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奶茶店的收入再度创了新高,达到了2800元。

  这也证明着未来20年的模式,有着绝对的杀伤力。

  要知道。

  这一个门面可是在陈宁没有任何广告促销的基础之上。

  完全是用户自发前来购买。

  当然。

  陈宁也是每天将对于这个模式的理解记下来。

  毕竟模式是20年后的。

  这个模式不是陈宁开创。

  他只是将这个模式复制了出来,并没有完全理解。

  好在陈宁不是急于求成的人,也没忙着第一时间开分店。

  而是很有耐心的,一直都在研究着这一个模式。

  当然。

  在这一段时间的经营当中,陈宁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个是生产效率不高,每一杯制作都在3分钟以上。

  第二个是定价问题。

  之前陈宁觉得4块的定价可以。

  现在来看。

  明显一众顾客对于4块一杯的价格并不敏感,有很大的提价空间。

  第三个是营业时间问题。

  之前陈宁定下的时间是早9点-晚10点。

  但东门老街直到12点也是人山人海。

  陈宁觉得有必要可以延长一些时间。

  不过说是延长,一天上十几个小时班也是顶不住。

  陈宁准备在晚班的时候招几个兼职。

  还有几个问题,陈宁都一一记下。

  回到住处。

  陈宁将这几个问题与邱元生聊了一下。

  对于第一个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陈宁和邱元生都知道问题所在。

  当时急着上岗,3天时间培训就安排上了。

  虽说奶茶这东西确实没啥技术。

  但对于四位小女生而言,未必完全就能够明白。

  她们只是照着这样的步骤去做,做得也不见得有多好。

  这不只是影响了效率,同样也多少会影响奶茶的口感。

  至于此前有学员培训,也是3天就出师。

  那是因为大部分学员有一定基础。

  另外不少学员年龄也比较大,赚钱的欲望比小女生更为迫切,也更主动钻研。

  两人商量了一下,未来几天下班之后,再对她们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

  至于未来新招的员工,陈宁制定了规则,上岗之前,最少要7天的培训。

  定价问题,陈宁原本的想法是准备运营一年之后再涨价。

  因为陈宁并不是靠这一家门店赚钱。

  他主要还是尽可能的想打造自己的品牌,然后是标准化复制到全国各地。

  不过深思之后,陈宁觉得。

  与其一年之后涨价,还不如现在就涨价。

  现在刚开业没多久,老用户还不是特别多。

  一年之后虽然也可以涨价,但多少涨价都会有不少客户抱怨。

  特别是。

  陈宁可以预料到。

  一年之后绝对会有同行参与竞争。

  甚至不需要一年。

  陈宁认为,半年之后就会有,甚至更早。

  涨价得趁早。

  不过。

  陈宁的这个涨价,不是标准化的每一个单品涨价1元还是2元。

  陈宁的涨价除了普涨1-2元之外,陈宁还准备了6-10元,甚至是最高15元的奶茶品种。

  是的。

  最近邱元生研究了不少新品。

  老元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在技术创新这一块还真不错。

  此前除了研究出了一系列新茶之外,他现在又搞了新的品类。

  这个品类就是奶 茶 水果。

  这样的新品不只是新品种,而且还能将价格提上去,打造出奶茶界的高端品牌。

  当然涨价还有一个。

  陈宁虽然暂时不想搞加盟,但他却想多开分店。

  分店是以直营的方式。

  也就是陈宁自己掏钱。

  要陈宁自己掏钱,首先也得赚到钱来。

  第一家店不只关乎着品牌问题,也关乎着陈宁赚钱的问题。

  要是只想着打品牌而不扩张。

  等别人提前扩张,那到时候就晚了。

  第三个营业时间就不要怎么研究了,陈宁决定,将时间延长到12点。

  另外再招四位兼职的工作人员。

  不过虽然是兼职。

  但陈宁还是按着原来的标准,只有培训七天才能上岗。

  ……

  “老谢,我来看你啦。”

  “我一个教书的老头,你这位大基金首席分析师怎么有空来看我啊。”

  “老谢,你还是老样子。我这不是刚到深城,第一个就来你这里坐坐。”

  “少来了,是不是到深城出差。”

  “哈哈哈,还真瞒不过你。”

  深大教授家属楼。

  郭义仁提着礼品前来看望谢宗玉。

  “深城这个地方经济真是发展得好啊,不过,物价也是贵,你看给你买了几样东西,就花了我几千大洋。想起当年读书的时候,你丫的请我几毛钱还这么小气。”

  “你还说。几毛钱可是我全部身价,你现在几千块大洋对于你的收入来说,九牛一毛。郭大分析师,你来说说,这到底是谁小气?”

  “咳咳……果然不愧是深大知名教授,我说不过你。”

  两人一见面便斗嘴。

  只是斗完嘴后,两人却是来了一个拥抱:“老郭,你小子天南地北的到处走,多潇洒。”

  “潇洒啥,压力山大啊。之前股市创了新低,不知道多少人骂我们。”

  “活该,你看好好的国内经济,但A股被你们搞成这样。”

  “什么被我们搞成这样,你当A股是我家开的啊。再说,你又不知道我们A股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有种种其他。这一些问题不解决,A股怎么可能上去。”

  “那股改你怎么看?”

  “我不好说。”

  “你小子,还装起来了。”

  “哪能啊,在老谢你面前,我哪能装。不过,你知道,我这个身份不太好说。”

  “切,还怕我泄密啊。好啦,好啦,我一向不喜欢打听小道消息。来来来,我这珍藏多年的老酒,二锅头,有没兴趣。”

  “必需的有兴趣啊。”

  两人即是同学,又是酒鬼。

  这二锅头,从年轻读书时候喝到现在。

  虽说现在比二锅头好得多的酒一大堆,他们也买得起。

  但不管喝了多少其他的酒,两人总是觉得,还是二锅头对味。

  酒过三巡。

  郭义仁将酒杯放到一边,然后说道:“老谢,你对我们目前产业现状怎么看。”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谢宗玉说道:“最近不少媒体以及报纸,都在讨论这个事。特别是网上,这方面的负面消息比较多。”

  “是啊,网上负面消息特别多。但也不能怪他们,毕竟……这说得也是现实。”

  “没办法,现在只能这么做。”

  “你觉得,我们有什么路子能找到突破。”

  “一众经济学家一直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也在想……现在只能看未来能不能做大做强,然后在高科技方面发力。”

  “高科技是一方面。但,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

  “怎么说?”

  “你逛天涯网吧。”

  “偶尔。”

  “难怪你不知道。前不久天涯网发生了一场大战,话题和你我今天聊的差不多。不少人吐槽我们现在的状况,但有一人却是在万千网友当中脱颖而出,如绝世先锋大将,他一人大战所有网友,侃侃而谈。而他提到的规模化,我印像深刻。特别是他提出了与【微笑曲线】完全相反的概念,他说加工制造这一块看起来是利润最薄的产业,到了未来反倒是利润最高的一块。并同样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很深的科技含量,甚至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回想那天晚上的场景,郭义仁心潮澎湃,恨当时不能与这位大家同饮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