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第443章

小说: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作者:东方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5-11-10 23:18:18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443章

  韩世忠立即下令:“挖沟,截击!”

  城头的铜锣声大作,宋军飞快在城墙内侧开挖一条条深沟,名为“反掘壕”。

  一旦金军地道掘到沟内,宋军便能当场破坏或放火反烧。

  然而,太原城周长十二里,金军同时在七八处开挖地道,分散了宋军的防御力量,即便韩世忠昼夜调动预备队,也难以面面俱到。

  韩世忠很快发现,完颜娄室的战法又出新招了。

  第十五日傍晚,金军在东门外突然集结了大批攻城车与云梯,战鼓如雷,炮声滚滚,打得东门城头火光冲天。

  韩世忠判断这是主攻,亲自率近半数预备队驰往东门。

  然而,就在他将兵力压向东门的同时,西门忽然传来惊呼。

  金军早已在那里完成了地道掘进,数台抛石机呼啸着投射巨石与燃油罐,掩护铁甲步卒突击西门弱段。

  这还不算,夜幕降临之际,金军又派出数百“硬军”(身披铁甲、全封闭面盔的重装步兵),借着黑暗与西门火光的遮掩,架起云梯,沿着城影攀上了女墙。

  宋军疲于奔命,在夜战的混乱与视野受限下,几次险些让敌人立足城头。

  幸亏韩世忠临机调回一支劲弩营,乱箭如骤雨,将攀城者尽数射落。

  围困进入第二十日,城中已开始有人抱怨口粮不足,城墙上守军的眼窝也明显深陷。

  长期围困导致士兵饥饿、体力下降,守城能力自然削弱。

  ......

  夏夜的真定府行宫内,灯火辉煌。

  外头是蝉鸣与巡哨骑兵甲具摩擦的金铁声,内堂飘着檀香,长案之上铺开一幅细致的河北、河东舆图,战旗小牌错落插在上面,标注着宋军与金军的双方布防。

  崇祯披着宽松的龙袍,立在舆图前,手中还攥着一封刚刚接到的急报。

  那急报的封蜡尚有热度。来自太原前线的捷音与危讯并存:

  “韩世忠已克复太原!”

  “西路金军回援,三日行围,太原危急!”

  看到第一行,崇祯眼中闪过一抹喜色,抚案道:“好!世忠果然不负所托!”

  但很快,第二行的情报让他的眉心又锁了起来。

  他把军报放在案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抬眼望向诸将与文臣:“太原虽复,金人已至围之,若不援,恐有失。”

  军议厅一侧,枢密使姚友仲抱拳上前,其声如洪钟:“臣以为,当即遣兵驰援!太原一失,不但韩帅全军尽覆,更等于再送金人一座北方重镇。”

  另一侧,年已花甲、须发半白的兵部尚书张叔夜却持反对态度。

  他推了推舆图上的几个兵旗,沉声道:“陛下,须三思而行,十三万大军,自北伐以来已多次分兵,如今御营左右仅余三万余人,御驾在真定,这离幽燕不过三百里,本就处锋刃之上,若此时再抽兵一万去救太原,御营空虚,万一燕京的韩企先南犯,风险不堪设想。”

  说着,张叔夜的手指沿着舆图划出一条自燕京到真定的笔直路线:“这一路,金军轻骑三日可至。”

  “韩企先若敢来犯,臣亲自率军迎敌!”

  姚友仲年三十岁,面阔眼圆,眉宇间透着久经战阵的杀气。

  早年他在河朔多立战功,这几年奉崇祯调入枢密院主持军务,虽官至枢密使,却日常多是批文统筹,少了握刀上**机会。

  此刻难得遇到大战,姚友仲浑身血液都在沸腾。

  张叔夜回望他,目光里透着耐心却也有无奈:“你我都是领兵出身,但此番是御驾亲征,护驾之责比立功更重。”

  姚友仲张了张嘴,最终看了崇祯一眼,硬生生咽下了话。

  万事大不过护驾,难道还能当着皇帝的面,说御驾不重要,不如救太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