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工是在一家火锅店当服务员,晚上高峰期的客人络绎不绝,店里的员工不够才临时请的兼职工。杜渺有丰富的类似经验。试工一天后老板决定让杜渺继续兼职下去。
给客人上菜,端茶送水,然后结束后清扫台面和地板,这是杜渺的工作内容,纯靠体力的工作本就毫无技巧,老板看中的是杜渺倾尽全力的工作态度。
店里高峰期一天工作下来,杜渺也会累的够呛,但这些对她来说都无所谓,杜渺能吃苦,苦活累活从她小开始做起,那时候的累活没有任何的补偿和回报,但是如今一天下来还能挣钱,她感到十分满足。
在火锅店里兼职了两个多月后,杜渺辞了职,去武汉学校报道的时间通知了下来,杜渺想要省些钱,避开所有的高峰期,然后提前去学校规划,
去学校的路费不便宜,杜渺在找攻略通过最便宜的方式去。全程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即使是最快速的高铁也需要六七个小时。因为不赶时间,杜渺买了最便宜的火车。
先从贵阳出发然后到武昌,十七个小时的硬座只需要花费一百来块钱。相比之下,可以省下一笔大钱。
一切准备就绪后,杜渺依次给村里的奶奶和婶婶道别,她把家里的剩下的稻谷送给了老杜家,然后留下了纸条。出发之前,杜渺去了老黄家告别,这一次她没有遵守之前的承诺,还是买了不少的礼品。
出发那天老黄坚持要送杜渺到车站,但还是被杜渺拒绝了,尽管她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分别的场景,但杜渺依旧还是没办法适应。
老妈离开家的时候没有跟她告别,老爸离开家也没有任何告别的话,杜渺不想承受分开时落寞的情绪。只是给老黄发去了火车已经出发的信息。
第一次踏上长途的旅途,一切对杜渺来说新鲜无比,火车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每一个跟杜渺一样,背着大大的行囊,去追寻自己未来的梦想。
杜渺的火车是夜里出发的,到达武昌的是隔天傍晚,出了火车站,杜渺跟学校负责人联系后,晚上九点后终于住进了学校宿舍里。
学校宿舍里的环境比杜渺想象的要好了数倍不止,辅导员安排的是六人间,杜渺是第一个到,她选了个靠最里面的上铺,把从家里带来的被子铺好后,杜渺去学校的餐厅和打水房逛了一圈。
在学校里住的第一个晚上,杜渺睡得很踏实,学校里好像有一种魔力,可以消除杜渺心里所有的困惑和疑虑,那些担忧和迷惘,也仿佛在睡一觉之后,彻底地消除干净了。
隔天醒来后,杜渺先在校园里逛了两圈,去摸索清楚所有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因为她来得早,餐厅里的门店几乎没有正式营业。在宿舍楼下的便利店里买了紧急的生活用品后,杜渺出了学校。
来学校之前,杜渺就在贴吧了搜寻了很多省钱攻略,包括各种兼职工作的应聘信息都有,对比自己老家的兼职的需求,武汉学校附近的信息数不胜数。
这对杜渺来说很棒的好消息,吃完早餐,杜渺就要去几家找兼职的地方去看看。如果在今天就能够应聘上,这对她来说是可贺的事情。
学校面积很大,杜渺校园里走了十来分钟,一栋教学楼的右侧有一个不大的人工湖,上面的介绍上写着【绿清湖】,沿着湖边那条绿荫小道慢慢地走着,杜渺心情格外的美好,
湖面波光粼粼,不停闪着亮光,仿佛象征着她崭新的人生目标已经开始一样,有工人在清理着湖面上的落叶,杜渺在一旁看了一阵子。落叶被大网捞起,去到了属于它们的地方。
出了学校大门是一条主干路,疾驰的汽车从她面前开过,杜渺站在门口自拍了第一张到学校的相片。
从学校步行到应聘点车程半小时左右,杜渺看时间还早,打算步行过去,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对她来说都无比新奇。杜渺愿意放慢脚步,一点点欣赏它的不同之处。
同样的服务员工作,兼职的费用比老家高了两块钱,这让杜渺开心不少。难得的是老板娘也是贵州人,这让杜渺这次的应聘顺利很多。
谈妥了工作时间和内容细节后,老板让杜渺隔天就来工作,从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九点结束。杜渺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激动得握着老板**手不松开。
“谢谢老板娘,我一定会认真工作的。谢谢。”
“好好,认真工作就行,我这里也不会亏待你的。有时候人多的话,就可能比较累一点。不过你放心,该给你的钱不会少你一分的。”
“嗯嗯,我不怕辛苦的,老板娘。我什么苦都能吃。”杜渺一脸真诚。眼里闪着亮光。
老板娘对杜渺的印象不错,外形上长得清秀,言行举止上积极认真,难得的是还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像杜渺这样还没开学就来找兼职的学生已经不多,勤工俭学的态度是诚恳的。
