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第595章

小说: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作者:东方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5-11-10 23:23:41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595章

  这些弹劾的言辞,比上次清查北方土地时更为激烈,也更为密集。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奏疏,眼中没有丝毫的动摇。

  都是意料之中。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仍旧对这些弹劾奏疏置之不理,稳如泰山,坚定地庇护着李纲。

  李纲此刻正替他扛着这把火,一旦自己稍有退让,整个财政改革便会功亏一篑。

  然而,官员们却仍不依不饶,弹劾的声势,比上次清查北方土地时还要强烈数倍。

  他们昼夜不分地联名上奏,甚至在朝会之上,公然与李纲进行言语上的攻讦。

  这种近乎歇斯底里的反扑,让崇祯心中生出了一丝警觉。

  他忽然发现,这些弹劾的官员中,尤其是那些言辞最激烈、态度最坚决的进士出身的官员,大多是来自江南世家大族的子弟。

  这些人的言论,字字句句都在维护着士绅阶层的利益。

  崇祯忽然感到一丝隐忧。

  他立刻召来吏部尚书何粟,命其将所有官员,尤其是进士出身的官员资料,整理一份呈报御前。

  数日后。

  何粟将整理好的厚厚几大摞官员资料呈上。

  崇祯挑灯夜读,越看越是心惊。

  他发现,在北宋初期,士族子弟在进士中的比例,仅占约三成。

  那时,科举制作为打破阶层固化、选拔寒门人才的制度,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许多贫寒之士,可以通过科举一朝登龙门,实现阶层跃升,为朝廷输送新鲜血液。

  然而,如今的大宋,尤其是经历了靖康之乱,中原士族南迁之后,情况却截然不同!

  士族子弟在进士中的比例,竟然高达六成!

  “士族的力量......竟已如此之大!”

  崇祯猛地合上奏疏,心中巨震。

  这意味着,科举制这个原本旨在“为国求贤,不分贵**”的制度,如今逐渐沦为士族子弟的“特权通道”。

  身为皇帝,崇祯比谁都清楚士族垄断教育的套路。

  他们通过家族私塾、世代相传的文化典籍和治学方法、在官场人脉推荐,利用族人在朝中的地位,为子弟引荐名师、疏通关系。

  以及隐形的家族力量,大幅挤压了寒门子弟的入仕路径,形成了士族主导官场的格局。

  他们世代为官,相互联姻,结党营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这使得朝廷的决策,很容易受到士族利益的绑架。

  崇祯意识到,这已经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或土地问题,而是触及到了大宋的**生态根本。

  这些士族,已经将科举制度异化,将官场视为自家私产,他们的利益,已经与国家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这不打压不行啊!”

  崇祯帝握紧了拳头,眉头紧锁,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若不加以打压,任由其发展,迟早会成为皇权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重蹈前世明末党争、空谈误国的覆辙!

  但也清楚,要打压如此庞大的士族阶层,绝不能强行而为,否则只会激起更剧烈的反弹,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需要找到一个更巧妙、更具根本性的办法!

  弹劾李纲的奏疏每天都有,堆满了崇祯的案头,扰得他心烦意乱。

  坐在乾清宫中,听着殿外传来的喧嚣,感受到朝堂上无休止的争斗,只觉得胸口郁闷,难以纾解。

  他需要冷静,需要思考。

  “康履!”崇祯唤道。

  “老奴在!”康履躬身而入。

  “传旨,朕今日身体不适,早朝暂停,朕要微服出宫,到城外散散心。”

  崇祯决定出去走走,看看自己创下的盛世,找找信心。

  ......