望柱之下,皆探出鳌首吐雾,整座殿宇庄严无比,令人望而生畏。

  便是姬越这等活过八千余载、臻至武王大圆满的绝世强者,也不禁轻叹一声:

  “若道统未曾断绝,这片天地之间,该有多少英才并起。”

  正此时,金爪老鹰一声长鸣,惊动了正在凝视天幕变幻的忽必烈。

  一道熟悉的声音悄然入脑:“不必惊扰,你只需守好本分。

  那大青皇朝的李莲英,自有我来处置。”

  “不出多久,其余八大皇朝的国运之人,都将齐聚大青。”

  “就连传承数万年的九龙神宗,也会遣高手下山,共伐此獠。”

  话音落罢,那老鹰已穿宫入殿,稳稳停在忽必烈龙椅之畔。

  这般待遇,足见其在大元宫闱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真正令忽必烈动容的,却是鹰背上那位元神老者——姬越。

  出于对前辈高人和武王大圆满境界的敬重,他缓缓起身。

  “未曾料到前辈如此迅速便已降临,请上座。”

  姬越素来淡泊权势,闻言从鹰背跃下,顺手从腰间布袋取出一枚丹丸,抛入金爪老鹰口中。

  随即直视忽必烈,直言道:“无需试探,我对江山权柄毫无所求。”

  “纵然我修为已达武王大圆满,也仍是借了大元国运之力才得以存续。”

  “你要谨记:在这大元天下,唯你为尊。

  此位至尊之座,除历代先帝外,无人可坐,包括我在内。”

  “倘若你只想做个马上帝王,凭刀剑威压四方,那么大元注定不过三代便会倾覆。”

  “你在率众寻我之时,我便已察觉——表面繁华昌盛,实则百姓困顿,多少子弟再无晋升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