老板娘给杜渺简单的介绍下店里的内场环境,包括厨房后台,前台,还有一些厨具放置的位置,整个店里的空间不大,前厅的位置占了三分之二,前台处放了一个折叠床,老板娘平时没人的时候,会躺着休息一阵子。
杜渺很满意这里的环境,后台位置还有一个小空间,是提供员工休息用的,虽然地方不大,里面放了一个靠背的椅子,足够累的员工在里面休息的空间。
应聘结束后,杜渺去市里的艺术馆逛了逛,之前在网上查的信息是近期有很多不同的绘画展览,杜渺想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毕竟明天之后,想要空出时间的机会不会在有了。
根据地图的介绍,地铁过去要半小时的路程,杜渺没有从附近的地铁站入口搭乘,而是走了三站路之后才上的地铁站开始,这样的搭乘方式可以省下两块钱。
艺术馆内展示着各种风格的作品,杜渺到了目的地,入口处排队站满了人,有不少人胸口上挂着相机,拍着门口处的介绍牌。
杜渺看着上面的信息,这才发现原来一个小时候后有一个关于展览后的惊喜环节,难怪门口处站着这么多人,想来都是为了惊喜环节的。
避开了人群,杜渺进了艺术馆里面,进门处是一幅高有两米的巨型画作,上面画的是一整片绿色森林,几棵参天大树直通天顶之上,树上的叶子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色彩,一眼看去,像是在幻想世界里无人之地。天空白云朵朵,泛着荧光颜色。
第一个馆内展示的国画风格的作品,大多都是以牡丹,山水等作为背景,杜渺沿着馆内的布局一张张的欣赏。有不少都是来自学校师生的作品。
第二馆内的作品则是截然不同的表现,色彩都是以黄蓝为主要颜色,且每一个画作的尺寸都在一米多高,画里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有现代平行世界的科技产品,还有复古年代的电子设备是,另外还能看到儿童们喜欢的各种玩偶图像。
聚集在第二展区人很多,几个带着孩子的家长们嘱咐孩子们站在喜欢的画像旁给他们拍照。杜渺也用手机记录了很多创意美好的画像。
从侧面的小门进去后直接到了第三个展区,里面更是站得密密麻麻的人,展区的画作跟前面两个展区相比下,更是突出了画作的作者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整个展区一分为二,将作品的跨度分割成两个世界一般。
全黑灰的色彩是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吸引力,几个半米高的作品都是巨大的五官特写,眼睛,鼻子,嘴巴,还有各种形状的耳朵,眼睛的数量最多,开心的,闪着亮光的,迷茫的,闪耀的,痛苦的,期待的,每一副都是各种不同神情的眼睛,杜渺站在这些眼睛面前,能够感受到画作的作者要呈现出的不一样是意图。
杜渺对此风格有着不同的感想,好奇地看着展区的介绍,上面只是简单的两行字:艺术家,易可。
这熟悉的名字让杜渺一愣,忽然之间想起了几年前在自己家吃饭时候的情景。为了确认心中的疑惑,杜渺去前台位置拿了张宣传册。翻开一看,易可熟悉的笑脸映入杜渺的眼前。
……真的是易大哥。
杜渺内心说不上来的惊叹,自从那次之后,杜渺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看着易可的名字,杜渺想起了帮助过自己的展思辰。
他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吗。
虽然之前也听过黄校长偶尔提起展思辰,但也只是只言片语,杜渺只知道展思辰回北京后继续新的生活。她知道展思辰身为公司老总,精力和时间上根本无暇去关注其他任何人。杜渺自知自己的情况,也便不在继续打扰她。
她自知今后再次相见的机会几乎为零,展思辰就像她人生中无数个过客一样,不会有任何的交集,可当看到易可的名字时,杜渺难免有些感触。过去跟展思辰相处过的点滴像是影片一样一帧帧地播放。
负责宣传单的员工以为杜渺对展览画作有另外合作的倾向,主动走了过来介绍展览的背后故事。
这一次的展览是易可时隔三年之后的新作品,含义里呈现了他近些年来对自身境况的一种反击和释放,各种五官的表达均是要想要展现人体的所有机能对这个世界的接受和反思。
当下恶劣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身体会发生各种无法预知的改变,不仅仅是外形上,而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发现其中的变化,易可想要展现的就是无数个被迫接纳这一个个人体器官的真实感触,以此来唤醒内心深处人与世界和自然的共识。
杜渺一旁听着员工的解释,目光被眼前不远处那一直深邃的眼睛所吸引,画上的眼睛是一个女生的,是一只标准的杏眼,微翘起来的睫毛,内眼睑上长了一颗小圆痣。
