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画中画《江行初雪图》明末清初大师石涛真迹

  沈浩心里一暖,走过去一抱拳,感激的道,“谢周哥帮衬,也谢谢大伙来捧场,今儿开业,凡是拿了老物件过来的,都送俩茶叶蛋!”

  话音刚落,就有个老头挤进来,手里捧着个瓷碗:“沈老板,你瞅瞅我这碗,是我爹那辈传下来的,看看能值多少钱?”

  沈浩接过来一看,碗底有“康熙年制”的款,釉色发亮,是个正经老物件,虽然不算极品,但也值千把块。

  他笑着说道:“大爷,您这碗是好东西,我给您八十块,您看咋样?”

  老头眼睛一亮,他本来以为能给五十就不错:“行!八十就八十!”

  沈浩当场点了钱。

  老头揣着钱乐呵呵地走了,嘴里还念叨着这店靠谱。

  有了第一个开张的,后面的人也跟着往前凑。

  有人拿来个铜烟袋锅,有人抱来块原石。

  沈浩都一一仔细看,给的价公道,没人挑理。

  没一会儿,博古架上就摆上了好几件老物件,看着像模像样的。

  周奎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帮腔。

  “这烟袋锅是老铜的,沈浩给五十,不亏!”

  “那石头看着不起眼,说不定里头有料,沈浩收得值!”

  王三也混在人群里,看着铺子里热闹的样子,脸黑得跟锅底似的。

  刘三在旁边嘀咕:“三哥,这沈浩真开起来了,以后咱想找他麻烦,怕是更难了。”

  “难才有意思。”

  王三咬着牙,眼里闪过一丝阴狠,“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

  中午的时候,沈浩留周奎他们吃饭,就在铺子旁边的小饭馆订了桌菜。

  酒桌上,周奎拍着沈浩的肩膀说道:“沈浩,好好干,你这店要是能火起来,翡翠村的生意都能跟着沾光。”

  沈浩举起酒杯:“周哥,我敬您一个,以后还得靠您多照顾。”

  酒喝得热乎,话聊得投机。

  傍晚送周奎他们走的时候,夕阳把聚宝阁的牌匾照得金闪闪的。

  王红梅正在柜台后算账,虽然还不太利索,可脸上的笑藏不住。

  沈浩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搂住她的肩膀。

  王红梅没躲,只是小声说道:“别闹,让人看见了。”

  沈浩笑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晚上关了店门,聚宝阁里总算安静下来。

  沈浩搬了把椅子坐在柜台后,借着煤油灯的光,把今儿收来的东西一一摆在桌上清点。

  一个铜烟袋锅,包浆倒挺厚,就是烟嘴磕了个豁口。

  两个青花瓷片,看着像清代的,可惜碎得太厉害。

  还有其他的一些老物件。

  “都是些寻常物件。”

  沈浩把东西分门别类收进博古架的抽屉里。

  虽说没收到啥宝贝,可开张第一天就有进账,总比空着强。

  他摸着下巴琢磨,这收古董跟赌石不一样,得有耐心,有时候一整年碰不上件好东西,可碰上一件,就够吃好几年的。

  第二天一早,沈浩刚开门,就有人陆续来送东西。

  有个大嫂拿来个银镯子,说是祖传的,沈浩一看就笑了,那镯子看着亮闪闪的,其实是镀银的,内里都露铜了,最后给了五块钱,大嫂高兴的走了。

  一上午过去,收来的东西还是没啥出彩的。

  沈浩坐在柜台后,一边用布擦着那只铜烟袋锅,一边琢磨着要不要去周边村子贴点告示,扩大点名气。

  正想着,门口进来个老头,背有点驼,手里拄着根拐杖,另一只手紧紧攥着个布包,像是藏着啥宝贝。

  “小伙子,收古画不?”老头声音有点哑,往柜台前凑了凑。

  “收啊,您拿来瞅瞅。”

  沈浩放下烟袋锅,心里有点期待。

  古画这东西,最容易藏着漏。

  老头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是幅卷轴,看着皱巴巴的,边缘都磨破了,纸都发黄发脆,像是泡过水。

  展开一看,上面画着几棵竹子,墨色都晕开了,落款也模糊不清。

  “这画……”

  沈浩皱了皱眉,“您看这都破成啥样了,墨色也晕了,不值啥钱啊。”

  “咋不值钱?这是我年轻时从老地主家捡的,当时看着好看就收着了。”

  老头有点急,“你给个实在价,能卖就卖了,换点钱给孙子买奶粉。”

  沈浩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指头捻了捻画纸,心里突然一喜,这纸看着普通,可质地细密,摸着有种特殊的韧劲,不像是寻常的宣纸。

  他不动声色地说道:“大爷,不是我压价,这画破损太严重,我收来也卖不上价,这样,三十块,您要是愿意就留下,不愿意就再去别处问问。”

  老头犹豫了一下,大概是觉得再没人会要,叹了口气道:“行吧,三十就三十。”

  沈浩数了三十块钱递过去。

  老头揣着钱,开心的走了。

  等老头走远了,沈浩赶紧关上门,把那幅破画小心翼翼地铺在柜台上。

  他从抽屉里拿出放大镜,对着画的边角仔细看,果然在左下角的破口处,发现了一层极薄的夹层。

  这是幅画中画!

  沈浩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手心都冒出了汗。

  有些人为了藏宝贝,会把真画用特殊的浆糊粘在一幅不值钱的画后面,外面看着就是幅破画,懂行的才能发现其中的门道。

  他找了把小镊子,又倒了点清水,屏住呼吸,先用清水轻轻湿润画的边缘。

  这活儿得慢,急不得,稍微用点劲,里面的真画就可能被扯破。

  镊子尖一点点掀开外层的破画,就跟剥洋葱似的,一层一层慢慢来。

  外层的画纸很脆,稍微一用力就哗啦碎了个小角,沈浩吓得赶紧停手,额头上都渗出了汗。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换了把更细的镊子,动作轻得像拈羽毛。

  一点点,一点点,外层的破画被掀开了一角,露出底下另一层纸。

  那纸是暗黄色的,比外层的厚实得多,隐隐能看见上面有红色的印记,像是印章!

  “有戏!”

  沈浩激动,更小心了。

  他花了足足一个钟头,才把外层破画的上半部分掀开,露出里面的真画。

  原来是幅山水画,远山近水,笔墨细腻,右上角的印章清清楚楚,写着“石涛”两个字!

  沈浩倒吸一口凉气。

  石涛可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他的画在市面上千金难求!

  这幅画虽然也有点破损,可比起外层的破画,保存得算是相当不错了,光是这落款,就值老鼻子钱了!

  他赶紧找来干净的宣纸,小心翼翼地把真画从破画后面完整揭下来,又用软毛刷轻轻扫掉上面的灰尘。

  整幅画展开,足足有半张桌子大,画的是《江行初雪图》,笔触灵动,意境悠远,一看就是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