眼睛里深藏的触动被画笔勾勒出淡淡的哀伤,杜渺静静地看着那只眼睛,不由地涌现出复杂的情绪来。
给客人上菜,端茶送水,然后结束后清扫台面和地板,这是杜渺的工作内容,纯靠体力的工作本就毫无技巧,老板看中的是杜渺倾尽全力的工作态度。
店里高峰期一天工作下来,杜渺也会累的够呛,但这些对她来说都无所谓,杜渺能吃苦,苦活累活从她小开始做起,那时候的累活没有任何的补偿和回报,但是如今一天下来还能挣钱,她感到十分满足。
在火锅店里兼职了两个多月后,杜渺辞了职,去武汉学校报道的时间通知了下来,杜渺想要省些钱,避开所有的高峰期,然后提前去学校规划,
去学校的路费不便宜,杜渺在找攻略通过最便宜的方式去。全程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即使是最快速的高铁也需要六七个小时。因为不赶时间,杜渺买了最便宜的火车。
先从贵阳出发然后到武昌,十七个小时的硬座只需要花费一百来块钱。相比之下,可以省下一笔大钱。
一切准备就绪后,杜渺依次给村里的奶奶和婶婶道别,她把家里的剩下的稻谷送给了老杜家,然后留下了纸条。出发之前,杜渺去了老黄家告别,这一次她没有遵守之前的承诺,还是买了不少的礼品。
出发那天老黄坚持要送杜渺到车站,但还是被杜渺拒绝了,尽管她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分别的场景,但杜渺依旧还是没办法适应。
老妈离开家的时候没有跟她告别,老爸离开家也没有任何告别的话,杜渺不想承受分开时落寞的情绪。只是给老黄发去了火车已经出发的信息。
第一次踏上长途的旅途,一切对杜渺来说新鲜无比,火车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每一个跟杜渺一样,背着大大的行囊,去追寻自己未来的梦想。
杜渺的火车是夜里出发的,到达武昌的是隔天傍晚,出了火车站,杜渺跟学校负责人联系后,晚上九点后终于住进了学校宿舍里。
学校宿舍里的环境比杜渺想象的要好了数倍不止,辅导员安排的是六人间,杜渺是第一个到,她选了个靠最里面的上铺,把从家里带来的被子铺好后,杜渺去学校的餐厅和打水房逛了一圈。
在学校里住的第一个晚上,杜渺睡得很踏实,学校里好像有一种魔力,可以消除杜渺心里所有的困惑和疑虑,那些担忧和迷惘,也仿佛在睡一觉之后,彻底地消除干净了。
隔天醒来后,杜渺先在校园里逛了两圈,去摸索清楚所有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因为她来得早,餐厅里的门店几乎没有正式营业。在宿舍楼下的便利店里买了紧急的生活用品后,杜渺出了学校。
来学校之前,杜渺就在贴吧了搜寻了很多省钱攻略,包括各种兼职工作的应聘信息都有,对比自己老家的兼职的需求,武汉学校附近的信息数不胜数。
这对杜渺来说很棒的好消息,吃完早餐,杜渺就要去几家找兼职的地方去看看。如果在今天就能够应聘上,这对她来说是可贺的事情。
学校面积很大,杜渺校园里走了十来分钟,一栋教学楼的右侧有一个不大的人工湖,上面的介绍上写着【绿清湖】,沿着湖边那条绿荫小道慢慢地走着,杜渺心情格外的美好,
湖面波光粼粼,不停闪着亮光,仿佛象征着她崭新的人生目标已经开始一样,有工人在清理着湖面上的落叶,杜渺在一旁看了一阵子。落叶被大网捞起,去到了属于它们的地方。
出了学校大门是一条主干路,疾驰的汽车从她面前开过,杜渺站在门口自拍了第一张到学校的相片。
从学校步行到应聘点车程半小时左右,杜渺看时间还早,打算步行过去,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对她来说都无比新奇。杜渺愿意放慢脚步,一点点欣赏它的不同之处。
同样的服务员工作,兼职的费用比老家高了两块钱,这让杜渺开心不少。难得的是老板娘也是贵州人,这让杜渺这次的应聘顺利很多。
谈妥了工作时间和内容细节后,老板让杜渺隔天就来工作,从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九点结束。杜渺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激动得握着老板**手不松开。
“谢谢老板娘,我一定会认真工作的。谢谢。”
“好好,认真工作就行,我这里也不会亏待你的。有时候人多的话,就可能比较累一点。不过你放心,该给你的钱不会少你一分的。”
“嗯嗯,我不怕辛苦的,老板娘。我什么苦都能吃。”杜渺一脸真诚。眼里闪着亮光。
老板娘对杜渺的印象不错,外形上长得清秀,言行举止上积极认真,难得的是还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像杜渺这样还没开学就来找兼职的学生已经不多,勤工俭学的态度是诚恳的。
老板娘给杜渺简单的介绍下店里的内场环境,包括厨房后台,前台,还有一些厨具放置的位置,整个店里的空间不大,前厅的位置占了三分之二,前台处放了一个折叠床,老板娘平时没人的时候,会躺着休息一阵子。
杜渺很满意这里的环境,后台位置还有一个小空间,是提供员工休息用的,虽然地方不大,里面放了一个靠背的椅子,足够累的员工在里面休息的空间。
应聘结束后,杜渺去市里的艺术馆逛了逛,之前在网上查的信息是近期有很多不同的绘画展览,杜渺想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毕竟明天之后,想要空出时间的机会不会在有了。
根据地图的介绍,地铁过去要半小时的路程,杜渺没有从附近的地铁站入口搭乘,而是走了三站路之后才上的地铁站开始,这样的搭乘方式可以省下两块钱。
艺术馆内展示着各种风格的作品,杜渺到了目的地,入口处排队站满了人,有不少人胸口上挂着相机,拍着门口处的介绍牌。
杜渺看着上面的信息,这才发现原来一个小时候后有一个关于展览后的惊喜环节,难怪门口处站着这么多人,想来都是为了惊喜环节的。
避开了人群,杜渺进了艺术馆里面,进门处是一幅高有两米的巨型画作,上面画的是一整片绿色森林,几棵参天大树直通天顶之上,树上的叶子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色彩,一眼看去,像是在幻想世界里无人之地。天空白云朵朵,泛着荧光颜色。
第一个馆内展示的国画风格的作品,大多都是以牡丹,山水等作为背景,杜渺沿着馆内的布局一张张的欣赏。有不少都是来自学校师生的作品。
第二馆内的作品则是截然不同的表现,色彩都是以黄蓝为主要颜色,且每一个画作的尺寸都在一米多高,画里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有现代平行世界的科技产品,还有复古年代的电子设备是,另外还能看到儿童们喜欢的各种玩偶图像。
聚集在第二展区人很多,几个带着孩子的家长们嘱咐孩子们站在喜欢的画像旁给他们拍照。杜渺也用手机记录了很多创意美好的画像。
从侧面的小门进去后直接到了第三个展区,里面更是站得密密麻麻的人,展区的画作跟前面两个展区相比下,更是突出了画作的作者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整个展区一分为二,将作品的跨度分割成两个世界一般。
全黑灰的色彩是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吸引力,几个半米高的作品都是巨大的五官特写,眼睛,鼻子,嘴巴,还有各种形状的耳朵,眼睛的数量最多,开心的,闪着亮光的,迷茫的,闪耀的,痛苦的,期待的,每一副都是各种不同神情的眼睛,杜渺站在这些眼睛面前,能够感受到画作的作者要呈现出的不一样是意图。
杜渺对此风格有着不同的感想,好奇地看着展区的介绍,上面只是简单的两行字:艺术家,易可。
这熟悉的名字让杜渺一愣,忽然之间想起了几年前在自己家吃饭时候的情景。为了确认心中的疑惑,杜渺去前台位置拿了张宣传册。翻开一看,易可熟悉的笑脸映入杜渺的眼前。
……真的是易大哥。
杜渺内心说不上来的惊叹,自从那次之后,杜渺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看着易可的名字,杜渺想起了帮助过自己的展思辰。
他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吗。
虽然之前也听过黄校长偶尔提起展思辰,但也只是只言片语,杜渺只知道展思辰回北京后继续新的生活。她知道展思辰身为公司老总,精力和时间上根本无暇去关注其他任何人。杜渺自知自己的情况,也便不在继续打扰她。
她自知今后再次相见的机会几乎为零,展思辰就像她人生中无数个过客一样,不会有任何的交集,可当看到易可的名字时,杜渺难免有些感触。过去跟展思辰相处过的点滴像是影片一样一帧帧地播放。
负责宣传单的员工以为杜渺对展览画作有另外合作的倾向,主动走了过来介绍展览的背后故事。
这一次的展览是易可时隔三年之后的新作品,含义里呈现了他近些年来对自身境况的一种反击和释放,各种五官的表达均是要想要展现人体的所有机能对这个世界的接受和反思。
当下恶劣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身体会发生各种无法预知的改变,不仅仅是外形上,而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发现其中的变化,易可想要展现的就是无数个被迫接纳这一个个人体器官的真实感触,以此来唤醒内心深处人与世界和自然的共识。
杜渺一旁听着员工的解释,目光被眼前不远处那一直深邃的眼睛所吸引,画上的眼睛是一个女生的,是一只标准的杏眼,微翘起来的睫毛,内眼睑上长了一颗小圆痣。
眼睛里深藏的触动被画笔勾勒出淡淡的哀伤,杜渺静静地看着那只眼睛,不由地涌现出复杂的情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